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966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docx

英语论文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翻译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摘要:

 Halliday,Thompson,Eggins,Downing and Locke等学者对气象过程(Meteorological process)中的it,存在过程中的there,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by以及感叹句中的what与how等没有概念意义的成分所进行的功能语法分析缺乏前后一致性,没有标准可以遵循。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试图阐明:

(1)这些形式标记的句法作用不可低估,但它们没有实际概念意义,在功能语法分析中不宜笼统地把它们划归其它功能成分;

(2)形式标记的功能语法分析是有规律可循的。

 

关键词:

 形式标记;元功能;分析  

Abstract:

 There is a lack of consistency and standard in the functional 

analyses by such scholars as Halliday, Thompson, Eggins, Downing and Locke 

of "it" in the Meteorological process, "there" in the Existential process, 

passive formal marker "by" in the passive voice, and what/how in the exclamatory 

clause, which have no ideational meaning.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and attempts to elucidate two points:

 

(1) Such formal markers may not be 

included in other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functional analysis because 

they have no actual ideational meaning although their syntactical significance 

can not be neglected; 

(2) Certain rules can be found for the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uch formal markers. 

Key words:

 formal marker; metafunction; analysis 

1. 引言 

元功能思想是系统功能语法一大核心思想,对语言及语言运用的诸多解释可以通过元功能分析来进行。

而对于只有形式意义的语言成分的分析,系统功能语法学者目前所提供的解释有待进一步探讨。

Halliday,Thompson,Eggins,Downing 

and Locke 等学者在分析形式标记时时而把它们与有实际概念意义的语言成分合并起来作为一个功能成分,时而把形式标记与其它成分分隔开进行功能分析,这种分析缺乏连贯性和一致性。

我们试图通过对气象过程中的it,存在过程中的there,被动语态的被动标记by以及感叹句中的形式标记what与how的分析,说明形式标记的功能语法分析是有章可寻的。

为说明问题,我们分别考察了上述学者对这些形式标记所作的功能分析,然后从元功能的三个主要层面出发提出我们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可能规律。

限于篇幅,概念功能层面我们仅讨论及物性系统,语篇功能层面只讨论主位结构,人际功能层面只讨论语气系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这里所说?

quot;标记"不是"Markedness",而是"formal 

marker"。

 

2. 形式标记的元功能分析 

2.1 概念功能层面 

概念功能层面的典型分析是及物性分析。

对于it,Halliday(1994:

 143)认为类似"It’s raining"这样的分句属气象过程(Meteorological 

process),是间于存在过程和物质过程之间的一种过程类型。

他指出,it可当作主语,但没有参与者角色,也没有及物性方面的功能;类似It’s 

blowing / It’s raining可以解释为没有参与者的物质事件,而类似It’s foggy/cloudy/misty/hot等可解释为关系过程,其中的it 

是"载体"(Carrier)。

Halliday没有提供具体的图例分析,我们仍然弄不清他是否将气象过程中的it与其它语言成分分隔开来分析。

Thompson(1996:

 

77-8)也认为表天气或时间的分句没有参与者,主语it没有概念意义。

这样,从及物性角度来看,表天气或时间的分句只有"过程"。

Thompson(1996:

 

233)是如下分析这种分句的:

 

It was snowing heavily outside 

过程:

物质 环境成分:

方式 环境成分:

方位 

Downing and Locke(1995:

 37)也指出,表示时间、气象条件及距离的it无概念意义。

但他们没有提供具体分析。

 

由于表气象、时间、距离的分句中it无概念意义,没有参与者角色,因而将it一并划归过程是没有说服力的。

Thompson将it与"过程"划归一体显得不够严密,他的分析似乎说明动词成分之外的成分也可以充当过程。

依上所述,建议对该类分句作及物性分析时统一把it与其它成分分隔开,不作具体分析。

比如:

 

It was snowing Heavily outside 

过程:

气象 环境成分:

方式 环境成分:

方位 

对类似It’s foggy/cloudy的分句是否可以当作关系过程仍然有争议。

但这些分句中的it仍然没有指代任何概念实体,无概念意义,它仅仅是个形式标记,它的省略形式Foggy/Cloudy在意义上与原分句没有差异。

把无所指的it当作关系过程中的"载体"是不够严密的。

因此,及物性分析时也可以把it单独分开。

 

对于存在句中there的概念功能分析,Halliday(1994:

 142-3)、Eggins(1994:

 254-5)、Thompson(1996:

 

101)和黄国文(1999:

 140-142)持有相同的观点。

他们都认为,类似There was a lamp leading down与Maybe 

there’s some other darker pattern这样的分句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Existent)。

There同样是个形式标记,没有概念意义,它的功能仅仅是排除再用一个主语的需要或可能。

Eggins(1994:

 

254-5)特别举例(There was snow on the ground)说明在概念功能层面无需对there进行分析。

Thompson(1996:

 

101)比较了这类过程和相应的物质过程:

 

Maybe there is some darker pattern 

过程:

存在 存在物 

Maybe some other darker pattern exists 

动作者 过程:

物质 

我们知道,存在过程是过程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因为该过程中除了参与者("存在物")之外就是"环境成分",而且"环境成分"不是强制性的,可以省略。

这样,there既不是参与者,也不是环境成分,只具有形式上(结构)的意义。

因此,在概念功能这个层面上对存在过程中的there作上述分析是可行的。

即把there单独隔开,作为一个没有概念意义的形式标记,不加以处理。

 

对于被动语气中的被动标记by,Halliday无论是在作格分析(如对The glass was broken by the cat)(1994:

 

170)还是在及物性分析(1994:

110,113,125,172,283)中都把它与参与者角色连成一体,当作一个功能成分,共同充当参与者角色。

但在讨论主语、动作者与主位的重合问题时,他又把by单独隔开并加以分析(Halliday 

1994:

 34 ):

 

(a) 

I caught the third ball 

主位/主语/动作者  

(b) 

I was caught by the second 

主位/主语  

(c) 

the third I stopped 

主位 主语/动作者  

(d)  

by the fourth I was knocked out 

主位/动作者 主语  

而在后来对具有语法隐喻的分句作双重分析时,Halliday(1994:

 345)又把by与"过程"(动词部分)划在一起,共同充当"过程",如下所示:

 

the guests’ supper of ice cream was followed by a gentle swim 

功 能 参与者:

被识别者/价值 过程:

关系 参与者:

识别者/标记 

类 别 名词性词组 动词性词组 名词性词组 

Thompson在对被动标记by进行及物性分析时倾向于将by与参与者连为一体统一充当某一个功能成分(1996:

85,111)。

例如对The speech 

was followed by polite applause.这样的关系过程分析时,他把by化入"识别者/标记"(1996:

96)。

但对分句"Who 

has her calculator been taken by?

"Thompson(1996:

 30)是如下分析的:

 

Who has her calculator been taken by?

 

动作者 目标 过程  

而对since 1815 the country had not been disturbed by any war这一分句进行及物性分析时,他又把by与any 

war一并划归"动作者"。

 

Halliday与Thompson分析被动标记by时采用了不同标准,前后不一致。

这说明对被动标记by的分析仍然没有明确。

在比较主位、主语与动作者的重合问题时,Halliday并未把by考虑进去。

这恰好说明,形式标记by在概念功能层面上并没有实际概念意义,不宜与功能成分划归一体。

Fawcett(in 

press)对介词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理解。

他认为介词可划为两种,其中一种有语义含义,如in,at,in front of等表"地点"关系;on,before,at,in等表"时间"关系。

第二种介词没有实际含义,仅仅表明补语是参与者角色,如The 

papers were checked by the customs officer中的by只表明customs officer是参与者,the 

shooting of the policeman中的of只用来表明the policeman是参与者。

我们认为被动标记by正是属于第二种情况,因此,不宜把它划归参与者或过程,应把它与其它成分隔开并当作无需进一步分析的形式标记,如:

 

Or being recognized and thanked by former patients 

过程:

心理 过程:

言语 感觉者/说话者 

作为直陈语气中肯定句的一种类型,感叹句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minor clause(姑且译为非语气句),一种为major clause(且译为语气句)。

非语气句由于缺少"过程",难以对它进行概念功能分析;而对语气句(如Thompson所举的How 

absolutely lovely she looks tonight!

与What a nice plant you’ve got!

)可以进行及物性分析。

问题在于应该把what/how划归什么呢?

参与者、过程或是环境成分?

对于这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