《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x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1
昨天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还没看完就匆匆写了一些心得。
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内心有些小激动——阿德勒的观点太颠覆我们传统认识,有点脑洞大开的感觉。
今天心情平静下来,回复常态再去想这本书,我的几个软肋被戳中了。
阿德勒心理学是“勇气的心理学”,说的再准确不过。
“改变”这个词应该可以说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想着“改变”。
我们想变得“多才多艺”,这样我就不用担心找不到我想要的工作。
我们想变得更“能说会道”,不管是谈客户、人际交往还是找对象,都是用得上吧。
我们想变得“自律”,想做什么的时候,马上就可以进入状态,而且百分百的投入,效率高,收获多……
翻一下我们想“改变”的清单还真不少。
然而,第二天还是跟往常一样,照吃照玩,依然的失落、焦虑、无奈、受挫……所以,我们必须得承认“改变”需要勇气。
改变=不确定
改变意味着否定,虽不是全盘自我否定,也要进行部分否定。
况且改变不等同于成功,这应该是我们不愿改变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或借口。
当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当要做出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都会听从内心,由心而定。
对于未知的恐惧,是人的本能。
当我们习惯了目前的生活,要改变目前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未知的生活,多多少少都会有些恐惧或抵触。
手,硬币,黄金,金币,孩子,小孩,二,货币,交换,购买,支付,支付,改变,男孩,持有货币,朗,雷,巴努蒂
如果改变后的生活能够预知,畏惧、抵触就会减少很多。
所以,很多人想要改变,但迟迟没踏出第一步,或者半途而废。
或内心看不到希望、或缺乏自信,更有部分人是有太多的因素羁绊。
那我们到底要不要改变?
改变的源动力
首先你得明白你是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想改变,还是自己真想改变。
阿德勒说:
“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
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状态存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
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简单将其理解为“希望进步”或者“追求理想状态”)。
人是群居动物,是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一员就很难不被社会风气所影响。
比如对比、攀比。
在聚会的时候,当某个同学混得红红火火的时候,而你还在为房为车奋斗的时候,此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略过一丝自卑?
当这位同学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或许你只能默默夹菜。
如果是因为对比,就没必要“改变”。
即使你做出些成绩,还是会对自己不满意,因为还有人比你更好。
因为别人的想法而改变,即使你成功了,你也感觉不到快乐。
因为你只是别人想法的一个工具,那不是你自己的想法。
如果是自己想改变,你要做好改变后带来“风险”的心理准备。
阿德勒说,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10岁以下另当别论),不管是好的坏的,幸运的不幸的,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说明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是自己千万次选择的结果,然后你现在又要打破它?
然后,还要看你做怎么样的改变?
如果是180度大转弯的改变,比如由内向变外向,由严重自卑变成非常自信……这种转变像伤筋动骨的手术,必定是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改变从心出发
张萌萌姐曾说过,跟随她的人都是一群想要改变的人。
想改变的初衷都是美好的,都是想让自己变得更好。
只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不管敢不敢改变,都无可厚非。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己活得快乐就好。
想要活得自由,有时“需要被别人讨厌”。
世界可以极其简单,只要你愿意。
对于未来的困惑,人生不都是在兜兜转转,起起落落中前行。
有句歌词是这么唱“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宁可轰轰烈烈,也不做一个悲观者;宁可跌倒一千次一万次,也要向着我的目标而去。
这就是我,一个想要改变的人。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2
你相信,世界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所有的人际关系是简单的吗?
你相信,我们面临的很多不幸只是因为自己缺乏勇气吗?
如果你对以上三个问题存疑,那么不妨来看一看这本书--《被讨厌的勇气》。
这本书的呈现方式是以对话的方式展开,一位青年去听闻哲人的观念很不理解,认为他是一派胡言,就跑去人家的府邸扬言我一定要把你辩论倒,哲人表示乐意奉陪......在坐而论道的五个日夜后,青年醍醐灌顶表示了对此种心理学的认同与尊敬,感谢后离开。
从结构上看就像是三流影片强行happyending一样,但也是正是这个原因才让我在读这种心理学偏哲学性的看似虚无缥缈的书时还津津有味,一气呵成。
大概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总想看看哲人是如何扳倒青年。
哲人全书传递的都是阿德勒的心理学思想,看完这本书的第一反应,就是想去买《阿德勒心理学经典》拜读。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生于1870年02月07日,逝于1937年5月28日),奥地利精神病学家。
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症问题,但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
关于因果
我对很多“我现在过得不好是因为以前怎样怎样的句式”很反感。
还有之前大热的“原生家庭论”,好像有了原生家庭这个万能公式,你所有自认为性格上的社恐、自卑、敏感等都有所依托,所有犯下的罪过也都有理由被宽恕一样。
但每次一听到这种抱怨的时候,我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在他们有理有据逻辑严谨的和我倾诉人生的不幸,我能做的可能就只有安慰而已。
好在这本书的主逻辑也与我的想法一致,也让我找到了反驳他们的依据。
那就是阿德勒否定“原因论”,改为“目的论”。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
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书中举了一个很好理解的例子。
你在餐厅吃饭时,服务员不小心把菜汤洒到你的衣服上,你大发雷霆。
但事实上,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完全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
也就是说,为了大发雷霆这个目的而制造出愤怒的感情。
因为在你转头和朋友吃饭时,你愤怒的表情是会消失的。
这说明人的情绪是可以被自己支配的,你把“愤怒”这个情绪单拿出来对服务员,不是因为菜汤弄脏了你的衣服,就仅仅是你想对他发火而已。
在我过去的人生中经历过的,也都让我更加坚信“目的论”。
比如爸妈正在吵架突然有叔叔阿姨来家里串门;或者初中班主任正在训我们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一个家里的电话;再或者遇到有人插队义正严辞的指责之后,也会有种有惊无险的感觉。
为什么“情绪管理”渐渐地被拿出来当话题,就是因为情绪是可以自由支配的,它甚至就是本能根本不需要教,要学的只是如何意识到自己是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件事。
关于自卑
我们一般会因为什么样的事情感到自卑?
因为自己不够漂亮,不够圆滑世故,不够有能力......
我最强烈的且持续很久的自卑情绪是因为我长得很高。
作为一个身高177cm的女生,从小到大都是班里的队尾;和女生朋友在一起总会听到他们说如果找男朋友是你这么高就好了;家里人也会时常把你当男孩子指使,好像柔弱与你扯不上什么关系,扛几个大箱子完全不是事;陌生人会问你为什么不去打篮球这种话。
我一直觉得这是我遇到喜欢的男生会自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太高了对方一定更喜欢小鸟依人的类型,所以就连试探的机会都不留给自己。
这个情绪不太经常出现是在去澳洲读研期间,那两年多是我最闪闪发光的阶段,它改变了我很多。
比如身边比你优秀的人剧增,对英语的态度也不再只是单单把它看成一门考试而是太想和别人聊天的必备工具,还有,就是缓解了我对身高的自卑。
一方面是外国的大环境真的不太在意你的高矮胖瘦,另外身边的朋友你会听到的择偶观也不是只有自己以为的一种样子,矮个的妹子们一样会烦恼自己矮。
这个自卑和焦虑在渐少人提及的大环境下慢慢消失了。
而在这本书里,刚好看到一段,让我完全放下了这种所谓的自卑感。
他说:
身高的高矮,
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性”,
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
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是我自己预设了自卑的前提,而不是真的被动遭受了什么心理创伤。
关于奖惩
在我小学的那个时代,全球风靡一本亲子教育类的书籍,名叫《告诉孩子你真棒》(卢勤)。
我爸妈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教育我变得特别矛盾。
每次想训我的时候,就是那种明明觉得我也不怎么棒,但是又想依靠这种夸赞式的教育方式来引导我走上人生巅峰的表情,很滑稽。
后来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实操难度太大,就放弃了这样的教育理念。
也幸好是这样,可以让我在家形成了完整的`独立人格。
他们告诉我做选择就要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而不是强迫我一定要按照他们给我选的路走。
会给我分析利弊,但我自己的事情,决定权都在我。
而在这本书中,阿德勒也是同样反对奖惩制度。
书里的哲人这样说:
“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
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一种上下级关系
--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
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
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看到这段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幸运,歪打正着的没经历过这些驯兽师心态的家庭教育。
而且阿德勒主张,化“夸奖”为“鼓励”,在该表达感谢的时候感谢,将纵向的“夸奖”变成横向的“鼓励”。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介绍了非常完善的哲学架构,如“课题分类”、“人生谎言”“活在当下”等等观点,都非常实用且易懂。
我认为,心理学不该只是在你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时才试图找一本书改善自己的状况,而是应该在每一次你对人的心理产生好奇时,拿起这本书。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3
本书以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理论为基础,以一位哲人和一位青年的谈话展开论述,以56篇千字短文组成。
提起心理学家,知名度最广的是弗洛伊德吧,《梦的解析》是各大必读书目里的常客,精神分析法在文学电影评论上被广泛采用。
相比之下,阿德勒远没有弗洛伊德出名,有些观点正好是弗洛伊德的对立面。
这本书并非阿德勒所著,而是两位作者基于他的理论撰写而成的通俗类心理自助读物。
阿德勒理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反常识”,颠覆之前的认知,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人生中的各种基本问题。
本书语言非常通俗,因此阅读感非常好,阅读速度快的人,1小时就能读完第一遍。
第一遍阅读时我习惯划出每篇__的中心主旨以及经典的例子,以后翻阅的时候只要看勾画出来的重点就足够了。
本书论述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
一如何摆脱过去的创伤:
我们的不幸是由自己选择的,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灵创伤论,要从目的去看待现在的行为,而不是从过去的经历找原因。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二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源头:
追求别人的认可,害怕被别人讨厌,对他人抱有期待,是人机关系痛苦的原因,采用“课题分离”让人际关系变得非常简单,达到“共同体感觉”能得到幸福的人际关系。
三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而不是过去和未来
写下对我启发最大的几个理论:
目的论
目的论与“原因论”正好相反。
原因论认为,人生是线性发展的。
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决定,是过去的心理创伤导致了现在的自己,也就有了现在常被社会舆论提及的“原生家庭”祸害论、“父母皆祸害”。
而阿德勒的目的论否认心灵创伤的存在,一个人目前采取什么行动、有什么样的行为,不是过去的“原因”造成,而是现在他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形成的。
高三有找过一个心理咨询师,那时我第一次听到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理论,这种原生家庭原因论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一切都是宿命难以改变”的消极心态中。
第一次听到目的论的时候,我是相当难以接受的。
但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改变”看起来又容易多了。
心理学有很多派别,各家理论都了解一些,是有益的。
例子s:
一个足不出户、无法工作、无法回归社会的年轻人,是为了此刻“不出门”,为了不出门也能得到父母提供的衣食住资源,所以才“制造出对出门的恐惧情绪”。
不是因为被对方的行为激怒,而是因为未掌握其他沟通方式,只知道用怒气去震慑对方,所以才产生了“愤怒”情绪。
不是因为过去的心灵创伤,所以导致现在的抑郁,而是因为想获得关注,想得到关心,想成为人群中特殊的人,所以选择了抑郁情绪。
不是因为有一个无能的上司,所以做不好工作。
而是因为自己无法提出更好的建议,也没有拒绝命令的勇气,才把责任全都推在上司身上,制造出一个无能的上司。
这和初高中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事物皆有其因果,原因在前,结果在后”是一个颠覆。
目的论对常规思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待事物。
很多事情,要先被“看到”,才能有改变的可能。
课题分离
如果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生就简单到让人无法相信。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我们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我的期待而活。
因此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时,不应该愤怒。
辨别一件事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
某种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的承担者是谁?
例子1
孩子不愿意学习,最终的后果是孩子来承担。
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而所谓“为了你着想,你必须好好学习”,为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为了满足父母自身对孩子的期待,是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
阿德勒理论建议采取的方法是:
在了解孩子想干什么的基础上,对他进行守护。
我们只要告诉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要学习的时候,父母时刻准备着提供应有的资源和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进行干涉。
不去命令孩子,而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我能够好好学习”的自信以及能力。
我们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是不能强迫它喝水。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例子2
回报思想的束缚
回报思想就是对他人课题的一种干涉,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被回报思想束缚,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什么,所以你就应该给与相应的回报”。
我选择为你做了什么,这是我自己的课题。
至于你如何对待我为你做的事情,则是你的课题。
例子3
我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糟糕,当我下定决心要修复和父亲的关系时,父亲如何看待我对他的靠近,这是父亲的课题,与我毫无关系,我也无法左右。
发生改变的只是我自己,不应该抱着“我改变了,你就必须有所改变”的期待,不把“改变自己”当做操纵他人的手段。
必须有人先开始,由我来开始,即使对方不合作,那也是对方的课题。
共同体感觉
把他人当做伙伴,并能从中感觉到“有自己的位置”的状态,就是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是把对自己的执着(selfinterest)转移到对他人的关心(socialinterest),是对伙伴持有无条件的信任。
不去想“别人可以给我带来什么”,而是专注于“我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启示1不评价他人,不表扬也不批评,而是去鼓励。
“你画得很好。
”“你做菜的手艺很好”。
“表扬”也是一种评判行为。
这个行为透露了位高者对位低者的俯视视角,不自觉地营造出一种“我比对方高一等”的视角。
表扬和批评这种赏罚教育,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
很容易让对方形成“我为了得到表扬,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去做某事”。
如果把反馈换成:
“我很喜欢你的画,它的色彩让我想到____,画里的场景让我联想起____,产生__x的感觉。
”
“我很喜欢吃你做的菜,偏甜的口味让我想到我妈妈的手艺。
”
不去评判他人,而是说出更加真诚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激、尊敬和喜悦。
对方也会体会到:
我对共同体是有用的、有价值的,从而感到自己的价值。
这里也就回到了最开始的“共同体感觉”提到的:
关注自己能给对方带来什么。
不是想听到对方对自己的表扬,不是为了赢得对方的认可,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而是为了给对方带去幸福感、带去帮助,为了让对方感到开心,所以才去做这些事情。
启示2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
无条件地相信就是信赖。
虽然有可能会遭遇背叛,但还是选择相信,这就是信赖。
如果把人际关系都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中处处充满怀疑,这样必定建立不起积极的的人际关系。
只有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可以拥有更加深厚的关系。
信赖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对方要不要去背叛,则是对方的课题。
我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4
前段时间读完了一本叫做《被讨厌的勇气》的书,书的副标题是“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副标题,吸引我的是书里面新颖的小标题,例如“再怎么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以及“自卑情结只是一种借口”。
这些充满成长性的观点正投我所好。
贯穿整本书的是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哲学思想,以对话录的形式展现。
书中有一智者,有一青年,智者象征着阿德勒,青年就像是个愣头小子,没大没小地不断质问和怀疑着智者的说法。
谈起心理学,很少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稍微深入点的还会知道荣格,但是大多数人听到阿德勒的名字都会一头雾水。
阿德勒到底何方神圣?
他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他在心理学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这本书都给我们做了一一解答。
阿德勒最出名的著作大概要数《超越自卑》了,传说阿德勒其貌不扬,身材矮小,成绩还不好,三岁时弟弟死在他身旁,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死于肺炎,可以说命运多舛。
他有足够的理由自卑,但他却成为逆袭的典范,并且一直致力于帮助别人超越。
阿德勒想让我们超越的第一道坎儿叫“过去”,精神分析疗法喜欢挖掘人的曾经,将如今的心理问题一股脑地归结于“创伤”这个借口。
一味地找原因,纠结于过去,就会陷入“决定论”,仿佛命运已被“决定”,无法改变。
阿德勒甚至大胆地否认“心理创伤”,他认为,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客观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这句话就像一声棒喝,令人豁然开朗。
我们的精神世界本来就不是完全客观的,每个人对世界的解读都不一样,爱迪生在找到最合适做灯丝的材料之前,尝试过一千六百种材料,而他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我只是知道了这一千六百种材料不能做灯丝而已。
”这是安迪生赋予失败的意义。
一千六百次的失败才造就一次成功,而那唯一一次的成功足以改变世界。
失败至少让我们知道了此路不可行,如果只是赋予这样的意义,是否会让人更加坚强?
阿德勒主张我们挣脱过去,聚焦于当下的“目的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都围绕着“目的”在运作,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很多时候当事人自己都意识不到。
例如愤怒并不是一种失控,而是有意放纵,目的是使他人妥协。
按照这个思路,“心理创伤”的概念被创造出来,是否是为了满足“逃避责任”的目的?
前两天读到李笑来的一篇__,谈到“英语思维”是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英语思维”纯属捏造,那么捏造的目的是否可以理解为许多人因为说不好口语而编撰的借口呢?
这个观点提供了我重新审视自己行为的视角,或许主动权一直在我们手上,我们只是一直不愿承认因冲动和懒惰而闯下的祸罢了。
阿德勒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想改变,那改变就一定能发生。
有时候我们嘴上说想,身体却往另一个方向行动,心口不一,是因为我们潜意识还不想改。
改变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比惨淡的现状更可怕的是未知。
所以,阿德勒的心理学是关于“勇气”的心理学。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对你今后没有影响,决定人生的是当下的自己。
这种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的调调似乎很像心灵鸡汤,还是炖了很多年,都快被熬干的那种,不过,我觉得过分强调主观能动性,总比过分强调“心理创伤”更有现实意义吧。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二个束缚是人际关系,他甚至大言不惭地宣称: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会带来竞争、嫉妒以及讨厌我们自己。
既然不喜欢自己有这么多坏处,人类为什么要进化出这样的心理机制?
因为我们太害怕被别人讨厌,所以必须先人一步,讨厌自己,才不会在批判来临时如此尴尬。
用“目的论”解释的话,讨厌自己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越惧怕受伤,就越会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阿德勒还直接指出,自卑感完全是源于我们错误地评价自我价值,我们无法轻易改变现实,但我们可以通过主观诠释来改变对自我价值的判断。
自卑________于“比较”,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可以促进进步,但自卑情结则是有害的,自卑情结把自卑当成了止步不前的挡箭牌,有自卑情结的人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
因为有A才做不到B。
阿德勒认为,健全的自卑感来自和“理想自我”的比较,我们的自信应该来自不断地超越自我,只要超越了过去的自己,都值得骄傲。
他主张不要把人生看成是和他人的比赛,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走,有的人走在前面,有的人稍后一些,但只要都在前进,就在追求卓越。
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行为方面的目标是“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和“人人都是我的伙伴”。
阿德勒并没有因为人际关系是烦恼的根源而提倡放弃社交,他提出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共同体感觉”,也就是所谓的归属感。
归属感不是别人给你的,是需要自己建立的,建立归属感需要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阿德勒还提出了三点具体步骤:
“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人际关系就是把双刃剑,一切烦恼来自于人际关系,但另一面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幸福也________于人际关系。
阿德勒想让我们挣脱的第三个束缚叫做未来。
人生由一连串的刹那组成,时间分秒流逝,往昔便如同旧梦一般不可追,也不必追,行囊太沉重,反而会压慢我们的步伐。
很多人都觉得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其实人生大半的时间都在“登山”的过程,如果登顶才算人生,那么之前一大段的攀登时光算什么呢?
难道是我们“临时”的人生吗?
书中有句话我记忆特别深: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全部是完结的、幸福的人生。
活着的每时每刻都是完满的,人生也并不存在一个普适于所有人的意义,意义是自己赋予的,所有,请把聚光灯打向当下的舞台,好好享受活着的此刻。
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很多观点都让我有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之感,读起来十分痛快,恨不得一晚上读完,可读完后,你却希望再多读一遍,慢慢咀嚼,让回甘在脑中持续得久一些。
判断一本书的好坏在于这本书带给人多少新思考和改变,我相信,等过一段时间再读它时,又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也许我已经潜移默化的在实践着其中的教义,会有更深的共鸣。
2022年《被讨厌的勇气》读后感5
《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哲学思想的解读,以类似《理想国》中的对话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这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朴实平直地阐释这些束缚产生的原因,并试图让我们读者从这些束缚中解脱出来。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面对变化带来的"不安"和不变带来的"不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同样,面对市场竞争和更新迭代的压力,传统行业在转型和战略调整上,总显得有点儿力不从心。
企业过去的业绩与经验、一贯以来的工作方式、内部的改革阻力,也让不少企业止步不前,无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攫取新的成长机会,甚至走向衰落。
改变,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
改变,也是从不幸中解脱出来的第一步。
改变不幸的第一步是要理解现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通过选择改变的勇气和决心,摈弃"保持现状"的安全感,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掌握幸福的主动权。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在人际关系中,大多数人太害怕被他人轻视或拒绝、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看到身边的人活跃幸福的姿态,容易心生嫉妒或者感到非常焦躁,进而产生一种强烈的自卑感,而选择缩在自己的壳里,避免与人发生关联。
适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