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大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4243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4.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复习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复习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复习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复习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大纲.docx

《复习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大纲.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复习大纲.docx

复习大纲

遥感方向复习大纲

(一)遥感与电磁波理论

1.遥感与电磁波2.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

3.遥感的概念4.遥感系统5.遥感的类型6.遥感的特点

(二)地物波谱特性

1.地物波谱的概念2.植物、水体、岩矿、土壤4大自然地物的波谱特性

(三)遥感成像机理与影像特点

1.遥感平台2.摄影成像与影像特点3.光机扫描成像与影像特点

4.推扫式扫描成像与影像特点5.雷达成像与影像特点

(四)遥感图像处理

1.遥感图像的系统处理与应用处理2.光学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计算机处理

3.数字图像的几何纠正与辐射纠正4.数字图像的变换与增强5.数据融合

(五)遥感图像分析

1.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

(1)解译标志

(2)解译方法与步骤

2.遥感图像的自动识别分类

(1)监督分类

(2)非监督分类

(3)智能化识别分类的发展趋势

(六)遥感应用

1.资源调查与管理2.环境监测与评估3.灾害动态监测与管理

二、考试要求

(一)遥感与电磁波理论

1.了解黑体辐射定律、维恩位移公式的意义。

2.大致了解大气层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理解大气吸收与散射机理、大气窗口概念以及大气传输方程。

3.理解遥感系统的构成4.掌握遥感类型划分原则与类别

5.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越性

(二)地物波谱特性

1.理解地物波谱的概念及其对遥感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植物、水体、岩矿、土壤波谱的基本特点

(三)遥感成像机理与影像特点

1.掌握遥感平台的概念,掌握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TM、ETM+、SPOT、QUICKBIRD、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波谱段范围、分辨率等)

2.理解摄影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3.理解扫描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

4.了解微波遥感原理与影像特点

5.掌握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概念及意义。

(四)遥感图像处理

1.理解遥感图像的系统处理与应用处理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理解并掌握颜色视觉的相关概念、颜色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彩色合成原理。

3.理解辐射纠正、几何纠正的目的、意义、基本原理;掌握几何纠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4.理解图像拉伸、彩色增强的原理和方法;掌握K-L变换、K-T变换的原理、步骤、特点。

5.理解数据融合的目的、意义、概念,掌握数据融合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五)遥感图像分析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自动识别分类的原理、基本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1.掌握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的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解译方法。

2.理解图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遥感应用

1.了解遥感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国土资源的调查与管理中的应用。

2.了解遥感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的应用。

3.了解遥感技术在水灾、火灾、虫灾、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的发展趋势:

1)传感器分辨率的大幅提高;

2)遥感平台有遥感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有一定时间间隔的短中期观测发展为以国际空间站为主的,多平台,多层面,长期的动态观测;

3)光谱探测能力急剧提高,成像谱段范围拉大,光谱分辨率提高;

4)遥感图像处理硬件系统从光学处理设备全面转向数字处理系统.处理软件不断翻新,向自动化,智能化,与GIS集成一体化和可视化方向发展.

写出SPOT多光谱,ETM,MODIS三类传感器获取图像的植被指数计算公式.

答: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用以使植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ETM,MODIS和SPOT获取植被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写出SPOT图像的共线方程(旁向倾斜θ角),在其纠正模型中涉及到的未知参数有哪些

答:

了解成像的几何关系,能推导其共线方程,并掌握纠正模型所须的参数.

写出ISODATA的中文全称和步骤.

中文全称:

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算法.

(1).初始化;.选择初始中心;

(2).按一定规则(如距离最小)对所有像元划分;

(4).重新计算每个集群的均值和方差;按初始化的参数进行分裂和合并;

(5).结束,迭代次数或者两次迭代之间类别均值变化小于阈值;

(6).否则,重复3-5;

(7).确认类别,精度评定.

写出MODIS中文全称,指出其特点.

全称:

中等分辨力成像光谱仪.

特点:

波段36个:

光谱范围0.4—14.5μm;地面分辨率:

250m,500m,1000m;

宽视域:

扫描角55°,宽2330公里;快速:

1-2天获全球数据;高辐射分辨力:

12bit.

请你说出与遥感有关的书和专业杂志(至少各3种)

书名出版社遥感原理与应用武汉大学出版社遥感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微波遥感武汉大学出版社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测绘出版社刊名主办单位遥感学报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武汉大学遥感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学院遥感联合中心,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遥感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20分)

1、多波段遥感:

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

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移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吸收,从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

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

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3、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4、竖直摄影与倾斜摄影:

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

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3、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暖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4、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5、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解译知识获取子系统、狭义的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6、全球定位系统在3S技术中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精确的定位能力和准确定时及测速能力。

7、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Landsa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2)地形起伏的影响(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丰富的信息量

(2)直观性强(3)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4)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2)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气状况的影响2)垫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1)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2)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3)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4)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5)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6)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7)影像地图图面配置8)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

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

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

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四答案要点

一、解释以下几组概念(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

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3、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4、竖直摄影与倾斜摄影:

摄影机主光轴与地面垂直;摄影机主光轴偏离垂线。

5、光机扫描成像与固体自扫描成像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8、平滑与锐化:

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10、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二、填空题(10分)

1、按照传感器的工作波段分类,遥感可以分为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2、散射现象的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总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一种衍射现象。

这种现象只有当大气中的分子或其他威力的直径小于或相当于辐射波长时才会发生。

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是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3、Landsat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三、问答题(40分)

2、遥感的特点是什么?

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经济性;局限性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4、中心投影与垂直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投影距离的影响;投影面倾斜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

5、计算机图像分类的两种主要方法是什么?

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

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

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遥感原理》试题五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

(20分)

二、填空题:

(10分)

1、引起辐射畸变的原因有两个,即仪器本身的误差和大气的影响。

2、大气对辐射散射后,有相当一部分散射光直接进入传感器,这部分辐射称为程辐射。

3、大气影响的粗略校正指通过比较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度。

其主要方法有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回归分析法。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因素有平台的位置、地形的起伏、地表的曲率、大气的折射、地球的自转。

三、问答题(40分)

3、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

相关关系。

4、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2、简述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1遥感图像的选择2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3图像的解译、

4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5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6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遥感原理》试题六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20分)

1、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3、多源信息复合:

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4、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5、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6、多光谱变换:

通过函数变换,达到保留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增强或提取有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实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7、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8、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9、主动遥感与被动遥感:

前者是探测器主动发射电磁波并接受信息。

后者是被动接受目标地物的电磁波。

10、电磁波与电磁波谱:

电磁振动的传播;按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的波长排列。

二、填空题(10分)

1、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8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2、1991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3、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4、热红外影像上的阴影是目标地物与背景之间辐射差异造成的,可分为热阴影和冷阴影两种。

5、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三、问答题(40分)

1、简述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

b)地形起伏的影响c)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

d)大气折射的影响e)地球自转的影响

3、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丰富的信息量b)直观性强c)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d)现实性强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a)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b)提高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大气状况的影响

(2)下垫面的影响(3)其他因素的影响

5、简要回答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a)遥感影像信息选取与数字化b)地理基础底图的选取与数字化

c)遥感影像几何纠正与图像处理d)遥感影像镶嵌与地理基础底图拼接

e)地理地图与遥感影像的复合f)符号注记层的生成

g)影像地图图面配置h)影像地图的制作与印刷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遥感目视解译的方法与基本步骤。

要点:

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复合法;综合推理法;地理相关分析法。

程序:

准备工作阶段;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室内详细判读;野外验证与补判;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2、试述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

要点:

抽取遥感图像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建立适应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模式识别和专家系统的结合;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遥感原理》试题七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

(20分)

1、遥感与遥感技术系统:

遥远地感知;目标地物的电磁波,信息获取,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应用。

2、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3、影像变形与几何校正:

各种原因造成的几何位置变化

4、辐射畸变与辐射校正:

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映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受到其他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正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通过简便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得到改善,称为辐射校正。

5、平滑与锐化:

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区域,或出现不该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平缓或去掉不必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6、分类与非监督分类:

包括利用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判别函数进行判别的过程。

7、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8、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

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9、多源信息复合:

遥感信息与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10、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

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二、填空题(10分)

1、物体表面状况不同,反射率也不同。

物体的反射状况可分为三种,即漫反射、镜面反射、实际地物反射。

2、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NOAA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3、1999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4、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平方公里。

SPOT卫星较之陆地卫星,其最大优势是最高空间分辨率达到10米。

5、固体自扫描是用固定的探测元件,通过遥感平台的运动对目标地物进行扫描的一种成像方式。

目前常用的探测元件是CCD,它是一种用电荷量表示信号大小,用耦合方式传输信号的探测元件。

三、问答题(40分)

1、微波遥感的特点有哪些?

(5分)

(1)全天候、全天时工作

(2)对某些地物有特殊的波谱特征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4)对海洋遥感有特殊意义(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2、遥感影像地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分)

丰富的信息量;直观性强;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现实性强

3、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6分)

直接解译标志:

形状、颜色、图形、纹理、大小、阴影;间接解译标志:

相关关系。

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6分)

没有充分利用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提高分类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

5、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

遥感提供数据源;地理信息系统为分析的工具;全球定位系统是数据采集。

四、论述题(30分)

1、试述计算机辅助遥感制图的基本过程。

遥感图像的选择、遥感图像的几何教正与图像的处理、图像的解译、地理基础底图的编制、

遥感解译图形与地理基础地图的复合、地图的输出与制版印刷。

2、数字图像增强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6分)

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遥感原理》试题八答案要点一、名词解释:

(20分)

1、遥感:

在不直接接触目标物的情况下,使用特定的探测仪器来接受目标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再经过对信息的传输、加工、处理、判读,从而识别目标物体的技术。

2、平台:

用来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

3、电磁波:

电磁振动在空间的传播。

4、电磁辐射:

物体向外发射电磁波的过程。

5、大气窗口:

通常把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6、感光度:

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程度。

7、三基色:

三基色中的任何一基色都不能由其他二基色混合而成。

8、分辨率:

在图像上显示出有差别并能加以区分的两物体间的最小间距。

9、黑体:

能完全吸收入射辐射能量并具有最大发射率的地物。

10、亮度系数:

在相同的照度条件下,物体表面的亮度与绝对白体理想表面的亮度之比。

二、填空题(10分)

1、TM影像为专题制图仪获取的图像。

其在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空间分辨率方面都比MSS图像有较大改进。

2、遥感图像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