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流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4688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流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播学流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播学流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播学流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播学流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播学流派.docx

《传播学流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流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播学流派.docx

传播学流派

【传播学流派】

一、经验学派(传统学派)

主要指以经验性、定量的研究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侧重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经验性研究方法指运用可观察、可测定、可量化的经验材料对社会现象或社会行为进行实证考察的方法。

1、两个重要特征:

(1)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

(2)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经验性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

(1)研究程序应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2)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无可争议的科学数据和材料;

(3)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构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式或“定理”。

3、缺陷:

(1)可量化、可观察的经验材料是有限的,而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是无限的,况且人的精神和理性活动不能单纯靠经验材料加以说明;

(2)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问卷调查、控制实验等程序和技术缺乏精确性和严谨性;

(3)从个人或小群体处获得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的微观方面具有一定效用,但不适合研究宏观社会结构和整体历史进程;

(4)由于受到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者的学术立场不可能做到纯客观。

4、代表人物和代表性研究: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拉斯韦尔

美国政治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对传播学的贡献集中在宣传分析和传播过程研究。

1926年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通过描述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之间的宣传战,断定宣传能够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宣传研究的经典著作。

(1)5W模式:

谁?

——说了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产生了什么效果?

(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1948年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明确提出,是传播学中的经典传播过程模式,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范围和层面。

(2)传播的三大功能:

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拉扎斯菲尔德

(1)主张将传播媒介置于完整的社会环境中考察,运用实地调查法对广播媒介进行了研究,对当代大众传播的研究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开创了大众传播研究的新领域。

(2)最早将社会调查法系统地应用于受众研究,以美国总统选举为课题,进行了“伊利县调查”,出版了《人民的选择》,提出了“舆论领袖”概念和两级传播理论,认为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而有限的,传播环节中存在众多因素,使传播学结束了“枪弹论”时代,进入“有限效果论”时代。

#卢因

(1)最早提出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场论”和“群体动力论”,借用物理学中的“场论”来类比心理活动;最先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观点、动机、行为和倾向的影响。

群体动力论认为一个群体就是一个场,群体是一个整体而不是个体简单相加,群体与个体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群体。

群体的规范直接制约和影响个人行为。

传播者要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观念,不仅要考虑它的个人因素,更要考虑它所属的群体因素。

(2)最早提出“把关”和“把关人”的概念。

指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带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而那些能够控制信息流动的人就是把个人。

#霍夫兰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主要研究说服与态度的关系。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主持军方有关电影对军人影响的研究,被认为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

(2)他首次把心理实验法引入传播学领域,并将之应用于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并从信源可信性、传播技巧等方面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

#施拉姆

第一位传播学家,传播学之父。

(1)他的最大贡献在于把美国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综合起来,在前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修正并使之系统化、结构化,从而创立了传播学这一新兴学科。

传播学创立的标志是1949年由他编撰的传播学著作《大众传播学》的出版。

(2)他还大力推进传播学教育,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创建研究机构,培养了一大批知名学者;不断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发展;提出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的新观点或新理论,极大地丰富了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主张第三世界国家应该首先致力于小媒介的建设,解决当务之急,而不应脱离国情,一味追求西方的速度。

5、经验学派的多元主义意识形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从批判的立场上研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大众传播,也不可能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他们只能出于维护现存制度的目的,从“管理”的角度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

二、批判学派

批判学派是在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

(1)根植于欧洲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深受欧洲传统人文批判思潮的影响。

(2)建立在欧洲独特的传播实践基础之上——欧洲强调公共利益,公共传媒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的传播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对商业传播体制怀有一种天然的警惕。

(3)西方文明危机,如环境危机、精神危机等,引起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思。

(一)法兰克福学派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成立,标志着法兰克福学派的诞生。

霍克海默的大众文化研究:

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已变成一个全面管理的社会,或单维社会,由于技术合理性就是统治本身的合理性,所以,大众文化并不是在大众那里自发形成的文化,而是统治阶级通过文化工业强加在大众身上的一种伪文化。

这种文化以商品拜物教为其意识形态,以标准化、模式化、伪个性化、守旧性与欺骗性为其基本特征,以制造人们的虚假需要为其主要的基本手段,最终达到的是自上而下整合大众的目的。

霍克海默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大众性不在于艺术生产的具体内容和真理有无关系,而是取决于娱乐工业的意志。

大众性把人们塑造成娱乐工业本身喜欢的那类人。

阿多诺的文化工业论:

文化工业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

文化工业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

后来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词来描述文化事件和产品对社会的影响,认为文化工业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社会胶”(“社会水泥”),它是统治和结合的工具。

阿多诺主张用“文化工业”代替“大众文化”,来表示现代大众传媒及其传播的流行文化。

文化工业生产的不是艺术品,而是商品,大众传播媒介与一般商品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它们从一开始就是作为可在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被生产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商业价值,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真正的精神需要。

文化工业以文化、艺术为名,却是在兜售用来获取利润的文化商品,使大众的闲暇时间变成了另一种被剥削的劳动。

文化工业具有浓厚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隐蔽地操纵人们的身心乃至潜意识活动。

防止人们产生批评性思想,维持稳定统治,并由此成为人们的基本原则的定义者。

它是一种是控制密不透风、使统治秩序变得更坚固的“社会水泥”。

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论

本雅明主要是从艺术的层面上探讨了技术和机械复制。

在本雅明看来,生产技术的变革会对艺术生产和对艺术品的接受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代生产技术对艺术的最大影响就是机械复制技术所造成的变化。

本雅明对机械复制艺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热切的好感,他认为,机械复制艺术具有一定的解放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崇拜性的权威艺术,取而代之以更为民主的“流行文化”,开启了从“氛围文化”向“民主文化”发展的进程。

在“民主文化”中,意义不再是独一无二的,而是可以被质疑的,意义产生于消费,而非生产方式。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ity)

所谓单向度,是指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还是科学、工艺、哲学、日常思维,都是“单面”的,即只有承认和接受现实的一面,却没有否定和批判性的一面。

马尔库塞区分了虚假需求和真实需求,虚假需求指“那些特殊的社会利益集团为了压制个人而加之于个人之上的需求”。

现代社会用各种方式引诱人民消费产品,无论这种消费是否出于人们自身的真正需要。

大众媒介及其造就的文化工业在使人们成为“单向度的人”的过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在大众传播媒介的引诱之下,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不断得到一种虚假的满足。

人们已经被现代社会所吞没,丧失了自己的灵魂,但人们自身却意识不到这种异化状况。

哈贝马斯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知识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哈贝马斯改良了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的激进主义和悲观主义态度,实现了批判理论的“语言学转向”,以交往行动理论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

哈贝马斯主张用交往理性来取代工具理性,从而建立理性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基础性地位。

(1)交往行为理论:

以一个说话者和至少一个听者构成的互为主体关系为基础的言语行为和交往行为为出发点。

用交往理性代替了工具理性。

(2)公共领域论:

最早的“公共领域”起源于古希腊城邦的广场集会。

现代意义的公共领域则诞生于18世纪的资产阶级内部,是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的一种理性的、批判性的公共辩论,主要场所是各种沙龙、咖啡馆、剧场等。

哈认为,公共领域具有脱离国家控制和市场操作的相对独立性,是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政治活动空间。

在此领域,公民可以自由表达和沟通,也可以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

公共领域是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大众媒介是发挥公共领域作用的重要一环。

然而,现代大众传媒的普及所导致的公共领域中近代的最后一次转型,却带来了“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再封建化”: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传媒的渗透使得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渐趋融合。

其后果之一,就是传媒的民主功能下降。

现代大众媒体日益为意识形态所操纵,为资产阶级利益所控制,政治利益理性取代了大众话语。

同时,传媒的不断商业化使得公共领域被广告所“劫持”。

这一切使得公共领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

评价:

法兰克福学派开创了传媒批判理论的先河,深刻地影响了此后各种批判学派的研究取向。

但他们在颂扬高雅文化的同时却贬抑大众文化,完全忽略了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积极的一面,因此,他们的批判仅仅停留在单纯否定性的批判阶段,始终找不到必然的出路。

(二)政治经济学派

传播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即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来考察传播现象,将传播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代表人物是格雷厄姆·默多克和彼得·戈尔丁。

该学派依据马克思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出发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

他们认为大众传媒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部门,统治阶级获取了对知识、信息和社会形象传播的控制权,因此他们要通过媒体来保障利益和带来这种利益的社会制度。

产生的原因:

(1)传播媒介发展成为20世纪的新型大工业;

(2)国家政权对传播过程的生产、分配、消费、控制等活动的参与日益增多;

(3)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不平等和“文化帝国主义”现象。

《范式与理论》P316

(三)文化研究学派(伯明翰学派)

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

代表人物:

霍尔、霍加特等。

主要观点:

1、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

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3、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和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4、尽管如此,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霍尔模式:

他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

(1)优先式解读:

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

(2)妥协式解读:

部分基于媒介讯息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背景来理解讯息(3)对抗式解读:

对媒介提出的讯息意义作出完全相反的理解。

霍尔模式表明,意义不是传送者“传递”的,而是接受者“生产”的。

阅读文本时一种社会活动,是一个社会谈判和观念博弈的过程。

(四)意识形态“霸权”理论

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

文化霸权理论充分强调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他认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统治阶级为了确保其统治地位,会利用霸权(即统治集团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社会控制模式),劝诱被统治阶级接受其道德、政治、文化价值。

凭借霸权的实施,统治阶级就无需动用强制性的武力手段来维持统治秩序。

霸权的关键不在于强迫大众屈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在于使其自愿服从、积极参与、自觉地同化到统治阶级的世界观中去。

在大众传媒时代,文化霸权社会更加明显。

大众传媒一方面维护领导集团的利益,为其歌功颂德,灌输他们的政策思想;另一方面,为了维持自身所赖以生存的观众群,以及社会的稳定,又使各种其他观念同时存在,使冲突与共识、统治与抗争在文化霸权的统治之下并存。

霸权理论为文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和新的研究视角,把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消费看成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进行霸权争夺的过程,用一种动态的权力斗争的观点取代了原先静止的单向的文化观。

阿尔都塞

他认为,意识形态和科学本质上是决然不同的东西,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存在的真实情况的想象性的关系的“再现”,它以仪式的方式控制实践,为个体创造赖以生存的现实世界。

国家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传媒、文化等系统,二是强制性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警察、法律等系统。

维持国家存在的关键点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国家不能赤裸裸地暴露出强制性国家机器的功能。

阿尔都塞的理论指出了有关意识形态的新问题和新的思考途径;他的意识形态机器理论为大众传媒的批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在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五)芝加哥学派

1、杜威——实用主义哲学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以倡导实用主义哲学著称,是一位对美国学术风格产生深远影响的学者。

他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提倡的实用主义精神对后来的大众传播影响深远。

实用主义主张把所有的思想和判断都作为待定的结论,然后用经验的方法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根据结果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测来判断其合理性。

通过不断地实验和试错,人们总会找到关于一个问题的正确答案。

这种带有浓厚经验主义色彩的理论,摆脱了欧洲学者以内容自省思考为主的坐而论道似的研究风格,转而用实际调查说话,用经验结果检验理论假设,确定了美国大众传播的主要风格。

(2)对本能心理学的刺激----反应模式表示质疑。

他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个体对于刺激的解释也会影响其反应,因此在刺激和反应之间还应该加入个体的解释。

即人的反应过程应该是刺激-解释-反应。

强调了人对意义的解释的重要性。

强调象征符号是芝加哥学派的明显特征之一。

(3)强调传播活动对于民主的重要意义。

社会和民主不仅是由于传播而存在,而且它们就存在于传播中。

(4)杜威及其深受其影响的库利和帕克,都对媒介技术发展对社会的促进作用表示乐观。

他们坚信现代媒介技术使我们有机会增进社会成员的相互理解,提高了个人素质和政治参与意识。

2、库利

(1)“镜中我”理论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

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

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

这种联系包括:

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2)赋予了传播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传播与外部世界之间不存在截然的界限,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所有的客体和行动都是象征符号。

3、米德——符号互动论

(1)与布鲁默一同创立符号互动论。

a.社会现实和物质现实都是有意义的,我们通过对象征符号的意义做出解释而获得对世界的经验b.符号的意义是人民通过和其他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获得的c.人的决策和行为不是建立在外界的刺激上,而是建立在他对环境的主观理解和社会期待上d.自我和其他社会客体一样,也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2)米德“主客我”理论。

人的“自我”意识是伴随着意义的传播活动而形成的。

自我是“主我”(I)和“客我”(Me)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

“客我”和“自我”的对话和互动形成统一的社会自我。

4、帕克

主张把新闻传播活动放到整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考察,研究它们在整个社会和制度中所起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其主要成员之间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还是呈现出一些相似的整体特征。

首先,他们关注象征符号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影响,认为自我和社会共识都形成于符号互动之中。

其次,芝加哥学派的研究者关注具体的社会现象,从经验的角度对其加以解释。

最后,芝加哥学派关注大众传播在民主制度中所起的作用。

(六)结构主义——符号学派

结构主义—符号学分析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了意识形态,他们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符号建构,由日常符号表现出来,而符号的意义则是在与受众的互动中产生的。

简单的决定论忽略了意识形态的日常性和复杂性,而结构主义—符号学却从符号的建构这一微观之处统构了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

另外,结构主义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叙事学,它成功解决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叙事结构,它告诉我们故事的形成机制;二是叙事主题,它告诉我们在媒介故事中“谁在说话”。

1、索绪尔

指出了符号建构意义的可能性。

认为符号的意义来源于符号组成的系统,来源于符号在系统结构中的位置,即与同一系统中其他符号的关系。

提出了“符号=能指+所指”的公式,并划分了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2、罗兰·巴特

继承了索绪尔的观点,并进一步提出了符号表意系统的“表面意义”和“内涵意义”的概念。

认为意识形态的运作正是在内涵意义的层面上发生的,大众传媒传递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就是内涵意义。

对媒介进行了陌生化解读:

符号的意义本来是多样的,并且不断变化的,但在意识形态的作用下,符号变得单一和固化,并让人们认可这种经过意识形态选择后的、单一和固化了的意义是“自然”的。

巴特尔倡导“陌生化”解读,批判意识形态对符号意义的“自然化”。

他把渗透了意识形态的符号文本称为“神话”,即当把一个符号(包括一个能指和所指)作为一个新的能指,指向一个新的所指的时候,它就构成了一个“神话”。

巴特尔认为有必要揭示出意识形态在“神话”中的运作方式,并对此进行批判和解构。

这种结构过程叫做“去神话”或“陌生化”。

三、技术学派

(一)哈罗德·英尼斯

英尼斯在《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中阐发了他的媒介理论。

(1)传播媒介具有时空偏向性。

时间偏向性媒介:

易于长久保存却不便远距离传输的媒介。

利于树立权威,从而形成等级性社会体制。

空间偏向性媒介:

便于远距离传送但长久保存性差的媒介。

有利于远距离管理和控制,从而形成中央集权但等级性不强的社会体制。

一个社会主流媒介的时空偏向性与文明的兴衰密切相关。

一个新的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把媒介传播技术视为政治和经济进步的基础。

(2)出现了一种比较简单的对他这类观点的归纳:

比较强调媒介形态决定社会结构的观点,被冠以“硬媒介决定论”;而认为媒介决定社会结构式简接的观点,被冠以“软媒介决定论”。

(二)麦克卢汉

加拿大传播学家,出版一系列著作《机械新娘》、《媒介通论:

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等。

是六七十年代国际传播学界最知名、最具争议的学者,美国《生活》杂志称该书为“电子世纪”的先知;麦克卢汉本人也因此而被《纽约先驱论坛报》的评论誉为“是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

1、媒介即讯息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提出的概念,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即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在麦克卢汉看来,每一种新媒介产生都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2、媒介:

人的延伸

这是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中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

技术性传播媒介的发明和使用,的确极大地扩展了人类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使人类可以“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用“人体的延伸”来概括技术性媒介的根本特性,无疑是抓住了要害。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的延伸”不单是一种技能的延伸,而且是一种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一种延伸。

在论述各种延伸的过程中,他始终围绕着作为人体延伸的媒介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来展开。

在麦克卢汉看来,由于技术性媒介总是随着技术的创新发明而不断创新,从而不断地改变着我们使用媒介的形态。

正是由于媒介作为人体的延伸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麦克卢汉认为媒介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而且是区别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基本标志。

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分为三个主要时期:

口语传播时期、文字印刷传播时期和电子传播时期。

3、热媒介与冷媒介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

如照片、拼音文字、印刷品、收音机、电影。

“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如卡通画、象形文字、电话、电视等。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

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地球村”概念的提出

他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的普及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距离大大缩小,于是人类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部落化,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地球村”。

在论述这一概念时,他强调了媒介的超时空力量,各类信息媒介在改变着人类信息接受方式的同时,也跨越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使人类更加相互依赖和彼此了解。

地球村的理念在互联网时代更加突出和现实化,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理论的预见性。

四、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论

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一定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相适应;它们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决定精神,而是更多地表现在相互作用之中。

2、精神产品在现代社会中较多地表述为信息,信息与一般物质产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物质产品消费的是其本身,而信息消费的是其内容,且可被多次消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