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docx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XX县位于黄土高原南缘,辖9镇4乡5个居委会184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总面积20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万亩,农民人均亩。
是传统农业县,工业经济薄弱,以牛果菜为主的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层次水平不高,XX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属六盘山特困片区县,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95户17047人,贫困发生率%。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是全县的首要任务。
去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把劳务产业作为助推精准脱贫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要求,XX县积极顺应全国化解过剩产能、淘汰僵尸企业后外出务工难度加大、打工人员回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市场主体日益增多、就业岗位不断增加的新形势,坚持把劳动力就地就近输转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加快全面小康的重要举措,创新方式抓输转,强化培训提素质,多措并举促增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输转由自主分散式向有组织规模化转变、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型、由以县域外为主向县域内外并重发展、由以精壮劳力为重点向农村留守群众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覆盖,劳务产业在富民强县、决战脱贫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XX年,全县输转农村劳动力万人,其中就地就近转移8000多人(贫困劳动力2954人),创劳务收入亿元,人均13000元。
今年前3个月,全县已就地就近输转贫困劳动力3500人,人均月收入达到1540元。
一、扭住如何“输转”这个关键点,探索劳务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
多年来,全县劳务产业在探索中推进,在实践中创新,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依然突出。
一是务工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上岗技能缺乏,技术型、知识型、管理型劳动者总量小,苦力型人员多,市场竞争力不强,就业稳定性不高,劳务收入水平低下。
二是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不健全,农民工与用工单位之间供需信息不畅通,人找不见活、活找不见人的问题突出,劳务输出仍以自发或亲邻介绍为主。
三是县域内就业岗位开发不足,大多数农村留守妇女、中老年人“农闲人也闲”,打工挣钱没门路,加之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闲散人员增多。
对此,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县情实际,多次调研论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围绕县域经济发展,依托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和重点项目建设,在统筹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人力资源供给和市场用工需求有效对接的发展思路;在总结自身劳务产业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地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初步形成了“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的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模式。
政策支持驱动,明导向、强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致力解决贫困群众去哪里务工、企业为什么雇用贫困群众务工以及供需双方如何对接等问题,努力为劳务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机制保障。
县乡(镇)均成立由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的劳务产业助推精准脱贫领导小组,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半月一报告、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调度推进工作。
出台《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全县所有财政投资项目,本县籍劳动力必须达到用工人数的50%以上,其中贫困劳动力达到30%以上;由社会资本实施的工程建设类项目,县内用工原则上也按50%和30%的比例要求;乡镇实施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全部使用本县籍劳动力且贫困劳动力不少于30%。
建立“三落实五优先”的企业用工激励机制,对投标时承诺按要求使用贫困劳动力,中标后严格落实用工计划,并及时足额兑付工资的,在项目资金拨付、基础设施配套、高校毕业生支企、项目融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财政项目补贴和政策扶持五方面给予优先优惠,确立“谁支持贫困户,政府就支持谁”的鲜明导向。
基层组织推动,抓协调、优服务。
充分发挥乡镇、村级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健全一个组织、摸清两个底子。
健全一个组织,就是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按照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地点、有管理制度、有劳务信息库、有就业基地、有工资兑付记录、有信息交流共享平台的“七有”要求,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劳务产业党总支,以村为单位成立劳务产业党支部,强化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农村群众“量身定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技能培训、劳务对接、权益维护等事前、事中、事后服务。
摸清两个底子,就是结合对接和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以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为平台,以村为单位,组织力量到村到户到人开展大规模调查摸底,全面摸清农村劳动力数量、结构、文化程度和技能特长,详细掌握培训需求、就业意向以及家庭特殊情况等信息,了解测算县域内企业和项目建设用工情况,建立覆盖所有农村贫困劳动力和用工单位的供需信息数据库,为劳动力和市场资源精准配置打下了基础。
目前,全县共有农村劳动力万人,有贫困劳动力9206人,其中,从事种果、养牛等第一产业的69338人,有技术的占%;从事建筑、装修等第二产业的20836人,有技术的占%;从事餐饮、家政服务等第三产业的20426人,有技术的占%。
全县222个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产业基地日用工需求1776人;县列66个投资500万元以上工程建设类重点项目概算投资亿元,用工支出亿元,日用工需求8000人,按贫困户用工不少于30%、日工资70元/人、用工用数200天/年计,年度贫困户总用工万人次。
劳务公司牵动,当纽带、搞对接。
全县注册成立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17家,发展农村劳务经纪人122人,实现了乡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全覆盖。
劳务公司和劳务经纪人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精准精确的用工需求对接,一头联系用工企业“找需求”、一头组织贫困劳动力“觅门路”,确保干活的人能找到活、用工的企业能找到人。
劳务公司引入正规化管理理念,以诚信教育和契约意识培养为重点,建立符合农民特点的管理模式和办法,注重劳务输转过程管理和绩效考核,致力提升劳务输转的可用度、可靠度和可信度。
建立出勤签到制度,通过微信群、电话等通讯手段,由务工群众即时将能否出工出勤反馈劳务公司,为组织劳务输转提供准确信息;建立竞争激励机制,依据任务完成、劳动技能、对外口碑、遵守纪律等情况,实行积分式管理、倒排序考核,得分结果和排序情况与下次劳务派遣挂钩,有效杜绝“出工不出活”现象;建立反馈评价机制,一次劳务派遣结束后,用工企业及时将务工群众在企表现反馈劳务公司,方便劳务公司及时掌握情况并作为下次用工派遣的重要依据;建立委托带工机制,对于一次性用工需求较大的,劳务公司委托或指派一名威信高、技能强、办事公道的贫困户作为工长带工,在保证基本工资的同时,由用工企业按用工人数支付每人每天1元的带工报酬,确保既能降低用工企业管理成本,又能保证劳动质量。
龙头企业联动,拓岗位、促就业。
通过“三落实、五优先”政策落实,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供就业岗位,降低就业门槛,与落户本县的秦宝、海升、齐翔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本土发展的正宇、兴盛、天顺等建筑企业和在县内实施商品房开发的新世纪、巨星等房地产开发企业达成一批输转可靠、工资可靠、协作可靠的用工合同,与实施的新集水库、新灵蒲公路、安全饮水工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及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单位建立用工协议,解决了农村群众务工远不能去、近不能进的问题。
贫困群众行动,树信心、唱主角。
组织镇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和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劳务政策、利益前景、用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苦干不苦熬”的志向,激发勤劳致富的积极性。
对贫困户外出务工期间土地无力耕种的,引导委托代耕或通过转包、出租、转让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对老人无力照料的,通过幸福大院、邻里互助等措施解决家庭问题,让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务工,消除后顾之忧。
在严格落实国家劳动者权益维护政策法规的同时,推行贫困劳动力工资由劳务公司出面领取、劳动保护由劳务公司出面协商、劳动争议由劳务公司出面协调、劳动伤害由劳务公司出面处理、法律援助由劳务公司出面联系等权益维护机制,解决过去一旦发生维权问题一人对多人、个体对群体的问题,为贫困劳动力安心务工吃下了“定心丸”。
通过健全完善“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作用,建立双向用工信息沟通机制,劳务公司作为“卖方市场”负责提供用工数量、劳务技能等信息,用工企业作为“买方市场”负责提供用工类型、需求数量、岗位要求等信息,实现劳务信息即时对接、实时共享、双向互动,形成了党组织服务引导、劳务公司组织输转、企业提供岗位、群众因才就业的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机制,使劳务产业链条更加完整、运行更为规范。
二、扣住如何“培训”这个着力点,建立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劳动力素质提升新机制
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技能缺乏,是当前全县劳务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针对劳务培训实效性不强,培训项目、资金分散,现有培训力量不足,精准、实用的培训难以实现的现状,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社会公益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整合培训资源、因需因才施教,探索建立了依托培训精准配置就业岗位和劳动力资源的机制。
创新工作机制抓培训。
大力推行组建一套以县乡党委专职副书记为组长的班子、制定一套培训计划、建立一套培训项目整合办法、出台一套考核机制的“四个一”劳动力培训工作机制,建立“公办培训机构+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用工单位”的培训机制,认定命名培训基地3家、就业实训基地20家,实现了培训项目由部门分头实施向集中统筹转变,培训内容由单一化任务安排向多元化市场需求转变,培训方式由理论教学向课堂讲授与现场实训结合转变,培训实效由注重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优化项目资源抓培训。
坚持乡镇部门联动、校企共同参与、资金合理分配、农民真正受益的原则,整合各行业部门培训项目、培训资金、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完善培训考核和培训质量评估等制度,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岗位需求,编制培训计划,设立培训台账,精准分类办班,切实解决重复培训、多头培训、反复培训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XX年以来,全县整合农牧、林业、科技、扶贫等方面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万元,开展入职培训、择业观念培训、引导性培训和岗位技能实训483期万人,有5736人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其中,贫困劳动力分别为14111人和2958人,加快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由无技术到有一技之长、普工向技工的转变。
对接市场需求抓培训。
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农村劳动力资源与用工单位需求,按照“缺什么培训什么、能干什么培训什么、愿干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分类建立农村劳动力实名制培训台账,依托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等培训平台,定期开展普适性、共性化、订单式劳动力技能培训,并针对农村电商、乡村旅游、家政服务、居家养老、休闲娱乐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和精细化的用工需求,推行个性化、定制化劳动技能培训,做到培训对象、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的精准对接,保证了就业人员工作稳定、企业用工满意。
XX年以来,开展培训483期万人,其中定向培训万人次以上。
因人因岗施教抓培训。
用工企业和项目施工单位本着人岗相宜的原则,立足企业实际,按照岗位、工种需求,着力强化岗前培训,组织开展“三班制”培训,对缺乏技术的办基础班培训一批,对具备一定技能的办重点班提高一批,对有发展潜能的办强化班储备一批。
推行“老带新”“师带徒”的现场实训,边干边学、边学边干。
XX年以来,各用工企业和项目施工单位共开展岗位培训5603人次,有3280人实现普工转技工、技工转技师。
同时,企业强化人文关怀教育,为就业人员提供临休场所、发放简餐和劳保,提高了企业用工吸引力和劳动生产率。
三、抓住如何“增效”这个根本点,促使经济社会效益实现新提升
通过组织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输转,缓解了用工企业“找不到人干活”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找不到活可干”的供求矛盾,取得了多元综合效应。
最直接的是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
相较于传统种养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务工,成本更小、见效更快。
按最低标准每天收入70元计,每月可实现1500元以上。
并且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中,务工收入无折算系数可直接计入,也就是挣多少工资就是多少纯收入,因而其助推脱贫攻坚的作用更直接、更有效。
特别是近年来,全县牛、果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规模经营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发展劳务产业,实现了贫困群众土地流转稳赚、门口务工净赚、“三变”改革多赚的多重增收效果。
在XX县钰圣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工的王巧林说:
“我以前常年在家照看老人带娃娃,自从有了钰圣公司,村上成立了劳务中心,我不用离家就能打工,去年一年就收入了1万多元”。
类似王巧林这样的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通过就近就地务工增收的例子,在XX乡村比比皆是。
据统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劳务就地就近输转,务工天数有保障、日均工资有所增长,同时还杜绝了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群众务工收入由XX年的1370元/月增长到今年的1540元/月,净增170元/月,年净增2040元以上。
最重要的是助推了主导产业发展。
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使一大批精壮劳动力留在了农村,不仅发展壮大了劳务产业,也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推动了牛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同时还有效缓解了农村土地弃耕、撂荒等问题,实现了农民增收与企业增效“双赢”。
XX年,全县新增苹果万亩,养牛万头,蔬菜万亩,农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最喜人的是改变了群众精神面貌。
通过发展劳务产业,群众腰包鼓起来了,腰杆也随之硬起来了,说话做事更有底气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的现象减少了,特别是以前“靠人养活”的妇女、老人,现在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家庭地位明显提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尊老爱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尉然成风,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如独店镇林王村南庄社有留守妇女30多个,今年通过劳务中心组织到龙头企业打工的就有20多个,在果园开展果树管理的妇女们成了什字塬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最可贵的是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返乡和留守劳动力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了挣钱、顾家、尽孝“三不误”,既有效避免了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游手好闲人员带来的不安定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空心化以及由此衍生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促进了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
最有效的是强化了基层组织凝聚力。
发展劳务经济,成立“产业型”党组织,既为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创设了条件、提供了抓手、搭建了平台,也使党组织更加深入的走近群众、走进群众,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有效激活了组织末梢,显著提升了基层组织的向心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树立了基层党组织的良好形象。
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催生变革。
全县发展壮大劳务产业的过程,是一次来自基层、源于群众的积极尝试,是助推脱贫攻坚、加快农村变革、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启示一:
党政组织支持是保证。
实践表明,群众最依靠的是党和政府,最信赖的还是党和政府。
发展劳务产业,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顺应发展需求,把农村劳动力、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用工单位有机联结起来,给政策、搭平台、强监管,集中力量把支部培优建强,把主导产业培育好,把劳务公司运行规范好监管好,实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
启示二:
市场化运作是关键。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带动劳务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县上紧盯决战脱贫决胜小康,招商引进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办了一批基地型的产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组织,应运而生了一批劳务公司。
正是这些企业的建办和运营,为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创造了就业机会,并促使农村劳动力逐步向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加速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同时,劳务产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必须坚定不移走市场化道路。
XX县顺应发展潮流和群众意愿,管理不干预,服务不添乱,引导劳务公司、用工单位通过签协议、立合同的方式建立用工关系,通过积分制的评定方式激励劳动力提高技能,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让农村群众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要求,提高市场化运作的能力和水平。
正如XX乡福民劳务公司负责人XX说的:
“劳务产业发展大有可为,要让政府去引导,让个体去思考,让市场去评判,这样才能保证人能找到事、事能找到人,才会更有生命力”。
启示三:
农民素质提升是核心。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劳务产业的质量和层次。
在甘肃齐翔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有技术的从事果园管理的农民工,一天可以收入120元左右,且有相对较多的务工机会;一个不懂技术的农民工,每天仅收入70元左右。
大量实践证明,必须把提升劳动力素质作为关键之举,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岗前、技能、素质和职业培训,把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手把手、面对面,现场为群众解答疑难,让群众的“智”强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力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现代企业制度教育,引导群众克服消极思想和惰性心理,诚实守信、明荣知耻,转变择业观念,把群众的“志”扶起来,激发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