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4224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docx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6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培优学案练习

 

[考纲明细]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板块一 知识·自主梳理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反射弧

(1)反射弧结构

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⑥神经节(细胞体聚集在一起构成)。

(2)图中有3个神经元。

(3)直接刺激④,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属于反射吗?

不属于。

(4)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传导形式: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3.传导过程

4.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5.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

(1)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2)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三、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写出甲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

①轴突,②线粒体,③突触小泡,④突触前膜,⑤突触间隙,⑥突触后膜。

2.写出乙图中A、B代表的突触类型

A:

轴突—细胞体型;B:

轴突—树突型。

3.传递过程

4.传递特点及原因

(1)特点:

单向传递。

(2)原因: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神经递质

(2)释放方式:

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3)受体化学本质:

糖蛋白。

(4)作用:

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5)去向:

被酶分解失活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为下一次兴奋传递做好准备。

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

(2)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3)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

(4)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5)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

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人脑的高级功能

1.语言功能

受损功能区

障碍症特征

功能障碍症

S区

不能讲话

运动性失语症

W区

不能写字

失写症

V区

看不懂

失读症

H区

听不懂

听觉性失语症

2.学习和记忆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 深入思考

1.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

为什么?

提示 不能发生。

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

提示 不能。

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 自查诊断

1.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  )

答案 ×

2.静息电位的膜电位为零。

(  )

答案 ×

3.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可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  )

答案 ×

4.听觉性言语区(H区)受损伤后听不见。

(  )

答案 ×

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

答案 √

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

答案 √

板块二 考点·题型突破

考点1

反射和反射弧

[安徽高考]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

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

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

[解析] 由题干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A错误;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B错误;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以促进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正确;食物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故与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不同,D错误。

[答案] C

题型一 反射及其类型判断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望梅止渴、排尿反射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B.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非条件反射则不一定

D.高级中枢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 B

解析 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但排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也能完成,A错误;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形成的条件反射,若反复单独应用铃声而不给食物,则铃声引起的唾液分泌逐渐减少,甚至不再分泌,B正确;无论是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在神经中枢的参与下才能完成,C错误;脑中的神经中枢都是高级中枢,但其中一些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D错误。

2.[2017·云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手指接触到针尖而产生痛觉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机体内各种反射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

D.建立后还要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答案 D

解析 仅产生痛觉未涉及效应器,不属于反射,A错误;非条件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错误;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C错误;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刺激才能巩固,否则就会消退,D正确。

技法提升

“三看法”判断反射类型

题型二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3.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神经纤维上的刺激位点,甲、乙是分别置于神经纤维B、D上的电位计。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刺激a点引起A的收缩,不属于反射活动

B.图中D代表的结构为传入神经

C.若刺激E,A不发生反应,说明E被破坏

D.刺激b点后,甲、乙电位计读数都有变化

答案 C

解析 图中A~E分别代表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和感受器,B正确;刺激a点会引起A的收缩,但没有C、D、E的参与,反射弧不完整,因此不属于反射活动,A正确;刺激E时A不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被破坏,不一定破坏E,也可能是D、C、B、A中的任意一部分或几部分,C错误;刺激b点后,兴奋会传递到甲、乙,所以会有电位的变化,D正确。

4.某人因外伤使脊髓从胸部折断而失去了与脑的联系,如果用针刺其足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感觉,不发生反射活动

B.无感觉,发生反射活动

C.有感觉,发生反射活动

D.无感觉,不发生反射活动

答案 B

解析 脊髓从胸部折断,失去了和脑的联系,因此不能产生感觉,但通过脊髓的反射弧完整,针刺后会发生反射活动,B正确,A、C、D错误。

技法提升

1.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神经节(C)判断: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B)。

(2)根据突触结构(D)判断:

图示中与“”相连的是传入神经,与“”相连的是传出神经。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

(4)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反射和感觉的判断

反射:

首先反射弧必须完整,缺少任意一部分,反射都不能完成,其次需要适宜的刺激。

感觉:

首先感受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兴奋传到神经中枢,其次,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考点2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2016·全国卷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

[解析]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

据图可知,AC在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新与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

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 

(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题型一 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1.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

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兴奋在神经元上和反射弧中都是双向传导的

答案 D

解析 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主要依靠K+外流,B正确;兴奋的产生是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造成的,C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A正确;兴奋在(离体)神经元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因此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D错误。

2.[2017·衡水三模]如图为脊髓神经纤维的局部,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裸露的轴突区域(a、c、e)Na+、K+进出不受影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区域处于兴奋状态,膜内的离子有阴离子

B.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b和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

D.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为c→a和c→e

答案 B

解析 神经纤维无论处于静息状态还是兴奋状态,膜内都有阴离子存在,A正确;e区域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对K+的通透性较大,B错误;被髓鞘细胞包裹的轴突区域(b、d)Na+、K+不能进出细胞,所以b、d区域不会出现电位变化,不能产生兴奋,C正确;局部电流的传导方向是由正电位传向负电位,所以局部电流在轴突内的传导方向应为c→a和c→e,D正确。

3.如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

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

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钙离子可以促进过程①神经递质的释放,A正确;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并不进入下一个神经元,C错误;过程③表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以后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取,避免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D正确。

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试推断它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答案 A

解析 由题干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可排除B、C、D三项。

杜冷丁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从而使乙酰胆碱失去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机会。

易错警示

1.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

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递的三大原因: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2.混淆离体和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2)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并且反射弧中存在突触,因此在生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沿反射弧方向单向传导的。

题型二 膜电位测量方法

5.[2017·武汉调研]右图表示用电表测量膜内外的电位差。

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打开,膜外Na+顺浓度梯度大量流入膜内,此后Na+通道很快就进入失活状态,同时K+通道开放,膜内K+在浓度差和电位差的推动下向膜外扩散。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电表不能测出电位差

B.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C.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D.从神经纤维受刺激到恢复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0电位

答案 D

解析 静息状态下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电表能够测出膜内外电位差,A错误;受刺激后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兴奋部位膜两侧的电位是外负内正,B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相同,C错误;神经纤维静息时膜电位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大量流入膜内,此过程中电表指针通过0电位,恢复静息状态的过程中电表指针再次通过0电位,D正确。

6.下图1是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A能测出静息电位的大小,相当于图2中A点的电位

B.若细胞外Na+浓度适当升高,在适宜条件刺激下图2中C点上移

C.神经纤维的状态由A转变为B的过程中,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

D.若要画出如图2的动作电位,需要多个图1装置测量神经纤维不同位点的电位变化

答案 D

解析 图1中A表示测量静息电位,B表示测量动作电位,由图1即可画出图2,D错误。

技法提升

 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

(1)膜电位的测量

(2)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题型三 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7.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计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答案 D

解析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产生的兴奋只能传到甲电流计的左电极,不能通过突触传到甲电流计的右电极以及乙电流计的两极,因此甲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A、B、C均错误,D正确。

8.[2013·四川高考]右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答案 C

解析 “神经—肌接头”是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此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当电刺激①处时,神经纤维上产生兴奋,并能双向传导,从而引起肌肉收缩和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偏转,B正确;当电刺激②处时,肌细胞可产生兴奋,但不能通过“神经—肌接头”引起神经纤维上电位变化,即不能导致电流计指针偏转,C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D正确。

技法提升

 电流表指针偏转原理及次数

(1)指针偏转原理

下面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后面为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图:

(2)在神经纤维上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3)在神经元之间

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题型四 兴奋传导和传递特点的实验验证

9.[2017·湖北七校联考]如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

为了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做的是(  )

A.不放药物时,刺激B处,观察现象

B.药物放在A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C.药物放在B处,刺激C处,观察现象

D.药物放在C处,刺激B处,观察现象

答案 C

解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要验证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操作时将药物放在B处或不放药物,刺激C处,观察2都会有反应,故不需要做。

10.[2013·安徽高考]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

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和ⓑ。

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和ⓑ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

如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方法和现象:

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

观察到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和左后肢屈腿,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

(2)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

解析 

(1)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的实验需在同一神经元中完成,设计思路:

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点,从该点两侧观察反应。

结合图示信息,刺激电位计ⓑ与骨骼肌之间的传出神经,观察到图示刺激点左侧电位计ⓑ有电位波动,刺激点右侧的左后肢屈腿,可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验证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需跨突触检测,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电位计ⓐ未出现电位波动,可验证兴奋只能在反射弧中进行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通过神经递质完成,易受药物影响。

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左后肢趾尖,电位计ⓐ有波动,电位计ⓑ未出现波动,推测其原因是神经递质传递受阻。

结合神经递质的作用过程,其传递受阻有两种可能,一是突触前膜不能释放递质,二是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知识拓展

 兴奋传导方向的实验探究

(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

电刺激图中甲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乙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

若A有反应,且乙处电位改变,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乙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

先电刺激图甲处,测量丙处电位变化;再电刺激丙处,测量甲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

若两次实验的测量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考点3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2017·海南高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解析] 小脑的主要作用是维持身体平衡,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A正确;脑和脊髓构成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B正确;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都在大脑皮层,C正确;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答案] D

题型一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1.[2017·嘉兴模拟]如图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下列有关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婴儿的a兴奋,就会引起e兴奋;正常成年人的a兴奋,e不一定兴奋

B.如果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就会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C.若正常成年人的b受损,其排尿反射将不会存在

D.若正常成年人的m和n受到损伤,其排尿反射仍会存在

答案 B

解析 婴儿大脑发育不健全,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能力极差,A正确;正常成年人的n兴奋,释放的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有兴奋或抑制的作用,B错误;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b受损,则反射将不会存在,C正确;m或n受损,排尿反射仍然存在,只是不受大脑控制,D正确。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某人脑干受损,则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

B.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情况,则一定是脊髓出了问题

C.若某人小脑受损,则不能对体温、水平衡、生物节律等进行有效地调控

D.若某人大脑皮层受损,则可能不能形成各种感觉,不能有效进行学习、记忆等

答案 D

解析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能准确完成用左手食指交替指点右手中指和鼻尖的动作可能是小脑受损,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A错误;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若某人因外伤导致意识丧失,则是大脑皮层出了问题,B错误;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C错误;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能形成感觉,D正确。

技法提升

神经系统分级调节概念图

题型二 人脑高级功能的实例分析

3.[2017·陕西模拟]下列有关人脑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大脑皮层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

C.脑中高级中枢可对脊髓中相应低级中枢进行调控

D.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 B

解析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脑中的高级中枢对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C正确;长期记忆的形成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大脑皮层W区受损患者不能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