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 教材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880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声 教材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回声 教材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回声 教材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回声 教材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回声 教材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声 教材解读.docx

《回声 教材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声 教材解读.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声 教材解读.docx

回声教材解读

31回声

【教材解读】

一、教材特点

1、生字新词

(1)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共有六个生字:

“呱、哩、圈、纹、碰、返”。

从字音方面看,“哩”是语气词读轻声,“呱、圈”是三拼音节,“圈”是个多音字,有juàn和“quān”两个读音,在本课词语“一圈圈”中读“quān”,“碰”是后鼻音,以上读音要引导学生注意分清楚并且读准确。

从字的结构看,八个字都是合体字。

其中“圈”是里外结构,笔画较多,“返”是半包围结构,“呱、哩、纹、碰”均为左右结构。

从字义上看,“呱、哩”是口字旁,与嘴有关,“呱”是象声词,“哩”是语气助词;“返”字的偏旁是走之旁,意思就是走过去再回来,可以结合近义词“回”来理解;“圈”字的偏旁是方框,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纹”字可以借助词语“花纹”、“波纹”来理解。

八个要求会认的字中,“纹”是既要求会认又要求会写的字,要引导学生分析字形。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共有八个,分别是:

“岸、纹、洞、影、倒、游、圆、围”。

笔画复杂的生字较多,偏旁比较典型,像“绞丝旁”、“三点水”,“三撇”、“单人旁”、“方框”等。

其中“纹、洞、影”是左右结构,“圆、围”是里外结构,“岸”是上下结构,“倒、游”是左中右结构。

同为左右结构的“纹、洞、影”又有所不同,前两个是左窄右宽,

后一个是左宽右窄,教学时应该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异同。

“岸”:

上下结构,上小下大。

干”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长横要长一些,是“岸”字中最宽的笔画。

“纹”: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绞丝旁是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文”的横贴在横中线上方,撇捺要写得伸展。

“洞”: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要把“洞”字写得美观,关键在于右边的“同”字,要写的横平竖直,写得方正。

“圆”和“围”是两个大口框组成的字,要引导学生区分大口框与“口”字的写法不同——“口”字的左竖和右边的折向里收,大口框的这两笔不向里收。

同时,要注意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方框要写得方正才好看。

“影”:

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特别指出右边三撇的起笔应在一条垂线上,最后一撇略长一些。

“倒”和“游”都是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都要写得瘦长,三个部件紧凑一些。

“倒”字中间部分最后一笔是提不是横,右边利刀旁的短竖不要落下。

“游”字的右边由卧人头和“子”字两部分组成,避免学生写成反文旁。

(3)新词

回声:

一种物理现象,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再度被听到的声音。

不必细讲科学知识,结合课文内容,只要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就可以了

倒影:

倒立的影子。

可以结合文中的插图帮助学生理解。

2、课文特点

(1)从课文的思想内容上来看

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共有6个自然段,课文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

课文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

小青蛙的叫声引来了另一只“小青蛙”,还调皮地学他说话。

青蛙妈妈投石击水,借有形的水波来讲解无形的声波,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实在,形象可感,使读者在具体可感的描述中自然明晓“回声”的原理。

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

(2)从课文的语言表达上来看

①这是一篇科学童话,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小青蛙先是在桥洞底下对自己的回声感到奇怪极了,后来青蛙妈妈利用水波来向小青蛙讲解声波的原理,最后弄明白了回声的小青蛙欢快地叫了起来。

生动有趣的场景和通俗浅显的语言易于让学生走入文本,理解文本。

②本文的语言形象生动。

第一自然段借比喻句“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表现了桥洞的大和水面的平静,介绍了回声产生的环境。

③本文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很有特点。

运用了较多的提示性的短语,如:

高兴得叫起来、奇怪极了、高兴地一蹦老高、欢快地说,来表现人物说话时高兴、奇怪和欢快等的心情,并且这些语气借助标点符号“?

、!

”表达了出来。

④本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也很有特点,语言准确精炼。

第四、五自然段中一段是对青蛙妈妈的行动描写,一段是语言描写。

关于水波的描写形象具体,关于回声的解释清晰明白。

行为描写是语言描写的条件,语言描写解释了行动描写。

青蛙妈妈投石击水,“捡、扔、碰、荡”几个动词的运用以及在青蛙妈妈的讲解中水波“荡回来”声波“返回来”的说法准确、形象。

二、教材位置

1、人文专题的位置

《回声》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这在整个小学阶段第二次出现同类专题。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有以科学知识为专题编排的《火车的故事》等课文,二年级下册还将有以走进科技世界为专题编排的《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本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作为本组的第二课,担负着进一步吸引学生关注科学、爱科学、学科学,激发他们探索大自然奥秘兴趣的任务。

2、训练重点的位置

识字、写字:

本课位于二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本领,写字水平也有了提高。

生字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记。

词句:

二年级学生初步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教学时,应继续训练学生的这一能力,并结合课后练习中的“读读抄抄”,积累语句。

朗读:

本课语言描写丰富,尤其是小青蛙的语气富有变化充满童趣,要继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读出相应语气。

【学情分析】

1、识字方面: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

本课生字较少,共六个。

其中,“呱、哩、纹、返”是形声字,便于识记。

2、朗读方面:

这是一篇科学童话,充满了童趣,学生有较高的阅读兴趣。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读能力,通过理解课文,学生能在读文中对话时读正确、通顺、读出一定的语气,但在进一步体会朗读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

在课文的叙述中,随着对回声的认识变化,小青蛙的情感也跟着由高兴——奇怪——高兴产生着变化。

如何指导学生结合情感体会,读出不同的语气,便成为了本课指导朗读的难点。

朗读时,可以抓住提示性的短语,如:

高兴得叫起来、奇怪极了、高兴地一蹦老高、欢快地说,指导学生读出高兴、欢快的语气。

也可以结合标点符号,如:

好看哪!

你是谁?

你在哪儿?

读出兴奋、奇怪的语气。

3、课文方面:

回声这种现象对学生并不陌生,但回声形成的原因可能一无所知。

课文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这一内容。

青蛙妈妈用投石击水的直观方法讲出水波形成的原因,巧妙地指出声波遇障碍物返回,从而产生了回声,易于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呱、哩、圈、纹、碰、返”六个生字。

会写“岸、纹、洞、影、倒、游、圆、围”八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

3、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时重点;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是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同学们,我们生活里有很多有趣的声音,你们想听一下吗?

2、(播放音频雨声风声雷声娃娃哭声)听一听,猜一猜

3、交流:

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

4、是,都猜对了,你们听得可仔细!

接下来的学习,期待大家更精彩的表现。

【吸引学生注意力,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一、导入新课,质疑引路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跟声音有关的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

读了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什么是回声?

谁发现了回声?

在哪儿发现了回声?

怎样发现的?

3、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相信认真学习的同学们一定会有大收获。

二、初读课文,进入情境

1、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带音节词语)

呱呱呱一圈圈波纹碰到返回

这就是本课的词语,试着读一读吧!

(1)会读了吗?

好,找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行。

(2)(出示去掉音节词语)指读。

开火车读

(3)(出示句子)他在学我说话哩。

谁来试着读读这句话?

(出示读音:

li),“哩”像“吧、吗”一样是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读轻声。

看准字音,再来读读。

3、出示生字,交流方法,识记生字(重点指导几个形声字)

4、看来同学对生字的读音已经没有问题了,下面请你再回忆一下刚才读过的课文,想一想:

谁在哪儿发现了回声?

【指导学生说完整的话】

5、我们一起到桥洞下去看看(出示插图)这就是书上说的那座石桥。

书上还告诉我们什么?

(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6、哪位同学上台来指着图说一说什么像个大月亮?

【将比喻句具体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为指导朗读做铺垫】

7、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

(多美啊)

9、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指导朗读】

三、情境朗读,初识回声

1、这么美的景色吸引来了小青蛙和他的妈妈。

在这里啊,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是什么事呢?

赶紧去读读第2、3自然段吧。

2、学生汇报(小青蛙发现有只小青蛙在学他说话。

3、小青蛙学的什么话呢?

(出示)“呱呱呱,多好看哪!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

你在哪儿?

“你是谁?

你在哪儿?

4、分角色朗读,谁当小青蛙?

谁当学话的小青蛙?

大家仔细听他们是怎样读的。

5、大家再来看看这几句话的标点符号,你有什么发现?

“!

”和“?

”(点红标点),你从这不同的标点符号中读出了什么?

(学生可以从“!

”和“?

”体会出小青蛙的高兴和疑惑。

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还真大,它不仅提示着我们朗读时要停顿,还向我们传达着小青蛙的心情呢。

【朗读方法的指导】

6、体会心情,再分角色朗读。

7、问:

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

(奇怪)

8、书上用了个什么词?

(奇怪极了)

9、出示小青蛙的话:

“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

他在学我说话哩。

”谁来奇怪地问一问?

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抓住像“奇怪极了”这样的提示性的话,就能更好地朗读课文。

【此段教学重在朗读训练和朗读方法的指导】

四、品读文本,了解回声

(一)观察水波纹

1、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出示学习要求)①自己读读4—5自然段

②用直线画出青蛙妈妈的做法

③用波浪线画出青蛙妈妈的话。

2、反馈。

3、我们先来看看青蛙妈妈的做法

出示做法:

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谁能找到表示青蛙妈妈动作的词?

(捡扔)

4、好,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出示:

她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波纹。

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谁能找到表示有关河水变化的动作的词?

(激起碰到荡回来)

5、谁能用我们找到的这几个词连起来说一说妈妈是怎么做的,河水有什么变化?

出示:

捡扔激起碰到荡回来【练习说话】

(板书:

水波碰到河岸荡回来)

【此段教学旨在训练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和练习语言表达。

(二)了解什么是回声

下面我们来看看青蛙妈妈说的话。

反馈。

出示:

“孩子,你的叫声就像这水的波纹。

水的波纹碰到河岸又荡回来。

你在桥洞里叫,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这样,你就听到自己的声音啦。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从青蛙妈妈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2、是啊!

虽然声音的波纹看不到,但它就像我们看到的水的波纹当声音的波纹碰到桥洞的石壁,也要返回来。

(板书:

声波碰到石壁返回来)

3、谁能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再来说说?

【加深理解,练习说话】

4、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回声了吗?

小青蛙也知道了,他心情怎样?

(高兴)

5、课文中是怎么写的?

(高兴地一蹦老高)出示:

“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

”指名读齐读

6、小青蛙多高兴啊!

他又游回到桥洞里说了什么?

(“多好玩啊!

”)他是怎么样地说的?

(欢快地)

7、他还可以怎么样地说?

(高兴地开心地兴奋地激动地)

指名读【扩词训练】

小结:

小青蛙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它了解了什么是回声,你们呢?

【此段教学重在对回声的理解,同时巩固训练朗读】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回声游戏

刚刚大家在生活中找到了回声。

现在,我们也去生字中找找吧。

(1)找一个同学跟我合作读读生字,仔细听!

你听出了什么?

(出示本课生字,生读一遍,老师跟着读一遍)

(2)对,我就是这个同学的回声。

(3)下面找一个同学读生字,其他同学扮演他的回声

(4)我们小组也来读读。

这四个小组读生字,另外四个小组当回声。

2、指导书写“纹、影”

(1)出示:

纹、影

大家读得真好,是不是也能写的好呢!

来,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纹、影”两字。

你看这两个字虽然都是左右结构,却有着不一样的特点,纹——左窄右宽,影——左宽右窄。

(2)我们先来看“纹”,写好这个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抓住绞丝旁,还有“文”的那横不能靠横中线太远)

(3)请大家看我来写“纹”

(4)好,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字前应注意:

一尺一寸一拳头。

嗯,开始写吧!

把这个字写两遍。

(5)好了,我们再来看“影”字,应该注意什么呢?

(特别指出三撇的起笔在一条直线上,最后一撇略长一些)

(6)看我写“影”

(7)让我们再写两遍“影”

(8)投影学生生字,点评

【此段教学重在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区分“纹”、“影”两个字左右宽窄的不同,指导书写绞丝旁和三撇两个偏旁。

【板书设计】

31回声

水波河岸荡回来

碰到

声波石壁返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