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694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docx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旅游营销策略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饮食,作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在我国人民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

“民以食为天”充分体现了人民的饮食观。

饮食文化与旅游饮食,包括饮与食两个方面。

饮,指饮茶、饮酒;食,指吃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生活的最主要的物质资料。

汉代郦食其说:

“民以食为天”,就深刻地概括了人类对饮食的依赖关系。

饮食文化是以饮食为核心的文化现象。

它主要包括三个层次:

其一是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其二是行为层次,包括烹饪技艺、器具制作工艺等;其三是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饮食文化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原料、烹制技术、人们对饮食的精神需求,而原料和烹制技术又取决于社会文化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饮食的烹调制作水平和结构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饮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必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紧紧相连,经济越向前发展,饮食文化就越发达。

80年代起,我国经济的腾飞,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对于饮食已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而是追求品味和精神享受,要求食得好、食得美、食得精、食得痛快。

人们的饮食生活也逐渐由家庭式向商业化转变。

特别是发展旅游业以来,旅游者在观光游览之余,喝点好酒,品壶香茶,吃点佳肴,饱餐美食,以恢复消耗的体力,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基本需求,而且也是旅游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洗礼,成为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同时美食作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素来为中外游客所关注。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骚客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游程中因为美食而诗性大发,留下传世的佳作。

旅游离不开美食,它们互为花叶,相得益彰。

目前,美食消费在旅游六大要素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国际旅游消费中仅次于购物消费,占据第二位,在国内旅游消费中更是高居首位。

如何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开拓城乡饮食文化旅游市场,推动餐饮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饮食文化旅游带动了食品生产业、房地产业、商贸业、文化娱乐业、建筑业等行业发展,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空间和发展的潜力。

此外由于饮食文化旅游旅游对其他的旅游类型旅游者的影响,旅游者更重视旅游体验,自觉增加餐饮方面的消费,也使得整个旅游过程的消费上涨。

旅游活动是文化求异和文化认同的统一,饮食文化旅游在美食旅游者四处寻找差异文化,而他们又不自觉地抹平了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

饮食文化旅游如何适应市场又保持特色,如何寻找到平衡点,旅游文化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饮食文化作为向旅游者传送旅游地的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已潜移默化的成为旅行途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食是一种万用的润滑剂,不仅仅再局限于期友会亲、报上励下、安邦睦邻等社会功能,特别是联络感情,洽谈生意,日常交往等社会功能将更为出色。

通过美食达到养性健身的目的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所在。

调整身体内部的关系与生理与心理的关系,达到颐性和健身的目的,正是饮食文化旅游的优势所在:

“食疗、食养”等内调作用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促成饮食文化旅游目的实现。

1.3研究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研究基于饮食文化的北京市旅游营销及其发展前景,通过了解饮食文化与旅游营销的相关理论,针对北京市旅游营销现状,设计调查问卷,回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提出对策,分析可行性,得出可行性结论。

本文结构图见图1-1。

图1-1论文组织结构图

第二章旅游营销的相关理论

2.1相关概念

2.1.1饮食文化概念及内涵

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2.1.2饮食文化特征

中国是一个讲究美食的国家, 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由于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民族习惯与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风俗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中华饮食文化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地方风味各异。

由于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华饮食上就形成了许多各不相同的菜系。

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

湘菜、粤菜、闽菜、鲁菜、川菜、浙菜、苏菜和徽菜,即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

 在源远流长的

中华饮食文化长河中,八大菜系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特色也各有千秋。

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

 2. 民族特色浓郁。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的饮食文化模式,曾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菜肴风味流派,主要有清真菜、蒙古族菜、满族菜、朝鲜菜等。

各民族的饮食多与气候有关,居住在高寒地区的民族喜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居住在亚热带地区的爱吃酸味的食物,居住在潮湿地区的,常吃辛辣的食物。

从具体食物方面来讲,各个民族都有一些独特的风味食品。

例如,苗族、侗族、土家族的酸菜、酸肉、酸鱼,彝族的疙瘩饭、坨坨肉,瑶族的粽粑、油茶,纳西族、普米族的琵琶肉,怒族的“侠辣”,傣族的油炸青苔、香茅草烤鱼、香竹糯米饭等。

 

3. 讲究饮食的美感。

我国饮食讲究色泽美、香味美、滋味美、造型美,注意食物色、香、味、形的协调一致,在烹饪的时候讲究选料、刀功、火候、烹调技法和调味。

如苏州松鹤楼著名的“松鼠桂鱼”,巨口细鳞,骨刺少,皮厚肉紧,质白鲜嫩,炸好后即刻上桌,浇卤汁时“吱吱”作响,恰如松鼠在欢笑,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4. 美食配美器。

我国饮食不但讲求色、香、味、形的美,而且还非常重视饮食器具的美。

色、香、味、形、器是我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五个方面。

美食与美器的和谐统一,是我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

我国饮食器具用料种类非常丰富,除了陶、瓷、金、银、铜、漆器以外,还有竹、锡、紫木、象牙、犀角等物。

这些饮食器具上绘有白鹤飞翔、游龙戏凤、琴鸟舒翼、彩蝶恋花、人物美女、各种花卉、山水画等,诗情画意,无所不包,给食者以视觉享受。

美食配美器,相得益彰。

 

5. 注重情趣。

我国饮食文化自古以来就注重品位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形、器和质量、营养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在菜肴的命名、品味的方式、时间的选择、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雅致的要求,立意新颖,风趣盎然。

 

6. 食医结合。

我国的饮食文化和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

在我国,向来就很重视“医食同源”、“药膳同功”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烹成各种美味的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7. 四季有别。

我国一直遵循按季节调配饮食、调味配菜。

冬则味醇浓厚, 夏则清淡凉爽。

冬多炖焖煨,夏多凉拌冷冻。

各种蔬菜更是四时更新,适时而食。

 

8. 酒文化与茶文化是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明珠。

茶酒自古以来让人类的生活更加艺术化,它们不仅仅是饮料,而是饮食文化中很重要的分支。

茶文化和酒文化的发展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社会风俗、文学艺术等众多学科发展的综合反映。

人们常谓“茶新酒陈”,也就是说新茶和陈酒能给饮者更多的美的享受,间接满足旅游者的不同精神需求。

2.2国内外饮食文化旅游研究

2.2.1国内饮食文化研究

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食在中国”的盛誉。

对饮食文化进行关注和探讨的学者较多,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和著作主要集中于饮食文化旅游的内涵研究、饮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饮食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研究、民族饮食文化旅游研究,但对美食旅游开发研究、美食与旅游关系研究及美食需求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大量的饮食文化旅游研究为美食旅游研究奠定了基础。

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朵奇葩,饮食文化资源的幵发也越来越为学者关注。

不少专家学者对如何幵发利用好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使其更好的为旅游业服务,从不同的角度对饮食文化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路明霞(2007)对开封古今饮食文化特点及饮食文化资源进行总结和评价,提出了幵发古今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想。

杨淑鸿(2008)认为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更好地弘扬酒泉饮食文化,促进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喻玲、洪军等(2009)对加强宜宾饮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开发对策和建议。

周书云(2010)从旅游的视角提出地方饮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地方饮食文化旅游能够为地方带来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

黎达文(2010)认为饮食文化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之一,他从旅游文化资源分析的角度,探讨肇庆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应釆取的措施曹水群(2010)认为幵发饮食文化资源可以满足游客对文化的追求而且有利于保护和复兴传统饮食文化,并提出了西藏发展饮食文化旅游的路径。

刘瑞新(2003)认为目前我国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开发应该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享受,在“文化”上大做文章,开发具有特色的饮食文化旅游。

李夏萍(2008)认为利用民族饮食文化建设具有特色的美食街道,开发以饮食文化为主的旅游线路,既可以承袭民族饮食文化,又可以丰富旅游的内涵,实现饮食业与旅游业的共赢。

李广宇(2007)对蒙古族饮食文化进行阐述分析,认为蒙古族饮食文化对蒙古族餐饮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陈学红(2008)认为藏族具有特色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并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藏族特色食品。

韦家瑜(2008)对桂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资源特点、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构想和对策。

杨音南(2008)认为饮食文化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饮食文化旅游才能提高侗族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其餐饮业和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邓秀勤(2009)就进一步合理幵发客家饮食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加强闽粤赣各个客家地区饮食文化旅游的联动,共同维护和提升客家饮食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议。

许桂香(2009)对贵州苗族传统物质和非物质饮食文化进行了探析,认为贵州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空间格局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菱(2009)对维吾尔民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并且分析了维吾尔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环境和市场条件,提出了幵发饮食文化旅游资源的原则、对策及构想尹铎、吕华鲜(2010)认为饮食养生逐渐成为时尚,提出开发蒙古族饮食养生旅游的具体可行性策略,为实现饮食养生旅游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2.2.2国外饮食文化旅游研究

在国外,美食资源己经逐渐成为吸引游客前往某地的重要旅游吸引物,成为展示刺激游客旅游需求的一种重要方式。

国外美食旅游发展速度快,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对此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学者也较多,相应的研究也比较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Cela,Knowles-Lankford(2007)认为美食旅游的重要策略是将美食产品展示给游客欣赏、品尝和体验,美食节庆活动是实现这些策略,促进美食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

Smith,Costello(2009)指出美食节庆是以饮食为主题的庆典活动,可以让游客尽情欣赏、品尝独具特色的食物,是美食旅游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2.Au&Law(2002)认为正宗地道而又与众不同的美食能够吸引旅游者到一地旅游,并指出香港因为能够提供数量多、品种丰富的美食而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前往。

Boyne(2002)指出美食在吸引旅游者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饮食花费在整个旅游花费中占有很大比例。

Corigliano(2002)指出意大利美食的成功主要归因于它的美食与民族特性的同化,而且食物文化与人们生活方式深度结合,都充分说明了食物与旅游联系的重要性。

Quan&Wang(2004)指出对旅游者来说,美食代表着旅游地形象和独特性,能够丰富旅游者的旅游经历,带给旅游者愉快的心情,成为旅游过程中最值得记忆的部分。

Cohen&Avieli(2004)提出美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美食资源可成为吸引游客到访的独立吸引物。

RebeccaSims(2010)以英国的LakeDistrict和Exmoor两个地区为例,详细探讨了当地美食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KeVinNield&MerinKozak(2000)指出不同的游客对食物有不同的满意度评价。

随着游客对地方饮食兴趣的增加,很多旅游地将地方美食作为他们发展旅游的核心旅游产品。

PriscillaBonifaee(2003)分析了影响美食旅游发展的因素,介绍了美食旅游的运作过程,并对未来美食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BarbaraSantich(2004)认为发展烹任旅游可以使旅游者体验不同地域的文化,烹任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

YeongGugKimetal(2009)考察了旅游目的地美食消费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调查数据构建了美食消费的模型。

 

第三章北京旅游营销现状

3.1旅游产品现状

3.1.1主要产品

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城市,是全球首个拥有世界地质公园的首都城市。

北京旅游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达200多处。

其主要旅游产品包括:

1.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长城;明清皇宫;颐和园;天坛;明清皇家陵寝。

以上为北京市拥有的六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身为具有广泛的国际知名度的景点,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

每年接待数以万计的中外旅游者。

2.文博旅游产品:

文博旅游的核心产品是皇家文化旅游产品。

传统的皇家文化是北京文化吸引力的核心构成,主要包括皇家宫殿故宫、皇家陵寝明十三陵、皇家坛庙天坛、雍和宫等。

以及博物馆旅游产品,其中包括国家博物馆、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军事博物馆、中国自然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等。

3.京味旅游产品:

京味文化旅游产品涉及面广泛,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街区,如前门大街、大栅栏、南锣鼓巷、牛街、琉璃厂文化街、鼓楼商业街等。

传统的四合院民居以及以胡同为主要特征的街巷,丰富多彩的餐饮,如特色北京小吃、老北京炸酱面、涮羊肉、宫廷御膳全聚德烤鸭等,深为民众喜爱的戏剧(京剧)、杂技(耍)、曲艺、老字号店铺、茶楼酒肆等,传统民间灯会圆明园灯会、传统民间庙会地坛庙会等。

所有这些京味文化的精华既是北京发展文化旅游的鲜活载体,也是北京文化旅游的魅力所在。

4.文化演艺旅游产品:

北京已经有梨园剧场、天桥茶乐园、老舍茶馆、湖广会馆等多家专门为旅游者演出京剧、昆曲、杂技等中国传统曲艺的地方剧场,也有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大型文化演艺场所。

通过这些场所,北京经常举办各种古典音乐会、民俗音乐会、舞蹈表演、明星歌手演唱会等综合性艺术演出活动,备受游客青睐。

5.文化休闲旅游产品:

文化主题休闲旅游主要以各大主题公园为主。

目前的主题公园主要有中华民族园、北京游乐园、北京海洋馆、欢乐谷等。

6.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北京的民俗文化旅游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节假日,如国庆节、劳动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怀柔推出的特色旅游项目,密云推出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大兴推出的民俗采摘文化旅游项目等。

3.1.2存在的不足

1.对旅游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社会缺乏对旅游业作为产业发展的共识;软管理服务水平较差。

政策扶植不到位,甚至存在产业歧视行为。

如果把旅游理解成旅游局的事情,那么旅游业是永远不会成大气候的。

北京政府对大型工程的建设非常有魄力,对设定的项目能够全力以赴,很短时间内完成,但留下的尾巴很长,没有深入研究后期的管理过程。

尤其以北京奥运会的建设来说,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可是服务很难说位列前茅,政府应该在服务方面下硬功夫。

2.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景点欠缺深入开发。

对旅游业的看轻,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自身不重视旅游业发展。

在某些世界级景点中,都会出现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不配套的情况,没有体现出王牌景点应该有的水平,甚至不如一些普通景点。

一些本应该大力发展的旅游产品,因为开发力度不够,流于表面,最终落得平庸。

而服务员,甚至一些高级别经理自诩生在皇城根下,没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也是目前北京市旅游产品质量不尽人意的原因之一。

3.旅游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低端观光游发展迅猛,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商务、会展、奖励等高端旅游发展滞后。

在不同旅游目的的入境过夜旅游者中,会奖旅游人均收入高于总平均水平。

据香港旅协的统计数据,在港参加展览、会议的商务客人人均消费达1.2万元左右,是普通游客消费5500元的一倍之多。

另据来自上海旅行社的信息,外企公司和三资企业奖励旅游的人均利润是一般观光团队的10倍。

北京市旅游局2005年对北京高端旅游市场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会议和奖励旅游的消费水平在所有的消费项目中最高。

可是。

北京市身为首都,国际化大城市,在商务会奖旅游市场上却存在很大的空白,与其他国际都市比逊色不少,政府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并迅速提出解决对策付诸实践。

3.2营销渠道现状

3.2.1传统渠道

目前北京市旅游营销渠道还是以传统营销渠道为主,包括大众媒体、户外媒体、旅游景区分销商、政府支持等。

具体来说,传统大众媒体渠道包括广播电视广告,报纸和杂志的平面广告等。

户外媒体渠道包括大型海报、电视墙视频广告等。

但就以上的传统渠道来说,大众媒体和户外媒体广告量比较少,受时空局限,比如北京旅游信息可能在本地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地广告推广做的多,但在世界各地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上出现的少,因此受众面较窄,产品传播受限。

旅游景区分销商渠道包旅游零售商和旅游批发商。

其中,从名目繁多的北京旅游产品可以得知,批发商推出了多种档次和时长的组合式旅游商品,规划得比较完善,例如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康辉旅行社等。

但是,景区分销商数量庞大,难以完全保证其信誉程度、价格标准和服务质量,可能给顾客选择上带来麻烦。

当然,北京旅游业的兴盛也和国家政策分不开,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旅游业的发展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

比如政府对景区的宣传支持也是北京市旅游的一种重要营销渠道。

但是政府支持力度虽然大,可是对于服务质量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还踟蹰不前,专注于硬件而忽略了旅游业以服务为本的本质。

3.2.2新兴渠道

新兴的营销渠道是依托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信息互通有无速度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

目前新兴营销渠道锋芒一时无两。

其包括有创意宣传渠道,文学艺术作品宣传渠道、影视作品宣传渠道、网络渠道等。

创意宣传渠道多种多样,例如“百名小记者北京过六一”活动、“走近清华北大夏令营”、北京各大体育馆的体育赛事,明星演唱会、798艺术街区的各种展览,活动等,能够更好的吸引青少年及社会各界人士。

但是目前此类宣传渠道还是民间自发的活动为主,缺乏规范化管理。

文学艺术作品宣传渠道方面,北京身为六朝古都,浸染了一身皇家气质,天子脚下人才辈出,留下无数杰出的文学艺术作品,其中对京城景象之繁华,人民生活之幸福有着不胜枚举的描述,这些一定深深的吸引着旅游者,他们受到文学艺术作品的熏陶,无不渴望一亲芳泽。

此类宣传渠道受众面较小,旅游吸引力略为不足。

影视作品宣传方面,前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后有最近大火的《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等具有广泛知名度的影视作品,无疑为推动北京市旅游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是影视作品宣传点较为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具体的产品,无法精准的投放到市场。

网络渠道方面,北京市旅游局也作出了努力,旅游局与网络媒体共同建设旅游网站、各种旅行批发商网上预订、旅游经验及攻略方面做得都比较完善,选择空间、分享空间很大;但是最新鲜的网络传播,例如微博、大众点评网方面还有待进步很完善,网络广告及视频力度不足,和全国各地旅游宣传片相似,略缺乏新意。

3.3价格现状

旅游价格是旅游经济运行的指示器和调节器,也是旅游企业实现自身利益和旅游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关于旅游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区门票价格、旅游价格信用旅游价格管理与对策这几个方面,其中有关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研究文献最多。

根据对北京市一些著名景点如水立方、鸟巢、故宫、天坛、天安门、景山公园、北京欢乐谷等地门票价格现状的调查,得出图3-1。

图3-1北京市景点门票区间图

在这59个景点中,10元以下的基本上是市民公园,10-20元的是一些博物馆,风情街等知名度或吸引力不高的旅游目的地。

20-50元的多为皇家福地,或天安门等具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名地。

而50元以上的多是奥运会场所和大型游乐园。

而目前北京市旅游产品价格过高,由于北京市消费水平在全国范围内较高,游客普遍认为北京旅游景区出售的旅游产品价格与消费者的接受能力相比较贵。

加之各个商户间为谋求更多利益而产生的恶性竞争,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旅游产品价格性价比不容乐观。

3.4产品促销现状

旅游营销者将有关旅游地或企业及旅游产品的信息,通过各种宣传、吸引和说服的方式,传递给旅游产品的潜在购买者,促使其了解、信赖并购买自己的旅游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北京市旅游促销目前以四种方式为主,分别是:

1.人员推销:

是指企业通过派出销售人员与一个或一个以上可能成为购买者的人交谈,作口头陈述,以推销商品,促进和扩大销售。

人员销售是销售人员帮助和说服购买者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过程。

比如北京市旅游局联合国际会议专业者联盟(MPI)在京举办第一期“全球会议和商务活动证书”培训,对于符合培训资格的旅游业内从业人员给予减免学费20%至50%的奖励。

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推销人员,或者使用邀请旅游者特严旅游产品后自发向身边的人推荐的形式,

2.营业推广:

一种适宜于短期推销的促销方法,是企业为鼓励购买、销售商品和劳务而采取的除广告、公关和人员推销之外的所有企业营销活动的总称。

例如各大旅行社借助北京旅游博览会公众开放日,纷纷推出旅游线路现场“秒杀”、现场报名享优惠的促销活动,出境游降幅高达5000元,国内游降幅达到数百元。

促销线路成为各大旅行社招揽人气的利器,总体来看,出境游打折较大,如西班牙葡萄牙11日游的价格比以前便宜5000元,国内游降幅稍小,大部分降幅在100至500元不等。

3.广告:

是一种由特定赞助者出资,透过传播媒体商的语言、文字、图画或影像等,针对某个目标群体来进行沟通的促销方式。

 根据广告的内容和目的划分为:

商品广告、企业广告、公益广告 广告一般是运用广告媒体(广告媒介)即是广告主与广告接受者之间的连接物质。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广告媒体有:

 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户外广告,邮寄,印刷媒体(报纸和杂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