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542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docx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简报第14期

目录

●坚持为教学服务,以人为本,做好迎评工作

——人事处

●重视、虚心、团结、实干

——化环学院

●转变观念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旅游学院

贵州民族学院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5月18日

 

5月13日,我校召开了贵州民族学院迎评示范点经验交流会议。

会上,校党委确定的3个迎评示范点——旅游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人事处三个单位的负责人介绍了本单位的迎评工作。

在此,我们将三个单位交流发言中宝贵的迎评工作经验介绍给大学,希望能给其他部门的迎评工作有所启发,以相互学习,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迎评工作。

坚持为教学服务,以人为本,做好迎评工作

人事处

今年12月16日,教育部即将组织专家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是教育部对我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全面检查。

作为人事部门来讲,虽然没有象各个二级学院、系、教学部门那样,任务繁重,工作面宽,工作量大。

但在整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里,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的一级指标就有一项,二级指标二项,三级指标六项,其它涉及的三级指标也有三项,加上工资改革、职称职务推荐评审、校内分配方案改革和近年来新进新增人员量大、调进人员多等,人事处本身的日常工作都是繁杂而重的,再加上迎评工作,工作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而人事处全部人员才七人,这在省直高校中人是最少的。

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把迎评工作做实、做优、做出特色,这是对人事处工作的一个考验,也是对人事处所有工作人员的一大考验。

下面我把人事处的工作作一个汇报,以作机关职能部门的一块引玉之砖。

一、认真领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精神,提高对评估工作的认识,重视评估工作。

自2005年以来,我处就反复组织全处职工认真学习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全处同志对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评估指标体系里与人事处所应承担的任务有了明确的了解和掌握,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思想深入人事处每一个职工的心中。

大家充分认识到进行评估工作的目的就是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教学质量不至下滑,确立“教学质量就是高校的生命”的办学理念。

全处人员全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迎评工作知识答题,形成了人人重视迎评工作,以迎评工作为中心的思想与理念。

为了搞好迎评工作,我处先后到贵州大学人事处、贵阳医学院人事处、财经学院人事处取经,学习他们在迎评工作中的经验和好的做法,并把这些经验和做法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全处同志进行讨论、分析,使我处的迎评工作少走了不少弯路。

二、强化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以教工为本。

通过学习评估文件,对照文件,我们职能部门要做什么,全处同志的思想更加明确,就是要为教学搞好服务,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

学校的职能部门不是政府机关,政府机关都要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学校职能部门就更应转变意识,改变工作作风,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到为教职工服好务上。

用制度建设来提升人事处的管理能力,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职工,以制度建设来促进人事处的发展,以服好务作为人事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涵。

人事处在评估工作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1、以评估指标体系要求为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2005年以来,人事处每年为进好师资,先后出差到西北、西南、华中、华东一带,招聘高学历人才。

并在网上公开招聘信息,在中国教育网网上点击率05年全国排名第九。

仅以2006年为例,我处收到的纸质求职材料,就达800多份,电子求职材料1000多份,人事处对每一份材料都要认真阅读,根据专业进行分类,并分别送到相关的二级学院和有关教学部门。

07年,实行招考后,仅报考政治辅导员纸质文档就近200多人,网上的电子文档近100人,全部求职材料近2000人,仅看这些求职材料就需要几十天。

目前,我校已进行了第一批招考,公布报考名额65人,报考人数达300多人,预计录取46人,其中三分之二是省外重点院校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保证了师资队伍质量。

05年引进博士、硕士共36人;06年引进博士、硕士共43人,到2006年底,我校教师中硕士比例从2001年的9.8%,上升到30.9%。

2007年,如果按党委的要求,进100名硕士的话,我校教师中的硕士比例达到评估要求应该问题不大。

2、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发展,以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

以评促建,就是要利用评估的契机,强化制度建设,用制度来强化学校的管理,用制度来确保教学质量。

从2006年以来,我处在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针对评估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先后出台了《贵州民族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贵州民族学院职员和工勤人员道德规范》、《贵州民族学院教师奖惩条例》、《贵州民族学院职员、工勤人员奖惩条例》、《贵州民族学院引进和稳定人才的暂行规定》等九个规范性文件,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007年6月,还将出台《贵州民族学院关于教师进修的暂行规定》、《贵州民族学院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试行办法》、《贵州民族学院关于外聘教学、科研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暂行办法》、《贵州民族学院聘任职工的暂行规定》、《贵州民族学院新增人员公开招聘实施办法》等5个文件,这些文件的发布,将使人事处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将对我校的管理水平是一个提升,从师资、师德、师风方面、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可以更加确保教学水平的提高。

3、从教职工利益出发,以人为本,以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为目的,一切为教职工服务。

人事处是与人打交道的部门,要做教职工的贴心人,关心教职工,爱护教职工,要常常换位思考,并以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为目的。

2006年人事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成了学校校内分配度改革,得到了大多数教职工的赞同与肯定,当然也还有待于完善的地方。

全校教职工收入有了一定的提高。

2007年工资改革,人事处坚持用好政策、用足政策,使一部分职务未明确的人员工资得到了一定的增长。

在教职工职务晋升方面,人事处做到耐心给每一个教职工讲解政策,帮助他们对照条件进行申报,使他们少花冤枉钱,办成事。

在日常管理中,一方面坚持规章制度,按政策法规办事,另一方面,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为教职工谋利。

三、强化团队精神,明确职责,打好评估工作这一仗。

人事处人少、事多、事繁,事关每个教职工利益,责任大,得罪人且不说,还要耐心做好思想工作,解释工作,劝服工作,人事处工作人员需要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好服务精神与心态。

几年来,通过几代人事处人的不断努力,人事处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团队精神,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每一项工作是人事处的工作作风。

为保证迎评工作与处里日常工作两不误,处里一是成立迎评小组,由田铁、吴文明、张梦平、陈丽萍、梁俊华、李黎、徐焱等组成,迎评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步骤,让每个人、每个科室明确自己的任务与要求,为保证完成学校交给的迎评任务,处里还由吴文明同志负责处理评估工作,按期对各科室的进展进行了解督促,力求保质保量完成评估任务。

二是正确处理日常工作与迎评工作的关系。

迎评工作是重中之重,而人事工作又不能丢下不管,我处根据工作的轻重缓急,将两项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分阶段工作各有侧重的方法。

如这次学校确定我处为示范单位,但又正值学校第一次招聘人才招考面试阶段,除加班这一传统办法外,我处还采取分工负责,任务包干的办法。

在招考期间,梁俊华、徐焱主要负责招考,张梦平、陈丽萍、李黎主要负责迎评材料的整理。

三是在抓迎评材料建档工作中,我处根据评估要求,按三级指标体系来建立档案,对于迎评工作,人事处首先对每一个指标作了一个细分,责任到人,职责分明,分头实施。

如,张梦平同志负责迎评指标2.2主讲教师这一块,梁俊华同志负责2.1师资历队伍数量与结构这一块,李黎同志负责2.2.1三级指标这一块,吴文明同志负责整个师资队伍需要的学校文件查缺补漏,陈丽萍、徐焱同志负责人事处日常文件整理等。

根据迎评办要求,凡提供给迎评办的相关材料自己也备份一份,以备专家组进校时检查,同时,我处还利用现代技术,搞了一个PPT,反映我校的人事工作。

并利用迎评之机,整理规范处里的档案,特别是常用文件、备份文件,也一律按要求建档,并装订成册。

将处里每个岗位职责上墙,将处风、处训上墙,体现部门服务精神。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齐心协力,做好学校交给我处的迎评工作任务。

为完成评建工作,人事处全体人员多次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工作,为了搞好迎评工作牺牲了个人利益。

如梁俊华同志母亲身患癌症,病卧在床,家里多次打电话让他回家,本应在家尽孝,但只回家三天就返校工作。

李黎同志身怀有孕、徐焱同志小孩病了、张梦平、陈丽萍同志身体不佳,都坚持加班加点工作。

正因为这些同志的共同努力,人事处的工作才得以顺利、保质保量的完成,没有拖评估工作的后腿。

在这里还要提及吴文明同志和陈丽萍同志,为了贯彻省人事厅招考规定,他们子女本来可以到民院工作,但由于他们自身是人事处工作人员,本可解决的没有解决,现在仍在外面做临时工。

可以说是为人事工作做出了个人牺牲,也为人事处能理直气壮地劝服别人,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形势,克服依赖学校的习惯做出了表率作用。

正因为人事处有这样一批为了集体为了民院的明天牺牲个人利益也在所不惜的同志们,人事处的工作才没有辜负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期望。

 

重视、虚心、团结、实干

化环学院

今天我代表理科示范点在这里发言,感到诚惶诚恐。

因为有些院系比我们做得更好,也因为学校把示范点安在我们头上感到巨大压力。

我讲的内容算不上什么经验介绍,只是把我们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在校领导和迎评办的领导下,思想上的认识和工作中的感受向在座的各位做一个汇报。

一、对本科教学评估意义的认识

在这里,我作为在基层做迎评工作的一员,结合我们亲身参加基本资料整理的工作经历,谈谈我们对这次评估意义的认识。

1。

评估工作做得好,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民院自己。

其实,民院曾经就是评估的受益者。

1998年全国高校搞了一次评估,民院是在第二次评估时才通过的。

也就是通过那次评估,使全校领导和老师了解到了我们存在的主要问题,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重视,加大了对民院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加强了领导班子的建设,使民院在短短的几年里,在办学水平、办学层次、校园建设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当然今非昔比,当初评估是发现了我们的落后,存在的问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今天我们更重要的是挖掘我们的优势和潜力,发现我们的长处和特色,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其次,周济部长在评估工作讲话中,曾几次提到,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既然是把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评估的“二十字方针”的最后四个字是“重在建设”,那么教育部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在以后的工作中,肯定也会以此作为经费投入、政策优惠的依据。

因此我们希望这次评估能取得优异成绩,使民院的地位和社会声望再来一个大提高,在办学投入、争取政策优惠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2.从评估工作的形式上看,评估就是为了规范管理,通过规范管理,体现办学水平。

用这句话来诠释评估的意义,特别适合我们在基层做具体工作的领导和老师。

举两个例子,一是试卷管理和考试规范。

每一个课程要有试题库,每个授课教师出两套试题A、B卷;事先做好标准答案,制定评分标准,规定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的比例;考试有考场记录,成绩有质量监控分析和电子文档等。

使教师不敢再随意改动学生的考试成绩,其他个人、学生通过不正当渠道修改成绩的行为受到极大限制或根本不可能。

教师必须通过平时认真授课、辅导,学生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是对毕业论文的规范,如规定论文最低字数、指导教师评语和评阅教师评语的内容要具体,要有针对性,评语字数不能少于多少字,评语和签名必须是老师本人的笔迹等,这就从形式上杜绝了老师找学生代替写评语、签名,不认真评阅,千篇一律、泛泛而谈的现象。

因此,我们目前在做的查漏补缺、对以前的试卷、教案进行规范整理,纠正以前管理不到位、归档不规范的现象,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等,绝对不是作假,相反,是为了更好地防止今后作假。

3.评估工作是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事情。

这次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内容之广,评估指标之细,要求之严格,影响之深远,绝不是哪一个部门、少数几个人可以完成得了的,必须全体动员。

我们作为一个教学基层单位,职责就是坚守岗位,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实、做优、做精,不给学校拖后腿。

二.我们是如何抓评估工作的

1、重视

去年三月底,学校迎评办作了五个阶段的战略部署,规定了每一个阶段严格细致的战术要求和具体任务,6月初制定了自评材料和档案材料的建设指南。

我院领导经过认真研究,多次开会统一思想,通过分析各个时间段的具体任务,制定了化环学院迎评工作领导小组、教研室主任和实验室主任、其他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三级负责制。

具体是由书记、副书记、院长组成的五人工作小组按一级指标负责,教研室、实验室主任一级的责任人协助院领导小组按二级指标负责各教研室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包括二级责任人在内的共25人大致按学科性质分成5组,每人对应一个或几个观测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后来的工作证明,这一分工实施的方案非常有效的。

尽管在去年假期我院教学楼装修耽误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全体教师利用暑假在家里完成了绝大部分的大纲、教案、课件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在开学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们集中精力,精细分工,职责精确到人,较好地完成了第二阶段的自评自建工作。

2.虚心

在我院整个评估工作中,我们本着虚心好学,虔诚上进的心态吸取了民院很多兄弟院系的好经验。

在一次参观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的过程中,我们对他们试卷整理的整齐、规范、美观大为惊讶。

当天下午,我们便派遣姚福荣老师带领教师、学生20多人到数计学院参观学习,回来后立即组织几个教师和学生对整理好的试卷进行了大返工。

建工系在他们教学楼门口竖立了大的宣传栏,也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通过商量,由刘雁翎书记负责,很快我们不仅制作了宣传栏,并且在网上挂出了评估知识问答,经过一周多的准备后,组织全院三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一次评估知识竞赛。

在教材选用资料的分析和整理时,也得到了建工系几位领导的大力帮助。

在得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今年申报的新专业也准备了大纲和教案后,我们立即派遣曾是贵医毕业的姚福荣老师组织教师到贵阳医学院参观取经,布置药学专业的教师按照教学计划编写了初步的大纲和教案。

物理与电子学院的教学大纲、教案做的非常漂亮,很快成了我院样板。

社会发展学院人少效率高的办事风格,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

对学校领导、迎评办同志给我们的建议和经验,我们都如获至宝,认真对照,耐心梳理,使工作进展顺利,也避免了在关键时刻出现纰漏和尴尬。

我们对校领导介绍的广西民族大学、贵州财经学院、湖南吉首大学的先进经验也虚心学习,我们选用的分析材料表格的原型就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3.团结

团结是我们的致胜法宝。

第三阶段评估检查小组到我院检查工作时,杨昌儒院长给了我们很高的评价:

每次到化环学院,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值得庆幸的是,化环学院有着团结友好的光荣传统。

团结成了我们迎评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基础。

全院职工要团结,领导班子很重要。

但要把全院教职员工团结起来,打一场持久战、硬战,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工作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化环学院的评估领导小组,有分工,也有协作,工作相当融洽。

各小组除独立完成分配的任务外,都能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互相帮助。

由于各小组的团结协作,加上领导的有效组织和督促,工作效率高,质量好。

几位办事利索、责任心强的老师多次被抽调出来协助院领导和校迎评办工作。

在集中整改阶段,再采取原来大兵团作战的战术,容易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我们商量后,及时调整战术。

一,选调了两位在时间上有保障、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肖寒和李玉美老师作为资料复查的主要人员。

对清查出来的问题和欠缺资料,认真记录下来,按照观测点分给相关负责老师,接到任务通知的老师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交上来,书记、院长全都无一例外。

二,组成一支有教学骨干、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实验室主任等在内的精干队伍,对支撑材料、实验报告逐一清理、登记,团结协作,集中办公,各个击破,效果良好。

两位退休老教师,也几次到化环学院来进行教学督导,帮忙布置板报,制作迎评宣传品,为评估出谋划策。

4.实干

实干,不仅体现在苦干,更体现在精干、细干和巧干。

前面已经提到,我院制定了三级负责制,每一个观测点都分工到人,有时间要求,有规范和格式。

为实干做好了宏观控制和管理。

在大纲、教案、毕业论文、试卷检查中,肖寒、李玉美老师先绘制表格,表格中的每一列对应一个检查点,然后花了近一周的时间,对每一个检查点中存在的问题在本子上做好记录,仅这些问题记录就密密麻麻写满了一个50页的16开笔记本。

然后将这些记录用WORD或Excel表格打印出来,发给当事人,认真修改。

由院长、书记亲自验收登记,逐一过关。

有些问题要反复多次。

张发清书记经常与我们几个中青年老师一起加班到很晚。

他曾经当过校办主任,笔杆子过硬,2个多月时间里,他写的总结和分析材料有100页之多。

同时,他更是一位优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评估小组成员经常加班加点,不仅能吃苦,办事效率高,并且非常认真。

一次刘雁翎副书记在交上来的分析材料发现有一句“以学科建设为中心”,觉得有疑问,便找出评估手册,找出2004年民院院系调整时,校领导一篇关于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讲话,最后在高教法中找到了准确的答案。

负责实验室资料整理的杨守林老师,首先将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逐一登记在笔记本上,然后再转交给指导老师进行修改和补充,最后按年级、科目、日期装订成册,并配备了实验报告目录。

实验报告的装订整理是我院的一个自选项目,不仅装订得几乎和试卷一样整齐,更重要的,我院自2002年成立本科专业以来的所有实验报告无一缺失。

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经过主讲教师汤洪敏博士10天的精心制作,也挂上了网页,从教师队伍简介、课程概况到大纲、教案、试题库、视频、图片等,做得相当优美,为我院评估工作又增添了一道亮光。

在完成学校迎评工作的同时,我院的其他工作都没落下。

除正常的教学、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外,一年多来,在其他方面的工作也很有起色。

如我院清洁卫生多次获得校领导好评,药学专业申报成功,有机化学校级精品课程得到批准,教学名师、教学骨干评选,教改项目、校长基金项目的申请等都很好地完成了学校交给我们的任务。

转变观念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

旅游学院

一、转变观念,精诚团结,共谋发展之路

在迎评的初始阶段,我院党政班子十分清楚地认识到,迎评工作的好与坏至关重要的一点是转变全院师生的观念。

因此,根据学校党委,行政的布置、安排和要求,我院党政在学校要求的第一时间对迎评工作就制定了“两个三三制”即“三个统一”、“三个一直”。

“三个统一”是指党政领导班子对迎评工作的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全院教职工对迎评工作的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全体本科学生对迎评工作的思想认识要高度统一。

“三个一直”是指对迎评工作要一直作为全院的工作重心;对迎评工作要一直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任务;对迎评工作要一直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

我们之所以在迎评工作的初始阶段着意强调这两个“三三制”,是针对当时一些教师及教务人员包括学生对迎评工作的不理解,认为迎评是“走形式”,是“做秀“,是”玩花架子“。

客观地讲,由于贵州教育大环境以及我们学校存在的某些历史惯习,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一些对迎评工作不正确的认识,所以我们着意在迎评工作的起步阶段,用头两个“三三制”来端正认识,统一思想,让全院师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到迎评工作的重要性,急迫性和必然性。

为此,我院数次召开全体教职员工大会,并迅速成立了迎评办公室,落实办公地点,人员设施和经费。

领导的重视与大多数教职工思想认识的统一,这两者的整合,立刻就转化为迎评工作的井然有序。

就在这一时点,我院又提出了另一个“三三制”即“三个标准”。

其具体内容为严格按照教育部下发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试行方案的标准开展工作,对照指标进行逐条分析,理清我们的优势和缺陷;严格按照各个指标和观测点的要求和标准,来补充完善我们的不足之处。

力争使我院各项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严格按照各项评建工作的指标和要求,对本科教学工作实行规范化教学和规范化管理。

我们强调评估的目的不是徒具形式的花样文章,不是流于形式的走过场,而是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教职员工及全体学生的点点滴滴做起。

至此,我院迎评工作在三个“三三制”的规约、导引和指导下,开始真正意义地步入了“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发展之路。

我们的视野并未局限在向校内各兄弟教学单位学习和借鉴这一有限的空间内。

在评建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在评建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的兄弟院校。

于是,我院自筹资金,组成了一支10人队伍的学习考察团,先后赴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和贵州财经学院参观学习。

事实证明,武汉和财院之行给我们在评建工作方面又洞开了另一方视野,让我们在着实感到存在巨大差距的同时,树立起了奋起直追,知耻而后勇的决心。

也就是在这时,我院在评建工作方面遇到了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进一步明确旅游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院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如何彰显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类型定位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如何彰显学院的专业特色和特色办学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等问题。

我院在反复讨论求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旅游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发展定位等。

我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遵循高等教育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立足贵州,面向全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发展目标定位为:

立足贵州,面向全国,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过5-10年的不懈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专业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省内领先,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和较好声誉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旅游学院。

发展层次定位为:

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培养硕士研究生为突破,把我院办成为贵州乃至全国旅游业发展输送旅游管理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培养顺应时代要求,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

人才类型定位为:

培养基础扎实,勤奋实干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旅游管理能力强,适应面广的旅游管理高级专业人才。

有了明确的学院定位后,再进一步就是办学特色。

任何一个教学单位能够生存,能够发展,能够有点名气,依靠的主要就是特色,而不是大,因为大并不等于强。

我们认为,特色必须是自己内在生发出来的,外在的东西不能代替自己的特色。

经过反复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办学特色需要三个要件:

第一,考察学院历史,第二,考察客观环境,第三,分析主观条件。

因为特色不是靠主观意想锻造出来的,如果没有一定的办学历史,没有一定的客观环境,没有主观条件和主观能动性,特色是无法彰显出来的。

因此,我们把特色办学锁定在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与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实际相结合。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进一步拓展和推进“一村一名“旅游管理干部大学生工程。

为贵州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这一主题上来。

至此,我们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院的顶层设计,获得了校内评审专家肯定。

在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学院定位,鲜明的办学特色这些宏观指导原则的把控之下,我院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教学常规等具体运作的方面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收到了明显的实效。

二、好风凭借力,借迎评之东风,建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