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974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docx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

周围神经系统学习指导

第一节脊神经

一、脊神经的组成及分支小结

脊神经由脊神经前、后根在椎间孔内合并而成。

脊神经节位于椎间孔内脊神经的后根上,主要由感觉神经元聚集而成,为假单极神经元。

脊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纤维成分即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

脊神经主要分脊膜支、交通支、脊神经前支、脊神经后支。

脊膜支主要分布于脊髓被膜;交通支为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连接支,为交感神经纤维;脊神经后支主要分布于项、背、腰、骶部的肌肉和皮肤;脊神经前支除胸神经前支外,其他均先相互交织成丛,然后由丛发支到支配部位。

二、脊神经前支及其形成的主要神经丛

(一)颈丛

颈丛由C1~4前支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面。

其分支分皮支、肌支和混合性神经。

皮支主要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主要分布于颈部、项部及肩部的皮肤;肌支主要分布于颈深层肌和舌骨下肌群。

颈丛的重要神经为膈神经。

膈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发出后经前斜角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穿锁骨下动、静脉之间入胸腔。

然后经肺根前方行于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至膈。

其感觉纤维分布于心包、纵隔胸膜、膈胸膜和膈下中央部腹膜;运动纤维支配膈。

损伤后可引起呼吸困难。

(二)臂丛

臂从由1~8颈神经前支及第1胸神经前支的部分组成,位于斜角肌间隙及腋窝内,主要分支分布如下表:

序号和名称

主要分布区域

损伤后主要表现

1、胸长神经

前锯肌

“翼状肩”,上肢不能上举。

2、胸背神经

背阔肌

3、肌皮神经

上臂前群肌和前臂外侧皮肤。

4、正中神经

肌支支配前臂除肱桡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和尺侧腕屈肌以外的所有屈肌及旋前肌,手掌除拇收肌以外的鱼际肌及第一、二蚓状肌;皮支分布于手掌桡侧2/3部、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手背面中、远节的皮肤。

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弱,拇指不能做对掌运动,皮支分布区感觉障碍,尤以拇、示、中指远节为明显。

鱼际肌萎缩常形成“猿掌”。

5、尺神经

支配指深屈肌尺侧半、尺侧腕屈肌,手掌内收肌、第三、四蚓状肌、所有的骨间肌;皮支分布于小鱼际的皮肤和手掌面尺侧一个半指皮肤,手背尺侧半及尺侧两个半指的皮肤。

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尺神经,损伤后主要表现为屈腕力弱,环指、小指远节指间关节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内收,各指不能相互靠拢,小鱼际肌及骨间肌萎缩呈现出深沟,形成“爪形手”。

6、桡神经

肌支支配上肢后群伸肌、旋后肌及肱桡肌;皮支分布于臂、前臂背侧和手背桡侧半及桡侧二个半指的皮肤。

肱骨中、下段骨折时易损伤桡神经。

损伤后主要表现为上肢伸肌瘫痪,不能伸腕和伸指,前臂旋后力弱,抬前臂时呈“垂腕”状;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虎口区”皮肤感觉丧失。

7、腋神经

肌支支配三角肌和小园肌;皮支分布于肩部和臂部上1/3外侧皮肤。

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腋神经,损伤后肩外展幅度减小,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三角肌萎缩,肩峰突出,形成“方形肩”。

(二)胸神经前支分布规律:

胸神经前支除第1对和第12对前支部分分别加入臂丛和腰丛外,其余不形成丛。

胸神经前支在胸腹壁的分布呈明显的节段性:

T2相当于胸骨角平面;T4相当于乳头平面;T6相当于剑突平面;T8相当于肋弓平面;T10相当于脐平面;T12相当于脐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临床上常以节段分布区的感觉障碍来推断脊髓损伤平面位置。

在施行硬膜外麻醉时,也常以上述皮神经分布区来测定麻醉平面的高低。

(三)腰丛

腰从由T12前支的一部分和L1~3前支及L4前支的一部分组成。

位于腰大肌之中及其后方。

其主要分支分布如下表:

序号与名称

主要分布区域

损伤后主要表现

1、髂腹下神经及髂腹股沟神经

肌支支配腹前壁诸肌,皮支分布于腹股沟区、腹前下壁、臀外侧区和外阴部皮肤。

2、生殖股神经

肌支支配提睾肌,皮支分布于阴囊(或大阴唇)及隐静脉裂孔附近皮肤。

3、股外侧皮神经

分布于大腿外侧的皮肤。

4、股神经

肌支支配大腿前群肌,皮支分布于股前皮肤,其终支称隐神经,分布于小腿内侧面及足内侧缘的皮肤。

损伤后不能伸小腿,走路时抬腿困难,股前部及小腿内侧面皮肤感觉障碍,股四头肌萎缩,髌骨突出,膝反射消失。

5、闭孔神经

支配大腿内收肌群

损伤后大腿不能内收,不能跷“二郎腿”。

 

(五)骶丛

骶丛由L4~5前支组成的腰骶干和全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位于骶骨及梨状肌前面。

主要分支如下表:

序号及名称

主要分布区域

损伤后主要表现

1、臀上神经

支配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

2、臀下神经

支配臀大肌。

3、阴部神经

肌支支配会阴肌,皮支分布于肛门、会阴部和外生殖器的皮肤。

4、股后皮神经

分布于臀下部、股后部及腘窝的皮肤。

5、坐骨神经

肌支支配大腿后群肌及整个小腿及足肌,皮支分布于小腿后面、前外侧面、足底、足背及趾背的皮肤。

胫神经损伤足不能跖屈,不能屈趾和内翻,不能上提足跟,形成“仰趾足”或“钩状足”,小腿后面及足底感觉丧失。

腓总神经损伤后足不能背屈,不能伸趾,行走时呈“跨阈步态”,久之形成“马蹄内翻足”,小腿外侧及足背、趾背皮肤感觉障碍。

 

 

脑神经

一、脑神经的数目、性质和纤维成分

(一)脑神经的数目

脑神经共12对,可按下列口诀记忆: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舌下全。

(二)脑神经的性质及所含纤维成分

I、II、VIII对脑神经为纯感觉性神经,含一种纤维成分,属内脏感觉纤维。

III、IV、VI、XI、XII对脑神经为运动性神经。

其中III对脑神经含二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其它含一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运动纤维。

V、VII、IX、X对脑神经为混合性神经。

其中V对脑神经含二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感觉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VII对脑神经含三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运动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纤维;IX、X对脑神经均含四种纤维成分即:

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

二、有关知识点

(一)副交感神经核、节及所属的脑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睫状神经节:

属动眼神经。

上泌涎核、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

属面神经。

下泌涎核、耳神经节:

属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背核:

属迷走神经。

(二)由眶上裂通过的脑神经: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展神经。

(三)舌的神经支配

舌前2/3粘膜:

下颌神经的舌神经;舌前2/3味蕾:

加入舌神经的面神经(鼓索);舌后1/3粘膜及味蕾:

舌咽神经;舌内、外肌:

舌下神经。

(四)头面部腺体的神经支配

泪腺、鼻腔及腭部粘膜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面神经支配;

腮腺:

舌咽神经支配。

(五)瞳孔对光反射及角膜反射的传导神经

瞳孔对光反射:

传入神经为视神经,传出神经为动眼神经。

角膜反射:

传入神经为眼神经,传出神经为面神经。

三、脑神经简表

脑神经所属核团、出入颅部位、连脑部位、分布范围及损伤后表现

脑神经名称

所属核团

连脑部位

出入颅部位

分布范围

损伤后主要表现

Ⅰ嗅神经

端脑嗅球

筛孔

嗅粘膜

嗅觉障碍

Ⅱ视神经

间脑视交叉

视神经管

视网膜

视觉障碍

Ⅲ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

中脑脚间窝

眶上裂

大部分眼外肌

瞳孔括约肌

睫状肌

眼外下斜视、上睑下垂、对光反射消失

Ⅳ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核

中脑下丘下方

眶上裂

上斜肌

眼不能向外下斜视

Ⅴ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感觉核、三叉神经运动核

脑桥基底部与脑桥臂交界处

眼神经:

眶上裂

上颔神经:

园孔

下颌神经:

园孔

头面部皮肤、鼻腔、口腔粘膜、牙及牙龈、眼球、硬脑膜、咀嚼肌

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反射消失,咀嚼肌瘫痪、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

Ⅵ展神经

展神经核

脑桥延髓沟中部

眶上裂

外直肌

眼内斜视

Ⅶ面神经

面神经核

上泌涎核

脑桥延髓沟外侧部

内耳门→茎乳孔

面部表情肌、颈阔肌、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鼻腔及腭部腺体、舌前2/3味蕾

面肌瘫痪、额横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口角偏向健侧,舌前2/3味觉障碍

Ⅷ前庭蜗神经

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

脑桥延髓沟外侧端

内耳门

腹壶嵴、椭圆囊斑、球囊班、螺旋器

眩晕、眼球震颤、、听力障碍

Ⅸ舌咽神经

疑核、下泌涎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橄榄后沟上部

颈静脉孔

咽肌、腮腺、咽壁、鼓室粘膜、颈动脉窦、颈动脉小体、舌后1/3粘膜及味蕾、耳后皮肤

咽反射消失、腮腺分泌障碍,咽、舌后1/3粘膜及味觉感觉障碍

Ⅹ迷走神经

疑核、迷走神经背核、孤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延髓橄榄后沟中部

颈静脉孔

咽喉肌和粘膜、结肠左曲以上胸腹腔脏器、硬脑膜、耳廓及外耳道皮肤

发音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内脏运动障碍、腺体分泌障碍、外耳道皮肤感觉障碍

Ⅺ副神经

疑核、副神经脊髓核

延髓橄榄后沟下部

颈静脉孔

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面不能转向健侧、不能上提患侧肩胛骨

Ⅻ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核

延髓橄榄前沟

舌下神经管

舌内肌和舌外肌

舌肌瘫痪、萎缩,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

第三节内脏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

(一)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区别点

内脏运动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1.支配的器官

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一定程度上不受意志控制。

骨骼肌,一般受意志支配。

2.纤维成分

有交感和副交感两种内脏运动纤维成分。

一种躯体运动纤维成分。

3.神经元数目

两个神经元

一个神经元

4.低级中枢部位

脑干内的内脏运动核和脊髓胸1到腰3节段侧角及第2~4骶段副交感核。

脑干内的躯体运动核和脊髓前角细胞。

(二)交感神经主要知识点

1.低级中枢部位:

脊髓第一胸段至第三腰段侧角。

2.交感神经节:

按位置不同分椎旁节和椎前节

椎旁节:

位于脊柱两侧,每侧大约有21~26个。

椎前节:

位于椎体前方,有成对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和单个的肠系膜上、下神经节。

它们分别位于同名动脉根部附近,部分节后纤维起自这些神经节。

3.交感干:

位于脊柱两侧,由椎旁节和节间支相连而成,呈串珠状,上达颅底、下至尾骨前方,左、右各一,两干下端在尾骨前方相连,会合于单一的奇神经节。

4.交通支:

交通支是指脊神经与交感干相连的一段神经纤维,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

是由脊髓侧角细胞发出的具有髓鞘的节前纤维,经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进入交感干神经节。

因髓鞘亮白,故称白交通支。

只存在于胸1~12及腰1~3共15对脊神经与相应的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灰交通支:

是椎旁节内的神经元发出的无髓鞘的节后纤维返至脊神经,因无髓鞘,色灰暗,故称灰交通支。

存在于交感干全长和31对脊神经之间。

白交通支内的节前纤维,进入交感干后有三种去向:

①终于相应的椎旁节;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终于远距离的椎旁节;③穿经椎旁节终于椎前节。

椎旁节发出的节后纤维也有三种去向: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支分布于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攀附动脉走行形成神经从,随动脉分支布于所支配的器官;③直接到达支配脏器。

5.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

内脏大神经由脊髓5~9胸段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穿过相应的胸交感节,向下合成一干组成内脏大神经,穿过膈脚终于腹腔神经节和主动脉肾节;内脏小神经由脊髓第10~12胸段侧角发出的节前纤维,穿过相应的胸神经节,合成一干,向下穿过膈脚后,终于主动脉肾节和肠系膜上神经节。

6.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①来自脊髓第1~5胸段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到头、颈、胸腔脏器和上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来自脊髓第6~12胸段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肝、脾、胰、肾等实质性脏器和结肠左曲以上的腹部消化管;③来自脊髓第1~3腰段侧角细胞的节前纤维,换元后节后纤维分布于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下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二)副交感神经主要知识点

1.低级中枢部位:

脑干内的内脏运动神经核和脊髓第2~4骶段的骶副交感核。

2.副交感神经节:

多位于其支配的器官附近或器官壁内,故称为器官旁节或器官(壁)内节。

3.副交感神经分布概况:

颅副交感神经由各副交感神经核发出节前纤维,分别随Ⅲ、VII、IX、X对脑神经走行,达相应的神经节换元后节后纤维支配相应器官。

骶副交感神经由脊髓第2~4骶段的骶副交感核发出的节前纤维,加入骶神经前支,出骶前孔后离开骶神经,单独组成盆内脏神经,继之加入盆丛,随盆丛分支到所支配脏器的器官旁节或壁内节换神经元,其节后纤维支配结肠左曲以下的消化管、盆腔脏器和外生殖器。

(三)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区别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低级中枢位置

脊髓第1胸节到第3腰节侧角

脑干内脏运动神经核

脊髓骶副交感神经核

神经节位置

椎旁节和椎前节

器官旁节和壁内节

纤维特点

分布范围

节前纤维短、节后纤维长

广泛:

全身血管及胸、腹、盆腔脏器的平滑肌、心肌、腺体及汗腺、竖毛肌和瞳孔开大肌

节前纤维长、节后纤维短

较局限:

胸腹、盆腔脏器的平滑肌、心肌、腺体(肾上腺髓质除外)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四)内脏神经丛

内脏神经丛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相互交织而成,由丛发支到所支配的器官。

主要的神经丛有腹腔神经丛。

腹腔丛是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周围。

丛内有成对的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节和单个的肠系膜上神经节,接受内脏大、小神经的节前纤维,其节后纤维与迷走神经后干的腹腔支组成腹腔丛。

分支随腹腔干、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分支,分布于肝、脾、胰、肾、肾上腺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腹部消化管。

二、内脏感觉神经

(一)内脏感觉神经的特点

1.正常内脏活动一般不引起感觉,较强烈的内脏活动才能引起感觉,痛阈较高。

2.内脏对牵拉、膨胀痉挛、冷热等刺激较敏感,而对切割、烧灼刺激等不敏感。

3.内脏痛定位不准,弥散性痛。

因一个脏器的感觉纤维可经几个脊髓节段的脊神经传入中枢,而一条脊神经又包含几个脏器的感觉,故传入径路分散,定位亦不准确。

(二)牵涉痛

当某些内脏发生病变时,常在体表的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如心绞痛时,常在胸前区及右臂皮肤感到疼痛;肝胆病患时,常在右肩部感到疼痛等。

附周围神经系统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猿手爪形手垂腕征仰趾足马蹄内翻足鼓索交感干

交通支内脏神经丛牵涉痛

二、填空题

1.脊神经所含的四种纤维成是、、、

2.脊神经前支形成的神经丛有、、、。

3.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T2相当于;T4相当于

;T6相当于;T8相当于;

T10相当于;T12相当于。

4.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损伤后可形成肩;肱骨中、下端骨折易损伤,损伤后可导致征;肱骨髁上骨折易损伤,损伤后可导致手。

5.舌的神经支配有、、、。

6.通过海绵窦外侧壁的脑神经有、、、

7.脑神经副交感节有、、、。

8.含副交感的脑神经有、、、。

9.交感节分为和;副交感节分为和。

10.心绞痛时可放射至,肝、胆疾病时常在感到绞痛。

11.单独命名的内脏运动有、、、

12.有关脑神经的性质对为感觉性神经为运动性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副交感神经。

三、简答题

1.简述脊神经的组成及所含纤维成分。

2.简述膈神经的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3.简述舌的神经支配。

4.说出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主要不同点。

5.列表比较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6.简述内脏痛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坐骨神经的行程、分布及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2.试述迷走神经的行程、分布及损伤后主要表现。

3.列表比较脑神经的出入颅及连脑部位。

五、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1型):

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临床上常在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阻滞点在:

A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B胸锁乳突肌前缘中点C胸锁乳突肌上部

D胸锁乳突肌下部E斜方肌前缘

2.肱骨中端骨折易损伤:

A尺神经B腋神经C正中神经D桡神经E肌皮神经

3.下列哪是腰丛的分支:

A股后皮神经B股神经C坐骨神经D阴部神经E臀下神经

4.鼓索是哪个神经的分支: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舌咽神经D迷走神经E面神经

5.从园孔出颅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B滑车神经C展神经D上颌神经E下颌神经

6.管理表情肌运动的神经是:

A眼神经B上颌神经C下颌神经D面神经E舌咽神经

7.关于交感干的描述下列何者错误:

A位于椎体前面B左右各一C由交感节和节间支相连而成

D呈串珠状E两干下端汇合于单一的奇神经节

8.交感神经的中枢部位在:

A胸1至腰3侧角B胸1至腰3前角C胸1至腰3后角

D胸1至腰4侧角E胸2至腰3侧角

9.骶副交感神经的中枢在:

A骶1至骶2前后角交界部B骶2至骶3前后角交界部

C骶2至骶4前后角交界部D骶2至骶5前后角交界部

E骶3至骶5前后角交界部

10.肝胆疾患时可放射至:

A右肩部B左肩部C左上臂内侧D右上臂内侧E左上臂外侧

11.胫神经损伤可引起:

A足不能背屈B走路时呈“跨阈步态”C形成“仰趾足”

D小腿外侧及足背、趾背感觉障碍E形成“马蹄内翻足”

12.从橄榄前沟出脑的脑神经是:

A舌咽神经B舌下神经C副神经D迷走神经E面神经

13.唯一从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是: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滑车神经D展神经D面神经

14.下列哪对脑神经连于间脑:

A视神经B滑车神经C动眼神经D嗅神经E三叉神经

15.咀嚼肌属下列哪个神经支配:

A眼神经B上颌神经C下颌神经D面神经E展神经

(二)单项选择题(A2型):

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6.某人肱骨髁上骨折出现拇指不能内收,其它各指不能内收与外展,小鱼际及小指感觉丧失,掌间隙出现深沟,各掌指关节过伸,第4、5指的指间关节屈曲,表现为“爪形手”。

请问有可能是哪条神经损伤:

A桡神经B正中神经C腋神经D尺神经E肌皮神经

17.某人早起突发面部剧烈疼痛,尤以口裂与眼裂之间呈放射状疼痛,请问有可能是下面哪个脑神经发炎: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迷走神经E前庭蜗神经

18.某脑溢血患者伸舌时舌尖歪向健侧,请问哪根脑神经受到了损伤:

A下颌神经B上颌神经C舌咽神经D面神经E舌下神经

(三)单项选择题(A3型):

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题19~20

一男性早起刷牙时口腔不能含水,不能鼓腮,面部自感麻木,闭眼困难,不能皱眉。

照镜子可见口角歪向一侧,味觉尚存。

19.最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A三叉神经B舌咽神经C舌下神经D动眼神经E面神经

20.最可能损伤的部位在:

A内耳门B茎乳孔外C颈静脉孔D茎乳孔内E舌下神经管

题21~22

某人上肢骨折,出现上肢伸肌瘫痪,不能伸腕和伸指,前臂背侧皮肤及手背桡侧半感觉迟钝,手背虎口区感觉丧失,抬臂时呈垂腕状。

21.最可能损伤的神经是:

A肌皮神经B桡神经C正中神经D尺神经E腋神经

22.最可能骨折的部位在

A肱骨上端B肱骨下端C肱骨中段D尺骨上端E桡骨上端

(四)单项选择题(B1型):

共用一条题干,有五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选1—多次或不选,每题只选一个最佳答案。

题23~25

A舌咽神经B舌下神经C喉返神经D三叉神经E喉上神经

23.某人做完甲状腺手术,术后感到说话发声困难,声音嘶哑。

有可能结扎血管时损伤了:

24.一女性常年面部疼痛,痛时面部麻木、流口水,常呈放射性痛,尤其口鼻以上为甚。

按压眶上孔、眶下孔均可诱发其疼痛发生。

有可能是损伤了:

25.一脑溢血患者伸舌时舌尖偏向瘫痪侧,有可能损伤了:

题26~28

A胸长神经B正中神经C桡神经D腋神经E尺神经

26.一上肢骨折患者表现为“猿手”,有可能损伤了:

27.一上肢骨折患者表现为“爪形手”,有可能损伤了:

28.一上肢骨折患者表现为:

“垂腕征”,有可能损伤了:

题29~33

A乳头平面B脐平面C胸骨角平面D肋弓平面E剑突平面

29.第二胸神经前支分布区相当于:

30.第四胸神经前支分布区相当于:

31.第六胸神经前支分布区相当于:

32.第八胸神经前支分布区相当于:

33.第十胸神经前支分布区相当于:

题34~36

A腓总神经B胫神经C闭孔神经D股神经E生殖股神经

34.不能跷“二郎腿”可能损伤了:

35.不能伸小腿,走路时抬腿困难可能损伤了:

36.“马蹄内翻足”可能损伤了:

题37~40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舌咽神经D嗅神经E舌下神经

37.与端脑相连的脑神经是:

38.支配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的脑神经是:

39.只含一种躯体运动纤维的脑神经是:

40.管理腮腺分泌的脑神经是:

(五)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41.骶丛由下列脊神经前支组成:

A全部骶神经前支B全部尾神经前支C全部腰神经前支

D腰骶干E腰神经1~3前支

42.颈丛的皮支包括:

A枕小神经B膈神经C耳大神经D颈横神经E锁骨上神经

43.下列臂丛的分支有:

A正中神经B肌皮神经C膈神经D桡神经E尺神经

44.腰丛的神经包括:

A股后皮神经B股神经C闭孔神经D生殖股神经E股外侧皮神经

45.骶丛的主要分支有:

A坐骨神经B股神经C阴部神经D股后皮神经E股外侧皮神经

46.脊神经的纤维成分有:

A躯体感觉纤维B躯体运动纤维C内脏感觉纤维

D内脏运动纤维E以上都是

47.含副交感纤维的脑神经有:

A动眼神经B面神经C三叉神经D舌咽神经E迷走神经

48.含混合纤维的脑神经有:

A动眼神经B三叉神经C面神经D舌咽神经E迷走神经

49.只含一种纤维成分的脑神经有:

A视神经B嗅神经C展神经D滑车神经E前庭蜗神经

50.脑神经副交感节有:

A膝状神经节B睫状神经节C耳神经节D翼腭神经节

E下颌下神经节

51.从颈静脉孔出颅的脑神经有:

A迷走神经B面神经C副神经D舌咽神经E舌下神经

52.由眶上裂进入眼眶的脑神经有:

A展神经B滑车神经C眼神经D上颌神经E动眼神经

53.面神经支配的腺体有:

A腮腺B舌下腺C下颌下腺D泪腺E鼻腔及腭部粘膜腺

54.舌的神经支配有:

A舌咽神经B舌下神经C面神经D三叉神经E迷走神经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B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长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