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728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docx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3

  3

  我能撬起地球

  【要点】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杠杆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目标】

  

(1)利用杠杆尺、钩码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杠杆的原理,做好实验记录。

  

(2)利用杠杆尺的平衡,研究杠杆是否一定省力。

  (3)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怎样进行】

  

(1)猜想与思考活动引入。

“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是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研究后的“大话”,它能引起学生的多种猜想。

想办法搬运石头和一个人提起两头牛的问题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了解杠杆的作用在古代就已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认识杠杆这个简单机械及三点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大胆猜想与思考:

“用上杠杆会怎样呢?

  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机械是什么”一课中“抱起老师”、“提起自己”、“撬开巧克力桶”等活动随机安排,也可以将本环节与第二部分的“能把书抬起来吗?

”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大胆猜想,充分思考,想出更多的办法。

  

(2)活动体验,感知杠杆的作用。

“能把书抬起来吗?

”这个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杠杆的作用。

它是对上一环节的延伸巩固,也是下一环节的铺垫。

自由移动支点后,则会出现杠杆的支点在重点与力点的正中间,此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如支点至重点的距离大于支点至力点的距离,此时会出现费力状况。

  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试一试,亲自体验。

至于实验的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其他的替代。

但一定要注意,支点的移动随学生自行实验而进行,教师可以提示“移动支点”,却不可告诉将支点移到某个位置。

这个实验,还要求学生记住自己的各种感受,实验后谈出对杠杆是否省力的看法。

  (3)实验验证,用实验数据说明杠杆的作用。

“杠杆省力吗?

”这一活动,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看法,在第二部分体验感知杠杆是否省力的基础上,利用杠杆、钩码这些实验仪器,准确记录杠杆省力与否的实验数据,分析找到杠杆省力、不省力也不费力、费力三种规律。

表中的记录再次为学生提供了例证。

  教学这一内容时,因学生已有了杠杆平衡的知识作基础,因此文中用“给你提个醒”的方法提示学生:

“杠杆平衡时,左边钩码的重量可看作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这一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教师可以点拨。

另需要注意的是,杠杆尺本身这个装置的支点是不可以改变的,但为了研究支点距力点与重点的变化,可以移动重物的位置(如右边第三格处移动到左边第四格处)。

“小科学家记录本”中的记录表,不仅要求准确记录实验数据,而且加大了一定的难度,即要让学生在分析数据的基础上自行找出杠杆的规律。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验证。

  (4)阅读“阿基米德的大话”。

在杠杆原理研究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家名言的道理,既可加深对杠杆作用的了解,同时对本文引入名言的猜想做了验证。

教学时,教师可以将阿基米德大话的故事补充完整,把“一只手推动三桅货船”的故事穿插在其中,也可以让学生来讲述完成。

  (5)观察思考,拓展交流。

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知识与生活的横向联系与迁移。

文中例举了钳子和起钉锤撬钉子两个省力杠杆;钓鱼竿钓鱼、裁缝剪刀两个费力杠杆和剪刀这个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查找身体中的杠杆、搜集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一项拓展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机械,人体工作、机器工作中都大量运用杠杆的原理。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观察上述几种杠杆的不同特点,利用杠杆做一些实际的事情,然后引申到生活中的其它杠杆。

关于查找人体中的杠杆,可先安排学生组内活动,让他们在说话或做动作的过程中查找杠杆,最后交流。

  【应变参考】

  

(1)

  教学时应注意,学生对撬起石头(或重物)方法的思考会很多,可能想到支点在重物和力

  点的一侧,即支点在杠杆的一端,此时用力方向不是向下,而是向上的。

另外,探探对杠杆一定省力的看法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大部分学生也可能这样认为,但教师不必在此过多追究,必须让学生此刻产生相反的看法,待到第二部分内容进行后,学生自会体验到使用杠杆不一定省力的。

  

(2)“杠杆省力吗?

”的实验验证,要求全员参与,特别注意的是:

规律的得出是建立在学生研

  究的基础上,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予的,学生研究出多少就可总结出多少;如果全体学生研究的比较单一,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

  (3)教学时注意,生活中的杠杆有一大部分已变了形状,不是学生头脑中的“三点一线”的那一种,如剪子就是由两个简单杠杆组成,两个支点重合在轴上,同样起钉锤也变了形状。

另外镊子、钓鱼竿等都属费力杠杆,支点在力点与重点的一侧,运动距离短,但费力。

这种杠杆虽然费了力气,但操作方便,在生活中也是必要的。

  (3)

  查找身体中的杠杆、搜集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一项拓展活动。

如果课上教学时间不足,可

  放在课下进行。

至于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有趣的学生可以进行搜集,不必做统一的要求。

另外,我们的躯体就像机械一样的工作着,胳膊和腿的骨骼就是杠杆,关节就是支点。

同样,人的颌、脚和肘是杠杆的范例。

  人的手臂是一种杠杆。

当它抬起的时候,负重在手上,作用力在肱二头肌上。

此块肌肉附在后臂上,离肘不远,肘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支点。

  当肱二头肌收缩时(变短、变粗),将前臂带起,负重也就跟着被带起。

我们可以通过用力抱举起很重的东西,因为前臂越短作用力越大。

试一试在手上放一些重书,接着把书放在肘部弯曲处,你会发现轻松多了。

新课标第一网

  (4)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教学条件进行。

如对杠杆不感兴趣,可直接将钳子、剪

  子作为研究重点,组织一系列的比赛活动(折段粗铁丝、拔除木版上很结实的钉子等)通过三点的研究,达到训练的目的。

  【参考询问点】在研究杠杆一定省力吗?

这个环节时,如果学生研究的比较单一(只研究出省力情况,或费力情况),教师可引导学生“你很聪明,已经研究出了杠杆省力的情况,能否再找到杠杆使用的其它情况呢?

”。

或者这样引导“请你改变现在的实验方法再试一试,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4

  我的滑轮

  【要点】利用滑轮等简单器材进行滑轮使用原理的研究,体验机械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目标】

  

(1)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进行观察实验,研究使用滑轮的原理,做好并分析实验记录。

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是否省力。

  

(2)培养学生重证据,愿意尝试的精神;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

  【怎样进行】

  

(1)在猜想与验证活动中自制滑轮。

游戏比赛“自制滑轮提放重物,看谁方法多”,意在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制滑轮,进行比赛。

此环节较为重要。

文中出示的材料有铁架台、曲别针或废旧的线轴,重物可用钩码也可用玩具或文具替代。

在学生提升放下的过程中,找到不同的方法,可能是定滑轮,亦或动滑轮。

本环节看似游戏,实则让学生在组装过程中自行认识滑轮,初步体验,与下一环节有机衔接。

  教学时,教师应当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组装,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初悟滑轮的作用,切忌一步步带着学生实验。

活动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记住自己操作的方法,以便交流和验证活动时的再次利用。

  

(2)观察认识各种滑轮,猜想使用滑轮的意义。

认识各种滑轮是建立在交流活动基础上的,其目的是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文中出示了升旗的滑轮、提重物的两种滑轮,明确了滑轮的含义,引发了学生对滑轮使用的种种猜想。

  教学时,可将这部分内容与第一部分整合在一起,在学生动手组合后进行汇报,汇报方法的同时认识滑轮,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如起重机等处的滑轮。

  (3)实验验证,使用滑轮省力吗?

“使用滑轮能否真的省力”的实验验证环节,使学生发现定、动滑轮提升物体在方向与用力等方面的各自特点。

进一步训练他们利用滑轮、钩码、测力计等简单器材做简单实验,并做出记录的能力。

  教学时,这个环节是重点,学生已经有了杠杆省力规律研究的经验,又学会了使用测力计,因此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自行设计、解决问题,达到技能训练的目的。

教学时注意:

学生可能只总结出一点点规律,也可能找不到规律,需教师适时引导,鼓励学生对每种情况多实验几次,多记录几次,便于分析和归纳。

  (4)拓展活动,滑轮的组合。

拓展活动,安排了定、动滑轮的优点重新组合。

绕绳游戏与系鞋带活动分别是定、动滑轮的应用(鞋上的穿带孔就像是动滑轮,当用力拉鞋带时,穿带孔就从鞋的两边向鞋的中间移动)。

在学生动手操作中体会滑轮的广泛应用,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

  教学此环节时,滑轮组的组合、绕绳游戏可以分组进行,而系鞋带活动则可单人进行(我们系的鞋带一般是动滑轮的利用,绕绳游戏是滑轮组的应用)。

  【应变参考】

  

(1)在“自制滑轮提放重物,看谁方法多”的环节中,有的学生可能组装成定滑轮(将曲别针或线轴固定在某一位置),也可能组成动滑轮(让曲别针或线轴随重物移动)。

聪明的孩子也可能组装成滑轮组。

教学时注意,这几种组装都可能出现。

如果这样,

(1)教师应及时将对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认识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自然点出,并与下个环节合并,然后讨论“你认为使用定滑轮、动滑轮会怎样呢?

”猜想后进入实验验证阶段;

(2)也可以让学生边汇报边穿插“在生活中你见到过这种滑轮的使用吗?

使用它有什么好处?

”待认识与猜想完毕后进入实验验证阶段。

  

(2)关于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概念不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即可。

  (3)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研究活动开始前要让学生明确研究问题,有计划进行。

  (5)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教学条件进行。

如对滑轮不感兴趣,可自编轮轴、齿轮或斜面的内容进行教学。

只要能达到技能训练目的,使学生充分认识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即可。

  简单机械

  由人类最早使用的一些古老的简单工具经演变而成的机械,一般将简单机械按其特性划分为两类:

一类是由杠杆原理发展而成的杠杆类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轮轴等。

一类是由斜面原理发展而成的斜面类简单机械,包括斜面、螺旋和劈等。

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改变力的大小,达到省力、省时的目的。

此外,还能够改变用力的方向或作用点的位置,以满足某些要求。

但从作功的角度看,作为工具使用的简单机械所作的功,都等于人力所作的功,就是说,任何机械,只能将功能转移,而不能省功。

简单机械在现代的各种机械或仪器中仍被广泛采用,如打字机的按键、钢琴的琴键、汽车的刹车踏板等都是由杠杆演变而来的。

在物资运输,提升设备中,滑轮、斜面和螺旋的应用更为普遍。

  2.杠杆

  在外力作用下能绕杆上一个固定点转动的简单机械。

在杠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

动力的作用点叫做力点,阻力的作用点叫做重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支点。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重臂。

当力臂大于重臂时,省力,但费距离;当力臂小于重臂时,费力,但省距离;当力臂等于重臂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杠杆的变化

  剪子、钳子、起钉锤等工具在外形上与撬棍相比有了一定的变化。

但它们都是根据杠杆的原理设计的。

起钉锤的支点、力点、重点不在一条直线上,镊子的支点不在中间,剪子、钳子的支点在轴上。

镊子是费力的,其余的都是省力的。

有些杠杆类的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为了省距离,使工作方便,如镊子,在力点(手指捏的那个地方)按下一个很小的距离,重点(镊子尖)就能移动较大的距离,很快把物体夹住,很灵活,很方便。

同样,钓鱼竿的道理也是如此。

  4.定滑轮

  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是杠杆的变形,有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转轴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定滑轮实际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支点o在滑轮中心,半径oA、oB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原理,动力F与重力G的大小相等,F=G。

因此,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

  5.动滑轮

  转轴的位置随起吊重物一起移动的叫动滑轮。

动滑轮可看成是不等臂的杠杆,绳索与滑轮边沿的接触点o为支点,oA为动力臂,oB为阻力臂,根据杠杆原理,F•oA=G•oB,或F=1/2G,即动力F等于重力G的一半,由此可见,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作用力的方向。

  6.滑轮组

  动滑轮和定滑轮在一起可以组合成各种形状的滑轮组。

滑轮组不但省力,又能改变作用力方向。

例如起重机的起重臂到钓钩间通常用滑轮组。

  7.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

  8.子贡推广桔槔的故事

  孔夫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他对有用的技术比较关心。

有一次,他经过晋国,见到一个老头在浇菜。

老头采用的是老办法:

从地面开一条隧道通到井下,一次次由隧道下井,用瓦罐打满水抱上去浇水,既费劲,效率又低。

子贡忍不住向老头推广起桔槔来。

  桔槔是一种用来从井里打水的杠杆装置:

在井边立一根直柱,上面悬一根杠杆;杠杆前端挂水桶,后端绑上石头或树段。

不打水的时候,后边的力矩大于前边的力矩,使它的前端翘起挺高。

打水的时候,将挂水桶的绳索往下拽。

水桶一打满水,又变成前边的力矩大于后边的力矩,这时往上提水,人花的力气就小于一桶水的重量,相当省力。

  子贡向老人推荐桔槔的好处,一天能浇100畦菜,用力小,效率高。

这个故事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有了桔槔了。

  第六单元

  揭开燃烧的秘密

  《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由《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

》和《探究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究活动组成。

(见表6—1)

  科学探究注重观察实验,注重事实证据。

利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做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能帮学生获取事实证据,提高探究能力。

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训练,又考虑到各个探究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个探究活动之间有着整体感知,具体引导,进行训练,巩固提高的逻辑关系。

以一个大的探究活动为主线,辅之以拓展活动、科学自助餐等环节,使学生在亲历探究活动的同时,学会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

同时,渗透了“尊重证据,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火与生活》由联想热身引入,从学生们熟悉的火说起,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交流“火与我们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

”并讨论“中断燃烧该怎么办?

”从而引出对燃烧秘密的探究。

本课起到统领全局、贯穿始终的作用。

  《蜡烛会熄灭吗?

》是本单元探究的重点,以猜想与实验(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

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

)作为探究活动的开始,然后安排了实验与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与杯口下垫棋子数量即空隙大小的关系,揭示了对比实验的实质)、设计实验(蜡烛高度的不同与燃烧时间长短的关系)、讨论(蜡烛熄灭的原因,引出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补充阅读(空气的成分,按比例涂画)。

《蜡烛会熄灭吗》这一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学习用表格、柱形统计图等方法进行记录,最后达到初步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目的。

  由于学生对控制变量探究实验有了基本了解,并初步作了尝试,《探究燃烧之谜》在教材呈现上对探究环节作了简化。

首先创设情境,介绍两起真实的火灾事件,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燃烧的秘密,在猜想的前提下(两起真实的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和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

燃烧的起因可能是什么?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怎样利用纸片、煤、石头等设计对比实验?

怎样灭火?

)。

《探究燃烧之谜》的二级目标的训练是在《蜡烛会熄灭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起到进一步巩固技能训练的目的。

  三个探究活动在二级目标的训练上有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引导到放开的不同层面,并构成了观察与提问——猜想与假设——计划与组织——简单实验并记录数据——交流与结论等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

(见表6—1)

  本单元与其他单元不同之处有两点:

其一,燃烧需要氧气的知识是隐性的。

首先让学生在探究蜡烛燃烧时间长短与杯口垫棋子数量多少(实际是进入空气的多少)的实验中充分体验,然后以阅读的形式作为补充资料巧妙揭示。

阅读后的动手涂一涂,充分显示了支持燃烧的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为揭开燃烧之谜作了铺垫。

其二,为体现教材的综合性,本单元列举的火灾是真实事例,促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

  “科学自助餐”中“遇到了火灾怎么办”这一活动内容的选取,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向他们展示了在火灾面前如何自救、如何逃生的种种办法,以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 火与生活

  【要点】了解火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了解火也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

  【目标】

  

(1)正确认识火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了解火就是一种燃烧现象,燃烧是有条件、可以中断的。

  (3)使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保持可持续性发展。

  【怎样进行】

  

(1)活动引入。

本单元的起始安排了“由火想到什么”的联想热身活动,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论火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文中安排了“火”字形的网状图,力求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图中的内容揭示了火给人类带来的益处及灾难。

  教学中有关火的话题很多,因此可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其搜集有关的内容,述说所见所闻,利用所找的事例、图片等资料在全班进行交流。

可以先在小组内进行,也可以直接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活动。

教学中注意,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可能是单一方面的,教师应及时引导,从正反两方面讲述,这样便于下一环节的正常进行。

  

(2)交流:

怎样看待火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中,这个环节应与第一部分内容自然衔接,也许在学生的谈论讲述中,已经阐明了自己对燃烧现象的看法,为此,教师应注意两部分合理整合。

  (3)讨论与总结。

待学生交流了火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后,围绕“中断燃烧怎么办?

”进行讨论,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什么方法控制燃烧。

这个环节的安排为后两篇课文的研究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

  【应变参考】《火与生活》为本单元引入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时间安排,教学时间不拘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不局限于谈论、交流,还可用壁报、展览、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学习。

  2 蜡烛会熄灭吗

  【要点】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目标】

  

(1)初步学习并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

  

(2)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空气的气体形态及成分,了解人类对空气性质的利用。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

  

(1)猜想与实验引入。

为了更好地突出事实与证据这个一级目标的训练,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课文的开始就安排了“几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

”的猜想环节,将其作为探究活动的引子,旨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猜想,并加以记录,然后验证自己的猜想。

文中安排了几种不同情况,首先出示了形状、高度都相同的两个杯子,但1号杯子无底,2号杯子有底。

用两个杯子同时扣住高度相同的正在燃烧的蜡烛,结果会怎样?

接着出示3号杯,杯子下垫1个棋子,猜想里面的蜡烛会熄灭吗?

记录下猜想的结果。

然后又出示了在3号杯口垫2个棋子、3个棋子,里面的蜡烛又会怎样的情况,这个环节的安排,既渗透了变量控制的实验主旨,又为引出“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

”的问题研究做了铺垫。

  教学中,宜采用分组实验,具体的分工由学生自定。

实验时,尽量选取透明度较好的玻璃杯,易于观察蜡烛燃烧的时间。

由于1号杯无底,蜡烛不会熄灭,只有将燃烧物(蜡烛)本身燃尽时才会熄灭,而2号杯中有底倒扣,杯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因此蜡烛也不会立即熄灭,待燃尽杯中的氧气后蜡烛才会熄灭。

做完验证后,出示3号杯,在杯子口垫一枚棋子儿,会怎样呢?

在学生猜想记录的前提下,动手一试,获得证据。

至于杯子口下垫2枚、3枚甚至更多枚棋子会怎样,此刻只进行猜测即可,因为它只是问题的引子,后面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还要具体地研究。

(实验时,3号杯会有少量的空气从杯底补充进去,因此,蜡烛燃烧的时间比2号杯子要长些,同样杯口垫棋子的多少会与燃烧的时间成正比)。

在这种猜测的基础上,自然引出对“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

”的进一步猜想,从而进行控制变量实验的教学与设计。

  应注意:

1、先让学生大胆猜想各种情况的结果,然后在实验中取证,验证自己的猜想;2、教师在课前对实验多做几次,掌握一定的数据;3、蜡烛的高度一般在5--8厘米比较适宜。

杯口下的棋子宜选取长方体形状便于垫放,而且棋子应有一定的厚度(学生们玩的陆战棋子即可)。

否则,垫一枚与垫两枚、三枚的燃烧时间没有明显变化(普通硬币的厚度不够,若用硬币则采取2、4、6枚进行)。

  

(2)变量控制的实验设计与记录。

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设计控制自变量的简单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课文安排了实验与记录环节,研究蜡烛燃烧的时间与杯口垫棋子的多少是否有关,从而较好地理解实验的本质。

文中出示的3号、4号、5号杯子相同,蜡烛的高度也相同,为保证实验的准确,需要控制的是:

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记录燃烧的时间,在此实验中,只有杯口垫的棋子数量这个唯一的条件不同。

  教学时,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需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并分析这个实验。

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认为三个杯子同时实验有一定的难度(分组实验时,需三人同时点燃蜡烛,同时扣下杯子,如果动作不在同一时间则影响准确度),可选择两两杯子进行,如3号杯和4号杯,或3号杯与5号杯,或4号杯与5号杯,这样便于操作,可比度极强。

  教学时应注意:

1、实验几遍后,随蜡烛高度的变化,实验的数据将有变化,所以提醒学生,对比中的两个蜡烛或三个蜡烛的高度应保持一致,必要时用尺子量一量,用剪子剪一剪;2、分组实验前,让学生充分讨论,分工合作等操作要领。

因这个分组实验关系到下边的自行设计实验质量的高低。

3、实验后的对比实验条件的分析很重要,不可忽视。

4、每次实验后,提醒学生将杯口提起晃动,放出杯口处沉积的二氧化碳,以免影响实验效果。

5、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研究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待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变量控制的实验操作后,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实验,自行利用柱形记录表的形式记录。

文中先给予了“蜡烛高度不同”这个自变量,要求学生试一试,然后进一步提出了‘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还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问题,再次让学生独立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

  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开放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由选取相同条件,自由组合实验小组,进行分工与合作。

教师应适当点拨学生先进行实验前的组内讨论,方案制定后再进一步实施,记录实验数据。

待全班实验完毕,再进行大型的汇报。

汇报组需阐述本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其它组可以进行合理的提问和补充。

  需要注意的是:

1、由于蜡烛高度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方法较多。

如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大杯子,或同时扣下相同的两个小杯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一个棋子,或同时在两个杯子口下垫两个棋子等,教师应注意把握。

2、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讨论:

蜡烛熄灭的原因。

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的讨论,实质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具体实验进行讨论。

由于学生参与了实验,已了解到所扣杯子的不同,因而产生的结果不同,所以他们对此讨论会有一定的把握,也会有一定的兴趣。

只要他们谈论到燃烧与空气的多少有关就可以。

至于燃烧与空气中氧气的关系,文中没做重要的实验,教师可以补充,也可以将此环节与第五部分的阅读有机整合在一起。

  (5)补充阅读。

空气的成分、性质以及人们对空气的利用等有关知识,是借助阅读资料来介绍的。

在文字介绍的基础上,安排了学生动手涂一涂的活动,便于进一步了解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例。

文中的卡通图,介绍了空气与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