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637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docx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大庆师范学院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论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

系别、专业法学院法学专业

研究方向环境法学

学生姓名项冬

学号201003010048

指导教师姓名赵静

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12年6月14日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技术不断革新,企业数量的持续增加,给环境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构建和谐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坚持的方针和政策。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理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以及环境保护责任。

本文从目前我国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履行现状出发,分析部分企业在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能尽责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强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政府

Abstract

Therapiddevelopmentofeconomy,theindustrialtechnologyinnovation,businessvolumecontinuedtoincrease,totheenvironmentcausedbythetremendouspressure.Constructionofharmonioussociety,takingtheroad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sourcountryadherestotheprinciplesandpolicies.Inthisbackground,theenterpriseasthemainbodyofeconomicactivity,itshouldtakemoresocialandenvironmentalresponsibility.Thisarticlefromthepresentourcountryenterprise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sponsibilityofthestatus,analysisofsomeenterprisesin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oblemsandnotconscientiousreasons,andputforwardtostrengthencorporateenvironmentprotectionresponsibilityofsome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Keywords:

Enterprise;environmentalprotection,responsibility,government

目录

引言1

一、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

(一)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界定1

(二)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

1.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

2.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2

3.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是新时期的历史使命2

二、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时存在的问题3

(一)缺乏经济激励机制3

(二)技术条件的限制3

(三)法律的不完善4

(四)政府监督不力,环境执法薄弱4

三完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建议4

(一)利用经济激励机制4

(二)加强政府监督和环境执法力度5

(三)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5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6

结论6

注释7

参考文献7

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环境资源问题也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渐严重,究其原因很大程度在于企业。

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企业,那么它们在利用社会和自然资源时,承担一定的社会环境保护责任是理所当然的。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量,但由于自身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求。

加上有些地方政府的放任自流,很多企业置社会公共利益于不顾,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危及人类健康。

因此部分企业为何没有尽到环境保护的责任,加强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都是目前我们应该关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一)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界定

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在谋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合理利用资源、采取措施防治污染,对社会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恶化,我国构建生态社会的要求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的提高,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企业在环境保护责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节约资源能源、控制周边环境污染、减少“三废”的排放、以及污染后的处理。

在节约资源能源上,企业应该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这要求企业不断的改进生产工艺,运用高科技手段以及高科技仪器设备;在控制周边环境污染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企业要在生产过程中,注意“清洁工艺”,废弃物排放前,做好检查检测工作,如果超标应进行污染处理程序,使其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在及造成环境污染之后,相关企业应积极主动的去承担部分责任,多方面配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进行治理,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二)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1.强化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011年6月贵州桐梓一家工厂超标排放氯气致106名小学生中毒,随后康菲公司漏油事件以及福建省上杭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相继发生,2012年2月初,上海市区内的一家以铅、镉及其化合物为原料的化工企业—天光化工厂又爆出重金属污染事件,对25名一线操作工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时,8人发现尿镉超标,其中1人还出现血铅超标。

由于企业片面追逐商业利益,置生态环境与不顾,造成这样的严重后果,不仅对周边群众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如今竞争激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牺牲公众利益,破坏生态环境以获取企业利益的行为是不能有效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提别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周边环境要求的提升,更多的群众开始追求大自然的纯净的空气和绿色的花草,加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调结构,促发展的经济方针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客观上夜加大了企业在发展同时对保护环境的要求,如果不达标,则会被强制停业整顿甚至停产倒闭。

另一方方面,媒体的暗访和记者追求素材的行为,也会加大企业对环境污染现象的曝光程度,使企业防不胜防,污染环境的企业很难发展。

因此,企业应该看清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发展绿色生产产业链,加强污染处理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革新,做到少污染,不污染。

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承担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要尊重自认的规律,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进步,相互依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工业、农业、交通业、建筑业等行业都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大企业、大工厂数量成倍增加,我国的GDP增长都在10%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很快。

随着政府部门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对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虽然“十一五”以来生态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我国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态系统仍不稳定,生态功能仍呈退化趋势。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生物多样性下降势头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保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单位都必须尽到的责任,企业作为环境破坏的主体,如果能承担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那么从源头上就会较少环境的污染,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是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后,中国成功的进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达到3000美元,步入了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社会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就会日益凸显。

因此,企业在新时代有了新的历史使命:

企业不仅是创造财富的经济组织,也是构建和谐的社会组织,更是保护环境的责任主体。

近年来,绿色营销概念在许多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绿色营销的策略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也能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该理念的运用也说明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已由消极的应付转变为积极的参与。

二、企业在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时存在的问题

由于企业的逐利性,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根本不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生产经营,在废弃物排放上也不按照国家规定,没有检测就直接排放,出现了了很多因企业环境污染导致人员伤亡事件。

目前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小,相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也不够完善,环境执法队伍基础薄弱,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有点地方甚至官企相互勾结,进行权钱交易,置环境保护于不顾,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利益,影响国家政府的形象。

具体而言,企业在履行环保责任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经济激励机制

企业的经营目的就是盈利,一切违背这个理念的行为和方法基本会被企业领导人所摒弃。

企业在经营生产时,如果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就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去购买设备、去培养人才,这样就会耗费部分人力、财力和物力。

如果没有一定的收益,那么企业就没有动力去做环境保护的工作。

而且,环保项目的投资往往投资大、周期长,未能营造出良好的节能市场,致使公司的主动性较差。

(二)技术条件的限制和企业内部不重视

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除了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处理先进的仪器设备以及高科技技术。

而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还有待加强,这严重制约了企业环境责任的实现。

其实,技术手段并不仅仅是技术上的限制,它与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环境污染治理的技术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具有可行性,在经济上也要求合理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科学技术才能应用于企业生产中来。

比如农村养殖企业中,养殖的猪、鸡或者羊的排泄物以及废水的处理,目前就不好解决。

本身农村养殖企业大多数属于个体企业,规模较小,投入成本低,虽然我国有不少养殖大企业采用了很多技术能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对于农村养殖企业来说,环境预防污染成本较大,无法实施,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合理的科学方法。

另一方面,企业由于追求利益,对自身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领导的不重视会导致企业全体的不重视,一般的企业都没有相关的制度去实施环境保护的工作,如果政府部门检查,只会敷衍了事,没有观念上的重视是不可能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

(三)法律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企业环境保护方面上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环境侵权问题,我国立法仅有《公司法》第20条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的规定。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与公司环境污染责任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以及环境污染行为人是正处于破产清算的公司,或者是已经破产解散的公司,此时应当如何保护污染受害人即债权人的利益,我国立法没有相关规定。

对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环境侵权中的管辖权、归责原则和法律适用等问题,我国立法更是一片空白。

企业破产后,在法律上作为独立的人格主体已不存在,不需要再为其破产前的侵害行为负责。

但是,企业存在时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不仅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左右着资源、环境、就业市场以及社会秩序等各个方面,而且其影响可能波及到终止后很长一段之间甚至下一代,即使企业已经破产,其留下的污染还会继续危害人间,但是我国立法对于企业破产后的环境责任却没有相应的规定。

另一方面,部分法律法规由于发布时间长,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更新完善。

部分法律规定的对企业在环境污染上的违法行为处罚较轻,由于环境保护的成本较大,这就导致了企业宁愿接受处罚,也不愿意去购置设备、投入资金去保护环境的尴尬现象发生。

(四)政府监督不力,环境执法薄弱

由于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存在着客观上的矛盾,有的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片面的追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执法体系不完善。

政府部门在环境执法时,实行统一监管和分工负责的原则,各个地方的环境保护部门只是当地的一级机关,权力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三完善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建议

(一)利用经济激励机制

所谓经济激励机制,是指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来影响成本和收益,从而引导和激励公司(企业)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生产经营行为,以弥补环境资源的负外部性所带来的利益损失。

该机制的实质是以经济效益为中介,实现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相互促进,表现在公司环境责任的实现上,就是促进了公司的营利目的与环境保护要求的融合,使两者能够协调一致,共生互利。

笔者认为,落实公司环境责任的经济激励机制应包括:

(1)建立环境资源税制度,让公司把对环境的污染计入成本,使其外部成本内在化,将环境税收纳入现行的国家税收体系。

(2)实施环境补贴制度,并改变旧的不合理的补贴方式,通过调整补贴来建设维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引导公司的经营方向、方式和行为。

例如,我国现在不应补贴采矿而应补贴再循环利用,不应补贴化石燃料而应补贴对气候有益的资源,不应补贴城市依赖汽车的交通系统,而应补贴现代化的城市有轨交通系统。

(二)增强科研水平,加强自我调控

企业应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污染处理技术,技术的更新可以相对减少企业在治理污染物时的设配投入和资金的投入,进而减少生产成本,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自我调控机制就是企业内部的一种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企业内部可以成立专门负责环境保护的领导小组,制定企业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和政府联合设立环境监事会。

为了保证环境监事会的有效性,我们应该从环境监事会的成员资格、成员身份、利益代表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确保机构的公正性。

环境监事会可由政府任命,由专业的环境保护人员来担任,监事会人员的工资可由政府支付,使其免受企业的干扰。

其次,在企业运行的具体措施上,有以下方法。

(1)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将节约资源、维护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这一理念融入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中而采取的兼顾企业自身、消费者、社会以及生态利益的营销策划与实施活动。

绿色营销的开展,有利于树立企业积极承担环境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无形中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巨大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2)推行环境会计。

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指针对特定经济主体的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指导的会计信息系统;(3)参加ISO14000认证。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严密、高效、实用,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环境管理方法。

所以,我国企业将先进的环境管理手段同自身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通过ISO14000系列标准的认证,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要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政府监督管理企业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提供制度保障。

因此,需及时修订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匹配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减少立法上的不完整和疏漏之处。

第一,有关部门要综合分析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修改或者废除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宜的法规条文。

建立企业破产之后产生环境污染问题的应对法律条文,法律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改变,已经过时的环保法规会影响政府在企业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导致我国政府在管理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时出现不能管,不知如何管的尴尬现象。

对这些法律法规的修改或废除有利于我国各级政府在规制企业履行环保责任时政策一致,提高环境保护的执法水平和执法效率。

第二,制定环保法律法规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消费者、政府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经过各方协商出台的环境傲虎法律法规,各方面都会增强自觉性,能提高法律意识。

我国在制定环保法律法规时,可以通过会议、问卷调查、意见书、提案等不同的形式,让各方代表都能参与进来,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信任。

第三,规范处罚力度,现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有的处罚力度过轻,导致出现了企业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由于企业的逐利性,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切实制定出合理的处罚额度,让企业不敢以身试法,增强法律的威严性。

(四)加强政府监督和环境执法力度

生态环境和人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如何仅仅依赖市场去调节,自发的保护环境,由于企业的逐利性和市场调节的有限性,我们的环境难免会受到各种侵害,损害我们以及子孙后代的利益。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部门,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环境公益的代表,具有强制性,理应加强对企业在环境保护责任上的监管,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政府各部门依据在环境保护中的分工,对企业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行为进行监督,组建一支高水平、业务精、素质高的环境执法队伍,切实起到监督效果,达到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对环境的充分重视的作用。

结论

在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作为环境保护的主体,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政府各部门也应该尽到自己监督管理的责任,完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增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普通民众也要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发挥自己的力量,只要各方面积极努力,发挥合力,环境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古桂琴.关于政府规制企业履行环保责任的政策建议.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131-133.

[2]李骏.环境保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发展.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5):

7-13.

[3]黄亿红,刘海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从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视角谈环境保护.工业技术经济,2010,4(4):

49-51.

[4]林仲豪,高红贵.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践行途径统计与决策[J].2008.269,(17):

172-174.

[5]段建斌.和谐社会建设与企业环保责任.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1):

14-16.

[6]丁鑫,古桂琴.企业环保责任与政府规制必要性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10(10):

61-63.

[7]]李文,孙长江.企业的环境责任与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05(50):

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