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498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docx

深圳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

深圳市测绘发展规划子规划三

 

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中长期规划

(2005~2015年)

 

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

二四年十一月

目录

一、前言1

二、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2

(一)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现状2

(二)深圳测绘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5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规划目标9

四、主要任务11

(一)大地测量基准框架及其信息和技术服务体系11

(二)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体系13

(三)一体化数据库和管理技术体系14

(四)地籍测绘技术17

(五)地理空间信息管理与共享服务技术体系18

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20

(一)完善测绘科技管理制度,建立科技创新机制20

(二)实施人才战略20

(三)加大测绘科技投入21

(四)积极发展国内外测绘科技合作21

一、前言

现代测绘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为核心,致力于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地球表层与地理位置有关的自然、社会和人文地理空间信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测绘科学技术得到了飞跃发展和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测绘科学技术愈来愈成为发展测绘事业和提高测绘服务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测绘事业的发展必须以测绘科技的现代化为前提,坚持科技兴测绘的战略目标,沿数字化、信息化的目标迈进,以测绘科技的现代化带动测绘事业的现代化。

特区成立至今,深圳市测绘行业始终依靠发展和应用测绘科技,为深圳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和保障,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为特区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市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深圳市将继续作为排头兵发挥带头作用、样板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深圳市测绘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必须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按照深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数字化、信息化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建设“数字深圳”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为目标,向国际先进水平看齐。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制定深圳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中长期规划。

二、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也是测绘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先锋。

我国许多测绘科技成果率先在深圳得到应用,这些成果在深圳的应用和实践中又推动了深圳乃至全国的测绘科技水平发展及应用。

(一)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和应用现状

1、大地测量基准框架

“九五”、“十五”期间,深圳市在国内率先通过建立城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系统和GPS/水准控制网,建立了与我国地心坐标框架(国家GPS2000网)接轨的深圳市地心坐标框架,初步实现了地心坐标框架的动态维护,精化了深圳市的厘米级大地水准面。

深圳市自1990年就开始了对深圳市城市平面控制基准、高程基准的改造建设,精化了厘米级的大地水准面,使城市控制基准基本满足了城市建设的要求。

2001年深圳市已建成了五个GPS连续跟踪站组成的深圳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并通过试运行,证明了该系统运行稳定,且精度较高。

GPS/水准控制网经专家鉴定其精度达到三四等水准。

这两个系统的建立,为城市各种手段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城市工程测量中的GPS水准代替常规水准测量,创造了技术条件,为深圳市大地基准的完善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2、地理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

深圳市在地理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已全面实行数字化测绘,建立了综合型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基础地形图采用一体化的GPS(RTK)和全站仪测图技术实行动态修测补测,实地变化发生后三个月内即可反映到地形图上。

1995年以来每三年左右进行一次航空摄影测量,已实现航天航空遥感影像的全覆盖,建成了多分辨率、多时相的遥感影像数据库,并在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籍测绘全面采用全数字化和野外测量一体化技术,运用全站仪+掌上电脑+测图软件,以及GPS(RTK)接收机+测图软件等手段完成了全市的地籍测量,精度达5cm。

地下管线探测和数字化测量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建立了全市的地下管线数据库。

3、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和产品开发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深圳市已建成了全国领先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研究了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建库关键技术和多级比例尺矢量、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等数据库管理技术,形成了相应的建库标准、作业规范和工艺流程。

建立了基于ARCSDE的全市1:

1千至1:

5万系列比例尺地理空间数据库。

在地籍和房地产管理方面,建立了地籍和房地产信息、权属和宗地信息的一体化的地籍数据库和产权数据库。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用地数据库,规划数据库,地下管线数据库,市政数据库,建筑报建数据库,房地产企业/项目数据库,地名数据库,办文数据库等等。

在海洋测绘方面,深圳市还采用声纳技术等进行了包括水深测量在内的海洋测绘,获得了深圳市海域的海洋测量成果。

在地理空间信息产品方面,深圳市应用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进行了地形图、地籍图、土地利用、国土规划等多种信息地图产品的开发。

1997年全计算机制作出版的《深圳市地图集》和《深圳市挂图》获得了国际制图协会颁发的杰出地图作品奖。

4、地理空间信息分发共享及应用服务

深圳市早在90年代初期就开始了基础测绘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我国城市基础地理数据数字化和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最早的几个城市之一。

目前,全市已建成基于市局—分局—管理所三级联网的深圳市规划国土信息系统,建立了近50个办公地点的局系统计算机网络,开发了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建筑报建管理、测绘管理、房地产管理方面的应用系统,以及规划国土局业务案件为主的公文督办管理系统,形成了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系统覆盖原规划国土局的主要业务,并在局系统内部得到广泛应用。

在信息服务方面,深圳市不仅通过传统的纸质以及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提供地形图、地籍、管线等基础空间数据及一些专题数据,还开发了基于万维网的专题信息服务系统。

深圳市从1997年开始建立深圳市房地产信息网,该网是一个集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三位一体的系统,包括公众网站和企业网站两部分,前者于1998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专为公众提供广泛的规划、国土和房地产方面的信息服务,日访问量达15000多人次;后者通过提供拨号接入方式,为全市800多家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提供服务,实现了房地产管理电子政务功能。

(二)深圳测绘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

1、大地测量基准框架

城市大地测量基准框架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使用的部门多且很频繁。

随着深圳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地测量基准框架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直接影响了基础测绘和工程测量的生产。

从技术上,需要研究一套快速、高效的大地点位恢复机制与方法。

同时,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大地测量基准框架进行复测与更新。

卫星信号受障碍物阻挡,已经成为当前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深圳市诸多领域应用的主要阻力,也是某些领域的应用至今还处于空白状态的重要因素。

因此,开展时间空间无缝(全覆盖)的导航定位信息服务已成为深圳市导航定位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政府施政效率的提高,对城市安全、交通、物流与市政管理自动化的需求越来越大。

解决城市监测(机载、车载、飞艇)的大地测量自动控制问题,是城市大地测量基准框架信息和技术服务发展的趋势之一,也是其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城市施工测量、建筑物形变监测、地面形变与沉降监测等城市建设与治理工程对框架技术服务的精度要求很高。

高精度、高效率并重的定位技术服务是城市大地测量基准框架信息和技术服务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深圳市是沿海城市,港口工程、沿岸工程、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运输、水下工程、水下旅游、水上水下搜救、海洋灾害监测与治理工程等是深圳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陆海一体化城市活动成为深圳市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陆海基准统一、近海测绘、浅海水下定位导航及工程测量是深圳市大地测量基准框架及其信息和技术服务不可回避的问题。

2、遥感影像获取手段和处理技术

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的光学遥感以及雷达遥感在国内外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是当前及未来都将得到广泛应用的遥感技术,也是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航天航空遥感影像是基础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的生产的所必需的,也是城市变化监测、城市环境监测、近海环境监测和城市土地利用调查等工作所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料。

其中,航空影像如全色影像、彩色及假彩色影像,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如SPOT5(2.5米)、IKONOS(1米)、QUICKBIRD(0.6米)可直接作为基础地形图的修测、数字高程模型和数字正射影像生产的基础数据;中分辨率多光谱卫星影像如SPOT5(10米)、ETM(15米),合成孔径雷达影像(SAR)如ENVISAT、RADARSAT-1,RADARSAT-2、高光谱卫星影像如Hyperion影像以及高光谱影像和SAR影像是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城市环境监测、海洋监测、地面沉降等方面的基础性资料。

城市防灾减灾、应急反应需要全天候的遥感资料。

深圳市应具有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体系,并建立自己的航空遥感数据获取平台体系。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深圳市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城市环境等方面对遥感数据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快速的地形图更新、土地利用的变化监测、要素的自动化提取等问题对遥感影像的数据处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半自动化乃至自动化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是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

3、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服务和应用

深圳市已经拥有包括矢量、栅格和影像等形式的多分辨率的、多时相的海量空间数据。

在防灾减灾、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市政建设、交通管理、应急反应和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对地理空间信息有巨大的需求,为政府、企业和全社会提供全面的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深圳市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研究和开发重点。

在数据库管理方面,要加强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对现有的多种数据库进行同一比例尺之间、不同比例尺之间的数据整合,形成面向实体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以满足不同部门对数据的综合需求。

在三维和时空数据库方面,要加强三维数据库和动态数据库的技术开发,建立真三维和四维的空间数据库,有效地管理和表达真三维地理空间信息和时态数据,以满足城市规划和管理对测绘信息的深层次需求。

在标准方面,要加强空间数据标准化研究,形成深圳市的地理空间数据标准体系。

在网络服务方面,要加强开放式、网络化分发服务技术的开发,形成基于网络的政府和社会化分发服务体系,满足政府、企业和全社会对地理空间数据快速获取的需求。

在内部数据整合的同时,要研究与其他行业数据库的整合技术,满足专业和部门的应用需求。

三、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城市测绘是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必须以现代信息服务科技为支撑,以具有现代信息服务理念意识和现代信息服务技术的一支强有力的队伍为基础,以建立现代化信息服务技术体系为保证,以广泛的科技合作为桥梁,实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

因此,深圳市测绘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科技人才为本,以建设一支先进的具有现代信息服务意识和技能的测绘队伍为目标。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培养和形成骨干核心力量。

测绘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人才投资是最基本的和最主要的投资,队伍建设应包括现职人员的科技水平的提高、知识结构的优化、骨干和核心技术人员现代科技管理水平的强化等。

2、大力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测绘科技成果。

将国内外先进的测绘科技产品应用于深圳的测绘生产。

适当超前引入尖端产品和技术,并尽力在生产中发挥其作用,为推动高新测绘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做出示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