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549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132讲结构试验3.docx

第3132讲结构试验3

第三节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

建筑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是指在短时期内对试验对象进行平稳地一次连续施加荷载,荷载从“零”开始一直加到结构构件破坏,或是在短时期内平稳地施加若干次预定的重复荷载后,再连续增加荷载直到结构构件破坏。

一、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

试验加载制度指的是试验进行期间荷载与时间的关系。

试验加载的数值及加载程序取决于不同的试验对象和试验目的。

科学研究与生产鉴定的结构构件试验一般均需作破坏试验,试验加载常是分级并按几个循环进行,最后才加载至结构破坏。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试验时就必须按试验的性质和要求分别确定相应于各个受力阶段的试验荷载值。

各种不同的试验荷载值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要求进行计算。

图18—3—1是一个典型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程序。

混凝土结构试验的荷载分级、加载程序和测读时间等可按《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第四章试验荷载和加载方法第三节加载程序的规定进行。

二、受弯构件试验

(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预制板和梁等受弯构件一般都是简支的,试验安装时都采用正位试验。

板一般是承受均布荷载,应将荷载均匀施加于板面。

梁承受的荷载较大,施加集中荷载时可用杠杆加载,更方便的是用液压加载器通过分配梁或由液压加载系统控制多台加载器直接加载。

受弯构件试验中经常采用等效荷载,即用几个等效的集中荷载来替代均布荷载进行试验。

(二)试验观测和测点布置

1.挠度测量

受弯构件最主要量测跨中的最大挠度值fmax和弹性挠度曲线。

为了测得真正的fmax,同时还必须量测构件两端支座处支承面的刚性位移或沉降值,所以至少要按图18—3—2(a)所示布置三个测点。

对于跨度较大的梁,为了求得梁在变形后的弹性挠度曲线,则相应的要增加至5—7个测点,并沿梁的跨间对称布置,如图18—3—2(b)所示。

对于宽度较大的单向板,一般均需在板宽的两侧布点,当有纵肋的情况下,挠度测点可按测量梁的挠度的原则布置于肋下。

2.应变测量

在梁承受正负弯矩最大的截面或弯矩突变的截面上布置测点。

对于变截面的梁,则应在抗弯控制截面上布置测点(即在截面较弱而弯矩值较大的截面上)。

有时,也需在截面急骤变化的位置上设置测点。

如果只要求测量弯矩引起的最大应力,则只需在梁截面的对称轴(图18—3—3a)上下边缘纤维处安装应变计即可。

或是在对称轴的两侧各设一个仪表,以求取它的平均应变量。

每一象限内切向连续布置五个单向测点。

如能估计最大应力在某一象限,则其他象限内的测点数可减为三点。

 

3.裂缝测量

在弯矩最大的受拉区段内连续交错布置应变计来控制垂直裂缝开裂的时间与部位(图18—3—6)。

如图中的荷载应变曲线所示,当曲线产生突然转折的现象,即可判明它已开裂。

裂缝的宽度可根据裂缝出现前后两级荷载所产生的仪器读数差值来表示。

当裂缝用肉眼可见时,其宽度可用最小刻度为0.0lmm或0.05mm的读数放大镜测量。

斜截面上的主拉应力裂缝出现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内,由于混凝土梁的斜裂缝约与水平轴成450左右的角度,则仪器标距方向应与裂缝方向垂直。

如图18-3-6所示。

每一构件中测定裂缝宽度的裂缝数目一般不少于3条,包括第一条出现的裂缝以及开裂最大的裂缝,取其中最大值为最大裂缝宽度值。

垂直裂缝的宽度应在构件的侧向相应于受拉主筋高度处量测,斜裂缝的宽度应在斜裂缝与箍筋或弯起钢筋交汇处量测。

同时还须量测每级荷载后裂缝扩展的长度和裂缝的间距,并在试件上标出,绘制裂缝展开图。

三、柱与压杆试验

(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对于柱和压杆试验可以采用正位或卧位试验的安装和加载方案。

在有大型结构试验机条件时,试件可在长柱试验机上进行试验,也可以利用静力试验台座上的大型荷载支承设备和液压加载系统配合进行试验,但对于高大的柱子正位试验时安装和观测均较费力,这时可以改用卧位试验方案(图18—3—7)比较安全,但安装就位和加载装置往往又比较复杂,同时在试验中要考虑卧位时结构自重所产生的影响。

当构件两端采用铰支座时,一般采用构造简单效果较好的刀口支座。

(二)试验观测和测点布置

压杆与柱的试验一般观测各级荷载下的侧向位移值及变形曲线;控制截面或区域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裂缝开展情况。

图18—3—8所示为偏心受压短柱试验时的测点布置。

试件的侧向位移是由布置在受拉区边缘的百分表或挠度计进行量测,除了量测中点最大的侧移值外,可用侧向五点布置法量测侧移曲线。

对于正位试验的长柱它的侧向位移可用经纬仪观测。

受压区边缘布置应变测点,可以单排布点于试件侧面的对称轴线上或在受压区截面的边缘两排对称布点。

压杆中部沿压杆截面高度布置5~7个应变测点。

受拉区钢筋应变同样可以用内部电测方法进行。

对于双肢柱试验,除了测量肢体各截面的应变外,尚需测量腹杆的应变,以确定各杆件的受力情况。

其中应变测点在各截面上下成对布置,以便分析各截面上可能产生的弯矩。

四、屋架试验

(一)试件的安装和加载方法

屋架试验一般均采用正位试验,由于屋架的出平面刚度较弱,安装时必须设置侧向支撑,以保证屋架上弦的侧向稳定。

侧向支撑点的间距应不大于上弦杆出平面的设计计算长度。

同时侧向支撑应不妨碍屋架在受载平面内的竖向位移。

图18—3—9是一般采用的几种屋架侧向支撑方式。

在施工现场进行屋架试验时还可以采用两榀屋架对顶的卧位试验。

这时对用作支承平衡的一榀屋架必须作适当的加固。

屋架进行非破坏性试验时,在现场也可以采用两榀屋架同时试验的方案,这时出平面稳定问题可用图18—3—9(c)的K形水平支撑体系来解决。

也可以用大型屋面板做水平支撑。

屋架试验时支承方式与梁试验相同,由于屋架受载后下弦变形伸长,所以支座上的支承垫板应留有充分余地。

屋架试验的加载方式可以采用重力直接加载(当两榀屋架成对正位试验时),由于屋架大多是在节点承受集中荷载,一般用杠杆重力加载。

在屋架试验中由于施加多点集中荷载,所以采用同步液压加载是最理想的方案,但也需要液压加载器活塞有足够的有效行程,适应结构大挠度变形的需要。

(二)试验观测和测点布置

 

进行量测其应力变化,但必须注意做好应变计的防潮防护措施,并将钢筋成束后送人下弦预留的孔道内部。

如屋架预应力钢筋采用先张法施工时,则上述量测准备工作均需在施工张拉前到预制构件厂或施工现场就地进行。

5.裂缝测量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要实测预应力杆件的开裂荷载值;量测使用状态试验荷载值作用下的最大裂缝宽度及各级荷载作用下的主要裂缝宽度。

量测屋架端节点的斜裂缝,腹杆与下弦拉杆以及节点的交汇处的开裂状态。

在屋架试验的观测设计中,利用结构与荷载对称性的特点,经常在半榀屋架上考虑测点布置与安装主要仪表,而在另半榀屋架上仅布置若干对称测点,作为校核之用。

五、薄壳和网架结构试验

薄壳和网架是适用于大跨度建筑的空间结构。

一般按结构实际尺寸用缩小1/5—1/20的模型作为试验对象,可将这种缩尺模型作为缩小了若干倍的实物结构直接计算,最后将试验结果和理论值直接比较。

(一)试件安装和加载方法

薄壳结构一般均有侧边构件,其支承方式可类似双向平板一样,可有四角支承或四边支承,这时结构支承可用固定铰、活动铰及滚轴等组成。

网架结构在试验中一般按实际结构支承点的个数将网架模型支承在刚性较大的型钢圈梁上。

一般支座均为受压,采用螺栓做成高低可调节的支座,如图18—3—15(a)所示。

由于网架平面体型的不同,在边界角点及其邻近的支座经常可能出现受拉现象,在工程试验中采用了钢球铰点支承形式如图18—3—15(b),图18—3—15(c)所示锁形拉压两用支座,它可以适应于受压或受拉的受力状态。

对于四立柱支承的方形双向正交网架模型试验中,采用了球面板做成的铰接支座(图18—3—15d)。

壳体结构一般情况下可以用重力直接加载,将荷载分垛铺设于壳体表面;也可以通过壳面预留的洞孔直接悬吊荷载(图18—3—16)并可在壳面上用分配梁系统施加多点集中荷载。

 

 

18—3—23(c)、(d)、(e)所示方式加载。

而产生的理论误差仅在2%以内。

对于多跨连续结构,一般只需考虑五跨内荷载的相互影响,有时为了减少荷载数量和加载工作量,采用等效荷载的方法。

如为求五跨连续梁中的最大计算跨间弯矩,可仅加载于所试验的跨间,而其他跨间则不加荷载。

此时活载户的等效荷载Pl按(图18—3—24)的荷载图式施加。

当用跨间等效荷载加载时,应当注意检查相邻跨间负弯矩的出现,如果出现在数量上有不容许的负弯矩时,应适当更改加载方法予以抵消。

(二)试验观测

钢筋混凝土平面楼盖整体试验通常是非破坏性的。

在观测中主要是鉴定结构的刚度及抗裂性为主要依据,为此主要是测定结构梁板的挠曲变形,由结构的最大挠度及残余变形作为衡量结构刚度的主要指标。

这时挠度测点的布置可按一般梁板结构的布置原则来考虑,试验梁板的挠度可在下一层楼内进行布点观测。

为考虑支座沉陷影响,可以将仪表架安装在次梁上,以测量板的挠曲从而很方便地自动消除作为板的支承点次梁的下沉影响。

对于已建建筑或受灾结构,为了观测结构受载后混凝土的开裂情况,也必须在加载试验的同时观测结构各部分的开裂和裂缝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说明结构的实际工作。

如果认为有必要也可以通过应变测点同时量测梁板结构在承受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七、原型结构和足尺模型的整体试验

(一)试验荷载和加载方法

以国内进行过数量较多的砖混或砌块结构整体抗震静力试验为例,由于试验对象在尺寸上的特殊性,很少有条件能在大型结构试验室内进行,几乎全部是在现场试验的。

试验时作用在楼面和屋面的垂直荷载可用重力荷载模拟,在施加水平荷载前一次加足。

模拟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按地震烈度设防要求进行计算,并根据结构高度按倒三角形分配作用于屋面及各层楼板,在每层平面内的荷载按墙体布置进行分配。

水平荷载可用同步液压加载系统多点同步加载。

在试验现场要利用临近有足够强度刚度的原有建筑为支承楼,替代试验室内抗侧力台座的反力墙(图18—3—25)承受施加水平荷载时的反作用力。

试验加载要分为弹性、弹塑性和破坏倒塌等各个阶段进行。

当试验加载条件许可时,也可对结构进行在控制变形或控制荷载条件下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

(二)试验观测内容

1.结构的水平位移

测量试验横墙顶端及各层楼面标高处的水平位移。

在弹性阶段利用重锤位移计将结构上部位移通过钢丝线锤传移到地面,用位移计进行量测。

结构进入弹塑性及破坏阶段,以经纬仪为主测量。

同时采用激光位移计量测顶层墙体位移。

2.基础的沉降、转角和水平位移

外墙采用精密水准仪和位移计量测基础的转动和沉降,内墙可采用电子倾角仪量测。

由此可消除由于基础沉降、转动和水平位移对结构墙体水平位移的影响。

3.测量墙体水平截面上的竖向应变(正应力)及纵横墙共同工作情况

在一、二层墙体底部的一、二皮砖或砌块上沿纵横墙布置竖向应变测点。

可采用千分表和电阻应变计来量测应变。

4.测量底层横墙底部水平灰缝的剪切变形,分析横墙截面剪应力分布规律

5.墙体裂缝观测

第四节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

结构承受的地震荷载实质上是承受多次反复的水平荷载作用,由于结构是依靠本身的变形来消耗地震输给的能量,所以结构抗震试验的特点是荷载作用反复、结构变形很大,试验要求做到结构构件屈服以后,进入非线性工作阶段直至完全破坏。

由于设备和试验条件的限制,国内外大量的结构抗震试验都是采用低周反复加载的试验方法,即假定在第一振型(倒三角形)条件下给试验对象施加低周反复循环作用的位移或力(图18—4—1),由于低周反复加载时每一加载的周期远远大于结构自身的基本周期,所以这实质上还是用静力加载方法来近似模拟地震作用。

为此人们又称低周反复静力加载试验为伪静力或拟静力试验。

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不足之处在于试验的加载历程是事先由研究者主观确定的,荷载是按位移或力对称反复施加,因此与任一次确定性的非线性地震反应相差很远,不能反映出应变速率对结构的影响。

一、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的加载制度

(一)单向反复加载

1.控制位移加载法

控制位移加载法是在加载过程中以位移为控制值,或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作为加载的控制值、这里位移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可以是线位移,也可以是转角、曲率或应变等相应的参数。

当试验对象具有明确有屈服点时,一般都以屈服位移的倍数为控制值。

当构件不具有明确的屈服点时(如轴力大的柱子)或干脆无屈服点时(无筋砌体),则由研究者主观制订一个认为恰当的位移标准值δ0来控制试验加载。

在控制位移的情况下,又可分为变幅加载、等幅加载和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1)变幅加载

控制位移的变幅加载如图18—4—1(a)所示。

图中纵坐标是延性系数μ或位移值,横坐标为反复加载的周次,每一周以后增加位移的幅值。

用变幅加载来确定恢复力模型,研究强度、变形和耗能的性能。

(2)等幅加载

控制位移的等幅加载如图18—4—2所示。

这种加载制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按照等幅位移施加,主要用于研究构件的强度降低率和刚度退化规律。

(3)变幅等幅混合加载

混合加载制度是将变幅、等幅两种加载制度结合起来如图18—4—3所示。

这样可以综合地研究构件的性能,其中包括等幅部分的强度和刚度变化,以及在变幅部分特别是大变形增长情况下强度和耗能能力的变化。

在这种加载制度下,等幅部分的循环次数可随研究对象和要求不同而异,一般可从两次到十次不等。

在上述三种控制位移的加载方案中,以变幅等幅混合加载的方案使用得最多。

2.控制作用力加载法

控制作用力的加载方法是通过控制施加于结构或构件的作用力数值的变化来实现低周反复加载的要求。

控制作用力的加载制度如图18—4—1(b)所示。

纵坐标用力值表示,横坐标为加卸荷载的周数。

由于它不如控制位移加载那样直观地可以按试验对象的屈服位移的倍数来研究结构的恢复力特性,所以在实践中这种方法使用得比较少。

3.控制作用力和控制位移的混合加载法

混合加载法是先控制作用力再控制位移加载。

先控制作用力加载时,不管实际位移是多少,一般是经过结构开裂后逐步加上去,一直加到屈服荷载,再用位移控制。

开始施加位移时要确定一标准位移Jo,它可以是结构或构件的屈服位移,在无屈服点的试件中,δ0由研究者自定数值。

在转变为控制位移加载起,即按δ0值的倍数μ值控制,直到结构破坏。

(二)双向反复加载

为了研究地震对结构构件的空间组合效应,可在X、Y两个主轴方向同时施加低周反复荷载。

如对框架柱或压杆的空间受力和框架梁柱节点在两个主轴方向所在平面内采用梁端加载方案施加反复荷载试验时,可采用双向同步或非同步的加载制度。

1.X、Y轴双向同步加载

与单向反复加载相同,低周反复荷载作用在与构件截面主轴成。

角的方向作斜向加载,使X、Y两个主轴方向的分量同步作用。

反复加载同样可以是控制位移、控制作用力和二者混合控制的加载制度。

2.X、Y轴双向非同步加载,

非同步加载是在构件截面的X、Y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施加低周反复荷载。

由于X、Y两个方向可以不同步的先后或交替加载。

因此,它可以有如图18—4—4所示的各种X、Y变化方案。

图18—4—4(a)为在X轴不加载,Y轴反复加载,或情况相反,即是前述的单向加载;图18—4—4(b)为X轴加载后保持恒载,而Y轴反复加载;图18—4—4(c)为X、Y轴先后反复加载;图18—4—4(d)为X、Y两轴交替反复加载;此外还有图18—4—4(e)的“8”字形加载或图18—4—4(f)的方形加载等。

当采用由计算机控制的电液伺服加载器进行双向加载试验时,可以对一结构构件在X、Y两个方向成90°作用。

实现双向协调稳定的同步反复加载。

二、砖石及砌块结构墙体抗震性能试验

(一)试件和边界条件的模拟

砖石及砌块墙体试验时,当模拟横墙工作时,可采用带翼缘的单层单片墙,也有采用双层单片墙或开洞墙体的砌体试件(见前图18—1—4)。

对于纵墙则可按计算单元根据门窗孔洞分布的情况,采用有两个或一个窗间墙的双肢或单肢窗间墙试件(见前图18—1—5)。

多层砖石结构及砌块房屋在抗震设计时被假定为承受剪切变形,即在楼层间只有相对水平位移,而无层间的相对转角。

为了在试验中能再现墙体在地震力作用下经常出现的斜裂缝或交叉斜裂缝的震害破坏现象,在墙体安装及考虑试验装置时必须要满足结构边界条件的模拟。

(二)试验加载装置设计

1.竖向均布加载的悬臂式试验装置(图18—4—5).

该装置在竖向加载器顶部装有特制的滚轴,当墙体受水平荷载产生水平位移时,竖向荷载的作用点与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可以保证试件有可平移滑动的边界和受力状态。

采用这种装置时试件高宽比不宜大于1/3,否则试验时可能出现弯曲而产生水平裂缝,导致弯剪型破坏。

这种装置比较接近于顶层墙体的工作情况。

对于其他层次墙顶还有弯矩作用,这时要求墙顶作用的是非均布竖向荷载,可采用图18—4—6的装置,通过墙顶刚性的L型横梁,对墙顶产生弯矩效应。

另一种方法就是采用多层墙体试件,增大墙体的高宽比来满足弯剪型破坏的试验要求。

2.固端平移式试验装置(图18—4—7)

这种装置保证试验时只允许试件顶部产生水平位移而不产生转动,使试验最接近多层砖石房屋中墙体在地震时的受力状态和边界条件。

(三)试验加载程序

试验加载中模拟竖向荷载的液压加载器通过试件上部的压梁将荷载均匀分布地作用在砌体上,竖向荷载一次加到设计控制的数值,加载器的数量和荷载的大小根据砌体截面及控制竖向应力的大小来设计确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通过加载稳压装置保持竖向荷载数值不变。

水平反复荷载在弹性阶段,即砌体开裂前以荷载控制,为便于正确发现墙体开裂和确定墙体的开裂荷载,荷载的分级可取预计极限荷载的1/5—1/10,逐级增加。

墙体开裂后按变形进行控制,由于砖石及砌块墙体没有明显的屈服点,所以变形的控制数值也可按研究要求加以确定。

也有以开裂位移为控制参数,以后按此确定值的倍数逐级增加,直至结构破坏。

在进行低周反复加载时,每级荷载要求反复循环的次数,主要由试件变形是否趋于稳定而定,一般在墙体开裂前其变形曲线基本上是一直线,故在控制荷载试验时,每级荷载仅反复一次即可。

开裂后,墙体产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和摩擦变形,一般情况下反复2~3次,变形就基本上趋于稳定。

也有认为,砖石及砌块结构属于脆性,所以第一次反复加载后,即可以反映试件的变形性能。

这样在控制变形加载时,也与控制荷载试验时一样,每级荷载进行一次反复,直至试件完全破坏。

按位移控制加载时,应使骨架曲线出现下降段,墙体至少应加载到荷载下降为极限荷载的85%时,方可停止试验。

(四)试验观测与测点布置

1.墙体位移和荷载变形曲线测量

墙体位移主要是测量墙体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向位移。

可以沿墙体高度在其中心线位置上均匀间隔布置五个测点(图18—4—8),这样既可以测到墙体顶部的最大位移,又可以得到墙体的侧向位移曲线。

测点φ6,φ7可测定墙体转动。

试验中要注意消除或修正试件的平移和转动对侧向位移的影响。

墙体的剪切的变形可以通过按墙体对角线布置的位移计来测量。

目前由于试验自动记录和绘图的要求,位移测量多数是采用电测位移传感器,它与荷载传感器一起通过放大器后分别输入X—Y函数记录仪,即可测得墙体顶点的荷载位移恢复力特性曲线,.也可以输入磁带记录器,由磁带进行储存,必要时进行回放显示。

2.应变测量

为了量测墙体的剪切变形和主拉应力,应变测量均应布置应变网络测点,由于墙体材质的不均匀性,为了测量特定部位的平均应变,要求测点有较大的量测标距,跨越砖块与灰缝,所以较多地使用百分表量测应变装置或手持式应变仪进行量测,有时当使用长标距的电阻应变计量测墙体应变时,也经常会出现离散性较大,规律性较差的试验结果。

对于有构造柱或钢筋网抹灰加固的墙体,则可用电阻应变计直接粘贴在混凝土或砂浆表面及钢筋上进行量测。

 

习题:

1.单调加载静力试验中,预加载的目的是(D)。

①检查现场的试验组织工作;②检查全部试验装置的可靠'性;③检查荷载设备的可靠性;④使结构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

确定开裂荷载值;

A.①②③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混凝土结构静载试验预加载时,加载值不宜超过该试件开裂试验荷载计算的(C)。

A.90%

B.80%

C.70%

D.60%

3.混凝土结构静载试验时,对标准荷载试验与破坏试验的加载分级有一定的要求,下列分级不正确的是(C)。

A.标准荷载之前,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其荷载值的20%

B.标准荷载之后,每级加载值不大于其荷载值的10%

C.当加荷至破坏荷载的80%后,不分级加载至破坏

D.对科研性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荷载计算值的90%以后,每级加载值不宜大于标准荷载值的5%

4.为使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得到充分发挥和达到基本稳定,下列加载和卸载的时间要求不正确的是(A)。

A.每级荷载加载或卸载后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5min

B.对要求试验变形和裂缝宽度的结构构件,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恒载持续时间不应少于30min

C.对使用阶段不允许出现裂缝的结构构件的抗裂研究性试验,在开裂试验荷载计算值作用下的恒载持续时间应为30min

D.对跨度较大的屋架,在使用状态短期试验荷载作用下的恒载持续时间不宜少于12h

5.对于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进行均布加荷,当仅需量测试件的最大挠度值时,所用的位移计至少应当为(C)个。

A.1

B.2

C.3

D.5

6.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当求得沿截面高度应力分布规律时和确定中和轴位置,至少应布置(D)个测点。

A.2

B.3

C.4

D.5

7.当测量(C)的混凝土单向板的挠度,需要在同一截面对称布置两个位移计。

A.跨度较大

B.截面高度较大

C.宽度较大

D.截面钢筋较多

8.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进行生产鉴定性试验,下列(D)项目的测定可以不做。

A.承载力

B.挠度

C.裂缝宽度

D.截面的应力

9.下列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试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变截面的梁应在抗弯控制截面布置应变测点

B.测定挠度时只需在跨中最大挠度处布置测点

C.选取量测裂缝宽度的裂缝包括第一条出现的裂缝

D.测定裂缝宽度的裂缝数目一般不少于3条,取其最大值

10.在确定受弯构件正截面开裂荷载值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肉眼观测到第一条裂缝后,取其前一级定为开裂荷载值

B.用刻度放大镜(放大率大于4倍)观测到的开裂荷载值

C.用荷载挠度曲线的转折点为准而确定的荷载值

D.用荷载与变形间的不稳定始发点而确定的荷载值

11.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开展的宽度测量中,最标准的是(C)。

A.取侧面三条最大裂缝的平均宽度

B.取底面三条最大裂缝的平均宽度

C.取受拉主筋重心处的最大裂缝宽度

D.取侧面和底面三条最大裂缝的平均宽度

12.(D)不是柱子试验的观测项目。

A.破坏荷载和破坏特征

B.控制截面应力变化规律

C.裂缝宽度

D.截面的应力

13.为求得柱与压杆纵向弯曲系数的试验时,构件两端均应采用(A)。

A.可动铰支座

B.固定铰支座

C.球铰支座

D.刀口支座

14.绗架的节点、支座部位是处于平面应力状态的部位,当主应力方向未知时,欲知主应力的大小、方向及剪应力,应变片布置正确的是(C)。

A.沿主应力方向贴一个应变片

B.贴相互垂直的、直角交叉的两个应变片

C.贴450直角或600等边的三个应变片

D.B、C两种方法都可以

15.钢筋混凝土和架鉴定性试验时,可以省略的测试项目是(D)。

A.抗裂试验与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