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9159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docx

外科中医护理新常规

中卫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痔中医护理方案

(2017年修订)

因饮食不洁,燥热内生,下迫大肠及久坐、负重远行等所致。

以便血、肛门有肿物、坠胀、异物感或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一、护理评估

1.患者的职业、饮食、排泄习惯及诱发因素。

2.排便有无疼痛、便血,便后有无肿块脱出等。

3.直肠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5.辩证:

风伤肠络证、湿热下注证、脾虚气陷证。

二、常见护理问题:

1.便血

2.肛门坠胀

3.痣核脱出

4.不舒适肛门疼痛

5.情志异常焦虑

6.有出血的危险

7.有尿潴留的危险

8.有感染的危险

10.活动无耐力

三、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痔发作期要侧卧休息。

(3)保持肛门及会阴部清洁,便后坐浴。

(4)清热凉血祛风。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排便时如痔核脱出,应及时还纳。

(2)外痔伴有感染或发生嵌顿、或突发血栓外痔者应卧床休息并报告医师。

(4)观察出血情况。

3.给药护理大便后遵医嘱用中药熏洗,局部中药换药治疗。

手术切口可用红外线照射每日两次。

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期间避免受风寒。

4.饮食护理

(1)鼓励多饮水,多进蔬菜、水果以及纤维素的饮食,忌烟、酒、辛辣等刺激之品。

(2)气滞血瘀者给予补中益气温阳之品;脾虚气陷者忌酸冷食物,宜进温补食物。

5.情志护理

鼓励疏导患者情志,使之配合治疗。

四、辨证(症)施护

1.风伤肠络

(1)饮食宜清热凉血润肠,可选用花生、菠菜、地瓜等饮食。

鼓励病人多饮水。

当病人发生便秘时,可进食槐花、黑芝麻等润肠通便之食物。

(2)若病人为久治不愈时,可用猪大肠一段,洗净,槐花50-100克,装入大肠内,两头扎紧,用文火炖熟,汤肠同服。

(3)中医治法为清热凉血祛风。

2.湿热下注

(1)饮食宜清热化湿止血为主。

如食马齿苋粥,苦瓜饮。

(2)痔核脱出要及时回纳,以防内痔嵌顿。

回纳后要多做肛门按摩,坚持做提肛运动。

(3)中医治法为清热利湿止血。

(4)遵医嘱针刺长强、承山等穴。

3.气滞血瘀

(1)饮食宜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的清淡饮食为主。

可选用桃仁粥、木耳粥等。

(2)病人因坠胀疼痛明显而致精神紧张。

(3)疼痛时可用艾条灸肛周止痛。

(4)中医治法为清热利湿、行气活血。

4.脾虚气陷

(1)病人体质虚弱,易受外邪入侵。

故慎起居,防寒保暖。

2)病人饮食宜健脾补中益气,进食易精、细软为主,量宜少

且清淡。

(3)遵医嘱针刺长强、承山等穴。

(4)中医治法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三、健康指导

1.保持肛门清洁,坚持每晚热水或中药液坐浴。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排便时间过长。

习惯性便秘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3.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便纸宜柔软,不穿紧身裤或粗糙内裤。

4.忌久坐、久立或久蹲,最好选用软坐垫。

5.勿负重远行,防止过度劳倦,进行适当锻炼。

可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对于改善肛门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肛门括约肌功能有积极的作用。

6.发现排便困难,肛门肿痛者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中卫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

(2017年修订)

因阴津不足或脏腑热结、肠燥便秘、粪便粗硬、排便努责等所致。

以肛门周期性疼痛、出血、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肛门,与大肠关系密切。

常见证候要点:

风伤肠络证,脾虚气陷证,湿热下注证,气滞血瘀证。

一、护理评估

1.饮食、排便习惯及病程长短。

2.肛门症状。

3.心理社会状况。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肛门疼痛的性质、程度与持续时间,大便是否带血、滴血及出血量。

3.给药护理

(1)混合痔者,排便后遵医嘱用中药坐浴,或用生肌玉红膏涂于伤处。

(2)肛门换药以促进创面愈合。

4.饮食护理

(1)风伤肠络证宜食清热凉血的食品,如绿豆。

(2)气滞血瘀者给予理气活血之品,如山楂。

(3)湿热下注证宜食清热利湿的食品,如菜花。

5.情志护理

(1)因伤口剧痛难忍,易产生不良情绪,可教会患者按摩腹部,以减轻排便疼痛。

(2)气滞血瘀者,易出现胸闷、烦燥,须加强情志疏导。

6.临证(症)施护

(1)疼痛剧烈时,遵医嘱可针刺镇痛,亦可予中药外敷肛门局部。

(2)便秘时,切忌努责,可遵医嘱给服润下剂或缓泻剂。

7.肛周潮湿瘙痒

(1)指导患者穿宽松清洁内衣,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2)指导患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勿抓挠瘙痒部位。

三、常见证候要点

1.湿热下注排便两三日一行,质干便,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

2.风伤肠络大便干燥,数日一行。

便是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

3.气滞血瘀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

四、健康指导

1.保持肛门会阴部清洁,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早晨可空腹服淡盐水一杯。

2.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坚持腹肌锻炼,排便时避免蹲坑时间过长。

3.指导患者避免增加腹压,避免用力排便,咳嗽,久站,久蹲

中卫市中医医院肛肠科

肛瘘中医护理方案

(2017年修订)

因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久不收口,或因虚劳久嗽、脾肺两虚、湿热下注大肠所致,以局部反复流出脓水或粪汁,伴疼痛、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直肠、肛周,涉及肺、脾。

一、常见证候要点

1、湿热下注

2、正虚邪恋

3、阴液亏虚

二、护理评估

1、既往病史,病程长短。

2、肛周症状。

3、肛门指检、镜检等检查结果。

4、心理社会状态。

5、辨证:

湿热下注证、正虚邪恋证、阴液亏虚证。

三、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肛肠科一般护理常规。

(2)疼痛剧烈时,卧床休息。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注意肛周瘘口流出脓液的色、质、量、气味及肛门疼痛、

瘙痒程度等。

(2)观察有无大便失禁现象,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皮肤湿疹、糜烂等并发症。

3、给药护理大便后遵医嘱用中药熏洗。

4、饮食护理

(1)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湿热下注者宜食西瓜、绿豆、赤小豆等清热利湿之品。

5、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解除不良情绪。

6、临证(症)施护

(1)可用耳针缓解疼痛。

(2)指导施行挂线疗法患者不要拖拉留在肛管外的橡皮筋,以免引起疼痛及断裂。

若发现异常,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3)指导瘘管切除并缝合治疗的患者术后2〜3天控制大便,以免刺激伤口。

四、健康指导

1、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避免劳累。

2、保持肛门清洁,每晚及便后用温开水坐浴。

3、饮食宜清淡,富含营养,忌辛辣、发物,戒烟酒。

4、积极治疗肛周疾病,防止发生继发肛瘘。

中卫市中医医院外科

肠痈中医护理方案

(2017年修订)

肠痈是指发生于肠道的痈肿,属内痈范畴,病位在肠。

急性阑尾炎科参照本病护理。

常由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饱食后急剧奔走,寒温不适,情志所伤而致。

一、辨证分型:

1、气滞血瘀:

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快,脉弦或细,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腻。

2、湿热雍积:

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苔薄黄或白腻。

3、热毒炽盛:

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质干红或绛,苔黄燥或起芒刺。

二、护理评估:

1、腹病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腹肌紧张度,有无压痛、反

跳痛等。

2、心理社会状况

三、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外科一般护理执行。

(2)指导病人注意休息,手术后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一般取半卧位。

2、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腹痛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肌紧张的变化,腹部包块等情况。

(2)观察患者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3、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分多次温服。

服药后观察腹痛、腹肌紧张是否减轻,体温是否下降;用通里攻下药后注意大便情况,泻下太过者应停药或用止泻药。

并鼓励患者多饮水。

(2)补液、抗炎,观察药物的疗效与反应。

(3)术后予耳穴压豆(交感、神门、皮质下、大肠、小肠、胆穴)以促进肠蠕动。

4、饮食护理

(1)湿热雍积者宜进流质或半流质。

(2)热毒炽盛炽盛,呕吐频繁者应禁食。

(3)恢复期可进高蛋白饮食、新鲜蔬菜、水果等,忌生冷。

(4)腹胀未排气者,给服萝卜汤或肛管排气,以利消胀止痛。

5、生活护理

(1)呕吐时取半卧位或将头偏向一侧,轻拍背部,吐后用温水漱口。

(2)避免饮食不节及饮食后剧烈运动。

6、情志护理

介绍病情,安慰患者,使之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7、起居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新鲜,及时清除呕吐物,更换污染被服,消除不良刺激。

(2)保持床铺、内衣清洁干燥,注意个人卫生。

(3)慎起居,防感冒,患病期间取舒适的体位,以减轻疼痛并注意休息。

8、临证施护:

(1)腹痛甚时可遵医嘱针刺阑尾、天枢等穴;伴发热配曲池、内庭;伴恶心呕吐配内关、中脘;伴腹胀配大肠俞、次髂。

宜泻法、中刺激,或用电针。

2)遵医嘱选用玉露散、大蒜糊剂(大蒜、芒硝、大黄)敷腹痛处。

用大蒜糊剂前,局部先薄涂一层凡士林,防止灼伤。

如有水泡,则按烧伤处理,并中止敷药。

(3)手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

(4)术后注意体温变化,必要时给予降温。

观察局部敷料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术后腹胀难排气者,给予通腹理气中药膏贴敷,促进早日排气。

9、健康指导:

(1)慎起居,防感冒,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2)术后患者及恢复期患者应早日离床适度活动,以减少肠黏连。

(3)养成规律性排便习惯,驱除肠道寄生虫,预防肠道感染。

4)保持良好的情绪,饮食有节,饮食后避免剧烈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