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233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docx

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及教育心理学整理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试题(2011年3月6日)启用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提出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主张,具有社会本质倾向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涂尔干 C、凯兴斯坦纳 D、赫钦斯

2、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3、“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行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4、人的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5、卢梭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由的人.这种观点属于(  ). 

A、社会本位论 B、个人本位论 C、宗教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6、《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考核内容为“政治思想、业务水平、(  )、工作成绩”几个方面.

A、工作态度 B、工作热情 C、工作效率 D、工作质量

7、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教学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

8、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方法是(  ). 

A、参观法 B、演示法 C、情景教学法 D、欣赏教学法

9、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的观点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马卡连柯 C、加里宁 D、凯洛夫

10、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品德评价 C、指导实践 D、陶冶政治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1、德国教育家赫巴特被西方教育史称为_____之父.

12、孔子提出“庶、富、_______”的观点,认为是治国的三个要素.

13、______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14、2006年我国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学制,主要有“六三制”和______”

15、________是依据宪法制定的全面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它可以说是“教育领域的宪法”,是教育法规体系的“母法”.

16、我过实施素质教育,以_______为根本宗旨.

17、教师的教育专业能力包括教育能力、教学能力和_______.

18、2011年教育部颁布《______》,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

19、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______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20、我国小学的德育内容有统一的规定,它体现在1993年正式颁布的《_________》里.

三、判断说明题:

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22.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设施的现代化

 

2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5.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最基本、最经常有效的途径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27.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28.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29.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30.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论述德语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32.案例分析

  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波伊尔定律”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xV=K”并解释说其中P代表压力,V代表体积,K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

如果P=2个大气压,且衡量为8,那么体积就是4立方厘米.2个大气压x4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4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2立方厘米,4个大气压x2立方厘米=8

  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伊尔定律”

  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学》参考答案(2011年3月7日)启用

一、选择题

1.C 2.B 3.D4.C 5.B 6.A7.C 8.D 9.B10.B

二、填空题

11.科学教育学12.教 13.遗传素质14.“五四制”15.教育基本法律16.提高国民素质

17.研究能力 1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9.京师同文馆  20.小学德育纲要

三、判断说明题

21.答:

错误.因为

(1)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而不是经济发展水平;

(2)一个国家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22.答:

错误.因为

(1)教育现代化不但包括学校设施的现代化,还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教育制度等方面的现代化.

(2)认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指学校教育设施现代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23.答:

错误.因为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和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

(2)认为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生理基础、没有环境的配合,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育发挥主导促进作用是不可能的.

24.答:

正确.因为

(1)我国《教师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5.答:

正确.因为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全部工作中占时间最多,也是学生在学校的主要活动.而且教学本身永远具有教育性.

四、简答题

26.答:

(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27.答: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主要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的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学业务水平.

28.答:

(1)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课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接受信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增强课表对地方、学校和学生适用性.

29.答

(1)班级组织经律管理

(2)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班级文档管理(4)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

30.答:

行动研究是教育实践工作者为改善教育教学时间而开展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

(1)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4)研究的循环性.

五、论述题

31.答:

(1)品德的发展由知、情、意、行四者构成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情、意、行四种品德因素培养使其协调发展的过程.

知.即道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认识和评价.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道德认识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是知行转化的催化剂.

意.即道德意志,是为了实现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行.即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培思想品德形成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表现为“知行脱节”或“情通理不通”的现象.所以品德的发展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

(3)德育过程应该是全面培养品德心理因素的过程,最终使学生在知、情、意、行四方面全面、和谐、协调地发展.

32.答:

(1)以上教学案例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基本要求.

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生和我国成功教育经验总结而提出来来的.

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3)在以上案例中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并且知道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这充分说明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和个别差异,为后面因材施教奠定基础.同时对于小妮老师对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再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而对于小刚.而对于小刚,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这也体现了运用多种方式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的特长.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面哪位心理学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

A桑代克   B加涅   C布鲁纳  D斯金纳

⒉儿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世界,不理解他人的观点和作用,说明他的思维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哪一个阶段:

【】

 A.感知运算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小鸭子的印刻现象

C.蜘蛛织网D.儿童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

4.概括说强调下面哪个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B.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5.学生掌握了“三角形”这个概念,再学习“直角三角形”这个概念,这是【】

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

6.下面对操作技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B.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

C.动作结构具有展开性D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而形成

7.下列属于元认知策略的实例是【】

A.学生为准备考试,及时复习知识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8.在归因理论中归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9..“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

A.刻板效应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

10.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是【】

A.抑郁症B.恐怖症C.强迫症D.焦虑症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相似性、_____________、和学习的心向和定势。

12.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____________。

13.社会学习理论将观察学习分为四个组成部分,分别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____________和动机过程。

14.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15.当某些人对某些事物、某种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生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这种心理辅导的方法叫做____________。

16.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被称为_____________。

17.皮亚杰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_____________对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18.苛勒认为学习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的。

19.一个测验多次测量得出的成绩有很大的波动,说明该测验缺乏良好的_____________。

20._____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三、判断说明题:

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21.学校中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总是具有消极的作用。

22.奥苏伯尔认为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相互干扰是造成遗忘的最主要的原因。

23.精加工策略是对知识在长时记忆中的深加工,通过把新信息和头脑中的旧信息建立联系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24.技能是一种随意的活动方式。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26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

27.简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28.简述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结合实例,论述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30.结合实例分析教学评价的相关技术。

教育心理学考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B.桑代克C.维果斯基D.马斯洛

2.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五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B.教育行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3.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间接地了解和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

4.在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过程中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产生伤害,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那项原则()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B.房东岳C.潘菽D.廖世承

6.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动机、领会、习得等八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加涅C.皮亚杰D.班杜拉

二、填空题

1.在“学”与“教”的互动过程中,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

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3.行动研究的四个环节为计划、、观察、反思。

4.学生这个要素主要从群体因素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互动过程。

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

6.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

三、判断说明题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

1.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生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A2.B3.D4.C5.C6.B7.D8.A9.C10.D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1.原有认知结构12产生式13.动作再现过程14.元认知调控15.系统脱敏

16.成就动机17.他律18.顿悟19.信度20.从众

三、判断说明题:

先判断正误,再简要说明理由。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错误。

学校中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并非仅具有消极的作用,其作用是消极或积极,取决两者的目标一致程度。

22.错误。

遗忘的理论有很多,其中奥斯波尔主张的是同化说而不是干扰说,即遗忘过程就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和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

23.正确。

精加工策略一种重要的认知策略,其作用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包括联想、提问等方法。

24.错误。

智商和创造力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智商高不一定创造力就高,但创造性高的人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智力。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5.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度地练习:

3.充分而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26.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认为:

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

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含:

结果期待、效能期待

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

效能期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27.

(1)主观条件:

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学习的倾向性。

学习者已有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认知结构

学习者的积极主动的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和已有的适当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2)客观条件:

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

28.

1.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迁移是以认知结构为中介进行的,先前知识所获得的新经验通过影响原有认知结构的有关特征影响新学习。

2.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其中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清晰性和稳定性是认知结构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变量。

五、论述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认知发展与教学的辩证关系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对学习有制约性,它制约着学习内容的深浅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研究如何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阶段,并提出适当的目标。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只要教学方法和内容恰当,系统的学校教学就能够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3)“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尤其强调这一点,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之间的过渡态。

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促使学生在第一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第二个发展水平。

因此,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更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方面应依据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应通过精心组织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

每个要点约3分。

30、教学评价的主要技术包括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指以标准化方式命题、施测、计分和进行解释的,由学者或者专家编制。

其优越性包括客观性、计划性、可比性等,但它的缺点是内容狭窄,形式单一;脱离情境,脱离真实世界;测验有被滥用的危险;不能评价问题解决的能力。

(4分)

二、教师自编测验

由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各个阶段的需要,以及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评价目的自行设计与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教学服务的。

教师自编测验类型有

(1)客观题:

评价标准固定,结果相同。

结构良好,做题的反应的限制比较严格。

包括选择题、是非题、匹配题、填空题等

(2)主观题,如论文题和问题解决题。

有效自编测验必须在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等指标上都具有良好体现。

(4分)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如档案袋评价、观察、情感评价等。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