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697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docx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

河南省人口计生委关于

印发《河南省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

推广方案》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口计生委,省直管县(市、区)人口计生委: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进一步推广中西部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的要求,现将《河南省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推广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河南省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推广方案

二O一O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河南省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推广方案

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是国家人口计生委与日本协力机构合作实施的重要技术项目,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等三种方式,分别对母婴、青少年和中老年三大人群,开展妇幼保健、青春期保健和中老年保健三种服务(简称3x3模式)。

我省荥阳市是全国8个试点地区之一,该项目实施五年来,引入新的服务理念,开展以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为重点的公共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促进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体制机制创新,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更好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思路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要求,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经验要在中西部省份全面推广,为做好我省的推广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义

(一)实施家庭保健项目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体现。

人口计生工作已经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工作内容从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模式从控制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

开展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是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同时,以提供生殖健康家庭保健的具体方式,体现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和更加注重宣传倡导,是提高人口健康素质的基本保证,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措施,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具体体现。

(二)实施家庭保健项目是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和拓展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职能的有效途径。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目前我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和奋斗目标。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系统是农村卫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健全、软硬件环境优良、服务能力较强的服务体系,具有为农村居民开展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的责任和优势。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育龄人群的减少和节育政策的调整,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履行好以四项手术和避孕药具发放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职能有待进一步拓展,以生殖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保健是从当前育龄群众需求出发,促进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向综合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优质服务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实施家庭保健项目是落实利益导向机制的重要形式。

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坚持“以服务对象满意为中心”的优质服务理念,从群众最关心的家庭及其成员的健康保健出发,为母婴、青少年和中老年三大人群提供贯穿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三项服务,使健康这一基本民生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今天的中老年人是过去计划生育的执行者,今天的妇女儿童是现行的计划生育的落实者,今天的青少年是今后计划生育的主体,为他们开展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是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兼顾过去,立足今天,把握未来的基本要求。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实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目标,以增强人口计生系统服务能力为动力,以实施项目为载体,本着有利于计划生育基本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为实现中原崛起、构建和谐中原创造有利的人口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各地在全面实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3ⅹ3服务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条件,选择在某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率先开展某一方面的服务,在取得经验后再推动其他服务项目。

2、借鉴经验,自主创新。

项目试点地区创造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有基本经验和特色经验。

基本经验是项目的基本活动,是各地可以借鉴普遍适用的;特色经验是各项目点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的特色服务。

各地要充分考虑本地实际,认真分析、论证这些经验在本地区的可拓展性,借鉴那些具备实施条件和便于推广的经验,并发挥好自己的工作优势,创新服务内容,打造自己的特色服务项目和品牌。

3、统筹安排,推动工作。

要确保项目目标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相一致,将项目活动纳入到日常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而不是将项目活动与日常工作相分离。

要特别注意把项目推广与全省正在开展的“生殖健康进家庭”优质服务活动相结合,与“优生促进工程”相结合,与“生育关怀”和关爱贫困母亲活动相结合,与“关爱女孩”行动相结合,与“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纳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建设,开展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

4、积极稳妥,务求实效。

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是促进家庭幸福的公益性事业。

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理念,维护公民的生殖健康权利,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推广计划,积极、稳妥、扎实、认真地推动项目的持续发展,让广大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三、工作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工作目标:

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逐步推广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能力提升,使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服务内涵向综合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优质服务转变,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主要内容:

结合各地实际,以初级保健为目标,将主业提升和服务拓展相结合,创建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保健等各具特色的“1+3x3x3”服务模式:

“1”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3x3x3”即以社区(村室)为依托,以家庭为单元,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为载体,通过健康教育、健康检查和健康咨询3种形式,为母婴、青少年、中老年人群,开展妇幼保健、青春期保健和中老年保健3种服务。

1、3种服务载体:

(1)以社区(村室)为依托:

充分利用社区(村室)这一平台,发挥社区(村室)的作用,做好宣传发动、民意调查、人员组织等工作,协助做好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

(2)以家庭为单元:

以育龄妇女为核心,扩展到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关注他们每一阶段的健康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3)以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为载体:

充分利用计划生育服务网络资源,为3类人群提供3种服务。

2、3种服务方式:

(1)健康教育:

设置符合健康教育要求的场所、教学用具,配备和培养具有资质的健康教育者,制定项目健康教育规划和年度健康教育计划,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

(2)健康咨询:

设立健康咨询室,配备必要的设备、资料,配备具有一定医学和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实践经验、接受过项目的有关培训、有独立完成个案咨询以及团体咨询能力的咨询人员,合理安排咨询时间,通过现场咨询、个别辅导、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形式,开展健康咨询活动。

(3)健康检查:

购置必要的仪器设备,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免费开展基本体格检查服务,同时结合计划生育业务,开展项目范围内的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检查服务。

3、3种人群服务:

(1)母婴/妇幼保健:

定期举办妇女、儿童健康保健知识健康教育讲座;设置母婴/妇幼保健咨询室,由专业的经过咨询培训的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设置妇科检查室和孕期健康检查室,由专业的妇科和产科医师进行健康检查;县级家保中心组织人员每年定期巡回在各乡(镇)进行妇女健康检查;对产后妇女及婴儿进行健康访视。

(2)青春期保健:

为相关学校、企业、社区等的青少年人群开展青春期保健健康教育讲座;设置青春期保健科,开设热线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网络服务,开展青春期保健健康咨询服务。

(3)中老年保健:

定期举办中老年保健健康教育讲座;设置中老年保健咨询室,由专业的经过咨询培训的人员提供咨询服务;设置中老年健康检查室,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每年不定期在各乡(镇)对中、老年人群进行健康检查。

四、主要活动内容

1、理念倡导。

加强对包括政府、人口计生、相关部门在内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服务人员、以及群众的全方位家庭保健服务理念倡导,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2、群众需求调查。

了解本地区群众在家庭保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需求和期望,根据问题,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根据需求开展有针对性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

3、计划拟定。

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实施方案和年度活动计划。

4、能力建设。

通过开展进修、实习、短期培训和再培训、技术比武、岗位练兵等方式,提高技术人员服务能力。

5、硬件建设。

多方筹措资金,添置必要设备,完善家庭保健服务场所和服务设备。

6、软件建设。

根据各地实际,设立县级和乡级“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中心”,县级家保中心在整合原科室设置基础上增设母婴/妇幼保健科、中老年保健科、青春期保健科;各科人员由专、兼职医务人员担任,由原技术服务机构统一管理。

7、实施家庭保健服务。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为群众开展上述“3x3x3”家庭保健服务。

8、家庭保健服务评估。

定期对家庭保健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掌握计划进度,了解群众的评价和群众健康改善问题,及时调整家庭计划。

9、相关部门协调。

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

五、总体部署及具体要求

(一)总体部署

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在全省逐步推广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让群众享受基本的健康保健公共服务,使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成为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能。

第一阶段:

2010年为拓展阶段,在安阳市内黄县、林州市、安阳县、龙安区、新乡市获嘉县、周口市鹿邑县和另外45个国家级优质服务县进行拓展。

第二阶段:

2011年为推广阶段,在全省省级优质服务县推广。

第三阶段:

2012年为普及阶段,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实现生殖健康家庭保健服务项目全覆盖。

(二)具体要求

1、开展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的县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成立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日常工作的开展。

2、在县、乡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中心挂牌,并设置相应科室,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3、县级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办公室要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年度活动计划,与项目办公室机构组成情况一并报省人口计生委国际合作项目办公室(人事处)。

4、省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办公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举办一次经验交流会,组织一次评估督导。

县级项目办公室通过开展学术活动、专题讲座、选派人员进修、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加强培训,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学习,每年组织一次业务考核。

县(市、区)项目办公室每年至少举行二次对乡(镇)计生服务人员的理论培训,组织一次对乡(镇)计生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考核。

5、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中心每年为育龄妇女、青少年和中老年3类人群至少各举办一期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讲座。

在家保中心设置咨询室,开展咨询服务,建立咨询记录,每年开展一次咨询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活动。

每年为中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为育龄妇女开展一次妇科病普查,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6、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办公室做好项目资金预算,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确保家庭保健项目所需资金落实到位。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在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

要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特别是要与卫生、教育、老龄委和妇联等部门加强联系,发挥他们的优势,共同做好工作。

县以上人口计生部门要成立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领导小组,明确相关科室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

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实施规划、项目方案和年度活动计划。

要把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纳入人口计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作为评选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示范县条件之一。

(二)优化环境,提升能力

积极为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创造优良的软硬件环境。

根据群众和项目拓展需求,配备开展服务所必须的设备,完善家庭保健服务场所和设施。

按照既要符合医学标准规范,又要体现计划生育人文关怀的要求,为群众营造温馨、舒适、科学和安全的服务环境。

市、县两级服务机构要以拓展服务项目为突破口,争取实现“三证五定”,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增强规范意识。

根据服务内容和能力提升的需要,开展培训与再培训。

选送人员进修、培训,培养业务骨干,开展相关业务的学习,更新知识。

省将举办项目培训班,并邀请有关专家授课。

(三)加强指导,定期督查

充分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请专家来指导,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解决项目拓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的具体实施和健康发展;走出去学习外省和其他地区的项目经验,合理吸收利用。

加强对基层的指导,各省辖市计生服务中心要在指导项目的顺利开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省人口计生委将适时举办项目经验交流会,给各地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在项目每一阶段结束时,省计生委将组织对项目县进行督查评估。

(四)增加投入,落实经费

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是造福人民的民生工程。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都要高度重视,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设立专项经费,将生殖健康家庭保健项目列入公共预算,确保投入到位。

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在事业费中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家庭保健项目顺利实施并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