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680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3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docx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

人教版高一语文第一册教案整理精品集子

1、毛泽东此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简单掌握诗歌作者及写作背景  2、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把握诗歌的情感走向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仔细探讨品味诗歌语言,把握其精练、准确的特点

2、反复朗读课文,直至熟练背诵

【教学重点】

 1、结合词作意象,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

 2、融入课文情景,有激情的朗读词作

【教学难点】

⒈让学生从意象的角度来把握词作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⒉领悟伟人的博大情怀以及人格魅力

【教学方法】

⒈点拨法。

通过点拨关键字词,把握词中意象。

⒉语言品读法。

在反复的朗读,背诵中体会作者情感。

⒊比较法。

可以与作者的其他词作纵向对比,也可以与本单元所涉及的其他诗歌做横向对比。

【教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总括:

1、中国新诗简介:

中国新诗是相对与中国古典诗词而言的,它是五四前后才出现的,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受外国诗歌影响较大。

2、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重在品味,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意境、语言、情感四个方面着手,优美的诗篇都是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新颖的意境,借助凝练的语言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把品位的重点,鉴赏的目标都放聚焦于意象、意境、语言和情感四个方面!

二、导入新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国科学院人才学研究小组曾经对50位名人做过研究,发现他们中有90%是在20岁以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如岳飞的“精忠报国”,鲁迅的“我以我血荐轩辕”,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宏愿,都是他们在青少年时确立的志向。

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就是表现作者青年时的志向和抱负的艺术写照,这篇词作也经常被人们称为“长沙志”。

三、时代背景

这首词写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农民运动在全国十几个省开展起来。

毛泽东同志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

1925年10月,毛泽东同志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写下了这首词。

四、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培养语感。

        

五、讨论分析:

1、结合注释,识记以下生字:

舸峥嵘遒 遏  强调:

“粪土”的意动用法。

 

上阕:

  2、学生集体朗读上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开头三句点明了什么?

 明确: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

这三句的大意: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水日夜不停地向北奔流。

——独立寒秋图

 3、提问:

  “独立”两字写出了什么意境?

              

明确:

          

 ⑴写出独自一人来此游览,远望、凝思的情状;       

 ⑵与下阕开头“携来百侣曾游”相照应,说明今天是一人旧地重游。

             

 ⑶联系“寒秋”的分析和注释⑴,可以看出这里更表现出了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在革命斗争的惊涛骇浪中昂然屹立的高大形象。

   

4、提问:

 “看”字领起下面哪几句?

这些句子的内涵应怎样理解?

   

明确:

 ⑴“看”字领起内容:

“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竞自由”,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

⑵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很符合人观察事物的自然顺序。

5、提问:

你能找出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意象吗?

你能各用一个最具有表现力的词来说说各个意象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明确:

万山(红遍):

红之广阔层林(尽染):

红得深透漫江(碧透):

江水溢满清澈之极 百舸(争流):

千帆争发充满生机鹰击(长空):

矫健有力鱼翔(浅底):

轻快自由万类(竞自由):

昂扬奋进

强调:

主席这段即景气魄极大,展示了伟人的博大雄怀和凌云壮志。

短短几句话,写出了山、树、水、船、鹰、鱼乃至世间万物的情态,有远景如万山、层林,有近景如长江、百舸等,,又有静景如山、林,亦有动景如争流的帆船,翱翔的雄鹰,水中的游鱼,即景状物下笔阔绰,气度非凡。

            

6、提问:

上阕后三句的含义及与前面内容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

⑴这三句的大意是:

面对这一派勃勃生机的大千世界,怎能不激起思绪万端:

广袤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⑵前面内容是即景,后三句是抒情,词句连贯直下,也为下文的抒情准备了充足的背景气氛。

[结合“思考练习一”讲解] 

下阕:

7、学生齐读下阕诗词,思考以下问题:

“忆”字领起下阕哪几句?

这几句的内涵是什么?

明确:

⑴领起“恰同学少年……粪土当年万户侯”。

⑵大意是:

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横溢,革命热情奔放,奋发有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批评恶浊的,表扬善良的文章。

把反动统治者视如粪土,作者所忆的是当年的峥嵘岁月!

        

8、提问:

最后3句的含义及在表达上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⑴这几句的大意是:

还记得吗?

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⑵作用:

以设问句结尾,但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要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急流勇进,担负起主宰国家命运前途的大任。

 

9、归纳下阕:

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共产主义战士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作者的雄心壮志。

10、总结归纳全词

⑴作品的结构特点:

全词分上下两阕,上阕写景,描绘了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⑵作品借景抒情的特点

上阕即景抒情自然引出问题,下阕由忆巧妙作答,思路清晰。

上阕头三句点明了时间、地点、环境。

然后一个“看”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画。

诗人从山上、江中、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即景动静、远近结合,对照鲜明,生机蓬勃。

最后一句由眼前的山、树、水、船、鹰、鱼,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对在寒秋严霜下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

自然地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下阕从上阕的独自旧地重游,自然联想到过去的战友,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一个“忆”字又统领八句,概括了早期共产主义战士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最后以设问句结尾,对上阕的问题作了艺术的回答。

⑶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语言,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

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

“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迭迭,“染”字则活画出岳麓山一带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透”字表现出江水碧绿清澈,“百”字写舸之多,而一个“争”字,则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

“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

“鱼翔浅底”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六、学生背诵全词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阅读作者的其他词作如《沁园春•雪》,对比阅读。

《采桑子•重阳》教案

一、背景:

1929年6月22日在闽(福建)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因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在闽西征途中,诗人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借景抒怀,写了重阳节的战地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了战争胜利后的喜悦和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

文章写得豪迈,气度恢弘,使人读过,备受鼓舞。

二、解题:

采桑子:

词牌名。

重阳:

题目

重阳:

节令名,阴历九月初九,又叫重九。

因9是阳数,故名重阳。

是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此词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的10月11日)。

三、学生朗读,要求:

读准字音,把握好节奏、音调,读出语气、感情。

赏析:

本词为双调。

前后两阕各4句。

全词44个字。

韵脚为:

阳、阳、香、光、光、霜。

一韵到底。

重阳和春光的重复,韵律匀整和谐,但这不是规则,而是作者的技巧。

一)“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1、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什么?

这两句起势突兀。

前句是虚,后句是实;前句泛论人生天道,后句带出重阳入题。

这里化用了李贺的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见于《金铜仙人辞汉歌》)。

“天难老”是将宇宙人格化。

为什么难老?

因为那是无情的。

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生生不已,无穷无尽。

如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替,光景常新,周而复始。

“人生易老”是说韶光易逝,人生短促。

但诗人不是慨叹人生如朝露。

恰恰相反,正由于“人生易老”,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

所以必须把有限的生命献给无限壮丽的革命事业,让小我化入大我,尽可能发光发热,生命才更充实更宝贵。

这里诗人情绪是昂扬的,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人生易老天难老”体现了什么哲理?

“人生易老”与“天难老”构成对比,丝毫不含有消极感伤的意味。

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

既对立又统一,提示了人生的真谛和宇宙永恒的真理,闪耀着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

这是一句极富哲理的警句。

二)“战地黄花分外香。

为什么“战地”的“黄花”会“分外香”呢?

胜利可喜,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异常兴奋。

战地有着烈士的鲜血,战地的“黄花”(满山遍野的野菊花)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挺立开放、绽黄吐芳,它平凡质朴而生机勃勃,具有现实和象征的双重性。

使人看了怎能不感到格外美丽,格外芬芳?

怎能不感到加倍喜悦?

“分外香”写出了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

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形成了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了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古人也有于军中写重阳的,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是什么情调?

厌战思家。

岑参本来是以反映边塞生活而著称的诗人,而在战地重阳,想到的只是长安故园,只是故园的菊花,还未能免俗,了无新意。

至于一般的骚人墨客,那就更不用说了。

再看看古人的重阳诗词,无论陶潜的“露凄喧风息,气彻天象明”(《九日闲居》)、“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己酉岁九月九日》);无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无论李白的“携壶酌流霞,摩菊泛寒荣”(《九日》)、“九日龙山饮,黄花无数新”(《九日》)、“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无论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九日登高》);无论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边愁”(《南乡子》);无论黄庭坚的“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南乡子》)┅┅无一例外,都没有摆脱俗气。

读过这首词便可以“一览众山小”了。

三)“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写的是诗人的真实感受。

“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遒劲之美,不似春光妩媚。

但绝对不是“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四)“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秋色春光,已有所抑扬。

为什么“胜似春光”?

春天里哪能有这天高气爽、水天相接的寥廓景象和秋色万里的壮丽景象呢?

当然诗人所作出的审美评价,不完全根据春与秋的自然属性,关键还是在诗人的战斗性格更喜欢劲厉。

因而在这种借景抒情之中,自然便有了寓意,有了寄托。

“秋风劲”,使人联想到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春光”,使人联想到如花似锦的和平生活。

于是,“胜似春光”,便是合乎逻辑的推论了。

“寥廓江天万里霜”则预示了革命前途的光明,表现了胜利信心的坚定。

这些寓意和寄托,都隐含在写景言情中的“言外意”,“味外味”。

五)叠句妙用

为了表情达意,词家常用叠句,如辛弃疾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又如吕本中词: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采桑子》一词,上下片的二三两句: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和“不似春光,胜似春光”,都似叠非叠,有反复又有递进,语势跌宕,韵调优美,句法则为创格。

似不着力,却见出深厚功力。

2、中国现代诗三首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徐志摩的简历及其创作风格。

2.咀嚼诗歌语言,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感受《再别康桥》内容上的诗意美和人情美,品位其艺术上的“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2.理解诗歌中意想的意义和诗人的风格。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阅读,了解新诗(包括新格律诗)字数相同或大体相同,每行音节相同、隔行压韵,每节压韵,逐节换韵或一韵到底,排列整齐,琅琅上口等特点。

2.问答欣赏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再别康桥》,欣赏诗歌的音乐美和建筑美,体味诗歌的意味和情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朱自清先生说过:

现代诗人应当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有一位文学家也说过,在现代文学史上不能忘记的诗集有三部:

一是胡适之的《尝试集》,一是郭沫若的《女神》,再有就是徐志摩的《志摩的诗》。

就是现在,也有许多青年朋友喜欢徐志摩的诗。

那么,徐志摩的诗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位伟大诗人所创设的意境。

(板书课题)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1.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1918年到1922年,先后曾留学美国、英国,学习银行学、政治经济学。

获硕士学位。

1921年开始写诗,笔名云中鹤、南湖。

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1923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

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的影响,注重意境创造与音律和谐。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再别康桥》选自《猛虎集》,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的作品,是诗人最重要的代表作,因音节和谐,意境优美而备受读者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不幸遇难,年仅35岁。

2.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

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

他说自己在康桥度过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

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

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

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

【活动设计2】自由诵读课文:

这首诗像萧邦的小夜曲。

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压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活动设计3】指名学生朗读全诗,评点明确:

⑴用韵和韵脚:

诗共七节,先后用了“ai”“ang”“ao”“ong”“e”“ao”“ai”等韵。

韵脚为:

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

诗歌从整体上看,用韵不一致,但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自然会有一种旋律感。

这也正是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派诗歌音乐美的追求和实践的体现。

(押韵)

⑵“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

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抒发诗人喜爱,留恋,惆怅的感情;诗的尾节与首节语意相似,开头写诗人与康桥告别,结尾同样表达这种意思,但又寄寓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关爱之情,使诗意有递进。

句式相似,节奏相同,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这种回环复沓的结构形式,同样构成了一种音乐美。

(回环复沓的结构)这优美的音乐般的节奏象涟漪荡漾开来,既是学子寻梦的跫音,又有契合着诗人的感情的潮起潮落,低回曲折,一咏三叹,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

⑶美的形式:

本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种建筑的美。

【活动设计4】分析诗的结构。

【点拨】第1节为第一部分:

现实——悄然作别(①);第2—5节为第二部分:

寻梦(②-⑤);第6—7节为第三部分:

飘然离去(⑥⑦)。

【活动设计5】体味“轻轻的”一词所表现的意境。

【点拨】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

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为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三、布置作业熟背《再别康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欣赏鲜明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探讨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再别康桥》的音乐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二部分。

〖问题设计1〗作者通过哪些意象描写康桥的秀丽风光,表现出他对康桥的无限喜爱和留恋之情?

【点拨】通过“金柳”、“青荇”、“榆阴下的一潭”等寻常意象,向读者展示了康桥的秀丽风光。

(板书:

金柳、水草、清潭、星辉)把“金柳”比作“新娘”,写“青荇”在水底“招摇”,写倒映于潭中的“虹”,表现出诗人的无限喜悦之情。

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留恋。

诗人很懂得主观情绪和客观景物的和谐融合,很好的处理了情与景的关系。

全诗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于对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并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使诗人的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更美、更为浑厚和潇洒,朴实自然。

(板书:

借景抒情)

〖问题设计2〗“寻梦”使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他似乎已忘记了要离别康桥而去,到“青草更青处”去寻他“彩虹似的梦”。

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请问:

作者“寻梦”,“梦”指什么?

为什么“不能放歌”?

【点拨】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

一个是爱字,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字。

出身富商家庭的徐志摩在剑桥大学留学期间,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

“康桥理想”。

然而离校六年后,诗人作为一个个性主义者最看重的爱情却屡遭挫折,这一时期的《翡冷翠的一夜》《最后的那一天》《罪与罚》等一系列诗作,写出了诗人情场上的种种磨难,酸甜苦辣的多种体验,精神上的负担沉重。

而1927年风云突变后,一方面,他对蒋家王朝不满,另一方面,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又心怀恐惧。

严酷的现实让一个“生命的信徒”失去了信念,一个个性主义者扭曲了个性。

曾是“快乐的雪花”的诗人。

变成“卑微”的“残苇”(《卑微》),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生活》)。

诗人正是以这样一种心态于1928年秋重游康桥的。

作者的“寻梦”,表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对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对“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对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

“康桥理想”的追求。

夕阳中的金柳,康河里的水草和清泉,远处梦幻般的彩虹和星群,互相交织,相映成趣的康桥晚景,这是诗人对“康桥理想”形象化的图解。

本来很平常很一般的景物,作者却把它渲染得如此旖旎迷人,就是借以表达诗人的理想的美好,感情的激动、快乐。

在青草更青处,诗人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终究“不能放歌”,是因为康河太美丽了。

夜色,星光,水草,金柳,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

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依依别情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而此时此刻的作者写“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表现出诗人感情的转折:

由激动、快乐到顶点转而惆怅静默。

诗人面对已经安静下来的康桥,想到就要离别,那份难分难舍的依恋之情,无法用语言表述,他只能静静地望着康桥,默默地与它告别。

正如我国古人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皆在不言中。

“沉默”一词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情感一波三折)(板书:

激动、快乐惆怅、静默)

〖问题设计3〗这首诗不仅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绘画美的特点。

请说说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点拨】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

①全诗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②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之变成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富有流动的画面美)(板书:

实践三美)

〖问题设计4〗结尾作者为什么说“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点拨】这样写,和整个诗“悄悄的”走是一致的。

诗人爱康桥而不原打扰康桥,康桥是英国艺术、文化中心,这里沉积着浓郁的学术气氛、文化气氛。

“不带走一片云彩”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离别是暂时的,有机会还来看望康桥呢?

作者对康桥那浓郁的情感都饱含在这诗句中了。

三、总结《再别康桥》既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传统,又在别离诗中,注入了现代人对自己生长的母校深情厚爱,并超越了一般离别眷恋人情感叹,更具有了现代知识分子崇尚自我的个性色彩和追求自由的淡淡的象征意蕴。

四、布置作业

《死水》

【教学目标】

1、体会《死水》用反语描写丑的事物,使丑的事物显得更丑的写法特色。

2、鉴赏《死水》感情深沉、象征丰富和格律讲究的特点。

【教学重点】

分析并理解《死水》中绘画美的语言色彩。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和反讽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陆游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那小小的池塘之所以清新可爱,全因为有源头不断地为它注入新的活力。

大家设想一下,假如这个小池变成了一潭死水,那将会如何?

学生回答。

我们来看看诗人闻一多笔下的《死水》面目。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思考:

1、臭水沟里有些什么?

提示:

破铜烂铁,剩菜残羹,油腻霉菌,污水白沫,花蚊青蛙等丑恶事物。

2、那么诗人用什么语言来表现这些物象呢?

从哪些感觉角度着手刻划死水的特点呢?

提示:

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