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扶余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从陶渊明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樊笼”是陶渊明诗文中的核心意象之一,象征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如: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人类自己创造的文明,支撑了人类的现实生存,却把人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
卢梭(1712—1778)的《社会契约论》开篇第一句话便是: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国际歌》曾唱遍全世界:
“让思想冲破牢笼”“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从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看,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倒不是太难,“新世界”要完全冲破牢笼却难办得多,哪怕仅仅是冲破思想的牢笼。
如果说陶渊明生活的农业时代“樊笼”(“樊”字从木)还是由“木头”制作的;那么,到了工业时代,在马克斯•韦伯(1864—1920)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木笼”变成了“铁笼”:
“这个铁笼是机器般的非人格化的,它从形式理性那里借来抽象力量将人禁锢其中”,它“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它最终要无情地吞噬一切”,“一直持续到人类烧光最后一吨煤的时刻”。
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人对自然的控制力在不断加大;但更糟糕的是,人们对自然、对他人的控制力量越是强大,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确实有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能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使囚犯忘记自己还是囚犯,使囚犯们积极踊跃地甘当囚犯。
牢笼固然可恶,对于现代人来说,更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牢笼”与“回归自然”的自觉意识。
现代人普遍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
这种进步论若是以地球生态的尺度来衡量,是不足以证实的。
我们的地球生态不但现在不比过去好,未来更让人担忧。
尽管如此,现代人还是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诗人陶渊明则不同。
陶渊明的一声长啸“归去来兮”,实乃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应该说这是一种诗人的哲学,或曰:
回归诗学。
现代人一心期盼乘着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甚至宇宙飞船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如此的“飞速发展”,现代人果真距离幸福美满的天堂越来越近了吗?
那也许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急促前进企望切近前方的目标,但当我们走近看到它时,它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一线希望在于:
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即所谓希望正在于绝望之中。
正如现代西方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说过的:
“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实际上就必然会回到‘古代人’在一开始就面临的问题上。
”
1.下列不属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一项是()﹙3分﹚
A.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B.现代社会文明进步了,科技发展了,但若是以地球生态这一尺度去衡量,却并不是真正的进步。
C.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是对自己前半段人生道路的沉痛反思,值得现代人学习借鉴。
D.现代人一心期盼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路向前,可真正的幸福美满却与我们更加疏远了。
2.下列关于“牢笼”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牢笼”是指被限制了身心自由的、令人难以忍受的生存处境,与陶渊明所说的“樊笼”本质意义相同。
B.工业时代的“牢笼”变成了“铁笼”,是一种冷静超然、逻辑严密、等级森严、庞大无比的非人格化文明。
C.现代社会的“牢笼”是指人类自己束缚在文明的种种框架之中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
D.在“新世界”中,现实“牢笼”容易冲破,想冲破思想“牢笼”却难办得多。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人失去了“走出牢笼”的自觉意识,所以用一套自我粉饰的招数,把牢笼打理得如同五星级宾馆,心甘情愿地陷入其中。
B.人对自然的控制力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人们自己被囚禁的程度也就越深。
C.现代人一概相信“进步论”,相信现在比过去好,未来比现在好,所以他们一心“向前进”,没有人愿意“向后退”,哪怕是后退一小步。
D.新时代的灾难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将会再度把人们逼上回归之路,当人类走到现代性的尽头,必然会恢复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十八岁的电影
红鸟
清明节又到了,坐在家里,一阵落寞,就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十八岁的电影。
十八岁那年,我在陈城读高中。
离开了家,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了束缚。
那时,接触了一帮子小混混,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地打个小架、谈个恋爱,成绩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日子过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有一次,我和几个哥们儿蹲在铁道边抽烟,你一言我一语地胡喷大侃,正巧父亲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时他戴着大檐帽,车后座带了一壶油。
我想坏了,烟在手里也扔不及了。
可是父亲在我们身边并没有停留,哗啦一下就过去了。
高一下学期,父亲开始肚子疼痛,头冒冷汗,他舍不得去医院,因为那需要一大笔开销,就自己去药店拿点止疼片吃,日子久了,病情就加重了。
他自己偷偷跑到医院,拍个片子,医生一看,纷纷咬耳朵,父亲就知道坏了,他最终还是知道了病情:
胃癌晚期。
在市医院治疗了一个月,转到了省医院,每天都是挂吊针、喝中药。
有时候我妈陪着,有时候就他自己。
我决定逃学去郑州看望他。
到了医院,他正躺在病床上,面黄肌瘦,胡子也好久没有刮了。
看到我来了,他很吃惊,问我,你怎么来了。
我说,就是想来看看你。
病房里没有其他人,他那天下午精神很好,慢慢地坐了起来,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
最后,他让我帮他换上新衣服,他说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坐在3排的5号和6号,电影开始之前,父亲递给我一支烟。
我愣住了,没有敢接。
他说,抽吧。
我颤抖着双手接过,却并没有点着。
也奇怪,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抽过烟,一直到现在。
那天放的电影是霍建起导演的《那人那山那狗》,讲述的是一个老邮差退休后儿子第一天接替自己工作引出来的故事。
儿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
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起初,父子两人因为长期隔膜只默默走路,渐渐地,通过与不同村民尤其一个漂亮女孩的接触,两人渐渐打开话匣,对彼此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
秀美如画的风景中,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
影片里最让人动情的场景,应该是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的那一段吧。
儿子对父亲说,你背我那么多次,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我背你了。
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一个山一样的男子,就那样湿了眼睛。
我承认,我也感动了,眼睛湿润了。
电影散场后,已经很晚了,外面刮起了风,很冷,父亲显得很疲惫。
我说,爸爸,我背你走吧。
他没有说话,像个小孩子似的伏在了我的身上。
我背起父亲慢慢地往医院走,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父亲的身子已经很瘦削,我感觉好轻,好轻。
父亲的双手耷拉在我的耳边,一晃一晃的,是那样的无力。
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
在医院待了三天,我要回去了,父亲去送我。
在火车站,他站在风里面,目送我上火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从火车站买的小糕点递给了我,示意我路上吃。
一个月后,父亲病重,在医院里去世,享年49岁。
当父亲的遗体运到家里时,我竟然没有了泪水,只是久久地跪在父亲身边。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年新生入学,我都要给学生放《那人那山那狗》,学生们看得很认真、很动情,慢慢地就能听到不少学生轻微的啜泣声。
我能做的,只有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让我的思绪像风筝一样,离开教室,飞到家乡的大平原,飞到父亲身边……
4.下列对小说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十八岁那年,我和几个哥儿们蹲在铁道边抽烟,被父亲看到了,但他毫无反应,这是因为在父亲看来,年轻人抽烟并不是什么大毛病。
B.小说之所以把我去医院看望父亲的过程写得非常详细,是因为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这是我与他的最后一次见面,这件事情让我终生难忘。
C.我十八岁那年逃学去医院看望父亲时,父亲带我去看的那场电影,寄托着父亲对我的希冀,让我深深感受到父爱是一种责任的延续和传承。
D.每年新生入学时,我都给学生播放当年父亲带我去看的那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我是想让我的学生随电影一同了解我父亲的故事。
5.作品是怎样叙述我和我父亲的故事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6.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3分)
郭永怀:
永远的怀念
王向田
1909年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西滩郭家村。
1933年至1935年在北大物理系就读。
抗战爆发后他辗转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
国难当头,坚定了郭永怀科学救国的信念,他认为要使国家强盛起来,首先要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发展航空事业。
为此,他放弃了专修光学的夙愿,改学航空工程。
1940年9月,郭永怀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只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硕士论文,得到导师的赞赏。
1941年5月,郭永怀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在著名力学家冯·卡门的指导下从事跨声速流动的不连续解研究,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那段时间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工作、学习的中国人还有钱学森、林家翘、钱伟长等。
1946年,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
此后的10年是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跨声速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永怀是怀着科学救国的愿望漂洋过海的。
受聘于康奈尔大学时,他就向校方表示:
“我来贵校是暂时的,将来在适当的时候就要离开”;在是否申请接触机密资料的表格栏中填了“不”;对于让他申请加入美国籍的来信,一概置之不理。
他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康奈尔分会,经常和大家热烈地讨论祖国的未来。
1956年2月、6月,钱学森两次给郭永怀飞鸿传书:
“快来,快来!
……这里才是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
”“请你到中国科学院的力学研究所来工作,我们已经为你在所里准备好了办公室,你的住房也准备好了,离我们也很近,算是近邻。
”
在钱学森等人的召唤下,响应祖国建设需要,1956年11月,郭永怀拒绝了康奈尔大学的百般挽留,放弃优厚条件,回到阔别16年的祖国。
回国后,郭永怀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领导国内的力学与国防科研上。
张涵信院士回忆:
“彬彬有礼的郭永怀先生,对力学工作十分严肃认真。
他甚至连Supersonic是翻译成超声速还是超音速,Euler的名字为什么翻译成欧拉等都讲究。
”
1958年1月,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
钱伟长已被打成右派。
郭永怀了解钱伟长的学术功力,仍然请他任编委。
一次,一位知名教授向学报投稿,钱伟长发现其论文中竟有51个基本错误,提出不宜发表。
那位教授向编委会提出“左派教授的文章不许右派教授审查”,对此郭永怀不屑一顾,他说:
“我们相信钱伟长的意见是正确的,这和左、右无关。
”
1958年,教育界开展“教育革命”,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运动中也出现了“左”倾倾向。
有些人通过向空中扔十字架用库达—儒可夫斯基定理不好解释,就认为这个定理不对了;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滴可自由运动,就说NS方程的边界条件是不对的;当时设计部门说,飞机的阻力现在还不能用边界层理论算,就认为边界层理论没用。
他们请来郭永怀,想让他赞同这些“新发现”,不料郭永怀说:
“我常想,一个新发现,要推翻什么东西,应该有以下工作。
第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你们说的问题,没有经过慎重的思考,只看到了表皮现象,就做结论。
第二,要有真正的胆识,敢于做研究。
你们对荷叶是很有胆量,但不是科学的胆识。
第三,要有毅力,可以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要有非搞清楚不算完的毅力,你们不是这样,是凭一时的热情冲动。
”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望着蘑菇云冉冉升起,郭永怀忘却了多年的紧张、疲劳,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为新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他贡献了全部心血。
他经常亲临西北核基地进行试验。
当时国内航线大都是苏制的中小型客机,既不舒适也不安全。
为了节省时间,他总是乘坐飞机,尤其选择夜航,他说:
“乘飞机节约时间,夜航打个盹就到了,第二天可以照常工作。
”
他曾教导年轻人说:
“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
1968年10月,郭永怀赴西北核试验基地进行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工作。
12月5日,在返回北京汇报时,飞机在着陆前失事。
悲痛的人们找到郭永怀的遗体,发现他和警卫员两人搂在一起将公文包紧紧抱在胸前,包中的机密材料完好无损。
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还是祖国的利益。
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钱学森给郭永怀飞鸿传书,既表达了盼其早日回国、贡献科研心力的急迫热切,又表达了对祖国这个“真正科学工作的乐园”的深情赞美。
B.张涵信院士回忆郭永怀对力学研究十分严肃认真,但认为进行重大军事科研的人连某些词语的翻译都讲究,有点主次不分,可能因小失大。
C.郭永怀对已被打成右派的钱伟长力挺深信,对政治挂帅、学术不精的教授不屑一顾,表明他学术至上,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难能可贵。
D.郭永怀教导年轻人的谆谆话语,既表明中国力学事业任重道远,更表达了前仆后继、克难奋进、铺路奠基、扎实科研的决心和期待。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郭永怀1935年就读于北大物理系,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合大学半工半读。
他认为发展军事科学技术和航空事业是使国家强盛起来的首要条件。
B.郭永怀在多伦多大学,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冯·卡门,以优秀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C.郭永怀受聘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此度过了他科研的黄金时期,他对超声波理论与粘性流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人类突破声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D.郭永怀出任《力学学报》主编,在钱伟长已被打成右派的情况下,仍然请钱伟长任编委。
有些人想让郭永怀赞同一些“新发现”,而郭永怀却不置可否。
E.郭永怀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之际,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
他为新中国核武事业贡献了全部心血。
9.郭永怀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和分析。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大铁椎传[清]魏禧
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
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
”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
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
柄铁折迭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
“吾去矣!
”言讫不见。
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
信之曰:
“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
“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吾去矣!
”将军强留之,乃曰:
“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宋将军欣然曰: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客曰:
“止!
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客不得已,与偕行。
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
时鸡呜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客驰下,吹觱篥数声。
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一贼提刀突奔客,客人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
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
忽闻客大呼曰:
“吾去矣。
”尘滚滚东向驰去。
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
子房(张良)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
大铁椎其人欤?
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年四十耳。
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B.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C.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D.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过:
访问B.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 寝,丑陋
C.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扣:
扣留D.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 期:
约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铁椎其人名不见经传,能吃、力大、寡言,一把四五十斤重的大铁椎片刻不离身,给人以种种神秘感,直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身怀绝技、勇武过人的“异人”。
B.宋将军威名远播,雄健有加。
大铁椎慕名而来,却发现他们“皆不足用”,既说明大铁椎有抱负,想寻找真正的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
C.大铁椎欣然答应了宋将军的请求,带着将军前去与响马贼决战,却让将军“登空堡上”,叮嘱他“但观之,慎弗声”。
充分表现了他关心友人、敢作敢当的大丈夫气概。
D.大铁椎决战前后连续三次说出了“吾去矣”一语,这既是大铁椎向将军的告别之语,更是大铁椎对寻找到志同道合者之难,实现抱负、施展才能之难的沉重叹惋。
13.翻译下列句子﹙每句5分﹚
①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②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久居,祸且及汝。
(2)古代诗歌鉴赏(10分)
西江月①【宋】苏轼
照野弥弥②浅浪,横空隐隐层霄③。
障泥④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⑤。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①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作。
其春夜行蕲水边,过酒家,饮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枕臂醉卧少休。
拂晓,见乱山攒拥,流水淙淙,宛如仙境,书此词于桥柱上。
②弥弥:
水波翻动的样子。
③层霄:
弥漫的云气。
④障泥:
马鞯,垂于马两侧以挡泥土。
⑤琼瑶:
美玉。
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写词人频临溪流,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鞯,即欲眠于芳草。
既侧面描绘出月下溪景之美,又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
B.“可惜一溪风月”的“可惜”是可爱的意思,一溪风月惹人爱,写出了风月之美及人的喜悦赞美之情。
C.“莫教踏碎琼瑶”一句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琼瑶,本是美玉,这里代指月色,水月交辉,有如晶莹剔透的珠玉。
此句传神地写出水月之静美。
D.“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一句用“解鞍欹枕”这个特写镜头表现出词人的随意豁达,而“杜鹃春晓”写出空山春晨的喧闹和生机。
“
E.本词写作者爱惜一溪风月,不让马踏碎溪月,解鞍酣眠直至春晓,描写了一个醉心自然、随性洒脱、乐观豁达的诗人形象。
15.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简要赏析“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两句的妙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
这种鲜明的对比在《诗经·氓》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女也不爽,。
(2)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
第
卷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从社会发展来看,水与人们生活________,已经成为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所以大家要养成节水的习惯。
②建设法治中国,人人都是受益者、参与者和践行者,因此,“法治中国”并不仅限于庙堂之论,而是与每个公民_________。
③作为人民公仆,只有与国家和人民_________,把个人的荣辱、安危置之度外,才会得到群众的赞成,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
A.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B.休戚相关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C.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休戚相关 D.休戚相关 息息相关 休戚与共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依法明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付项目,建立社保机构独立预算和全国统筹预算,是我国社保机构能力建设的创新战略。
B.当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帐篷、饮用水、粮食和生活用品,他们还需要精神的抚慰。
C.窗口服务行业,要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以促进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敬业奉献精神。
D.省政府已明确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经济适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以防止出现低收入家庭远离城区、被边缘化的现象。
19.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⑥富于浪漫气息
A.①⑥④⑤③②B.⑤③②①⑥④C.①④⑥⑤②③ D.⑤②③①④⑥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鸡蛋的蛋壳看似密实,其实, ① ,数量可达7000多个,鸡蛋的变质与蛋壳上这些小孔的存在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刚买回来的新鲜鸡蛋, ② ?
答案是不加清洗,直接放在冰箱。
因为鸡蛋壳表面有一层胶状的薄膜,既可以阻挡细菌进入鸡蛋内部, ③ 。
而清洗鸡蛋,则可能破坏这层薄膜,使鸡蛋因细菌感染或散失水分而品质下降。
21.《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是《左传》中的名篇,故事情节起伏,人物形象突出,成为典范。
请以该文内容及人物拟写对联,请在三句中选两句,补充上联或下联。
(4分)
①佚之孤眼明举辩士②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
③,;一番善辩,情荡衷肠罢干戈
四、作文。
(60分)
22.认真阅读作文题目,按要求作文。
《氓》中女子最后的决绝,是认清了丈夫的丑恶嘴脸;《孔雀东南飞》中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