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32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_精品文档.docx

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治疗方案

一、自身免疫性肝炎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ICD-10:

K75.4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十四版)以及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和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发布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实践指南。

1.具有相符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2.实验室检查的异常:

如转氨酶(ALT、AST)升高,免疫球蛋白IgG或γ-球蛋白水平升高,血清学标志物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anti-LKM1)或抗肝细胞胞质I型抗体(anti-LC1)阳性;

3.肝组织学表现为界面性肝炎;

4.排除其他导致慢性肝炎的病因,如病毒性、遗传代谢性、药物性、胆汁淤积性等。

5.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难以确定的患者,可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诊断积分系统进行评估(表1)。

此外,2008年Mayo临床中心推出了简化的AIH诊断标准,便于临床应用(表2)。

根据血清学特征,自身免疫性肝炎通常分为2型:

1型的特征性抗体为ANA和SMA阳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2型特征性抗体为anti-LKM1和anti-LC1阳性,多见于儿童,相对少见。

表1: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积分系统(IAIHG,1999)

项目

因素

评分

性别

女性

+2

ALP/AST(或ALT)比值

>3

<1.5

-2

+2

γ球蛋白或IgG(大于正常值的倍数)

>2.0

1.5-2.0

1.0-1.5

<1.0

+3

+2

+1

0

ANA、SMA或anti-LKM1滴度

>1:

80

1:

80

1:

40

<1:

40

+3

+2

+1

0

AMA

阳性

-4

病毒感染活动性标志物

阳性

阴性

-3

+3

肝毒性药物服用史

-4

+1

乙醇摄入量

<25g/d

>60g/d

+2

-2

伴随的免疫性疾病

任何其他非肝脏免疫系统疾病

+2

其他自身抗体

Anti-SLA/LP、anti-LC1、pANCA

+2

组织学特征

界面性肝炎

浆细胞浸润

玫瑰花结改变

无上述改变

胆管病变

非典型特征

+3

+1

+1

-5

-3

-3

HLA

DR3或DR4

+1

对治疗的应答

完全缓解

缓解后复发

+2

+3

治疗前

确诊AIH

疑诊AIH

治疗后

确诊AIH

疑诊AIH

>15

10~15

>17

12~17

表2.自身免疫性肝炎诊断的简化标准

分类

变量

积分

自身抗体

ANA或SMA

1:

40

+1

ANA或SMA

³1:

80

+2;

多项同时出现时最多2分

或Anti-LKM-1

³1:

40

或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anti-SLA)

阳性

免疫球蛋白水平

IgG

>正常值上限(ULN)

+1

>1.1ULN

+2

组织学改变

形态学特点

符合AIH

+1

AIH典型表现

+2

病毒性肝炎

无病毒性肝炎

病毒标志物阴性

+2

治疗前总积分

确诊

³7

疑诊

6

注:

界面性肝炎、汇管区和小叶内淋巴浆细胞浸润、肝细胞玫瑰花结样改变被认为是特征性AIH组织学改变,3项同时出现时为典型AIH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实用内科学》(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十四版),以及2011年英国胃肠病学会和2010年美国肝病研究协会发布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实践指南。

应积极治疗对AIH进行治疗,免疫抑制剂是治疗AIH首选药物。

最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可单独应用也可与硫唑嘌呤联合应用。

治疗包括诱导缓解治疗与维持治疗两阶段。

尽管AIH对免疫抑制剂有良好的应答,但免疫抑制剂治疗的不良反应较多,应掌握治疗指征。

通常情况下,组织学检查发现界面性肝炎,无论有无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均应给予治疗;需要强调的是转氨酶和g-球蛋白升高程度并非与肝组织损伤严重程度相一致。

(四)标准住院日为12–20日。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K75.400。

2.符合需要住院的指征:

转氨酶升高超过2.5倍正常上线(ULN);转氨酶超过2ULN同时伴有临床症状或结合胆红素升高;血清-球蛋白超过2ULN;肝活检存在桥接样坏死或多小叶坏死的组织学表现。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胆碱酯酶、血清蛋白电泳、肝炎病毒标志物全套、免疫球蛋白、自身抗体(ANA、SMA、AMA、anti-LKM1、anti-LC1和pANCA等)、AFP和肝癌相关指标、肝硬化相关指标;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

铜蓝蛋白、甲状腺功能等其他生化指标;上腹部CT或MRI、肝穿刺活组组检查、肝血管造影和PET-CT,。

3.疑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者可选择:

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通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单药治疗诱导缓解治疗,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初始剂量40-60mg/d,并于4周内逐渐减量至15-20mg/d;也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50mg/d)诱导治疗,尤其是对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风险增加的患者(如,具有脆性糖尿病、骨质疏松、情感不稳定、精神病史和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泼尼松或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为30mg/d,并于4周内逐渐减量至10mg/d,硫唑嘌呤无需减量。

维持治疗可采用泼尼松或泼尼松龙(2.5-10mg/d)单药或联合硫唑嘌呤(50mg/d)治疗,也可单用硫唑嘌呤(50mg/d)维持治疗。

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的原则。

在上述经典治疗疗效不佳的病人,建议考虑选择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霉酚酸酯、羟氯喹和雷公藤制剂等。

2.其他保肝药物及对症治疗。

(1)可根据肝功能损伤程度可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甘草酸类及谷胱甘肽等药物静脉应用以及中草药治疗。

(2)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和其他胃保护药口服,每日两次,以保护胃粘膜,预防消化道出血。

对已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给予胃镜下止血或手术治疗。

(3)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给予口服钙剂、肌注维生素D3注射液及磷酸盐类等药物的应用。

3.对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经过上述治疗,病情无缓解,推荐肝移植前的评估。

4.针对难治性重症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可考虑在专家组指导下使用免疫吸附、血浆置换或免疫细胞治疗。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

2.血清转氨酶、胆红素和-球蛋白水平的改善。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反而恶化,考虑重叠其他肝脏疾病如肝窦状核变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者,则退出该路径。

2.入院后评估发现诊断不能确定、已经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或合并有原发性肝癌者,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3.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指标进行性进展,有急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时,则退出该路径,进入相应的临床路径。

二、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表单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自身免疫性肝炎(ICD-10:

K75.400)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月日出院日期:

年月日标准住院日:

10–14日

时间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完成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完成入院病历及首次病程记录

拟定检查项目

制订初步治疗方案

对患者进行有关肝功能异常的宣教

上级医师查房

明确下一步诊疗计划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解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必要性及副作用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保肝治疗药物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铜蓝蛋白、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凝血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AFP、HBV、HCV、ANA、SMA、AMA、抗LKM-1、抗LC-1、pANCA等。

腹部超声、胸正侧位片、心电图

必要时行:

肝穿刺检查及胃镜检查

其他检查(酌情)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级护理

普通饮食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免疫抑制剂

PPI和其他胃肠保护药治疗

保肝治疗药物

临时医嘱:

必要时行:

骨密度检测

必要时性:

胃镜检查(大便潜血阳性或疑食管曲张静脉推荐)

主要

护理

工作

入院宣教

健康宣教:

疾病相关知识

根据医生医嘱指导患者完成相关检查

完成护理记录

记录入院时患者体重

风湿免疫病慢病管理(心理、康复、自我评估、用药指导、数据库录入)

基本生活和心理护理

指导药物服用方法及注意副作用

正确执行医嘱

认真完成交接班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3–6天

住院第7–9天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继续治疗

□观察药物治疗的反应及副作用

□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上级医师查房

□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体征变化

根据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酌情减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视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病程记录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普通饮食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免疫抑制剂

PPI和其他胃肠保护药治疗

□保肝药物

□对症及支持治疗

临时医嘱:

□大便潜血

□血常规

□血糖

□肝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二或三级护理

□普通饮食

□对症及支持治疗,

□酌情减量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免疫抑制剂

PPI和其他胃肠保护药治疗

□保肝药物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大便潜血

□血常规(必要时)

□血糖(必要时)

□肝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注意药物副作用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满足患者的各种生活需要

□做好用药的指导及注意事项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10–20天

(出院日)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明确是否可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

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服用免疫抑制剂需要注意的问题,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泼尼松或泼尼松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