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164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docx

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陕西省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加点的字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

A.涟漪(yī)攫取(jué)馈赠(kuì )越俎代庖(páo)

B.豁免(huò)胚芽(pī)黝黑(yǒu)鳞次栉比(zhì)

C.慰藉(jí)沉湎(miǎn)骸骨(hái)装模作样(mó)

D.臆测(yì)翘首(qiáo)深邃(suì)断壁残垣(huán)

【答案】A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佝偻   晨羲  蔚为壮观  万恶不赫

B.巉岩   锦障  吹毛求庇  顶礼膜拜

C.窒息   笑涡  中流砥柱  一泻千里

D.篷蒿   荣膺  万籁具寂  遍稽群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中应是“晨曦万恶不赦”;B中应是“吹毛求疵”;D中应是“蓬蒿万籁俱寂”。

考点: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最符合语境的一个填在横线上。

(2分)

(1)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国家海洋预报台将正式(公布颁布发布)钓鱼台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

(2)虽然此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津津有味孜孜不倦)地谈论着这件事的细枝末节。

【答案】(2分)

(1)发布

(2)津津有味

【解析】

试题分析:

了解词义、词性、词义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等词语知识,准确判断和使用词语。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经典诗文默写【在

(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

(6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雁门太守行》)

(2)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4)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

(《曹刿论战》)

(5)         ,乞人不屑也。

(《鱼我所欲也》)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

(《关雎》)

(7)蒹葭萋萋,      。

(《蒹葭》)

(8),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我用残损的手掌》)

(9)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爱这土地》)

(10)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

(1)塞上燕脂凝夜紫

(2)入则无法家拂士

(3)能谤讥于市朝(4)望其旗靡

(5)蹴尔而与之(6)琴瑟友之

(7)白露未晞(8)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9)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10)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5.阅读语段,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

①“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它是中华民族一种手工编制的特有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②“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文字发明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③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

(2)第②句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

(3)第③句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请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

(1分)

【答案】

(1)……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手工编制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1分)

(2)……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文字发明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1分)

(3)因此/因而/所以(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对某一类型病句的辨识和综合考查识别某几类型病句,要准确地识别病句,了解常见的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意重复、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病句类型,并能准确找出病句,要学会使用修改符号来进行语段中病句的修改。

具体表现在:

(1)……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特有的手工编制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2)……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文字发明前,人们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3)因此/因而/所以。

考点:

辨析或修改病句。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名著阅读(2分)

小说《格列佛游记》好几次提到中国,请简要列举两点相关内容。

                            

【答案】中国人书写自上而下;中国服装庄重大方;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了印刷术;中国语言拼写困难。

(答出两点即可得分)(2分)

考点:

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2015年3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

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将“腹有诗书气自华”抄写在下面田字格里。

(1分)

(2)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2分)

材料一:

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推广阅读的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

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

(2分)

上联:

学习成就人生路下联:

阅读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

(要求:

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不超过50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的帖子:

读书可以培养气质。

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

你的帖子:

读书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书写工整、规范、正确即可。

(1分)

(2)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2分)

(3)示例:

阅读助推中国梦(或:

阅读铸造正气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

)(2分)

(4)(2分)示例:

读书使人丰富睿智,眼界开阔。

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终成学识渊博的史学家;毛泽东主席可谓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成为博览群书的一代伟人。

(一个例子即可。

观点明确1分,举例分析能支持观点1分。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12分)

时间去哪儿了

(1)“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首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

(2)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

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

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3)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

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

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

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

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

——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4)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5)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而老年长的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

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6)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

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

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

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

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

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7)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

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而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

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8.本文开头引用流行歌曲的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人的幼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哪些?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最后一段主要采用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体内的生物钟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逐渐变慢,而客观的时间却没有变慢,所以年龄越大的人就感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B.新鲜感可以刺激大脑的记忆,人无论是走一段路还是接触生活中的新鲜事物,都会对新的景象和新的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

C.因为丰富的经验使人逐渐进入“适应性”状态,对时间流逝的感觉减弱,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也不全,所以时间不经意就过去了。

D.人的年龄与过去的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

年龄越大,过去的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答案】

8.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人们为什么会感觉光阴似箭;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趣味性)。

(2分,答出两点即可)

9.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不完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也未完全形成,遗忘速度比成年人快;7岁时儿童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由不成熟变得更趋向于成年人,幼时记忆变得模糊。

(一点2分,共4分)

10.(3分)列数字、作诠释、作比较(说出两种即可,2分)。

说明了在年龄大小与时间流逝的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相对论”的(1分)。

11.(3分)D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

阅读科技说明文文本,因其文体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特点,学生应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列数字:

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

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

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

D句中“过去的时间”这个短语意思含糊,人的年龄本来就意味着过去的时间。

应该是“人的年龄与过去的一段时间或一年时间在其整个人生中所占的比重成反比:

年龄越大,过去的一段(一年)时间在人生中所占的比重越小;反之,所占的比重越大。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

(18分)

早醒的桃花

(1)残冬季节,世界颓败了,天地间亮丽的色彩全都熄灭。

(2)小院里那株矮小的桃树落尽了叶子,苍黑的裸枝守着它丑陋的疤痕,伛偻在荒秽的角落,卑怯而孤寂。

(3)我想念一朵小花。

(4)这是一朵早醒的桃花,它曾经开放在这株树的一根枝条上,灼灼的颜色将我照亮。

至今它那轻柔的枝条还拂动我的记忆,使我舒畅难禁。

(5)那时天空正阴郁。

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6)而这朵花却骤然开放了,它独自立在枝头,大胆地舒展那娇小的花瓣,畅舒生命中全部的芳香和颜色,露出新鲜的浅笑,这死寂的世界顿时洋溢着生气。

它张开纯真的眼睛,看这寥落的小院,看满院的秽土和残枝败叶,看那白寂的墙和苍灰的楼房,它的眼神越过萧索的栅栏,投向那冥漠的茫茫天宇。

(7)高邈的天空连同它覆盖下的万物冰冷地斜睨它,这朵早开的小花,它太小了,太轻、太微弱了。

(8)但它毫不羞怯地染红自己,红得那么深,那么浓艳,那么沉醉,无忌无讳地红,不掩不遮地红,在天边灰暗的背景上孤独地灿烂。

(9)它就在这一根丑陋的枝条上,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10)它控制不住生命的喜悦,笑出声来,声音是那么甜柔新鲜,昏梦的枝条和上下的根须都听到它这无所不在的声音。

于是生命在粗糙的皮下波动、流淌,聚成苞蕾,又有一朵开了,又一朵……一簇簇一团团的花,占领了所有的枝条。

这些追随者,摹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着春天。

⑾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

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

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的销魂的诉说。

⑿观赏者们群集而至,他们从灰袍中伸出头来,赞美说:

这些春的使者,生命的先觉者,领风骚的佳丽,真是三春第一红,百卉第一香啊!

⒀但那朵最早开放的小花此刻却隐没了,人们不认识它,不知它寄托在哪个位置。

那朵站得最高的花不是它,那朵开得最煊赫的花不是它,那颗曾经被它染红的露珠,那只曾经被它迷醉的蜜蜂,都不记得它。

⒁在这世界的一个季节里,它开放过一阵,最先孤独地红过、香过、美丽过,它自己也没留下记忆,就消逝了。

⒂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12.选用原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早醒的桃花”的生命历程。

(2分)

骤然开放——()——()

1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赏析它的语言表达效果。

(6分)

(1)那时天空正阴郁。

这座被世界遗忘的小院,守着一隅冻土冬眠,白昼和夜晚同样的寂寥,没有色彩,没有生命的消息。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引来一阵阵和暖的风,在它们的花瓣上亲昵地抚摸,把它们美艳的故事,四处张扬。

于是招来一滴滴露珠,依偎着它们的娇靥旋舞虹彩。

于是引来一群群异乡的蜜蜂,围绕它们嘤嘤飞鸣,倾听那些甜蜜的销魂的诉说。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天空和万物为什么“冰冷地斜睨”早醒的桃花?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它独自立在枝头”、“独自营造着春天”,“露出新鲜的浅笑”、“声音那么甜柔新鲜”等句中反复用了“独自”和“新鲜”,请回答:

(4分)

1独自”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鲜”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末说:

“为此,我悼念它,这朵早醒的小花。

”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悼念它的原因。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2分)骤然开放——孤独地灿烂——隐没消逝(意合即可)

13.(6分)

(1)(3分)运用环境描写(1分),表现环境的寂寥冷落,为桃花设置灰暗阴郁的背景,为写其骤然开放作铺垫(2分)。

(2)(3分)使用排比和拟人修辞手法(至少写出一种,1分),生动地表现群花烂漫时,花儿受到风、露、蜜蜂的欣赏与宠爱,从而反衬(衬托)早醒的桃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此体现其不为人知的孤独与寂寞(2分)。

14.(2分)因为它们无力改变这没有色彩,没有生命迹象的世界。

侧面体现早醒的桃花的勇敢执着。

15.

(1)桃花开放时,既是孤独寂寞的,又是独立无畏、勇于开拓的。

(2分)

(2)起强调突出作用,表现桃花旺盛的生命活动,与死寂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其营造春天,唤醒生命的作用。

(2分)

16.(意合即可,答对三点即可)(4分)

①早醒的桃花使世界溢满了生气。

②不畏蔑视,孤独地灿烂,体现出勇敢与执着的精神。

③独自营造着春天,充实它绚烂的年华,享受它美丽的生命。

④引来一朵朵、一簇簇的追随者,模仿它的颜色和姿态,拥有和分享春天。

⑤当众花鲜艳、受人赞赏时,她却悄然离去的谦逊淡泊情怀。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3.

试题分析:

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

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

通常解题思路是:

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如:

(2)使用排比和拟人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群花烂漫时,花儿受到风、露、蜜蜂的欣赏与宠爱,从而反衬(衬托)早醒的桃花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以此体现其不为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

试题分析:

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

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

(1)词的意思或内容。

(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

这里“独自”说明桃花开放时,既是孤独寂寞的,又是独立无畏、勇于开拓的。

而“新鲜”起强调突出作用,表现桃花旺盛的生命活动,与死寂的世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其营造春天,唤醒生命的作用。

考点: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6.

试题分析:

学生感知文本内容,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此处能总结概括合理即可。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12分)

李愬至唐州,亲行视士卒,伤病者存恤之,不事威严。

或以军政不肃为言,曰:

“吾非不知也。

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贼易之,闻吾至,必增备,吾故示之以不肃。

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贼果轻愬名位素微,遂不为备。

李愬谋袭蔡州,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遇丁士良,与战,擒之。

士良,元济①骁将,常为东边患,众请刳②其心,愬许之。

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愬曰:

“真丈夫也!

”命释其缚。

士良乃自言:

“昨日力屈,复为公所擒,亦分死矣,今公生之,请尽死以报德!

”愬乃给其衣服器械,署为捉生将。

李愬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由是贼中险易远近虚实尽知之。

【注】①元济:

指判将首领吴元济。

②刳:

kū,从中间破开再挖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贼易之()

(2)遣马少良将十余骑巡逻()(3)愬许之()(4)今公生之()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伤病者存恤之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B.袁尚书专以恩惠怀贼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C.众请刳其心其真无马邪

D.士良乃自言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彼必以吾为懦而懈惰,然后可图也。

(2)既而召诘之,士良无惧色。

20.从选文看,身为将领的李愬有哪些优秀品格?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4分,每个1分)

(1)易:

轻视;

(2)将:

率领,带领;

(3)许:

答应,赞同;(4)生:

使……活。

18.B(2分)

19.(4分)

(1)他们必定认为我是懦弱而又懒惰的,这样之后就能够设法对付他们了(图谋了)。

(得分点:

以;为;然)(2分)

(2)不久(李愬)呼唤丁士良(上来)并责问他,丁士良没有畏惧的神色。

(得分点:

既而;诘;色)(2分)

20.(2分)体恤士卒,不摆架子;善于麻痹敌人,讲求策略;爱惜将才;细致缜密,做到知己知彼。

(答出两点即可得分)

【解析】

17.

试题分析: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如:

“生”这里使动用法,“使……活”。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

试题分析:

B中二者都是“用”;A:

代词/助词;C:

代词/语气词;D:

才/竟。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