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8508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docx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范文〔精选6篇〕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1

  课文简析: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2、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知、理解父母对孩子的舐犊深情、殷殷期望,对于“人生〞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通过筛选语言理清文章思路;训练学生通过特定方法解读含义深刻之语句。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搜寻有关傅雷及《傅雷家书》的相关材料。

  教学设计:

  一、导入

  由介绍傅聪引出《傅雷家书》,了解傅雷和《傅雷家书》的主要内容。

  二、通读两封家书,感知内容

  从信的内容看,这两封书信分别写于什么时候〔什么样的情形下〕?

傅雷在信中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感情创伤、精神消沉──劝慰、鼓励儿子,希望他坚强、勇敢。

  成功之时──祝贺、告诫儿子,希望他头脑清醒。

  三、研读分析

  1、把两封信结合起来看,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坚强、勇敢、有赤子之心。

  2、怎样理解成功以后也需要“坚强〞?

  3、从文中的议论来看,什么样的人是有“赤子之心〞的人?

  四、揣摩语言

  再读课文,找出你认为难懂的句子与大家一起交流,争取解决。

  五、开放探究

  阅读讲义上另一那么傅雷家书,理解父子之间的感情特点,并用具体语句加以印证。

  六、课外阅读

  《傅雷家书》。

  教学反思:

回忆本课的教学过程,第一个目标解决得较好。

教师并未满足于学生报出了答案,而是穷究不舍,确保每一句答复都能在文本中找到充足的依据,确保答复逻辑的连贯。

至于第二个目标也是本课之特色,对语言的具体解析特别是置换词语手法的运用还是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

遗憾的是,因为教师教学经验的缺乏,本课教学前松后紧,第二个目标未能有足够的时间展开。

这是本课的一大缺乏。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杰出翻译家傅雷的生平。

  2.体会文章中讲道理和抒发情感的两种写作方式。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两封信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有赤子之心的人。

  2.深入剖析,理解信中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3.深刻体会,领悟所蕴含的父子之间真挚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3.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教学难点:

  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

  2.理解第二封信中所写“孤独〞“赤子之心〞。

  三、教学策略

  节选的这两封家信,倾注了浓烈的父子深情又饱含着人生哲理,阅读时需要用心灵去感悟,一面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期望和忠告,一面感受傅雷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领悟。

对于文中关于“坚强〞“孤独〞“赤子之心〞等几处饱含哲理耐人寻味的议论,可以通过尽可能多地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加以分析、领会。

另外,课外阅读《傅雷家书》、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及《贝多芬传》等名著,有助于加深对本文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以“还记得那封令我……的信〞为话题,进行口头作文。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围绕该题目进行口头作文。

〔2〕说出何人、何时、何地,因为何事给你写了一封信,你又是怎样回信的,其中有哪些话令你感动。

  【设计意图】多数学校会在八年级的时候为学生过十四岁生日,很多家长会应学校的要求给学生写信,学生也要写回信。

利用学生曾经的活动进行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出:

  傅雷〔1908-1966〕,翻译家、文学评论家。

一生译著宏富,翻译的作品达30余种,主要为法国文学作品。

如,《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

1927年冬离沪赴法,在巴黎大学文科听课;同时专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

1931年春访问意大利时,曾在罗马演讲过《国民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猛烈抨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931年秋回国后,即致力于法国文学的翻译与介绍工作。

期间,因受政治迫害,夫妇二人于1966年9月含冤而死。

《傅雷家书》于1981整理出版后,为众多读者所注目。

〔2〕写作背景

  简略的说,《傅雷家书》是一位翻译家与国外学习的儿子通信。

通信时间12年,信的数量有180多封,这些“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雅,又微妙又率真〞的信件,起先是父亲给儿子的训诫,中途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最后是两位艺术家之间平等的交流。

〔3〕傅聪简介

  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

1959年起为艺术背井离乡,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封信的内容。

〔2〕找出两封信中传达主旨的关键词。

  2.学生通读两那么家书,填写下表:

  写作时间

  主要内容

  语言特点

  第一那么

  第二那么

  参考答案:

  【设计意图】快速梳理与概括两封信内容,初步体会两封信所传达的主旨。

〔三〕内容探究

  1.研读第一封家书。

  思考:

〔1〕第一封家书的开头称谓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么称呼?

〔2〕傅雷在信中写了几层意思?

〔3〕请学生用以下句式说话。

  “___________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因为它告诉我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句话打动了我,它使我联想______________。

  讨论并明确:

〔1〕明确:

称呼:

“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2〕首先宽慰自己的儿子,别为父母担忧;父母永远是孩子倾诉的对象;情绪起伏是人生难免的;怎样面对情绪的起伏。

〔3〕言之有理即可。

〔4〕“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比喻说明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否那么只会适得其反。

“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地存着凭吊的心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傅雷要求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

  小结:

第一封家书的主旨及说理方法。

  主旨:

要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

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说理方法:

比喻说理和举例说理。

  2.研读第二那么家书。

  根据第一封家书的分析思路,引导学生提出阅读第二封家书的问题。

  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补充思考下面的问题:

〔1〕收到儿子的来信,傅雷的感情是怎样的?

从哪句话中可以看出这种感情?

〔2〕儿子来信告诉傅雷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傅雷的情感是怎样的,文章是怎样表述的?

〔3〕傅雷仅仅是为儿子的成功而冲动吗?

〔4〕在信的末尾,傅雷又回到了情绪的“快乐与矛盾〞的问题,比拟第一、第二封信中傅雷关于如何面对人生情绪起伏的解说,总结文章中“做坚强的人〞的具体含义。

  讨论并明确:

〔1〕比喻成新年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2〕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傅雷的情感是喜悦;傅雷把自己的喜悦和冲动,表述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其次是欣赏艺术的喜悦,第三是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冲动。

〔3〕使傅雷更快乐更抚慰的是:

傅聪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没有因为暂时的成功减少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4〕两封信形式上独立成篇,其实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之中始终有一条主旋律,即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坚强在本文中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即使孤独也不怕〞〔见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对于感情的创伤,要“当做心灵的灰烬看〞〔见第一封信〕。

二是“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永远保持“对艺术的谦卑〞。

第一封信里讲的“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第二封信所说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说的都是这方面的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封信的关键问题的解答,帮助学生理解“坚强〞的含义及领会父子之间的真挚情感,突破重难点。

〔四〕语言探究

  再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精彩的语句,或从哲理或从情感或从技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设计意图】结合研讨与练习三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化对人生境界的体悟。

〔五〕写法探究

  两封书信展现出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但展现的风格不同,引导学生比拟两封信的写作风格。

  第一封信的语言风格是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第二封那么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第一封偏重理性,第二封那么充满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语言风格中,归纳文章的写作方法。

〔六〕活动学习

  1.假设你是傅聪,读了这封信〔任选一篇〕以后,你会对傅雷说……

  2.以“情绪消沉时,我是这样度过……〞为开头说一段话。

  【设计意图】在换位思考中体会两封信的主旨,同时实现能力迁移和情感内化。

〔七〕布置作业

  听贝多芬、莫扎特等西方音乐大师的作品,写一段点评。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

  1.由于本文是书信,书面色彩较浓,抒情、描写也比拟细腻。

而且表达时逻辑性强,思维严密,需要反复阅读某些段落、思考、品味。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书信的格式。

  2、展示图片,引入本文《傅雷家书》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展示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忆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2、简介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

毕生翻译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学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

  3、第一关:

〔1〕“字词关〞

〔2〕解释以下词语的含义。

  第二关:

预习课文“比拟阅读关〞

〔1〕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

〔分小组讨论〕

  明确:

第一封:

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

第二封:

提醒儿子要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这是学习文章的第一步,通过阅读,让学生大致感知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代、内容虽不同,但都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做一个坚强的人,从而体会编者将这两封家书编在一起的用意。

  明确:

第一封:

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

第二封:

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

〔要求学生结合原文具体语句分析情感。

有感情朗读。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快乐。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

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忧,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抚慰你,又该谁来抚慰你呢?

  思考:

有两个词语透露了傅聪当时的心情,傅雷就是针对他这种心情回这封信。

哪两个词语?

  2、〔朗读,正音,释义: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思考:

“高潮〞和“低潮〞各指什么?

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朗读:

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

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思考:

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是想说明什么?

  4、“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两句,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这是什么论证方法?

  小结:

面对儿子情绪的上下起伏,傅雷给他提出了哪些忠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词、默写第一那么有哲理的语句。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消沉苦闷时,那么第二封家书是针对什么情况写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结合原文具体语句分析〕

  2、如果说,上一封信是要儿子在消沉时保持坚强,那么,这封信是要他怎样?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1、朗读,正音:

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成就的大小、上下,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傅雷理解的“坚强〞有哪两种含义?

  明确:

  1、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

2、不为胜利冲昏头脑。

  2、朗读,正音:

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

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

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

  3、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思考: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孤独的赤子创造的是什么样的世界?

  明确:

  1、赤子之心是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最真挚的感情。

  2、赤子所创造的世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最纯洁美好的世界。

  四、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朗读: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苗河的气势还要大呢!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思考:

谈黄河、长江有什么意图?

  明确:

鼓励儿子,黄河、长江这般伟大的文明哺育过的艺术家,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

  2、正音,释义:

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

  明确:

鼓励孩子要有爱国的赤子之心,永远别忘记祖国。

  3、朗读:

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

矛盾正是生机蓬勃的明证……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

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艺术没有止境,没有perfect〔完美,十全十美]的一天,人生也没有perfect的一天!

  明确:

鼓励儿子不惧怕矛盾,勇敢面对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趋向完美。

  1、小结:

用“坚强〞一词再来概括两封信的内容。

当遇到挫折时要坚强面对;当迎来成功时,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坚强;当一名艺术家,要不怕孤独,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坚强的最高境界。

  2、“与父母尺牍谈心〞。

写信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深层次心灵交流的常见方式,它与面对面的交谈有着不同的效果。

请你就某一话题,跟父母进行一次朋友式的通信交流。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教学目标:

  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忆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

  3、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方式。

  重点难点:

  难点:

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学情分析:

  教师准备

  1、第一课时前,阅读《傅雷家书》,了解傅聪所写信的内容,并对傅雷有整体的了解。

布置预习作业,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准备一封自己的或记忆深刻的书信。

  2、第二课时前,了解傅雷的艺术观,准备傅聪弹奏的钢琴曲磁带,阅读《傅雷之死》。

  学生准备

  2、第二课时前,熟读课文,思考父母与子女之间是否可以成为朋友。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整理文中生字词。

  二、研讨交流:

  1、这两封信是傅雷接到傅聪的信后的回信。

请浏览这两封信,说说它们的主题各是什么?

  第一封信,如何面对挫折,第二封信,如何对待成功。

  2、在儿子面对挫折和心灵的苦闷时,作为父亲,傅雷是如何劝解的?

  提示:

注意课文中运用的比喻和引用的故事。

  首先是宽慰,不必为父母担忧。

其次肯定两点:

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

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3、傅雷运用太阳、雨水、五谷、庄稼的比喻和克利斯朵夫的故事,他的用意是什么?

  总结:

要学会保有平和的心态,控制情绪的起伏。

然后,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地分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太阳、雨水、五谷和庄稼的比喻,是说明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

  4、第二封信,写在傅聪获奖之后。

在信的开头,傅雷把儿子的信比喻成什么?

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比喻成新年中的“礼物〞。

表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信的盼望和接到信后的喜悦。

  5、第二封信中,傅雷是如何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冲动的?

  结合奥运冠军的感受,体会傅雷作为父亲,毫不矜持地直抒胸臆,表达对儿子成功的喜悦之情。

傅雷把自己的冲动和喜悦,分为三个层面:

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感到幸福;欣赏艺术的喜悦;为了祖国的荣誉而冲动。

  6、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

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

你能够找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关于“坚强〞的解说:

第一封信中“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越来越坚强〞,第二封信中“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

  总结:

在傅雷看来,坚强,既是能够面对人生挫折、情绪跌宕,更是能够正确对待掌声、赞美,用一种平和盼心态,宠辱不惊,胜不骄,败不馁。

  三、布置课后练习:

  1、摘抄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并体会其含义。

  2、尝试给亲友、师长写一封友好交流的信。

  教学反思: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

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5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和精彩的语句。

  2、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内容,把握融汇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3、理解第一封信的内容,体会重点语句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

  [教学方式]

  3、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营造交流的气氛,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对课文进行积极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由倾诉对象、倾诉方式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两封家信。

板书:

傅雷家书两那么

  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

〔如:

傅雷是谁?

给谁写的?

写了什么内容?

……〕

  二、简介傅雷及傅雷家书,出示学习目标

  1、先来认识一下傅雷〔多媒体展示〕

  2、展示学习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检查预习〔多媒体出示为加点字注音解释词语〕

  2、默读课文,思考:

这两封信分别针对儿子什么情况而写的?

写这两封信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学生交流

  四、深入理解第一封信

  1、师范读课文,思考:

傅雷是怎样劝慰儿子的?

用横线画出来

  2、分析:

开头用什么称呼,为什么?

  说一说你画出的句子,并说出你的理解。

  文中有两个比喻句,找出来,并说明其含义。

  3、从信中来看,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怎样的人?

用原文中的词语答复〔坚强〕

  坚强是什么意思?

  4、从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怎样的父亲?

  五、小结:

  从第一封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识渊博、感情细腻的慈父。

傅雷的信如和风细雨,款款抚慰消沉痛苦的儿子,那么第二封信中傅雷在儿子取得巨大成功时,又对儿子表达了怎样的期望呢?

下节课我们在来学习第二封信。

  六、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课外阅读傅雷家书中的其他内容。

  《傅雷家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内容,把握融会贯穿于两封家书中的主旋律――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

  3、领悟如何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坚强〞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李春波的《一封家书》导入,并复习书信格式。

  1、刚刚我们听的是李春波的《一封家书》,那你能说说书信的格式你听出了哪些?

  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还要写上署名和日期

  2、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流露出很强的游子思乡思亲之情,尤其能从游子的思亲中感受到父母的思子。

在通讯尚不兴旺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两地相思情感的最好使者。

著名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自己的惦念之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两封家书。

〔出示课题《傅雷家书两那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思考:

  说说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

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第一封信:

1954、10、2消沉苦闷之时。

  第二封信:

1955、2、26欣喜成功之时。

  2、从这两封家书中,你认为傅雷希望儿子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勇敢、坚强的人

  三、抓住文眼,领悟主旨

  不错。

正是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使这两封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家书具有了相同的内在精神,为这两封家书谱写出了一个主旋律。

  1、仔细阅读两封家书,结合家书内容说说“坚强〞的内涵。

  2、学生细读课文并思考。

  3、讨论:

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那么:

〔1〕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2〕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3〕“像对着古战场一般地存着凭吊的心怀〞是怎样一种情绪?

  第一那么:

〔1〕控制情绪,泰然处之;

〔2〕正视错误,理智分析

  不错。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当你面对挫折,当你的希望一个个落空,你也要坚决,要沉着!

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这个我们能理解,但第二那么写于儿子成功之时,傅雷为什么还要告诉儿子需要坚强呢?

“坚强〞又有什么新的内涵呢?

我们来看第二那么。

〔1〕“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谦卑。

〞“坚强〞就是不能被鲜花、掌声所迷惑,要永远保持谦卑,这比失意时要坚强、振作更困难。

确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