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6795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70.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docx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

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研究——以辛集市皮革产业为例

前言………………………………………………………………………….1

环境经济学国内外研究动态……………………………………………….2

1.1环境经济学国外研究动态………………………………………….….2

1.2环境经济学我国研究动态……………………………………………...4

1.2.1国民经济循环……………………………………………………..….4

1.2.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本框架…………………………………………5

2.整体研究思路和评价体系………………………………………………..5

2.1环境经济实物量核算及其方法…………………………………………7

2.1.1自然资源账户……………………………………………………..........7

2.2环境经济价值量核算及其方法………………………………………….8

2.2.1产品流量账户和非生产原材料流量账户……………………………..8

2.2.2残余流量账户…………………………………………………………..9

2.2.3非金融资产账户………………………………………………………..9

2.3环境成本的引入………………………………………………………….10

2.3.1环境成本的识别………………………………………………………..10

2.3.2虚拟环境成本的估价…………………………………………………..11

2.4环境经济综合核算……………………………………………………….12

2.4.1环境经济流(EDP)的核算………………………………………………12

2.4.2资产存量价值核算……………………………………………………...13

3.辛集市经济与环境综合核算的现状……………………………………….14

3.1建立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迫切性……………………………………..14

3.1.1自然资源的过渡消耗…………………………………………………...14

3.1.2环境质量严重下降……………………………………………………...14

3.2我国为建立经济与资源环境综合核算应采取的对策…………………..15

3.2.1建立经济与资源环境核算的数据收集系统……………………………15

3.2.2逐步实施绿色会计………………………………………………………16

3.2.3住户活动核算的扩展……………………………………………………17

3.2.4核算方法的发展与完善…………………………………………………17

4.辛集皮革产业与环境保护的现状……………………………………..........18

4.1管理体制不健全……………………………………………………………18

4.2环保宣传力度还不够………………………………………………………19

5.辛集皮革产业的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19

5.1建立区域水环境污染预警系统……………………………………………19

5.2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20

5.3辛集皮革产业的发展战略…………………………………………………21

5.4深入实行体制改革…………………………………………………………22

5.5是要加大监督、监管的力度………………………………………………23

主要参考文献…………………………………………………………………..25

 

前言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工作。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并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除了人们未能认识自然生态规律外,从经济原因上分析,主要是人们没有全面权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只考虑近期的直接的经济效果,忽视了经济发展给自然和社会带来的长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把水、空气等环境资源看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偿资源”,把大自然当作净化废弃物的场所,不必付出任何代价和劳动。

这种发展经济的方式,在生产规模不大、人口不多的时代,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在时间上、空间上和程度上都是有限的。

到了20世纪50年代,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密度不断提高,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大大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排入环境的废弃物大大超过环境容量,出现了全球性的资源耗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

许多经济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一起筹商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对策,估量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比较防治污染的费用和效益,从经济角度选择防治污染的途径和方案,有的还把控制污染纳入投入-产出经济分析表中进行研究。

这样,在70年代初出现了污染经济学或称公害经济学的著作,阐述防治环境污染的经济问题。

随着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开展,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仅仅把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退化当作一种特殊的福利经济问题,责令生产者偿付损害环境的费用,或者把环境当作一种商品,同任何其他商品一样,消费者应该付出代价,都没有真正抓住人类活动带来环境问题的本质。

许多学者提出在经济发展规划中要考虑生态因素。

社会经济发展必须既能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又不能超出环境负荷。

超过了环境负荷,自然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和环境自净能力会受到破坏,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经济也不能持续发展。

要在掌握环境变化过程中,维护环境的生产能力、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

70年代后期,先后出版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论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于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三者的关系,学术界还没有一致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这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发展如何遵循生态规律的科学,这同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相同的。

资源经济学是研究整个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

环境保护从实质上讲也是保护环境资源、合理利用环境资源问题,两者研究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有些学者认为,这三门学科研究的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其中既有共同的部分,又有不同的部分。

它们分别研究环境、生态系统和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经济问题,虽然有一部分重叠交叉,但研究的重点和角度不一样,各自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中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工作,是从1978年制订环境经济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经济八年发展规划(1978~1985年)时开始的。

1980年,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的成立,推动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

辛集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平均海拔31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5℃,降水量488毫米,四季分明、寒暑适中。

西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65公里,北距北京、天津均为250公里,石德铁路、307国道、石黄高速公路横贯东西,连接京深高速公路、石太高速公路和京广、京九、津沪三条铁路干线,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全市总面积960平方公里。

耕地6.93万公顷,总人口62万。

辖7乡、8镇,有341个行政村。

市区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

辛集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河北省各县市前列,目前已形成了以皮革、化工、钢铁机械、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以优质麦、梨果、奶牛、蛋鸡、生猪、蔬菜、优质棉、构祀为主的八大农业主导产业,拥有皮革商城、河北一集、昊华电子城、机械配件市场、禽蛋市场等一批大型专业市场,是闻名全国的“中国皮革皮衣之都”、“中国钡盐基地”、“中国鸭梨之乡”。

辛集皮革,始于明,盛于清,拥有400多年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辛集皮革业迅猛发展,先后投资3.45亿美元建设了“中国辛集皮革城”和“辛集制革工业区”,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全市拥有皮革企业1438家,其中规模企业191家,从业人员6万人,主要生产经营革皮、裘皮、皮革服装、裘皮服装、尼克服、时尚防寒服、箱包、手套、毛领等200多个花色品种,形成了集革皮、制衣、制件、皮革机械、皮化材料生产销售以及市场销售、生皮交易、原辅材料、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配套产业链,辛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和销售中心。

主要产品羊皮服装革和羊皮服装代表着中国先进水平,产品覆盖全国各地,并出口俄罗斯、韩国、日本、欧美、中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00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工业协会授予辛集市“中国皮革皮衣之都”。

2004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9.28亿美元,出口创汇4.06亿美元,皮革业已成为辛集市最大的特色支柱产业。

特色产业作为多数中小城市的支柱产业,对当地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经济消费结构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不可避免地,有部分特色产业为高能耗、重污染的传统工业。

本文以辛集市皮革特色产业为例说明环境保护与特色经济产生的制约性,可以从另一个不同角度思考和审视环境保护与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求在生态环境与特色经济发展领域以辛集市皮革特色产业为例探讨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对特色经济发展的制约性问题。

1环境经济学国内外研究动态

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下应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而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产生的论述首先应从现行国民济核算体系及其缺陷展开。

1.1国外环境经济学研究动态

但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的。

这一工业经济时代形成的理论又是以传统经济发展观为依据的.这一发展观有着严重的缺陷,因为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认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必定会带来人类福利的改善,并且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环境的自净能力也是无限的。

在人类获得物质财富的极大满足的同时,导致了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危机,而现在环境恶化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这是一种将人、自然与经济相分割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只是一个以物质资本循环为纽带的体系(如前所述),它分析与监测的范围仅仅限于社会再生产

的全过程,即货物与服务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

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合理利用与维护只是作为条件而存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这与现实经济活动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

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作为生产条件,而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化的经济流量与存量直接参与经济循环的全过程。

因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不仅是人类目前许多重要产业的原材料、燃料、能源、动力的主要来源,还是其产出的废弃物的接纳场所。

此外,经济过程还会使各种自然景观发生变化。

反过来说,自然资源会因经济过程的开采逐渐减少,自然环境也会因经济过程的干预而变化,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核算中没有体现环境因素对于经济过程的作用,显然低估了经济过程的投入价值.从而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对一时期生产成果和投资能力的偏高估计,给决策者提供错误的信息,致使决策者以发展经济的名义忽略和毁坏环境。

现行国内生产总值除了没有体现环境因素对经济过程的作用外,还存在着以下缺陷:

首先,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并没有覆盖全部的经济活动,而只是从市场活动及与市场的联系着手来确定其核算范围。

这样,许多非市场化的活动被排除在经济核算范围之外:

其次,国民经济核算所包括的资产未能覆盖全部的自然环境,列入非生产资产中的自然环境资产仅限于那些由确定的单位所拥有,并能为其所有者带来经济收益的部分。

事实上,自然环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上述定义,大量的自然环境存量由于不具有上述条件而未能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范围,这样,就为全面描述经济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困难。

但是,形成于20世界末的可持续发展观则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各种不同层次的需求为导向来增进一国的物质财富,它认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为日益满足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的经济增长应当建立在适度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之上。

整个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应与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相一致,均衡发展。

这是一种经济、人与自然和谐与协调发展的模式。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在此理论基础上构造,反应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间的关系,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维护纳入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中形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通过核算,科学地弄清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弄清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破坏,以便及时采到补救措施,来调节经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人类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实际上,随着可持续的思想深入人心,人们对资源与环境核算己日益重视,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已在环境核算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如1989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有关资源和环境核算的法律。

1993年4月,白宫发布了克林顿总统的15条环保政策,其中第5条提出开发‘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简称‘绿色GOP”。

加拿大也对环境核算进行研究,于1986年发表了《人类活动与环境》统计报告,建立了一个既包括环境指标,又包括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指标体系。

挪威是欧洲开展自然资源核算研究比较早和比较系统的国家,该项工作由其国家统计一局和能源委员会负责,并成立了计算机数据中心。

1987年提交了《挪威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报告,将自然资源划分为实物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少1:

分别进行实物核算,初步建立了实物核算的较完整的体系。

除挪威外,法国、荷兰、意大利、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也在进行环境和资源核算的尝试。

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印度尼西亚等也都开展了环境和资源的核算研究。

印尼的这项研究是在世界银行和美国世界淘汰研究所等国际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己在989年完成了印尼自然资源核算的报告.根据世界银行对印尼1971一1984的GDP计算,如扣除石油、森林与土地的资源损失与损害(折旧),则其平均增长率应由7,1%调低到4%。

联合国对环境和资源核算及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改进也一直非常重视。

1983一1988年间,联合国统计署与世界银行环境局、美国环境保护局合作正式开展了环境核算的研究工作。

’从1989年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署与世界银行合作开展了一项综合性的环境和资源核算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其一项是将环境经济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修改、完善SNA的国际标准。

1993年,联合国统计处出版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ThesystemofIntegratedEnviornmetalandEeono而eAeeountins,缩写为sEEA)临时版木。

该体系对在此前各国关于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的研究成果作了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提供了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整体思路与框架.同一般做法不同,该体系所给予的建议不是单一的,而包含了5种不同的核算版本,除了版本l是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新归纳之外,其余4种版本都是在不同角度以及不同层次上对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论述。

在各版本之间,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由低层到高层逐步递进的,但具体实践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版木作指导.联合国统计委员会还在1993年修订的SNA体系中以附属账户形式引入了环境经济综合核算(SEEA)的基本框架,作为SNA体系的补充。

1.2我国环境经济学研究动态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简称SNA)的产生源于发达国家官方对经济统计数据可比性要求和对国民经济系统进行科学管理的需要.它的前身是18世纪开始的国民收入估算。

20世纪30一50年代,英美的经济和统计专家们将国民收入估算扩展成为国民生产与收入核算体系,后来经过扩展和修订,形成了现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经济核算体系.本节以1993年联合国修订的sNA为基础,介绍其核心内容。

因为本研究主要涉及基本流t与存里的核算,所以介绍中以此主。

1.2.1国民经济循环

国民经济核算建立的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全面、科学完整地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初始条件、过程和结果,在描述中又以经济运行的过程为技心分。

现行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通过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使用)的循环往复来描述.由于人类所创造的商品的两重性(价值与使用价值),经济循环过程则表现为价值运动与实物运动的对立统一形式。

传统经济发展观下的国民经济运行,其生产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过程。

投入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土地、机器设备、厂房建筑、劳动力等。

产出包括各种有形货物和无形服务。

一方面,生产出来的产品,其价值形态包含应补偿的消耗和新增加的价值,因而生产过程是价值和投入的形成过程;另一方面,生产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一定是能在其使用过程中为消费者提供一定效用的.这样,生产过程又是使用价值的创造过程。

流通过程作为连接生产和使用(消费)的中间环节,创造流通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增加了社会生产成果的总量。

分配过程是指将产品的价值在各经济活动主体(住户或个人、企业、政府及国外)之间的流动或转移。

通过各种收入的支付与获得来表现,其结果最终形成经济活动主体的收入结余。

使用或消费过程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将其所获得的收入通过购买货物或服务,并将其用于生产和生活耗费的过程.是直接生产过程收入延续,它既可看作是国民经济过程的终点,又可看作是其活动过程的起点.需求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引导着生产一流通一分配一消费过程的循环往复。

1.2.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木框架

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正体现了这一循环过程,揭示了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相互联系。

从整体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经济流量核算和经济存量核算。

经济流量的核算是直接从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生产、分配、消费和积累等环节为依据设置,具体包括生产核算,表明生产过程如何创造和转换货物与服务:

收入分配核算,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研’究表明所创造的价值如何通过分配转换为各种收入;消费核算,表明收入如何被用于消费并形成储蓄;积累核算,表明储蓄如何转化为投资以及相应发生的金融活动:

对外核算,表明一国经济如何与国外发生经常性和资木往来.在核算中,围绕国内生产总值GDP贯彻了生产、收入和支出的三方等价原则,使整个核算成为一个严格的平衡体系:

GDP=总产出一中间投入二P一C;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C+I+X一M。

前者反映GDP的形成过程,后者反映GDP的使用去向。

通过这一平衡,国民经济的生产测度与使用测度被连接起来了。

在经济存量核算部分则通过资产负债账户的设置,从纵向上完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条件、过程与结果的动态平衡。

即: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资木形成一固定资本消耗+其他物量变化十重估价=KOP+I+VOI·户+REV

而经济存量核算与经济流量核算之间则是以资本形成(以及固定资本消耗)项目来联接,它一方面构成GDP作为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之一,同时又作为经济积累项目,是影响资产存量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由此可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提供国内生产总值GDP这样反映一定时期经济活动总量的综合指标,把国民经济全部产出成果概括在一个极为简明的统计数字之中,为衡量经济状况提供了一个综合尺度.更重要的是,它覆盖了一时期生产、收入分配、消费、投资以及金融活动各方面,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数据体系,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提供数据基础。

毫无疑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20世纪最重大的社会发明之一。

2、整体研究思路和评价体系

根据经济学理论,经济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它遵循熵变方程:

dS=diS+deS

式中,dS表示经济系统的熵变,diS表示经济系统内部过程产生的熵变,称为熵产生,由耗散结构理论知,diS一定大于0。

deS表示经济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时所产生的熵变,称为系统的熵流,其值可正可负也可以为零。

当dS<0时,输入系统的熵流小于系统内部所产生的熵变产生,表明经济系统发展的有序度降低,经济发展表现为不断下滑的曲线;当dS<0时,经济系统向有序的方向发展,表现为一种向上的“成长”状态;当dS=0时,经济系统发展的有序度不变,系统处于一种特殊的“平衡”状态。

类似的,环境系统也是一个耗散结构,其演变轨迹可按类似经济系统熵变的方法定义,为了区分,分别记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的熵变为djS、dhS,由于每一系统熵变类型为三种,二者结合共有9种类型(刘燿彬,2005):

类型1:

dhS>0,djS>0,经济发展无序,环境也趋向无序,这类耦合模式很容易导致系统崩溃。

类型2:

djS=0,dhS>0,环境发展无序,经济发展处暂时平稳状态。

类型3:

dhS=0,djS>0,环境处于暂时平稳状态,经济发展无序。

以上三种类型属于经济与环境耦合的衰退模式。

类型4:

dhS=0,djS<0,环境处于暂时平稳状态,经济向有序发展,经济与环境耦合系统趋向有序。

类型5:

dhS<0,djS=0,环境向有序发展,是经济处于暂时平稳状态,经济与环境耦合系统趋向有序。

以上两种类型属于经济基本协调模式。

类型6:

dhS<0,djS<0,经济与环境均有序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发展理想模式,属耦合协调模式。

类型7:

djS=0,dhS=0,为临界模式,是协调与冲突的“门槛”,可能会发生正向突变或负向突变。

类型8:

djS>0,dhS<0

类型9:

djS<0,dhS>0

类型8和类型9属于两类特殊的类型,由于经济环境发展的方向不同,它们又各自包括三种子类型:

临界模式、基本协调模式和冲突模式。

其中冲突模式是指经济发展有序而环境趋于无序或经济趋于无序而环境发展有序,但经济环境耦合系统总体趋向衰退。

根据上述经济与环境耦合模式的判别,可以很容易利用一定标准对其进行判别。

设E(t)代表经济综合发展指数,I(t)代表环境综合发展指数,令

反映经济发展状况,

反映环境状况变化。

第一象限:

,表示经济增长;

表示环境状况改善,显然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因此第一象限称为耦合协调区(或协调发展区)。

第二象限:

<0,表示经济衰退;

<0,表示环境质量下降,显然环境经济系统为恶性循环型。

因此第三象限称为衰退期(极不协调区)。

第二、四象限:

(1)

>0,

<0,且

,且

为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的一个小量。

前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经济与环境耦合系统总体趋向有序;后一种情况表示环境质量改善,经济发展略有衰退,经济与环境耦合系统总体也趋向有序。

所以这两个区域称为基本协调区;

(2)

>0,

<0,且

,且

前一种情况表示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急剧恶化,后一种情况表示环境质量改善,但经济发展退化,这两个区域称为冲突区(非协调区)。

因此只要计算出

,看其落入坐标系中哪个区域,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经济环境系统是否协调发展。

判断了是否协调发展,也就判断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环境经济政策是否适当。

>0,

<0,则应加强环境管理、加大环境投资等;若经济环境极不协调,则同时调整经济政策和环境政策,从而逆转经济环境恶性循环的趋势。

2.1环境经济实物量核算及其方法

在现实中,环境与经济间的关系异常复杂。

首先是经济过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比如破坏了景观,改变了地表,损害了其生态功能等。

其次是经济过程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也排放了残余物.当这种排放超出了环境的同化能力,环境质量下降就不可避免。

进而,环境质量的下降最终又会影响到该环境要素的未来生产力环境经济核算的目的就是要完整描述上述经济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而最贴切的描述应以其现实发生的实物单位来再现所发生的事实。

因此环境经济实物员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如同建立描述环境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实物框架,人们曾做过不同尝试。

如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物质能量平衡表和环境经济实物账户.自然资源核算立足于环境,描述自然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