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922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docx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2第6课《洞庭鱼米乡》教案湘教版

洞庭鱼米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4个生字,其中会写“洞、庭、湖、祖、担、仓、谷”7个字。

【能力目标】

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想象课文中描述的优美画面,体会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

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了解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

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书写7个生字,给每个字组词。

教具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美丽的洞庭湖,是祖国江南大地上的一颗明珠,那儿景色美丽,物产丰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洞庭鱼米乡》。

板书课题:

3.洞庭鱼米乡。

指导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标出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注意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2.为什么说洞庭是个大鱼库、大粮仓?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真能干,边读课文边思考,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你和这些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

试着叫每一位新朋友的名字吧!

1.读准字音。

(1)自由读生字、新词。

(小黑板出示本课生字、新词,一类字、二类字分别用红色、蓝色标注。

(2)指名抽读。

这些生字、新词你都读准了吗?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教师相机提示:

“洞、庭、仓”是后鼻音;“担”是前鼻音;“祖”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湖”字的的声母是h,不要读成f;“谷”字

是第三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3)男女生比赛读。

出示生字卡片,让我们比比看,男女同学

谁读得更准确。

2.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1)小组学习。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红色的生字?

你能用它们组词,帮助它们找朋友吗?

在学习小组里说一说。

(2)指名汇报。

你能教大家学习哪个生字?

3.质疑解难。

这些生字词,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课中操

录音播放歌曲《八百里洞庭美如画》,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舞蹈。

五、写生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我们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洞”字的左边“三点水”稍窄,右边的“同”较宽;

“湖”是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要注意摆匀称;

“祖”字是“示字旁”,不要写成“衣”字旁;

“谷”字中间的“人”略写开一点,下面的“口”字不要写得太下。

2.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书写,然后同桌的学生互相检查、评议。

选出小小书法家。

六、布置作业。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给形近字“找朋友”,组词。

祖()担()湖()

姐()但()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洞庭湖乡的美丽富饶,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想象课文描述的画面。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投影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读生字(出示生字卡),听写生字。

2.自由读课文,说说美丽富饶的洞庭湖是祖国的什么?

(大鱼库、大粮仓)

3.课文哪部分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鱼库?

(第二、三、四自然段)哪部分讲洞庭湖是祖国的大粮仓?

(第五、六、七自然段)

相机板书:

大鱼库、大粮仓。

二、共同感受洞庭大鱼库

1.投影出示课文图,指名读第二、三、四自然段,其它学生边听边看图画,边想象。

(1)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喜欢?

用喜欢的语气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听。

(2)说一说从哪感受到洞庭大鱼库。

投影出示词语:

船儿来往、鱼儿蹦跳、一筐筐、一担担。

2.小朋友想想看,鱼汛季节到了,洞庭湖畔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捕鱼的人们心情怎么样?

他们会说些什么?

想些什么?

(4)请小朋友带着高兴愉快的心情读一读这些自然段。

学生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学法归纳,并指导学习第五、六、七自然段。

1.教师总结学法

朗读课文感受洞庭的美丽、讨论、想象、感情朗读。

2.自学反馈。

A.投影出示课文中图画。

你看到了什么?

(相机

出示词语:

一望无际、稻浪滚滚、一袋袋、一车车)

B.看到这丰收的景象,你想说什么?

C.所以呀,爸爸说:

“洞庭是个大粮仓。

”你能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朗读)

D.说一说,你最喜欢听谁朗读,为什么?

E.洞庭湖的美景使我们深深陶醉,让我们再一次将这几段美美地读一读吧!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齐读第八自然段。

(2)在这一段,作者把什么比作一幅画?

(3)洞庭湖这么好,真羡慕小作者能住在洞庭湖旁,看谁能读出自豪的感觉。

(4)指导朗读、背诵。

五、拓展延伸

(1)作者用“美丽富饶”来形容这么美的洞庭湖,我想小朋友们也一定感受到了,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鱼库、粮仓、楼房)画下来吧!

(2)在《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歌声中下课。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收集洞庭湖的资料和同学交流,办一张以“我爱洞庭湖”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大粮仓

洞庭鱼米乡美丽富饶

大鱼库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

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

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

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   欣赏法:

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讲授法:

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3)   练习法:

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

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三)讲授新课

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

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

 

①古文字系统

甲古文——钟鼎文——篆书

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

)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

),教师进行归纳: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 

①古文字:

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

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

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

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

[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

]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

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