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80058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5.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docx

城市次干路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共17页

路基高填方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设计图。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及有关部委颁发的现行市政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相关文件。

3、法律、法规对质量、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的规定。

4、招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工程路基高填方施工。

三、工程概况

四、设计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次干路

2)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3)路面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

4)标准轴载:

BZZ-100

5)通饱和设计年限:

15年

6)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15年

五、地质地貌

本工程地处****,地貌处于化念冲洪积盆地与山前坡脚交汇地带,地层主要由表层填土层、冲洪层及残积层组成,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m,线路穿越地段周边地形高差较大,属高填方地段,最大填高约16m;该段道路属填方边坡高度大,现状横向地形及基岩面平缓,可挖移作填,回填后不会产生沿填土底面的整体滑移,有利于路堤的稳定。

六、施工方案

本工程高填方路段采用块石垫层、土夹石层、土工格栅间铺设级配碎石层、普通路基填料层分层铺筑,分层碾压,按表面横坡度2~4%,填方边坡坡率1:

1.5施工;普通填料采用挖掘机、装载机装车、15t自卸汽车运输;采取分层水平填筑、分层碾压、推土机平整的施工方案,由经验丰富的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施工。

1、材料要求

1)路堤最下层范围内要求填置片石时,其粒径以150~300mm为宜;

2)路堤第二层范围内要求填置土石混合料,石料强度必须大于20mpa时,且石料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3)路堤第三层范围内要求填置级配碎石混合料,其混合料配料必须准确,拌合均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4)为避免路堤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开裂,在路基底面铺设二层三向土工格栅。

 

5)三向土工格栅抗拉强度≥175KN/m,延伸率≤2%,节点强度>300N;土工格栅的施工应严格按照《土工格栅施工技术要求》执行,并保证搭接纵横长度。

 

2、人员、料具、设备配备及劳动生产率

(1)机械设备

机械设备配置情况表

项次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5

2

发电机

3

3

自卸车

15

4

空压机

3

5

推土机

2

6

振动压路机

3

20T

7

测量仪器

2

全站仪、GPRS

8

洒水车

1

9

强夯机

1

注:

投入数量根据以上数据按工作量的大小而增减。

(2)人员

人员配置情况表

序号

工种

数量

负责范围

1

技术负责人

1

施工技术交底及管理工作

2

主管工长

5

负责施工现场的指挥工作负责

3

安全员

2

负责观察地基的稳定等安全生产工作

4

试验员

1

负责施工现场的试验工作

5

机械操作手

10

负责施工机械的操作

6

后勤管理

2

负责后勤管理工作

注:

投入数量根据以上数据按工作量的大小而增减。

3、施工技术要求

1)施工前复核已有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对不同区段的施工,应注意高程及位置的核对及相互间的衔接、配合。

2)土质路基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及表面不平整现象;路床不得有翻浆、软弹、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

3)路基施工时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

4)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同类土填同一路段,不同类土应分类、分段填筑,以免土基不均匀沉陷;填土路段的表层不得有积水,应当天填筑当天碾压,下雨应停止填筑,以免形成“弹簧土”。

5)路堤填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1:

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开挖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后方可进行分层碾压,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

6)路基边坡按1:

1.5施工,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碾压。

4、沉降控制 

为防止高填路基沉降,填筑过程中应清除换填路基基底的覆盖层,加强施工控制与沉降观测(每铺筑4~8m高度进行一次),待已有路基稳定后再行铺筑,充分保证路堤的自然沉降时间;如因工期需要,可采用强夯或冲击碾压等辅助措施。

 

5、高填方施工工艺

路堤填筑施工采用“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平行流水作业;“三阶段”包括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整修阶段;“四区段”包括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测区段;“八流程”包括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和路基整修。

1)测量放样:

进行全路段中线贯通,定出填筑边线桩,用石灰撒出路基边线,清表预压后,及时恢复路基中桩,放出填筑边线,用石灰撒出线路中线、填筑边线,标出松铺高度,控制填土厚度。

2)填方原地基处理

采用挖掘机铲除植被、表层土,人工砍伐树木,并配合推土机铲除所有树根,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并堆放有序,不适宜的填料要彻底清理,不留隐患;特殊路段(低洼地段、池塘等)要先排水清淤,清理后进行整平处理、原基碾压,填前压实度大于90%,并回填至与原地面标高。

3)具体施工艺及方法 

(1)路基填筑表层处理

①土质地基表层清表50cm,清表后使用高性能压实机补强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3%,地基承载力不小于设计值。

 

②地面自然坡度缓于1:

5时,清除表面草皮、植被并压实后直接填筑路基;若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

5时,在原地面开挖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当基岩斜坡上的覆盖较薄时,将其清除后挖(凿)台阶。

 

③清表、清淤土方进行集中堆弃,用于后期防护和排水工程的培土植草。

 

④当路基表层清表之后,地基承载力小于设计值的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理方式为:

清淤换填按设计要求沿路基换填并横向铺设土工格栅,施工土工格栅应注意以下几点:

 

a.土工格栅的纵、横向接缝可采用U型钉连接使格栅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30cm,在受力方向连接处的强度不得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

格栅严禁扭曲、皱褶、重叠,铺设时应用手拉直,使格栅拉直平顺均匀,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2.0m用钉头固定填方表面。

b.土工格栅上、下侧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规范规定的路床范围内的粒径要求,在距格栅层8cm内的填料粒径不得大于6cm。

 

c.格栅铺完后,应及时填筑填料,每层按照“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

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格栅上,必须卸在已摊铺的土面上,卸土高度不大于1米,一切车辆、施工机械不得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在土面上行驶。

 

(2)高填方路堤施工工序

高填方路堤施工的工艺流程为:

施工准备→运料→块石垫层→土夹石层→摊铺→碾压→检测→铺设三向土工格栅→级配碎石层→摊铺→碾压→检测→铺设三向土工格栅→普通填料层→摊铺→碾压→检测→普通填料层循环碾压施工。

施工前先填筑试验段,取得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碾压遍数及碾压速度、工序、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材料的含水量等有关数据以指导施工。

 

高填路堤土石方施工工艺框图

高填方地段施工前对填方区进行现场勘查,掌握填方区地质情况,特殊地基,按特殊地基处理方法进行基底处理;对于一般原地面,将原地面树木杂草及腐植土清除,疏干积水、凉晒、平整,原地面横纵坡陡于1:

5的地段,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2~4%的台阶,用压路机碾压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

 

填方区上料、运料前,挖方区的填料经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采用挖掘机或装载机装车,15t自卸汽车运输到填方区;汽车卸料时,安排专人指挥,按每层30cm的松铺厚度计算卸料密度,由远及近进行卸料,一层料卸完后,即停止卸料,进入摊铺和整平阶段。

 

填方的平整,按层厚30cm的松铺厚度进行平整、碾压,采用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

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

 

填方的压实,经平整后的填料层上采用大吨位振动式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重叠0.4~0.5m,纵向碾压轮迹重叠0.4~0.5m,压路机的行驶速度控制在4km/h之内,初压时采用静压,然后改为振动压实,其压实遍数为6~8遍;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或压实机械不能达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强夯处理。

 

因本路段高填方施工工期较短,没有充足的时间予以自然沉降,项目拟填筑4-5米高时,采用强夯机进行强夯处理,以保证该段路基填筑的沉降,强夯机吨位、夯点的次数按相关规范要求执行。

压实度检测,采用灌砂法进行检测,路堤填筑前,每种填料按试验规范要求取样进行土工试验,确定土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各填层所测得的压实度必须符合路基填筑压实度规范要求,否则继续进行碾压,或对填料进行含水量分析,看是否在最佳含水量±2%的范围之内,若偏大或偏少,则分别采取翻松凉晒和洒水湿润等措施进行处理后重新进行碾压,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沉降稳定观测,施工前在离路基沉降区范围以外的稳定区域埋置2至3个观测基点,用全站仪及水准仪精确定出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在路基两侧的路堤坡脚处、坡脚以外2m和4m处每隔200m分别对称埋置3个测点,测点用15×15×150cm的钢筋混凝土桩制成。

在路基填筑前根据基点的标高及基线的方位用全站仪观测定出测点的初始位置,并作好记录;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天对测点进行一次观测(测点位移变化不大时,可3天一次或7天一次),并记录观测数据。

当测点的水平和竖向位移超出规范要求的值时,地基沉降处于不稳定状态,这时必须立即停止填筑,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待路基稳定后方可继续填筑。

 

(3)高填方路堤施工方法

①高填方路堤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层分段完成。

②高填方路堤基底及路堤每一层施工完成后,需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下一循环的施工。

 

③高填方路堤的基底承受的荷载较大,施工前对路基进行稳定性验算和基底承压强度验算检查;对于软弱地基如常规压实仍不能满足要求,应对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④高填方路堤的地基填筑土体,对路基施加的压力会产生压缩变形;填筑体自重的压力也会压密变形,因这两个变形需要的完成时间较长,为保证高填方路堤的工程质量,必须优先施工,才能逐步达到路基稳定。

(4)路基填筑 

施工中采取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方法施工,填料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进行摊铺,分层填筑,振动压路机碾压。

依据“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作业法组织各项作业均衡进行,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做到挖、装、运、卸、压实等工序紧密衔接、连续作业,避免施工干扰、交叉施工。

高填方路堤按路基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标高,分层进行平行摊铺、压实、松铺厚度按30cm每层进行控制。

a.填方路基必须按路面平行线分层控制填土高度,填方作业分层进行摊铺碾压。

b.为保证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每层填料铺设的宽度每侧应超出路堤的设计宽度500mm; 

c.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对原地表清理和挖除之后的土质基底,表层翻松深50cm,然后整平压实。

 

d.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时,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后,并在填筑前进行碾压,其压实度不应小于93%。

 

e.不同土质的填料应分层填筑,且应尽量减少层数,每种填料层总厚不得小于30cm; 

f.土方路堤每层松铺厚度不宜超过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层厚度不应小于8cm,碾压前先用推土机整平,并做成2%的横坡,碾压时轮迹应重叠20cm宽。

 

g.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不得小于2m的台阶,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砂类土上不挖台阶,将原地面以下20~30cm的表土翻松。

 

h.压实设备无法压碎的大块硬质材料,予以清除或破碎,破碎后的硬质材料最大尺寸不超过压实层厚度的2/3,并均匀分部,以便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i.填土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两个相邻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段应按1:

1.5坡度分层留台阶;如两段同时施工,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j.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当填筑路堤下层时,其顶部应做成2%的双向横坡;如填筑上层时,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填筑的路堤边坡上。

 

k.在土石混合填料中不得采用倾填法施工,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每层摊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格确定,不宜超过40cm。

 

l.天然土混合材料中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0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清除;当所含石料为软质岩(强度小于15MPa)时,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超过的应打碎。

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筑。

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m.路床顶面以下300~800m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0mm。

n.在施工过程中对土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及时调整,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当超出最佳含水量+2%时,填料应进行翻晒或洒水。

 

i.路基表面整形压实后,无明显轮迹,无软弹和翻浆,边线顺直,边坡修整密实,坡面平顺稳定,曲线圆滑。

(5)土工格栅铺设 

施工准备:

 

对图纸进行核对,做好测最放线工作:

依据设计文件规定的尺寸放出路堤边线,并设明显标志;铺设前进行下承层平整;材料试验检验。

材料要求:

 

必须按设计提供的型号规格选择土工格栅,并有厂家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土工合成材料为聚乙烯(PE)或其它高分子聚合物并加有一定的抗红外线助剂。

土工格栅应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下承层处理→铺设土工格栅→填土摊平←碾压夯实→边坡夯拍→检测

质量要求:

 

a.铺设土工格栅时应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得有褶皱,下承层应平整,严禁有坚硬凸出物。

下承层平整度不大于2cm。

 

b.土工格栅主受力方向沿路堤横向铺设,应直铺设到沟侧,土工格栅沿路基横向不宜搭接,沿路基纵向土工格栅之间的连接应牢固,纵向搭接上下层间搭接长度不小于30cm,采用高强塑料扎扣扎牢,扎扣每10cm一个,严禁用铁丝绑扎;之后沿搭接方向每隔2m设臵一个门钉,门钉压入土中30cm; 

c.土工格栅铺设后应及时进行填筑施工,以避免其受阳光长时间的直接暴晒,阳光直接暴晒的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应拆除已铺设的土工格栅,重新铺设新的土工格栅。

施工过程中,土工格栅不应出现任何损坏,否则应重新铺设。

 

施工要点:

 

宽度,搭接宽度,扎口绑扎,下承层平整度。

(6)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路堑过渡段

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个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b.石质山坡,应清除原地面松散风化层,按设计开凿台阶。

c.孤石、石笋应清除。

d.纵向填挖结合段,应合理设置台阶。

e.有地下水或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应采用合理措施导排水流。

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a.路基应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b.填筑时,应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界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c.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设计边坡外的松土、弃土。

d.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宜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7)纵横向填挖交界处理:

地面坡度超过1:

5时,需要挖台阶,台阶宽度根据填土高度及地面坡度确定,不小于2m,并设2~4%的反坡。

 

在填挖交界处向挖方方向超挖80cm深,横向超挖范围应挖至中央分隔带中部。

 

地面坡率大于1:

3.5,填土高度和地面横坡铺设2-4层土工格栅。

其中纵向填挖交界处仅在上下路床底部铺设两层土工格栅;横向填挖交界处除了在上下路床底部铺设土工格栅外,在开挖台阶上由上至下铺设2层土工格栅,均对称布置于填挖交界处;全填方稳定路基不设土工格栅。

 

填方边坡高度大于12m时,对填挖交界处,每2m填高采用高性能压路机进行增强补压。

 

对于不稳定路基,需设置挡土墙等支挡结构物。

 

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0.8m范围内土体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当挖方区为坚硬岩石时,宜根据土石方调配情况采用填石路基。

 

施工中应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和沿途性质,设置完善的地下排水系统,除在边沟下设置纵向渗沟外,还应在填挖间设置横向或纵向盲沟,将地下水引至路基外排水系统。

 

路堤沉降与稳定监测:

 

在高填方路堤施工中,通过建立观测点,监控路基加载速度,水平位移量、垂直位移量,以保证路基稳定。

若工期允许,当填至路基顶部后,最好经过一个雨季后再进行路面施工,以便路堤有较长的自然沉降期,最终确保路基稳定性。

(8)路堤边坡整修 

①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路基的中线位置、宽度、纵坡、横坡、边坡及相应的标高。

 

②在整修需加固的坡面时,预留出加固位置,对填土不足或边坡受雨水冲刷形成小冲沟的地段,采取边坡挖台阶,分层填补,仔细夯实的方法处理。

 

③路基两侧超填的宽度予以切除,边坡缺土时,要挖成台阶,分层填补夯实。

 

④挂线进行边沟整修,路基整修完毕后,堆于路基范围的废弃土料弃置指定的弃土场。

 

(9)路基防护及排水 

本段路基防护及排水水工程有挡土墙、护坡、排水沟等,截水沟、排水沟超前进行,以便及早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坡面防护 

根据路基施工进展及时安排施工,施工前测量放样后,对坡面刷坡清理,检验合格后开始砌筑施工,砌筑完毕,及时填土,植草绿化。

 

a.对于一般路基边坡,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4m时采用植草防护;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4m<H≤8m时,采用三维网植草防护;当填方路基边坡高度H>8m时,坡面采用拱形骨架+喷播植草防护。

 

b.对于边坡平台、护坡道、排水沟外边缘至用地边界的范围内采用种植当地野草防护。

 

c.对于沿线圬工挡土墙路段,在护坡道上植草和种植攀爬植物,挡土墙、轻质土路堤外的自然边坡,根据实际情况对其播灌木种子绿化防护。

 

d.植草时加入40%的灌木种子,搓和均匀,灌木种类应为当地易生长的低矮灌木,边坡植草(含拱架内植草)采用液压喷播植草。

(10)强夯地段地基处理

强夯地段施工采用锤重10~40t强夯机,分四遍强夯,第一、第二、第三为点夯,采用跳夯法,第四遍满夯;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并同时满足:

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0mm,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困难。

夯击能量满足点夯2000~4000KN·m,满夯1000KN·m;夯点间距为4.0m,正三角形布点,满夯四点中心搭夯一点详见下图。

对于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可连续夯击;对渗透性较差的黏性土地基,间隔时间3~4周。

强夯施工顺序:

a.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b.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c.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d.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开启脱钩装置。

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坑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坑底整平。

e.重复上述步骤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击点的夯击。

f.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2~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g.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h.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i.根据上述强夯施工顺序,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满夯采用小夯锤夯击,并适当增加满夯的夯击次数,以提高表层土的夯实效果。

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强夯施工除了严格遵照施工步骤进行外,还应有专人负责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

a.开夯前应检查夯锤重和落距,以确保单击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

b.为避免强夯施工中夯点放线错误,在每夯击前,应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完后检查夯坑位置,发现偏差或漏夯及时纠正。

c.施工过程中应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

d.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e.对振动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或精密仪器设备等,当强夯振动有可能对其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设置监测点,采取挖隔震沟等减震措施;一般既有建筑50m范围内不宜采用强夯措施;当涵洞等结构物附近需进行强夯时,可先进行路基范围的强夯后,再施工涵洞等结构物。

f.点夯时,边缘夯击点一般每一点应多打2击。

g.强夯实有土块、石子等飞击,现场人员必须待安全帽,做好安全措施,划出影响范围,禁止闲杂人员进入。

h.施工中若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大于50mm时,应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对夯击参数进行调整。

j.强夯与复合地基相邻地段,应先施工强夯,再施工相邻地段复合地基。

强夯质量检验

强夯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按下列标准控制:

a.夯锤重量、落距满足设计要求的能级要求。

b.锤底静接地压力在25~40Kpa范围内。

c.夯点平面位置误差±15cm。

d.夯坑位置偏差±20cm。

e.夯击次数至少满足设计要求。

f.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小于50mm。

g.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七、质量保证措施

1)严格控制填层厚度和填筑宽度。

每层初平完成后,对填层厚度进行检查,确保每层填筑的松铺厚度控制在30cm之内,发现超厚现象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减薄,推土机在初铺时,摊铺的宽度比设计宽度加大50cm,以保证路基边部压实。

 

2)路堤填筑时,做到工地现场随时有施工员值班,对路堤填筑进行实行全过程指挥,使填层厚度、平整度、压实度等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保证填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3)严格控制填层土质,选择经试验合格的填料进行填筑,含有有害杂质及未经处理的劣质土不得使用。

当填料为不同土质时,采取不同土质分别填筑的方式,每种填料连续填筑层累计厚度不小于50cm。

将强度较小、透水性差的土填在下层,强度较大、土质较好的优良土填于上层。

 

4)严格进行压实度的试验检测,每填完一层由试验室负责进行检测,试验室经常性地对压实薄弱环节进行抽检,发现压实度不合格的情况,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必要时采用强夯处理,确保路基的填筑压实符合规范要求。

 

5)每层填筑时,在填层面做成2%~4%的横向排水坡,并在路基两侧边坡处每隔10~20m交错设置临时排水沟,以保持路基面不积水,且使雨水顺临时排水沟排入边坡坡脚,不致冲刷边;路堤坡脚及时作好临时或永久性排水沟,保证路基边坡排水通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