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9691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3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docx

学年高一地理期末试题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模块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40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每小题1.5分)

1.火星在太阳系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2.读下图“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3.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A.质量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       B.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天体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体积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

4.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当伦敦0°为正午时,区时为20点的城市是(  )

A.悉尼(150°E附近)B.上海(120°E附近)

C.洛杉矾(120°W附近)D.阿克拉(0°经线附近)

6.埃及友人来我国参观上海世博会。

飞机在开罗时间(东二区)早晨6时起飞,在北京时间22时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这架飞机大约飞行了()

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

7.位于东十二区的轮船于5月4日上午10时向东驶过日界线,用时5分钟,这时船上的时间是()

A.5月4日10时5分B.5月5日10时5分

C.5月3日10时5分D.5月4日11时5分

8.下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的文化遗产,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节气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是()

A.清明B.小暑C.秋分D.小寒

10.2011年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与大雪白昼时间最接近的节气是()

A.小雪B.立夏C.立冬D.小寒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

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1~12题。

11.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B.太阳直射C.观察角度不同D.太阳斜射

12.此日茌平的昼长为()

A.一年中最短B.12小时C.一年中最长D.无法判断

13.读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A点到B点方向是西南

B.从C点到D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

C.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相同

D.A到B的方向同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读右侧“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a、b、c、d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B.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C.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D.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15.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然界重要的物质循环,

这个循环过程不能导致的结果是()

A.形成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

B.改变地表的形态,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

C.实现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地表的环境

D.通过大量的输送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16.读下图,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冲积扇地貌由风力搬运作用形成B.冲积扇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D.断层线右侧的岩层相对下降

17.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

A.水汽B.氮气C.臭氧D.二氧化碳

18.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来源于()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19.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地面冷热不均B.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

C.地转偏向力的作用D.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

20.若下图表示“低纬地区大气环流圈”,则形成赤道低气压带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21.下列天气系统表示冷锋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读水循环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2~23题。

22.该示意图中四个箭头共同表示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23.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蒸发B.②水汽输送C.③降水D.④地表径流

右图为世界洋流模式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若图示地区为太平洋,则对形成世界著名的秘鲁渔场起

主要作用的洋流是()

A.①B.②C.③D.④

25.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处

B.顺洋流航行节省时间和燃料

C.洋流将使沿海地区变得湿润

D.洋流只会加剧海洋污染程度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A—B—C三地陆地自然带依次是()

A.温带荒漠带、草原带、森林带B.温带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

C.热带雨林带、草原带、荒漠带D.荒漠带、草原带、落叶林带

27.有关图中陆地自然带地域分异的正确说法是()

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差异②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差异

③三个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更替④三个自然带由低纬向高纬更替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读下列三图,回答28~29题。

28.受甲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分布在图2中的D处的

C.温带海洋气候             D.分布在图2中的C处的

29.同样海拔的高山,自然带最丰富的山是位于图3中的()

A.①地         B.④地  C.⑤地      D.⑧地

30.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景观迥异,生态环境脆弱。

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

C.植被稀少,土壤贫瘠D.太阳辐射强

31.下图为“非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

A.主要是由热量差异造成的B.体现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是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D.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32.下面关于喀斯特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②该地貌的缺点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还易引起水土流失

③它是四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它的形成就是含有CO2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作用和淀积作用的结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示意图中,有陡崖分布的是()

34.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B.水泥C.钢材D.蔗糖

35.近几十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  )

A.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

B.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

C.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

D.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

3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      B.

南北温差大

C.冬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D.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迟早

不同

37.下图所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如果人们急功近利,大肆采伐本区林木,则夏季暴雨后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地震 ②泥石流 ③滑坡 ④沙尘暴

A.①B.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8.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海水中二氧化碳溢出

39.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①大气中C0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

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40.一次地震发生后,某地利用飞机很快获取了灾情影像,最主要采取了以下哪种技术?

A.遥感技术 B.数字地球技术

C.全球定位技术D.数字星球技术

卷Ⅱ(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4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甲图代表北半球节气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分)

(2)甲图中A、B、C三地中,昼由长到短的排列是,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排列是。

(2分)

(3)此刻,B点上可以观测到现象(填日出或日落),B点昼长是___小时。

(2分)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A点的太阳高度是____。

(2分)

(5)请依据甲图提供的信息,在乙图中绘出晨线或昏线及太阳光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

(3分)

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D是 带。

(4分)

(2)E、F表示风带

E是  带,F是 带(北半球)。

(2分)

(3)在D气压带控制下常形成____________气候,此气候类型特点为终年_______________。

在C气压带与E风带交替控制下会在中纬度地区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在E风带控制下会形成_______________气候。

(4分)

4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3分)

A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

(2)我国各地区修建的水库对水循环中的_________环节(填字母)直接影响最大。

(1分)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2分)

(4)从地质构造上判断G地为,L地为,

H地为(3分)

(5)若在G、L两处要选择一处打隧道,应该选择在处。

(1分)

4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1:

综合外国媒体2010年3月3日报道,英国摄影师勒弗朗向媒体公布了一组他在挪威北部斯瓦尔巴群岛旅游时拍摄的照片,照片显示一对北极熊母子被困在了一块巨大的浮冰上,当时它们距离最近的岛屿也有近20km了(见下图)。

材料2: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面积约180km2,在这一带广袤的土地上,气候的变化正悄然累积,时而激烈表现。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组织科学家们沿长江探寻水资源、农田、森林、草地、湿地、河口城市的脉搏,他们发现,在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的背景之下,长江流域进入了“亚健康”状态。

据报道,过去5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城市气温不断升高,20世纪90年代年平均气温较50年代上升了0.9℃,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1)材料1中的图片预示了北极熊正面临生存危机,简述北极熊面临生存危机的

主要原因。

(2分)

(2)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气温上升幅度高于农村,试分析原因。

(3分)

 

(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有哪些?

(3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装————订————线——————

高一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

41.(1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___________(1分)

(5)(3分)

42.(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装————订————线——————

43.(10分)

(1)A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1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__________(1分)

44.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期末

高一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5CABDB6-10ACBBD11-15BCCBD

16-20CCABA21-25ACDDB26-30BADAB

31-35ADCAC36-40DBAAA

二、综合题:

41.(12分)

(1)冬至90°E23.5°S(3分)

(2)A>C>BB

(3)日落6小时(2分)

(4)由23.5°S向南北两侧递减(1分)0°(1分)

(5)图略。

在图中较准确绘出昏线(1分)、太阳光线(1分)、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1分)。

42.(10分)

(1)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2)西风带,东北信风带。

(3)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43.(10分)

(1)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3分)

(2)D(1分)

(3)海陆间水循环陆地内循环(2分);

(4)向斜背斜断层(3分)

(5)L(1分)

44.(8分)

(1)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雪融化,北极生态环境被破坏。

(2分)

(2)长三角地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发达、交通繁忙,热量排放量大;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绿地面积小,城市热岛效应明显等。

(酌情给分,3分)

(3)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事件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答上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