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 难成方圆.docx
《没有规矩 难成方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没有规矩 难成方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
构建富有活力的交互式教学管理模式
(教学规范管理现场会汇报稿)
丰南区稻地小学
构建富有活力的交互式教学管理模式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稻地小学八百余名师生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
在汇报之前,先请大家看这样一段话:
学校不同于工厂。
工厂生产的是零件,零件废了,受损失的只是工厂的些许利益;学校培养的是学生,学生废了,影响的是这个学生一生的幸福,一个家庭的幸福,甚至几代人的幸福。
这是我对学校责任的理解,我把这句话送给了我和我的老师们,同时也送给了全体学生家长。
送给自己和老师是让这句话时时鞭策着我们,是对每一个稻小人提出的警言,要时刻牢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送给家长,是代表所有的稻小教师对所有家庭的一个郑重的承诺。
这句话是我们心中的一把尺子,它时时处处衡量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调控着每一个行为决不能偏离学生发展的轨道。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一个学生,落脚点是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同时,学生发展是基于教师发展,而人的发展又推动和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这样学生、教师、学校的成功与发展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循环态势,以此实现人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因为有着这样的定位,所以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构建富有活力的交互式教学管理模式》。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
1、基础——历史的传承为进入更高层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撑
作为一所拥有八百人的学校,占地不足7000平米,建筑面积不足2800平米,操场只有两个篮球场大小,各种硬件设施也较为落后,但是传承的稻小文化,使这所学校在前行、发展中底蕴内涵不断丰厚。
我在稻小工作已经二十几年,经历了几任校长,像李怀志校长、谢久江校长、王友文校长,他们的管理策略不同,管理风格各异,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实施有效的规范管理,规范化建设。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学生可持续发展。
稻小几十年历久不衰,它的发展见证着规范管理的重要性,它已经成为一种传承,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师生的心中,影响着学校的方方面面。
每一个新加入稻小的成员,因为受到规范这个气场的感染,所以能很快的融入这个集体中,同时在相融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己,修正着自己。
可以说,规范成就了学校,成就了教师,成就了学生,稻小前行的每一步都镌刻着规范的烙印,是规范让稻小迈出的每一步都能脚踏实地,是规范支撑了稻小的发展。
回顾稻小几十年的规范管理,可以浓缩为三句话。
第一句:
制定制度规范科学,执行制度严格到位;第二句:
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细、做透、做实;第三句:
刚柔并济,刚性化约束,人文化关怀。
其实这三句话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家也都在说,都在做。
从这个角度说稻小并没有什么创新之举,但是我们之所以能够凭借规范立足,就在于一个坚持,因为坚持才使得规范成为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影响,成为学校发展的基石,为进入更高层次的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稻小已经具备了研究深层次规范内涵的条件。
2、问题——规范化管理的发展性特点促使学校分析发展中面对的新问题
规范化管理不仅具有全面性和稳定性特点,同时也具有发展性特点。
多年的规范管理,赋予了稻小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使稻小始终处于良性循环。
但是如果不能在此基础上改革和发展,学校就可能停滞不前,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制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果平均用力,恐怕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科学分析学校面对的新问题,根据学校实际找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地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面对的新问题:
(1)重教轻研。
我们都知道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但是由于学校工作繁杂,千头万绪,缺乏有机整合,所以导致教师疲于应对,研究意识淡薄。
亟须将师生的心力凝聚到教与学的研究实践中来,以教学的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其他方面的规范,使学校工作变得简单、单纯、有序、有效。
(2)规范约行束言不入心。
已经形成的教学管理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一种显性的形式存在,而这种显性的规范只是在制度约束下的一种被动的规范,没有内化为一种自觉行为,缺乏持久的生命力,因此亟待深度挖掘。
(3)研究实效低。
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研究一方面停留在形式上,一方面独立性较强。
如教材研读、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习惯培养等在很大程度上相对独立,缺乏交互性,不能以一点带多点、以一面带多面,降低了研究效果。
(4)团队缺乏战斗力。
年轻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体,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他们学历高、热情高、思想新,但是对新课程的认识不足,学科基础不够扎实,教育教学观念落后,教研意识淡薄,教学重难点把我不准,课堂教学条理不清等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
学校急需建立一支高素质、能“战斗”的团队。
3、思考——基于学校底蕴和问题,对实施载体的思考与分析
从学校长远发展出发,我们首先确定教学规范管理为突破口,以此来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
二是对规范重新定位:
不再是简单的规定、检查、评比,而是成为一种引领、一种务实、一种践行,最终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
三是要将规范管理盘活,实施载体必须具有活力,要能够牵动全局。
教学规范管理涉及的方面很多,而要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选准实施载体,只有实施载体具有活力,具有持续性研究的特点,才能按照既定目标前行。
结合我校实际,确定课堂教学研究、作业研究、教材研究、习惯培养为实施载体。
确定这几方面为载体是基于一定的基础,并融入了我们的分析与思考。
1、作业研究:
基础:
我校自2006年开始作业改革,历时七年的作业研究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推动作用,让我们品尝了作业变革的喜悦,也让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006年开始的作业研究首先从高年级语文学科的常规作业开始,涉及作业内容、作业呈现形式两方面的改变,在此基础上辐射到其他年级、其他学科常规作业的改变,然后再到家庭作业的多样性。
)
思考:
第一阶段的改革主要表现在作业用纸、版面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作业批改等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规范,如果长期停滞在这个层面上,就会成为一种形式,作业的功效就会陷入一个新的僵局。
如何沿着作业这条线继续研究下去,朝着哪个方向研究是重中之重。
通过翻阅近几年学生试卷,我们发现了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是在知识的运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缺憾。
反思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是重基础,轻能力,这与教师对课标的研读、教材的研究、作业的设计等有着直接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作业的研究不应该仅仅限于形式的改变,更应该思考怎样依托这一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怎样让它真正成为折射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窗口。
鉴于作业研究所积累的经验以及对作业功能的深度思考,我们将作业的深度研究作为构建模式的核心载体。
2、习惯培养
基础:
由于多年的积淀,学生在坐立行走等表象习惯方面做得较好,这都是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教师的教育管理的结果。
同时学校把习惯培养的主体从学生转移到教师,一是通过开展铅字工程,即教师读书,以读书提升教师素质。
老师们在大量的读书中丰厚了自己的知识底蕴,提高了表达技巧。
我们要求数学课上老师的语言要干净、简练、明白,语文课上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教师语言艺术的锤炼对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等方面的习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榜样带动。
要求教师要学会聪明,把一个小点无限放大,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比如,学校提出教师每天练字,有的教师就仅仅抓住这个机会,把这件事做大,变自己练字为全班练字。
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枯燥的说教。
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教师有意识的培养,这两者奠定了培养学生深层学习习惯的基础。
思考:
仅仅具有表象习惯,仅仅停留在教师重视层面,距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深层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教学行为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
我们的教材研究、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们的作业设计都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深层学习习惯的媒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教材研究
基础:
教案是备课结果的外显形式,每一位教师都清楚备课的重要性。
为了将这一认识与教师的备课行为真正结合起来,在近六七年中我们先后进行过几次教案改革,从手写教案,到整合备课资源形成电子教案,到对整合后的电子教案的再修改,到集体备课,到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团队磨课等。
在一次次践行中,落实到纸面上的教学设计越来越具实效性。
尤其是上学期我们对教学设计环节进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实施有针对性的备课,以此来督促教师研读教材,形成一套比较实用的教学设计。
提高了教案的实效性。
思考:
在常规听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问题,语文课上教师只注重内容的分析,面面俱到,浅尝辄止,忽视写作方法的指导,读写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
数学课上只是就知识点讲知识点,忽视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不能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更为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教师只重视教知识,不重视数学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根源还在于教师钻研教材不深入,只是停留在课本上的浅表层,缺乏对教材的深度研究,也就是说虽然能够认真备课,教案的实用性较强,但是对教材的把握缺乏深度、广度、厚度,对学生能力提升、学习习惯培养都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也阻碍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因此,如何引领教师能够真正深入研读教材,以什么作为研读教材的抓手,怎样通过研读教材能够将知识、能力、习惯等有机结合,成为我们思考的又一个重大问题。
4、课堂教学:
基础:
教研室提出的模块教学,对于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引领,又是规范课堂教学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
经过多次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老师们对模块教学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在对模块教学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这一教学模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教学的随意性,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影响更大,对于深度研究奠定了基础。
思考: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如果只是参加几次培训或者摘抄几页笔记,模块教学的实质与内涵不可能得以深刻领悟,而不能深刻领悟的后果就是让这种教学模式流于形式,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作秀。
同时脱离了学校实际,为模块而模块,也会失去推行这一模式的初衷。
通过听课,我们发现此类问题在有些教师的课上开始出现迹象。
只有将模块教学的实施与课前的教材研读、作业设计紧密结合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生机与活力,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提升、习惯培养才会不是一句空谈,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具备源源不断的动力。
因此在推行模块教学时必须深入研究,深入解读每一个模块。
基于学校底蕴、存在问题以及对已有基础的分析和思考,我们提出了构建富有活力的交互式教学管理模式,确定了作业研究、习惯培养、教材研读、课堂教学作为实施载体,制定了十八字的实施原则:
重根基、重长远、不盲目、不跟风、有谋划、有实效,以期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模式内涵解读
总体内涵:
以人为本,激发人的潜能,本着培养人、造就人、成就人的原则,以作业研究、教材研究、习惯培养、课堂教学为载体,科学谋划,使之成为一个脉络清晰、交互依存的网络。
一个底线:
规范化常规管理。
(出示图片)
1、关于学生活动的;
2、关于课堂教学的;
3、关于校园环境的;
4、关于各种资料的;
5、关于作业改革的;
6、关于教师读书的;
7、关于师生习惯的。
科学的常规管理是促进学校管理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各种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刚才呈现给大家的这些图片,是规范管理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显性体现,而这些外显的规范折射出了学校管理的本质,而这些又构成了规范化管理向高层次推进的积淀。
两个关键词:
富有活力:
1、以人为本。
将规范管理建立在富有生命活力的基础上,把学校规范化管理作为学校培养人、造就人、成就人的载体和手段。
规范要能够满足师生的意向、需求。
只有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充满了激情,学校的管理就会充满活力,就会促进和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2、以研究为导向,一是能够不断研究,并且持续不断地增加研究的宽度、广度和厚度,在不断地研究中丰厚规范的内涵,使研究具有可持续性。
二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善学校规范化管理进程,在持续不断地完善中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迈进。
交互式:
研究工作需要载体,将研究的载体有机地结成一个个交互链,而每一个交互链上的节点都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即规范所涉及的方面不仅要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更要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模式的践行与完善
强化载体研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践行管理模式
主要措施:
通过采取学校带动、学科联动、载体推动、机制促动、责任牵动等措施,扎实有效地推动管理模式践行工作深入开展,形成长效机制。
过程:
以作业研究为核心载体,带动其他载体,各载体间形成多向交互。
第一个交互链:
以作业研究为核心载体的交互链
内容:
作业深度研究——学生能力提升、习惯培养——教材全面研读——知识树构建
解释:
作业设计重在能力提升、习惯培养,从而引发对教材的全面研读,对教材的研读引发知识树的构建。
具体做法:
作业设计与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的交互:
作业深度研究体现三个侧重,在侧重中贯穿着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1)侧重基础训练:
如随堂作业、每日一练、规范书写等。
(出示常规作业、每日一练、规范书写等方面的作业图片)
(2)侧重方法指导:
如诵背为王(背诵作业)。
以往对背诵作业的处理非常简单,学生自己背,然后老师或小组长检查。
现在我们不仅重背诵的质量,更重方法的指导。
以三年级《燕子》一课的背诵指导为例具体说明。
再比如小作家圆梦之旅。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都设计了这一作业,一年级学写一句完整的话,二年级尝试把句子写具体,三年级结合具体范例描写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四年级体会例文写出景与物的特点,五年级赏析佳作写环境、场面,六年级揣摩作者用意甄选材料,巧引诗句、名言警句等,这样形成一种螺旋上升的指导,而学生经过六年的指导写作能力定会提升。
(3)侧重能力培养。
比如我们设计的问题盘点作业(这是针对教材提出问题的作业),还有爱因斯坦工作室(这是教材外提出问题的作业)。
这两项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为了让学生不产生望题生畏的感觉,采取分层推进的办法,从教材到课外,从简单到有价值,从单纯的提问到自问自答或你问我答,通过这样的层次训练,引领学生从不想提到想提,从不会提到会提,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通过作业培养习惯,提升能力,必须对教材进行全面细致的研读,才能设计出实效性强的作业。
由于新教师较多,对教材缺乏全面细致的认识,或认识比较肤浅,于是萌发了构建知识树的思考和尝试,以此来规范教师的备课行为。
在今年开学初的教学研究会上,学校针对教材研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知识树的设想。
随后由我和四年级的一位老师分别制作了语文、数学两棵知识树,并在全体教师会上结合具体实例详细阐释了构建知识树的目的和作用,对怎样绘制知识树进行了示范辅导。
新的实施载体的加入,更激活了已有的交互链,丰富了多元交互的内容。
第二个交互链:
以知识树为核心载体的交互链
构建知识树的宗旨:
便于教师教学,便于学生学习。
知识树的真正价值在构建过程和使用过程中。
知识树构建过程:
学校行为(校本培训)——教师行为(校本教研)——学生行为(自主设计)。
教师行为:
学期知识树——单元知识树——课时知识树
教师知识树体现了由宏观到微观的层次进行建构,能够促进教师更加娴熟地驾驭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取舍得当,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减少了教学的无用功,以“知识树”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方法更为科学,教学实效更为突出。
学生行为:
课时知识树——单元知识树——学期知识树
学生知识树体现了由微观到宏观的层次进行建构。
学科知识树的构建过程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知识树,让学生能够把对知识的认识从零零散散到形成一个整体,能够将所学知识前后迁移,前后联系,提升了学生初步的知识网络化水平,逐步学会从宏观层面上思考问题,从宏观层面上把握学科知识网络结构;同时培养了学生以理解为核心,以运用为目标的学科能力,逐步实现学以致用,并且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中发展知识、创新知识。
知识树使用过程:
知识树进课堂,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数学课清晰呈现知识的前延后伸,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体会和领悟数学学习的方法。
语文课学会内容方面的取舍,充分发挥文本的价值,重视写作方法的渗透,读写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适时引入知识树,丰厚模块的内涵。
如整体收获模块,利用知识树,将整体感知形象化,完整化,使整个课堂体现出由整体感知到部分探究再回归整体收获的有效程式。
同时整体收获体现知识与方法的双重收获,并通过精选、整合习题对学生进行即时练习,让收获以量化形式呈现,便于教师和学生对教与学的效果的判定。
第三个交互链:
以模块教学为核心载体的交互链
模块教学内涵研究——教材研读——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知识树构建
对于模块教学的内涵研究主要体现在将教材研读、习惯培养、能力提升、知识树构建等多种因素有机融合,结合各种教学资源,深入解读每一个模块的实质与内涵,充分发挥这一模式引领的真正功效。
下面我以语文教学中的整体感知模块和提出问题模块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整体感知模块:
对整体感知的理解存在的几个误区:
1、整体感知没有必要,只会浪费时间,所以常常是一开头就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入手,一下子沉入对字、词、句的分析之中。
2、整体感知就是总览课文全貌,只需几分钟就可以解决。
3、整体感知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4、整体感知只是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算达到了目的。
5、整体感知只是限于精品细读前对全文的一个简单地了解,其他环节无需涉及整体感知。
我们对整体感知的理解:
重要性:
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文的目光,不能立足于整体思路,无视文章整体,上来就是架空式的分析,就只能去建造空中楼阁。
只有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解析,才能从全局的高度驾驭局部,为细节分析、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我们的做法:
1、从标题入手,感知题文关系。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打开这扇窗户,在标题上做文章,可以让一个小小的题目变得厚重。
我们的做法:
一是透过标题了解文章内容;二是对题目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分析题目,猜测内容,引学生尽快进入课文;四是为题目添加修饰语,感知事物特点;五是改换标题,体会作者用意。
2、从文章脉络入手,把握作者思路和文章主要内容。
如六年级课本中的《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作者是按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的思路进行叙述的。
这类有着明显思路的文章,只要理清文章的思路,贯穿成线,就能把一篇长长的课文化成几句简洁的语言,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了然于心了。
3、从全文入手,感知文章内容。
结合具体实例教给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
如小学所接触的主要是记叙文,引导学生关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在找准四要素的基础上,然后用连缀词句的方法,选择一些合适的词语,让词句产生意义链,撑起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可以依梯而上,既训练语言又训练整体感知,达到一石二鸟之效。
4、从关注重点语句入手,感知语言特点。
少了对语言的理解,少了语感的积累,不是科学意义上的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也就是说对于文章的整体感知,不能仅仅限于内容上的感知,而且还应该涵盖语言的感知,这才是完整意义上的感知。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不可能只将思维集中到它的内容上,在浏览时,有些语句必定会最先跃入我们的眼中,最先产生感知,引导关注这些语句,体会作者的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最终提升学生的能力。
5、从关注中心句入手,感知作者的情感。
中心句具有“牵一句而动全文”的作用。
对于中心句比较突出的文章,我们引导学生将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的能力,再以此句作为局部内容分析的核心点,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情感。
6、整体感知我们不仅限于全文,而且对每一部分、每一个自然段也是如此。
尤其是对于低中年级学生,受知识基础的局限,他们对于内容较长的文章进行整体感知较困难,因此要从“短文”开始训练,循序渐进,能力便能逐步形成。
提出问题模块:
我们的理解:
我们明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我们的做法:
我校在开展全校性的听评课活动中,发现有的老师对于问题模块的理解只是浮于表面,致使呈现在课堂的更多的是一种形式。
为此,学校专门进行了问题模块的研究。
从设置这一模块的出发点,到怎样引领学生提问题等结合具体课例进行了研讨。
最后达成共识:
语文教学中提问题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读书,有目的地读书,而不是随意读。
把字音读准,读流利,这只是能读书,只有带着问题去读书,才算得上会读书。
教师要学会引领学生提问题,分为五个层面:
一是看到文章的题目会提怎样的问题,二是读完全文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三是具体到每一段文字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四是细化到一句话可以从哪些方面提问题,五是针对重点字词应该怎样提问题。
只有灵活地使用模块,才能让模块逐渐变成“魔块”。
因为对模块的深入解读,更规范了教师的备课行为,引领教师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这就形成了使用模块与教材研读的交互。
同时,使用模块与教材研读的交互有促进了学生能力提升和习惯的培养。
师生能力的提升,又为知识树的构建提供了保障,使得知识树的层次越来越清晰,内容越来越丰厚,使用价值也越来越高。
从以作业研究为核心的交互链的构建,到以知识树为核心的交互链的构建,再到以模块教学为核心的知识树的构建,逐层深入,而随着交互链的逐层深入,更加规范了师生的教学行为,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障,为深入推进又奠定了基础。
三、前行中的再思考
规范化管理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目标系统,绝非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它依赖于学校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不断完善和年年月月周周日日的改进、积累。
有效的反思,应该贯穿于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前行,这样,规范化管理的内涵才会越来越丰富,对规范化内涵的挖掘才会越来越深入,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学校的底蕴才会越来越深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才会源源不竭。
各位领导、老师,如果说浅层次的规范管理是定位在制度、检查、评比的层面上,那么深层次的规范管理就应该定位在引领、研究、践行的层面上。
我们对规范管理的深度研究和探索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些看法和做法很稚嫩,也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在这里真诚地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多给予我们指导,以促使我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步步走稳,步步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