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4058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docx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

封面

 

化学概论课程论文

 

维生素C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目录

前言

1抗击坏血病的维生素C

2.体育运动与维生素C

2.1体育运动中维生素C的重要性

2.2维生素C在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时主要发挥的生理功能如下:

2.2.1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2.2.2胶原蛋白与人体运动

2.2.3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2.2.4维生素C与葡萄糖和心肌糖原的合成

2.2.5在运动过程中维生素C的代谢及其作用

3维生素C与烧伤

3.1维生素C在皮肤烧伤起作用的原理

3.2维生素C在一般性烧伤应用

3.3维生素C在化学烧伤的应用

4维生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中起到作用

4.1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概述

4.2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几种主要的特发疾病作分析:

4.2.1乙型脑炎惊厥

4.2.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2.3关于动脉硬化

4.2.4病毒性心肌炎

4.3维生素C在抗癌方面的探讨

5维生素C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6维生素C的其他现实应用

6.1维生素C的免疫效果

6.2维生素C与铁

6.3维生素C在眼科疾病上的治疗效果

6.4维生素C对皮肤的保养功能

6.4.1胶原蛋白与皮肤

6.4.2自由基与皮肤

6.4.3皮肤的需要解毒

6.4.4去除皮肤的黑色素

7讨论

 

摘要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人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作为结缔组织的基础物,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纤维和组织间粘合质的形成,故可促进创伤的愈合。

将血浆铁蛋白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促进铁的吸收是其另一钟常见功能。

[2]此外,维生素C对人体的免疫力起积极作用,能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形成,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这篇文章中就维生素C最常用的几种用途一一列示:

从坏血酸的治疗、体育运动、烧伤等伤口的辅助、到心脑血管、癌症以及内皮功能的强化.几近包含了维生素C在生活中的所有重要应用.另外,本文还阐述了维生素C在皮肤上的极具现实实用意义的功用

关键词维生素C坏血病体育运动烧伤心脑血管癌症内皮功能

 

维生素C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李楚润

前言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一种含有6个碳原子的酸性多羟基化合物,是高等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少数生物的必须营养素。

维生素C是一种熔点为190-192℃、无色无臭的片状晶体。

易溶于水,不溶于脂溶剂。

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遇到空气中的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氧化破坏,呈现强还原性。

其中文命名为:

(R)-3,4-二羟基-5-((S)-1,2-二羟乙基)呋喃-2(5H)-1,分子式为C6H8O6,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所以维生素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然具有有机酸的性质,其水溶液呈酸性,而且容易氧化分解,这一点也可以从其分子结构看出来。

维生素C的分子结构中有容易脱氢的羟基结构。

环上的两个羟基就不稳定,容易生成两个酮基。

在自然界中,抗坏血酸在很多生物体中都能通过新陈代谢制造出来,但是,人类却是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特例,人体无法通过自身制造维生素C。

因此,维生素C只能通过从外界摄取。

在生物体内,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还原性的维生素C能保护身体免于氧化剂的威胁,起到一种程度上的保护伞的作用。

维生素C属于水溶性维生素,在它的化学结构中有2个具有氧化和还原功能的烯二醇基团,既可参与氧化反应,又不失还原的作用,大多是辅酶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参与许多重要的代谢或反应。

维生素是维持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的统称,在皮肤护理和衰老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其中维生素C是日常生活中最为熟知的,同时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维生素之一。

对于维生素C的用途,有人认为是“人类所有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又有人认为“维生素C比其他所有维生素加起来用量还要多”。

维生素C是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生命活动的新陈代谢是由成千上万种生化反应来完成的,这些生化反应能够得以进行,要靠酶或辅酶的催化作用来完成,维生素C能更好地促进酶的正常运转,或者其本身就是辅酶。

下面就维生素C几个重要的现实应用做一一的阐述。

1抗击坏血病的维生素C

我们对维生素C最熟悉的方面莫过于其能治疗坏血病。

在200多年前,随着欧洲国家的海外探险、商业贸易和殖民扩张的兴起,远洋航行迅速发展但远航的人们知道,面对大海此去生死未卜,活着回来的机会大约只有一半。

这时他们担心的既不是暴风雨,也不是遭遇海盗,而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坏血病,可能会夺去他们的生命。

1747年,英国海军医生詹姆斯·林德对海上患坏血病的水兵进行试验性治疗,结果证明橙子和柠檬汁显出奇效。

在他死后的第二年,英国海军部下令采用柠檬汁预防坏血病,从此水兵摆脱了坏血病的威胁,而林德也被认为是医学史上进行临床试验的先驱。

后来发现水果能防治坏血病是由于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的坏血病,主要表现为毛细血管壁脆性增加,易造成出血倾向,肉芽组织生长不良,伤口不易愈合等。

[1]从组织水平看,维生素C的主要作用与细胞间质的合成有关,包括胶原、牙齿和骨骼的基质,以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的接合物。

因此,当维生素C缺乏引起坏血病时,伴有胶原合成缺陷,表现为创伤难以愈合、牙齿形成障碍、牙齿和牙龈出血、毛细血管破损及出现大量瘀血点,瘀血点融合可形成瘀斑或紫癜。

维生素C可降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缓解和改善毛细血管的脆性,增加血管壁弹性和柔韧性,减少和预防血管出血或出血倾向。

[2]

2.体育运动与维生素C

维生素C在运动过程中不但担负机体免疫的重任,而且是我们正常代谢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下面就维生素C在体育运动中的功能与作用做阐述:

2.1体育运动中维生素C的重要性

正如开头所说的,维生素一般是通过组成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在进行运动时,机体能量消耗大大增加,加速了物质能量代谢过程,同时各种酶的活性增加,这就使维生素消耗增多;同时,剧烈运动时出汗较多,使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大量丢失。

因此,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比普通人要多。

维生素缺乏的早期表现主要为运动能力低下、易疲劳和免疫力下降。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少,但由于体内不能合成,储存量又少,只能依靠外源补充。

因此经常参加运动的人要有意识地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还应补充一些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容易不断从体内流失。

人体不能制造维生素C,因此必须每天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中摄取来满足身体需要。

维生素C是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维素,主要因为维生素C比其它维生素或矿物质更多耗用于各种人体机能。

由于我们身体在进行体育运动的时候也会产生自由基,但在维生素C参与能量代谢过程,对于运动中自由基的增加也起着积极的清除作用,在机体内自由基产生和清除的平衡过程中,维生素C起重要作用。

有报道称维生素C是细胞外液中最重要的抗氧化物质。

Sies认为维生素C通过有效的抗活性氧自由基,减少组织中氧自由基含量来保护生物膜免遭过氧化物的损伤。

[3]

2.2维生素C在我们进行体育运动时主要发挥的生理功能如下:

2.2.1维生素C参与体内的氧化还原过程

维生素才在体内氧化还原过程中能促进物质代谢,增加大脑中氧的含量,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提高脑及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和运动能力。

[3]这将有效的调动人的体力,使我们在进行大量体力活动的时候不会感觉特别累。

2.2.2胶原蛋白与人体运动

胶原蛋白的合成需要维生素C参加。

人体由细胞组成,细胞靠细胞间质把它们联系起来,细胞间质的关键成分是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占身体蛋白质的1/3,生成结缔组织,构成身体骨架。

如骨骼、血管、韧带等,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3]这也正是我们通过运动增强体质以及在受伤的时候身体能自动迅速修复伤口的原理,通过适当摄取维生素C,身体就能够更好的完成这些变化。

2.2.3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伤口愈合白细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当机体感染时白细胞内的维生素C急剧减少。

维生素C可增强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能力。

促进淋巴母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对外来和恶变细胞的识别和杀灭。

参与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提高CI补体酯酶活性,增加补体CI的产生。

促进干扰素的产生,干扰病毒mRNA的转录,抑制病毒的增生。

[3]另外也有研究结果显示,对骨骼肌拉伤给予短期大剂量维生素C可作为辅助药物,以减轻拉伤导致的过氧化损伤,有利于损伤肌肉的恢复。

[4]

2.2.4维生素C与葡萄糖和心肌糖原的合成

大量维生素C还可以促进心肌利用葡萄糖和心肌糖原的合成,可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防止胆固醇在动脉内壁沉积,甚至可以使沉积的粥样斑块溶解。

[3]这不仅给运动的我们带来能量,还可以加强身体内血液的循环,这也正是运动所希望带来的改变,而维生素C正是良好的催化剂。

2.2.5在运动过程中维生素C的代谢及其作用

参加体育运动时,肌肉运动产生大量热量,使皮肤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大量汗液。

运动者出汗的特点是出汗量大,出汗率高,失营养离子多。

流汗过多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C,应及时予以补充。

根据生理功能的第一点,维生素C的流失,会严重影响人的运动能力。

为了达到良好的运动馆效果,我们在运动前中后都有必要补充适当的维生素C。

运动训练前维生素C的补充有利于在运动开始时使体内达到最大的维生素C饱和状态; 运动中需要每15-30分钟补充100-300毫升海棠和无机盐运动饮料或维生素C。

在热环境下运动饮料可以迅速地被组织吸收,达到维生素C修复的效果。

充足的维生素C有利于修复组织细胞。

维生素C可直接或间接的清除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

补充维生素C还能够有效地减少呼吸道感染。

运动后维生素C的补充量应该与流失量大体一致。

补维生素C不应过度集中。

如此分三次补充维生素C能够达到良好的吸收效果。

[3]

3维生素C与烧伤

3.1维生素C在皮肤烧伤起作用的原理

维生素C的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其可以促进组织胶原蛋白形成,维持结缔组织完整性,解毒,并参与羟化反应等多种功能。

维生素C作为一种基本营养元素参与了胶原的合成、L-肉毒碱的合成及多巴转变为去甲肾上腺素。

[5]在生理条件下,维生素C扮演着抗氧化以及促氧化的作用。

虽然维生素C在作为促氧化剂的时候会有点自相矛盾的感觉。

正常体内的过渡态金属(如:

铜、铁),以被蛋白质包裹的非活性形式存在,可被抗坏血酸盐还原,还原后可促进过氧化氢转化为氧化能力更强的氢氧自由基。

维生素C是作为抗氧化剂还是促氧化剂决定于以下3个因素:

①胞内氧化还原的微环境;②是否存在过渡态金属;③自身的抗坏血酸盐浓度。

[5]

抗氧化与促氧化在生理状态下,维C扮演着自由基清道夫的作用,保护细胞免受氧化作用的损害。

维C也可以通过预防DNA氧化突变、预防脂类的氧化及修复氧化损害的氨基酸等功能而达到保护细胞的作用,其中预防DNA免受氧化突变是可以预防癌症的发生。

[5]针对维生素C的这种功效,它在烧伤病人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3.2维生素C在一般性烧伤应用

人体烧伤后由于血浆大量丢失造成组织器官低灌注、缺氧,再灌注时通过黄嘌呤二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大量的自由基。

此外补体活化、线粒体功能受损也会产生自由基。

过量的自由基对酶蛋白、膜结构和组织器官会产生广泛的损伤作用,增加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的释放,使细胞修复能力下降及DNA转录翻译功能的破坏、线粒体功能障碍等。

氧自由基,尤其是H2O2,参与了免疫抑制后的形成,它可造成淋巴细胞毒性抑制,并直接抑制T细胞。

氧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还可使PMN的功能下降。

实验表明自由基还与急性肺损伤密切相关。

实验证明自由基可造成肠粘膜屏障破坏,从而导致肠道细菌和内毒素移位。

我科在烧伤病人中常规使用大剂量维生素C,不仅能对抗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作用,而且可保护其它的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还原氧化型维生素E,防止脂质过氧化,进而维护膜的稳定。

烧伤后机体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增加,补充的维生素C有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创面的愈合。

有作者实验表明创面应用维生素C也能减少创面组织自由基,减少创面渗出和水肿,促进创面愈合。

维生素C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理性抗氧化剂,其作用与浓度、剂量大小有关。

烧伤病人,尤其重症烧伤者每日需输注很多药物,因此维生素C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就很重要:

①与氟罗沙星等氟喹诺酮类抗生素配伍;②与甲硝唑等抗厌氧菌药物的配伍;③与β2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配伍。

此外维生素C也不宜和血液制品配伍使用。

我们通常将其与GIK溶液一起配伍使用。

维生素C是一种安全度很高的药物,很少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注射部位的酸胀痛。

也有人报道注射维生素C发生皮疹、搔痒等过敏发应,停用后即可自行消失。

在烧伤病人中应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还有可能会导致瘢痕过度增生,因此我们认为不宜大剂量长期使用,尤其烧伤后期修复阶段。

[6]

3.3维生素C在化学烧伤的应用

维生素C对组织无刺激作用,药液浓度较高还原作用很强,适用于各种疾病的辅助治疗。

在用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高锰酸钾化学性烧伤的时候,高锰酸钾在中性及碱性介质中释放3个原子氧,本身成为褐色的4价锰化合物沉淀。

在酸性介质中,释放5个原子氧,本身成无色的2价锰。

若用一般的酸性溶液处理,对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而维生素C注射液,不仅起到中合作用,同时还能参与羟化反应,从而达到褪色和治疗化学性烧伤的目的。

[7]

4维生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癌症中起到作用

4.1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癌症又是目前世界上其中的一种不治之症。

研究证明,氧自由基的形成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有关氧自由基对心血管的损伤作用已受到广泛重视。

过氧化氢(H2O2)是体内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氧自由基,可以穿透细胞膜到达细胞内,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8]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我们想到了维生素C。

维生素C是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共同确定的人类26种基本药物之一。

近来,人们又认识到维生素C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癌症预防和治疗中可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5]这一点上我们是有流行病学的相关证据的:

其一,多食用蔬菜水果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而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其二,有证据证实CVD的发生与机体抗氧化能力异常有关。

[5]

4.2对心脑血管疾病中几种主要的特发疾病作分析:

4.2.1乙型脑炎惊厥,维生素C的治疗机理为:

(1)维生素C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

(2)维生素C可清除血液中的氧自由能,减轻脑细胞损伤。

4.2.2对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维生素C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已经多例临床实践所验证。

大剂量维生素C可使血小板数呈不同程度的上升。

且未出现不良反应。

其治疗机理为:

(1)通过未被血小板自身抗体识别的其他抗原表面或者通过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介导的某种作用而促使血小板产生。

(2)促进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核分裂加速,增加了血小板形成。

(3)改善了毛细血管通透性。

4.2.3关于动脉硬化,近年来内皮细胞化学损伤、血液动力学以及免疫学等伤害学说,引起了许多学者的重视。

经研究发现,维生素C缺乏不仅损坏毛细血管,大动脉也有损害,长期持续的维生素C不足可致动脉硬化。

放射自显影(auto-ra2diography)研究证明,大动脉壁中维生素C含量较多,维生互素C缺乏可致动脉内壁脂质沉着,给予维生素C可见消失。

另有许多研究表明,维生互素C不足引起的高脂血症,系因内皮细胞脂蛋白脂酶活性下降,导致促进胆固醇分解的7α-羟化酶(7α-hy2droxylase)活性下降所致。

由此可见充足的维生互素C对内皮细胞确有保护作用,故有专家提倡维生素C内皮细胞保护疗法。

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对维生素C的作用应从多方面加以解释。

所以,维生素C对动脉硬化进行治疗,应该要抑制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

(1)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最大危险因子。

高脂血症者血中维生素C也呈现低值,故认为胆固醇摄取量增加可致维生素C需要量增加。

用维生素C治疗高脂血症是否有效,意见尚不一致,但由于高脂血症多伴有维生素C低值,故补充维生素C还是有必要的。

目前已经有研究表明用维生素C并用果胶治疗高脂血症有效。

(2)吸烟也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吸烟可致血中维生素C下降。

实验证明,1支香烟可致血浆维生素C下降0。

06mg%;每天吸20支以上香烟者较不吸烟者血浆维生素C低40%。

而维生素C能抑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维生素C用于由吸烟所产生的某些毒物的解毒作用,而使消耗增加。

(3)高血压也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子之一。

有作者通过流行病学方法调查表明,高血压患者血中维生素C低。

已知儿茶酚胺对高血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而儿茶酚胺和吸烟一样与多巴胺转为去甲肾上腺素经路有关。

4.2.4病毒性心肌炎 近年来认为,心肌缺血、缺氧及炎症细胞浸润可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引起脂质过氧化反应,当机体不能及时清除时,即造成心肌细胞的破坏。

而维生素C为自由基清除剂,有抗病毒作用,增强机体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同时可增加冠状血管的血流量,增加心肌糖元,促进细胞氧化,对心肌有修复作用,并能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变心肌炎症时的左心室收缩功能。

[1]

4.3维生素C在抗癌方面的探讨

1949年,Cameron等人进行了一项有争议的试验,说明大剂量维C的使用可以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

而Moertel等人对维C在癌症治疗中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进行了随机双盲试验,证实维C对晚期癌症患者无明显疗效。

事实上,维C能否抑制癌症转移恶性肿瘤细胞引发胶原降解后,造成了癌细胞向周围组织扩散。

由于维C是合成和稳定胶原蛋白的必要组分,是不是通过维C维持胞外基质的稳定而抑制癌细胞转移呢?

[5]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为了研究其效果,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静脉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

在这个实验中,维生素C的药物治疗浓度为0。

3~20。

0mmol/L,这相当于静脉给药的浓度,在体外实验证实可杀死某些癌细胞。

而维C的生理浓度仅为0。

1mmol/L,在此浓度下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无任何影响。

在有明确疾病史的患者中,使用静脉注射维C观察对癌症进程的影响,在所有的病人中,高剂量维C延缓了恶性肿瘤的发展并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高剂量静脉注射维C也能显著提高癌症晚期患者的全身情况。

尽管维C不能治愈癌症,但是成功地实现了一个重要目标:

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这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是最大的欣慰。

[5]

解释这一点的重要原因是癌症患者维生素C消耗的增加,而且经常出现类似坏血病的症状,实验曾用紫外线照射裸小鼠生成扁平上皮癌,给予维生素C明显低于对照组。

环境化学致癌物N-亚硝基二甲胺或N-亚硝基二乙胺每日10μg/kg体重即可诱癌。

此类亚硝胺可由食物中的含氮化合和的生成。

Mivish报告,维生素C有阻碍其形成的作用。

维生素C有抗组胺作用,可对抗过敏,并可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

[2]此后也有许多报告指出,维生素C对多种实验性肿瘤有抑制作用。

但今井田、福岛等报告,对BBN诱发的膀胱癌前病变,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有促进作用。

村田等对晚期癌症患者经静脉给予5g以上(平均25g)维生素C,平均寿命显著延长。

关于对维生素C的抗癌作用一般认为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⑴使癌组织的透明质酸酶丧失活性,使增加的结缔组织下降,抑制癌的发育。

⑵通过使腺苷酸环化酶丧失活性,抑制磷酸二酯酶,从而可以抑制由组织内c-AMP增加所诱发的癌的发育。

⑶对癌的自身防御作用的免疫效果。

[1]

从另外一个维度来说明维生素对癌症作用,这就涉及到了内皮NO。

上面已经提到了,NO经过氧化后容易生成亚硝基等致癌的化学物质,NO是在NO合成酶(NOS)及其辅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由L-精氨酸生成的。

作为一种内皮因子,NO可松弛血管平滑肌、加速血液的流动及抑制白细胞对血管内壁的黏附,以上作用机制均参与了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

但是NO的生物合成途径易被ROS的氧化。

在NAD(P)H氧化酶与非耦合状态的内皮NOS(eNOS)存在下,NO被氧化为过氧亚硝酸盐。

过氧亚硝酸盐反过来氧化BH4,引起BH4与eNOS的解离,导致eNOS失活。

非耦合状态的eNOS呈现酶活的转变,导致内皮NO减少维C可通过调节NOS组件的氧化还原状态来保护正常状态的NOS,使内皮中BH4处于稳定状态;并可减弱NAD(P)H氧化酶的活性及抑制过氧化物的产生。

[5]NOS受到保护之后生成致癌物质的原材料相当于减少了。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形成,具有防癌和抗癌作用,丰富的胶原蛋白有助于防止癌细胞的扩散;维生素C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抵御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防止细胞的变异;阻断亚硝酸盐和仲胺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

曾有人对因癌症死亡病人解剖发现病人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几乎为零。

[3]

5维生素C对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

2型糖尿病(T2DM)患者常有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变,肾病等,成为T2DM患者的主要病死原因。

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

因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成为防治T2DM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目标。

有研究显示,T2DM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

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以明显逆转冠心病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在2型T2DM患者中,静脉输注维生素C可明显增加乙酰胆碱所致的EDD。

经对照试验显示:

新诊断2型T2DM患者EDD降低,控制饮食、适当体力活动及胰岛素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尤其是加用维生素C后,作用更加明显,提示维生素C可以明显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

内皮功能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早期重要的改变。

已有研究表明,不论在人体还是在动物模型,内皮功能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密切关联。

内皮功能异常可引起血管内皮与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之间的异常反应,从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人血浆中,维生素C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抗氧化剂,能够清除氧自由基,并减少其他内源性抗氧化剂的消耗。

有研究报道,T2DM患者血浆与组织中维生素C水平降低40%~50%。

在非T2DM患者中,有研究提示,长期服用维生素C可以明显逆转冠心病患者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

在2型T2DM患者中,静脉输注维生素C可明显增加乙酰甲胆碱所致的EDD。

本研究显示,2型T2DM患者在胰岛素治疗的同时,给予维生素C可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9]

另外在有关T2DM患者的OGTT试验中随着血糖的增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下降,并且与血糖呈负相关。

这些结果提示,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如上所述,在T2DM患者中,静脉输注维生素C可明显增加乙酰胆碱所致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本实验组中维生素C组60、120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并且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相关性降低。

结果提示一次性大剂量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有保护作用。

这些结果一定程度上解释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6维生素C的其他现实应用

6.1维生素C的免疫效果

维生素C可促进人体内干扰素、T淋巴素和免疫球蛋白的生长,起到疏通呼吸道的作用,且可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