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382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遗传的基本规律.docx

遗传的基本规律

必修2第一单元

2015年各地市模拟训练

1.(2015·杭州模拟)对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应用统计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

解析:

选A 孟德尔所作假说的核心内容是: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2015·天津模拟)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

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解析:

选C 融合遗传主张子代的性状是亲代性状的平均结果,融合遗传方式传递的遗传性状在后代中不分离。

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双亲杂交,F1表现显性亲本性状(或显性的相对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3.(2015·重庆模拟)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生出20匹红马和22匹黑马,你认为这两种亲本马的基因型是(  )

A.黑马为显性纯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B.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C.黑马为隐性纯合子,红马为显性纯合子

D.黑马为杂合子,红马为隐性纯合子

解析:

选D 显、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均为显性;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杂交后代也均为显性;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

4.(2015·金华高三模拟)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

亲本

后代

杂交A

灰色×灰色

灰色

杂交B

黄色×黄色

2/3黄色,1/3灰色

杂交C

灰色×黄色

1/2黄色,1/2灰色

A.杂交A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

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基因是显性基因

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

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

选C 由杂交B的结果可知,黄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且杂交B中的双亲为杂合子;杂交A的亲子代均表现为隐性性状(灰色),因此,亲代均为隐性纯合子;结合杂交B后代中2/3黄色、1/3灰色,可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黄色个体纯合时死亡,因此,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都是杂合子,没有纯合子。

5.(2015·宁波高三期末)两只杂合的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A.一定是白色的       B.一定是黑色的

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解析:

选C 双亲都是杂合子,生下表现型为显性的后代概率为3/4,生下表现型为隐性的后代概率为1/4,所以生下表现型为白色的小羊可能性比较大。

6.(2015·宁波模拟)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两株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  )

A.3∶1   B.5∶1   C.3∶2   D.7∶1

解析:

选B 两株高茎豌豆间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则说明亲代的高茎为杂合子,后代中的全部高茎豌豆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后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时,只有杂合子的自交后代才会出现矮茎豌豆,比例为2/3×1/4=1/6,则自交后代中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的比为5∶1。

7.(2015·济南模拟)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

选C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相同,为1/2-(1/2)n+1,可知图中a曲线表示纯合子所占比例,b曲线表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c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8.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

(1)若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__。

(2)若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让果蝇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灰身∶黑身=________。

解析:

(1)F2中的基因型应为1/4BB、2/4Bb、1/4bb,当除去全部黑身果蝇后,所有灰身果蝇基因型应为1/3BB、2/3Bb,让这些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时,按哈迪-温伯格定律,先求出两种配子的概率:

B=2/3,b=1/3,则bb=1/9,B_=8/9。

(2)F2中黑身果蝇不除去时,两种配子的概率为:

B=1/2,b=1/2,则bb=1/4,B_=3/4。

答案:

(1)8∶1 

(2)3∶1

9.(2015·湖州高三质检)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B.1∶2C.2∶1D.3∶1

解析:

选A 由已知条件可知:

AA∶Aa=1∶2,在该群体中A=2/3,a=1/3,所以后代中AA=4/9,Aa=2×2/3×1/3=4/9,aa致死,所以理论上AA∶Aa=1∶1。

10.(2015·江南十校联考)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为红色的,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而雌牛为红色。

一头红褐色的雌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

C.雌性、AaD.雌性、aa或Aa

解析:

选C 根据这一特殊条件,应当明确这头红褐色的雌牛基因型一定是AA,则其后代红色小牛的基因型中必有一个A,后代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只能是Aa,为雌性。

11.(2015·郑州模拟)喷瓜的性别是由3个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性,无aD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时为雌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D

B.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D的雌配子

C.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

D.aDad×a+a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1∶2∶1

解析:

选A 根据题意可知,喷瓜的雄株基因型为aDa+、aDad,雌雄同株的基因型为a+a+、a+ad,雌株的基因型为adad。

由于雌配子的基因组成不可能是aD,故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DaD,但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的雌配子。

aDad×a+ad→雄株∶雌雄同株∶雌株=2∶1∶1。

12.(2015·滨州模拟)研究发现,豚鼠毛色由以下等位基因决定:

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

为确定这组基因间的关系,进行了部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据此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交配

亲代表现型

子代表现型

乳白

白化

1

黑×黑

22

0

0

7

2

黑×白化

10

9

0

0

3

乳白×乳白

0

0

30

11

4

银×乳白

0

23

11

12

A.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B.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6种

C.无法确定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D.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四种毛色

解析:

选A 亲代黑×黑→子代出现黑和白化,说明黑(Cb)对白化(Cx)为显性。

亲代乳白×乳白→子代出现乳白和白化,说明乳白(Cc)对白化(Cx)为显性。

亲代黑×白化→子代出现黑和银,说明银(Cs)对白化(Cx)为显性,故两只白化的豚鼠杂交,后代不会出现银色个体。

该豚鼠群体中与毛色有关的基因型有10种。

根据四组交配亲子代的表现型关系可以确定Cb(黑色)、Cs(银色)、Cc(乳白色)、Cx(白化)这组等位基因间的显性程度。

由于四种等位基因间存在显隐性关系,两只豚鼠杂交的后代最多会出现三种毛色。

13.(2015·杭州七校联考)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

A.基因A能控制显性性状,基因a能控制隐性性状

B.两者进行减数分裂时的分离方式不同

C.两者的碱基对序列不同

D.两者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解析:

选C 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会有所不同,转录、翻译成的蛋白质也会有所不同。

基因中遗传信息由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不同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序列不同。

1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D.绵羊的长毛与细毛

解析:

选D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豌豆的紫花和红花以及小麦的抗病与易染病均为相对性状,而绵羊的长毛和短毛、细毛与粗毛分别为相对性状。

15.菜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对白色为显性。

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Aa)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第三年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为(  )

A.3∶1    B.15∶7C.5∶3    D.9∶7

解析:

选C 杂合子Aa自交2次后AA=3/8,Aa=1/4,aa=3/8,故有色花∶白色花=5∶3。

16.(2015·杭州模拟)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

解析:

选B 由甲(顶生)×丁(腋生)→全为腋生,可推知腋生为显性性状,顶生为隐性性状。

只要隐性性状出现,则为纯合子,因其后代全为腋生,亲代中丁一定是显性纯合子。

17.(2015·浙江五校联考)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子红色牵牛花和纯合子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应为(  )

A.红色∶粉红∶白色=1∶2∶1

B.粉红∶红色=1∶1

C.红色∶白色=3∶1

D.红色∶粉红∶白色=4∶4∶1

解析:

选D 从题干信息可知,控制花色遗传的基因呈不完全显性,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红色的牵牛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假设用A、a表示)2Aa∶1AA。

在进行自由授粉时,亲代产生的配子有A∶a=2∶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形成的后代有AA(红色)∶Aa(粉红)∶aa(白色)=4∶4∶1。

假设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结果相同。

18.(2015·金华模拟)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的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的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妹妹。

此家族中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

A.0、1/9B.1/2、1/2

C.1/3、1/6D.0、1/16

解析:

选A 双亲正常,有一个女儿患病,可推导出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Ⅱ-2的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可推出Ⅱ-2为显性纯合子,她与Ⅱ-1所生的子女均正常,故Ⅲ-1患病的概率为0。

Ⅱ-6的父母正常,但有一个妹妹患该病,可推导出Ⅱ-6是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同理Ⅱ-5是显性纯合子的概率为1/3,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故Ⅲ-2患病的概率为2/3×2/3×1/4=1/9。

19.(2015·宁波高三期末)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

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亲本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数量

绿茎尖果×

绿茎钝果

红茎尖果

红茎尖果271 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 绿茎钝果72

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

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解析:

选D F2植株的两对相对性状未在F1中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征,A项正确。

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在F2中呈现出不同的分离比,说明两对性状独立遗传,B项正确。

尖果与钝果在F2中表现出3∶1的分离比,说明该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项正确。

绿色茎与红色茎在F2中未表现出3∶1的分离比(接近于9∶7),说明该性状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很可能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项错误。

20.(2015·杭州模拟)牵牛花的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

现用纯种的普通叶白色种子和纯种的枫形叶黑色种子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自交得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下列对F2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B.F2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3∶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8

D.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

解析:

选D 由题干信息可知,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3/16+3/16=3/8;F2中普通叶白色种子的个体有纯合和杂合2种基因型。

21.(2015·台州模拟)南瓜果实的黄色和白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的,用一株黄色果实南瓜和一株白色果实南瓜杂交,子代(F1)既有黄色果实南瓜也有白色果实南瓜,F1自交产生的F2表现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①②可知黄果是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定白果是显性性状

C.F2中,黄果与白果的理论比例是5∶3

D.P中白果的基因型是aa

解析:

选D 首先判断亲本中白果为显性且为杂合子。

F1中黄果和白果各占1/2,再分别自交,F2中黄果占5/8,白果占3/8。

22.(2015·绍兴高三期末)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

B.F1测交结果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信息可以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Bb,进而推出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那么F1测交结果紫花和白花的比例为1∶3。

23.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

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

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

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

解析:

选D 根据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子代中红色∶白色=2∶1、窄叶∶宽叶=3∶1,可知红色、窄叶为显性性状,且控制花色的显性基因纯合致死;子代中只有白色窄叶和白色宽叶中有纯合子,所占比例为2/12,即1/6。

24.(2015·浙江五校联考)已知玉米籽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

现将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籽粒与无色籽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籽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籽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

解析:

选C 根据测交后代比例为1∶3可判断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可以把1∶3看成1∶1∶1∶1的变式,该题的测交亲本为AaBb×aabb,后代有AaBb(有色)、Aabb(无色)、aaBb(无色)和aabb(无色),其比倒为1∶1∶1∶1。

2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正常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不能长出雌花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或aabb植株的顶端长出的是雌花而成为雌株(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表中的结果。

则所用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

类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数目

998

1001

1999

A.aaBb×Aabb或AaBb×aabb

B.AaBb×Aabb或AaBb×aabb

C.aaBb×AaBb或AaBb×Aabb

D.aaBb×aabb或Aabb×aabb

解析:

选A 据题意,A_B_为正常株、aaB_为雄株、A_bb和aabb为雌株,要使某对亲本组合产生的后代满足正常株∶雄株∶雌株=1∶1∶2的结果,即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aabb或aaBb×Aabb。

26.某植物体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它们独立遗传并共同决定此植物的高度。

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2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

现在让AABBCC(14cm)×aabbcc(2cm)产生F1,F1自交产生的后代植株中高度为8cm的基因型有多少种(  )

A.3B.4C.6D.7

解析:

选D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后代植株中高度为8cm的植株应具有三个显性基因;则可能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7种。

27.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利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

解析:

选C 科学家根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的平行关系,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杂交实验首次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具有多个基因;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8.(2015·宁波高三期末)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红眼果蝇与一只白眼果蝇交配,子代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眼色相同,子代雌果蝇则与亲代雄果蝇眼色相同,以下结论不能得出的是(  )

A.亲代雄果蝇为红眼,雌果蝇为白眼

B.亲代雌雄果蝇体细胞内均不存在等位基因

C.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4

D.F2雌雄个体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相同就是与F1相同

解析:

选C 从题干信息可以推出,双亲与子代的基因型分别是XwXw、XWY、XWXw、XwY,则F1雌雄个体交配,F2出现白眼果蝇的概率为1/2。

29.(2015·嘉兴模拟)一对夫妇生的“龙凤”双胞胎中一个正常,一个色盲。

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XBY、XBXbB.XbY、XBXb

C.XBY、XbXbD.XbY、XbXb

解析:

选D 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父母均为色盲患者,则后代子女中均患病,故D项与题意不符。

30.(2015·金华模拟)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1/2B.1/4C.1/6D.1/8

解析:

选D 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用A、a表示相关基因,由子代表现型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AXa、XAY,则其女儿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故其女儿与一个正常男子(XAY)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8。

31.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

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

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

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

解析:

选D 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对于女性而言,必须纯合才致病,而男性只要有此致病基因就会患病,因此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Ⅱ片段虽属于同源区,但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Ⅲ片段只位于Y染色体上,患病者全为男性;X、Y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是因为X、Y染色体存在非同源区。

32.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

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

根据系谱图推断正确的是(  )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解析:

选B 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当个体基因型中同时含有A基因和B基因时个体表现正常,当个体基因型中只含有A基因或B基因时或不含有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为患病。

Ⅱ2和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说明其子代基因型同时含有A基因和B基因,结合Ⅱ2、Ⅱ3的表现型,可判定Ⅱ2和Ⅱ3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Ⅲ1和Ⅲ2的基因型为AaBb;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则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A_bb)+3/16(aaB_)+1/16(aabb)=7/16。

33.(2015·绍兴质检)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

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表所示,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

解析:

选B 由表格信息可知,子代中抗病和不抗病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都为3∶1,无性别差异,可判断出抗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再根据无中生有(亲本都为抗病个体,后代出现不抗病个体),可推出不抗病为隐性性状。

子代中,雄株全表现为不抗霜性状,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