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4188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docx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初稿

关于冀中能源集团的调研报告

10月29日,由集团公司副董事长薛志俊、董事会秘书张毅带队,综合办公室、规划发展部、政策研究室、兼并重组办公室共7位同志组成调研小组,赴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冀中能源”)就其战略规划、集团管控、企业文化等方面工作进行了为期半天的调研学习。

期间,调研小组采用座谈的方式,同冀中能源张建公总经理等公司领导和发展规划部、销售分公司、综合工作部、产权与资本运营部等各部室的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交流。

学习调研组一行对冀中能源企业战略规划的编制、管控、实施,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情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致认为:

冀中能源集团战略规划、各项专业规划、子公司产业规划的编制实施及战略体系的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聚合文化”战略定位、核心元素提炼,以及“一主多优”战略导向型文化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编制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科学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冀中能源的基本情况

冀中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6月,集团总部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的大型国有企业。

原煤炭部在河北8家直属单位中的6家已经融入冀中能源集团。

2009年6月重组了华北制药集团。

2010年6月组建了河北航空投资集团和河北航空公司。

现已发展成为以煤炭为主业,制药、航空、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产业综合发展的特大型现代企业集团。

拥有峰峰、邯郸、邢台、井陉、张家口、山西晋中和内蒙等7个生产矿区,下辖峰峰集团公司、华北制药集团公司、河北航空投资集团公司、冀中能源股份公司、邯郸矿业集团公司、张家口矿业集团公司、井陉矿业集团公司、邢台矿业集团公司、山西冀中能源集团矿业公司、机械装备集团公司、国际物流集团公司等11个子公司。

在深、沪两市拥有冀中能源、华北制药和金牛化工3家上市公司,并拥有一家企业财务公司。

2012年销售收入2228亿元。

位列世界500强第311位,中国企业500强第43位,中国煤炭企业100强第2位。

截止2013年7月,煤炭储量150亿吨,原煤年生产能力1.15亿吨,在册职工15万人,资产总额由组建初期的403亿元增长到1638亿元,是河北省发展最快、质量最优、效益最好的企业。

2013年,全年煤炭产量力争1.3亿吨,销售收入2500亿元以上,精煤产量3000万吨以上。

二、冀中能源编制实施战略规划的主要做法

冀中能源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总体战略为“一体两翼、多元支撑、整合跨越、强大优质”。

“十二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5年,煤炭产能将达到1.5亿吨/年,其中省内4000万吨/年、内蒙古5000万吨/年、山西6000万吨/年(即“456布局”),精煤产量达到4000万吨/年;医药制剂生产达到500亿支,原料药产量达到28万吨;航空产业飞机达到20架,年旅客输送量达到300万人次;总资产1500亿元,营业收入2500亿元。

1、梳理产业板块,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定位。

2009年,冀中能源对战略重组后各个成员企业的既有产业板块进行了梳理,理清了以煤炭为主业,制药、航空、化工、电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多业并举的产业格局,树立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企业集团”的发展愿景。

明确了“一体两翼、多元支撑、整合跨越、强大优质”的战略定位。

2、成立工作组织,扎实推进企业发展规划编制。

冀中能源集团领导高度重视战略规划的编制工作,成立了由董事长领导的专门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的部长组成。

以“十二五”规划编制为契机,2009年下半年开始谋划,《规划》编制工作组于2010年9月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在公司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同层面反复征求意见,历经10多次修改并经专家论证后,根据专家意见再次修改形成《规划》报批文本,于2010年12月经冀中能源董事会批准、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报请河北省国资委审批后组织实施,从着手准备到正式出台历经约一年时间。

3、借助外脑,确保规划编制科学合理。

冀中能源在编制过程中,根据自身产业多元的实际情况,在战略规划编制的组织方面,公司成立了由董事长领导的专门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的部长组成。

直接外聘中介机构,其中制药和航空板块子规划的编制都聘请了本业内的知名机构,例如航空板块规划由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协助编制。

而煤炭和其他产业板块的子规划以及“十二五”规划的总编制工作则委托了中国煤炭研究中心(咨询费用约100万左右),选择这家机构的原因一是历史上有长期的业务来往,二是考虑到该机构参与了国家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在煤炭行业比较权威。

规划编制经历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个过程,在公司各个产业子规划基础上自下而上地形成了总体战略规划,各子公司及专项规划再依据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自上而下地编制。

在评价行业知名的中介机构方面,有一种声音认为,就煤炭行业而言,中国煤炭研究中心、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都参与了国家煤炭行业政策的制定工作,三家机构的资质和实力相差不大,而直接为企业服务的项目组的成员配备才是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

但另外一种声音也表达了担忧,鉴于冀中能源已形成多产业发展格局,由煤炭行业权威的中介机构担纲总编制工作,它们的站位和视野是否受到行业局限?

它们在其他产业是否具备完备的专家库和数据库?

是否对其他产业有准确把握?

甚至还有第三种声音认为,中介机构发挥的实际作用不大,战略规划的很多思路和观点都是公司内部业已形成的,中介机构仅仅起到行业分析、组织材料和精炼文字的作用。

 

认真开展内外部调研,确保了规划编制符合实

际并能够指导实践。

我们认为,纲要和规划编制过程也是一个统一全体员工发展共识、凝聚企业发展合力的过程。

为此,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征求意见会,听取六家权属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对纲要和规划文本的意见,走

出去到人民大学和行业协会征询专家意见,并多次向省政府、省国资委领导和有关处室的同志汇报,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

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对纲要和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并通过了董事会审议和省国资委组织的专

家评审,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愿景、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以及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等,形成了山东能源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3、战略规划的实施。

在战略规划管理的机构设置方面,董事会层面设有战略管理委员会,但绝大部分管理工作由发展规划部承担。

“战略规划管理和考核办法”因为受到考核指标难以量化、规划目标频繁调整等问题的困扰,一直未能有效实施。

战略规划编制完成之后,没有进行系统的组织和管理流程的梳理和再造,理由是这项工程过于敏感,需要渐进式的实施,为避免触及敏感区域,更没有必要在规划的保障措施中做过于明确的论述。

集团公司目前的管控模式为“三级定位”,即集团为管控中心,重在管控项目、资金和销售,二级子公司为利润中心,矿厂点为成本中心。

母公司、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因为有交叉重叠,在管控模式上没有清晰划分。

集团对二级子公司不进行月度、季度考核,只进行年度考核。

在人力资源及薪酬管理方面,副处以上由集团审批任命,集团层面制定人力资源总计划和控制工资总额。

规划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产业目录的指导作用。

省国资委对冀中能源的项目审核比较严格,如果项目不在规划之列,必须事前调整规划,项目才有可能获得审批。

也曾出现这样的案例,某地方政府曾向集团施加压力上马一旅游项目,集团以该项目不符合战略规划为由向省国资委上报,项目最终在省国资委层面以同样的理由被婉拒。

三、冀中能源的企业文化

冀中能源的企业文化诞生也和集团公司本身的诞生类似,面临着“儿子有文化、老子没文化”的现状,集团组建后,由党委书记分管、宣传部主办,根植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子公司的优秀文化,通过企业内外广泛征集、层层筛选、专家评审及领导审批,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经历了数个回合,历经一年时间,终于提炼出以“同创”为核心、以“聚合”为特征的新的集团文化体系,它以“不断创造历史”为总纲,“生于聚、基于大、赢于搏、志于强、兴于和”。

为保证文化落地,在文化宣贯的初期,集团公司对内保持强行灌输、强势统一的态势,并参照中宣部的考评体系建立了“企业文化考核制度”。

同时,对外大力宣传扩大影响,得到中宣部、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其文化专题片还曾在央视焦点访谈上播出。

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冀中能源的企业文化建设基本达到向内凝聚人心、向外提升品牌价值的效果,2013年经美国“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冀中能源品牌价值126亿,位居河北省首位。

四、总结和启示

1、需要对战略的前瞻性和持续性深入思考。

冀中能源因重组而成立、因重组而发展壮大,是一个年轻而又古老的国有企业集团,鉴于这种特殊性,企业本身的小战略往往需要服从于政府的大战略,企业战略的持续性难免会被重组打断,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更需对战略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深入思考。

2、冀中能源的借鉴意义。

冀中能源的发展历程与我们有诸多相似之处,其战略规划、集团管控、企业文化等方面很多好的做法更方便于我们借鉴,但因为相似性强,在借鉴时更需仔细甄别、不落窠臼,同时其战略规划的持续性和实施的有效性、其管控模式对战略实施的支撑作用、企业文化实施的长期效果,都有待于长期的进一步的观察。

3、建议调研山东能源。

鉴于企业战略的目的是赢得市场竞争,故需加强对竞争对手战略的考察,再加上通过公开渠道了解,山东能源的战略体系有颇为独到之处,因此,建议在下一步的调研计划中增加山东能源。

 

调研人员:

薛志俊、张毅、周建峰、刘增林、王广伟、檀杰涛、禹前

冀中能源参与座谈人员:

张建公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李笑文总会计师

赵金鹏总经理助理,发展规划部部长

张振峰总法律顾问,董事会秘书,董事办主任

许登旺销售分公司总经理

施玉奇综合工作部副部长

吕永斌产权与资本运营部副部长

袁永军发展规划部副部长

杨爱华宣传部

二零一三年十月三十日

筹建伊始,为确保山东能源沿着正确的战略方向健康发

展,并确立能源集团今后五年乃至十年的战略发展目标,我们就把战略规划作

为事关集团长远发展的关键环节,采取内外结合、上下结合、互动操作的方

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确定了山东能源集团的发展战略,编制了山东能源集

团的《战略规划纲要》、《“十二五”战略发展规划》和化工、新能源、装备

制造、物流、人力资源、科技发展等业务和职能专项规划,形成了以总体规划

为统领、业务和职能专项规划为支撑的多层次战略规划体系。

为确保规划的科学编制,我们实施了“借脑借智”的办法,精心挑选北京

仁达方略咨询管理公司承担战略规划编制任务。

在编制过程中,坚持“从实践

中来,再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认真开展内外部调研,确保了规划编制符合实

际并能够指导实践。

我们认为,纲要和规划编制过程也是一个统一全体员工发

展共识、凝聚企业发展合力的过程。

为此,我们先后两次组织征求意见会,听

取六家权属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对纲要和规划文本的意见,走

出去到人民大学和行业协会征询专家意见,并多次向省政府、省国资委领导和

有关处室的同志汇报,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

根据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我们

对纲要和规划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并通过了董事会审议和省国资委组织的专

家评审,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愿景、战略定位、发展思路、产业结构、区域布局

以及战略实施的保障体系等,形成了山东能源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