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525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docx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修改doc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

 

专业:

汉语言文学

学生姓名:

王旖维

准考证号:

046612100075

指导教师:

朱倩

 

2015年9月3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绪言2

二、《寒夜》的人物性格悲剧2

(一)汪文宣——典型的悲剧人物3

(二)曾树生——迷失在寒夜中的悲剧女性4

(三)汪母——平凡人物的复杂性7

三、《寒夜》的时代背景悲剧。

7

四、《寒夜》的思想内涵9

参考文献11

论《寒夜》中的悲剧色彩

 

中文摘要:

《寒夜》是巴金写于抗战末期——一九四六年完成的作品。

也是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巴金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中所达到的最高成就。

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在黑暗社会中痛苦挣扎的灵魂和小人物的悲剧人生。

本文试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悲剧、作者构造的“家”的意向在时代背景下造就的悲剧、思想内涵三个方面分析《寒夜》所蕴含的独特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

寒夜,悲剧,色彩,人物。

 

一、绪言

《寒夜》写于1944年冬天,完稿于1946年年底,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也是人类苦难曲中最动人也是最令人痛苦的一章。

整部作品的基调不同于巴金的代表作《家》《春》《秋》《雾》《雨》《电》那样充满胜利的希望,那样激情昂扬,充满斗志,《寒夜》描写的是一个小职员的家庭琐事和情感生活,展示了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是如何在生活的重重打击下破裂。

整部作品平平淡淡没有大起大落,却处处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所展示的一切都毫无生气,让读者很是心情沉重,压抑贯穿了整部作品,让人感受生活到阴暗、糜烂和颓废,给人一种厌倦感和窒息感,《寒夜》全文描述没有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文章从“寒夜”开始,也从“寒夜”结束,却给人一种真真切切沁入心脾的“寒”意。

巴金用同情和悲怆的笔调写下了这部反应小市民生活悲剧的长篇小说,无疑是带着自己的审美意识进行深刻的艺术反思的:

他剖析着自己,同时也在剖析着人类的灵魂。

二、《寒夜》的人物性格悲剧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少不了成功的人物形象的描写的,而巴金的《寒夜》正是塑造出了成功的悲剧人物的形象,巴金笔下的三个人物正是因为灵魂的扭曲,苦痛的心理和极度的压抑造就了家庭的矛盾也加剧了家庭的悲剧。

巴金的《寒夜》,有着它独特的文学魅力,巴金的伟大之处不仅仅体现于他正直伟岸的人格力量,还在于他用艺术手段成功地揭示了人类“软弱”的灵魂。

在旧社会,他总结出:

好人得不到好报。

所以,他极力为小人物申冤,可见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寒夜》中人物不多,可是每个人物却是真实且丰满,《寒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加尊重人物的客观真实性,不再对人物作简单的情感判断,人物性格更加地丰富复杂。

正如作者所说,《寒夜》中的“三个人都不是正面人物,也都不是反面人物;每个人有是也有非。

小说以1944年冬天至1945年底国统区的重庆为背景,描写了几个“小人物”及其他们家庭的悲剧。

小说中的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毕业的夫妇,他们曾经受过现代新思潮的启迪和熏陶,在个性解放的信念下相互结合,又共同追求过“教育救国”的理想,他们共同走过了14年的婚姻生活道路,如此相爱的夫妻,可是最终却走上末路,想必这跟他们人物所具有的独特性格是分不开的。

(一)汪文宣——典型的悲剧人物

男主人公汪文宣战前是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满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受“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恋爱而结婚,也曾是反封建的勇士,怀着满腔“教育救国”的崇高理想和宏伟志向走向社会,想创办“乡村家庭化的学堂”,报效祖国。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腐败的社会制度,贫穷、疾病的折磨,使理想和热情付之东流让那一大段时期的现实生活毁掉了战争时期只能在一家书局做校对员,而当年的汪文宣在“五四”个性解放的旗帜下,满脑子的理想和事业,又有志同道合的妻子,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他们夫妻想携手创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校,献身于教育。

他和曾树生没有结婚就同居,勇敢地向封建礼教进行挑战,这是何等的惊世骇俗?

那时的汪文宣是曾树生仰慕的对象,他们以为会这样相亲相爱一辈子。

然而,日本侵略者的炮火很快使他跌人了贫穷的深渊,工作上的几次碰壁,使他彻底丧失了当年的锐气。

不可否认,战争和黑暗是造就汪文宣生活悲剧的原因之一,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悲剧。

汪文宣是一个心地善良,忠厚老实,正直,不会阿谀奉承的知识青年,但是他的一切美好的特点却导致他最后走向命运悲剧,汪文宣是历史转折时期背负着新旧双重负荷的知识分子。

他上了大学接受了先进的新潮思想,自由恋爱,也曾勇敢追求自由生活,反抗旧势力,不顾世俗反对与妻子曾树生同居,他想着要与妻子创办一个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想着要为教育事业献身.然而他却没有坚持新潮思想,面对战争面对社会的黑暗以及生活的压迫他选择的是安守本分地做一名校对员,他忍受上司的白眼忍受同事的冷嘲热讽只为拿那一点微薄的工资,他的懦弱忍让并没有让他得到上司的认可得到同事的关心反倒让他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深渊。

原本他性格中那些美好的特质在理想的破灭以及现实的残酷中逐渐变异,而多疑、恐惧和懦弱成了他性格的主宰。

汪文宣夹在母亲和妻子之间,他深深地爱着这两个女人。

他母亲思想保守,而妻子则是追求个人幸福和个人享乐派的新潮小资产阶级女性。

母亲用自己这代人的眼光用封建礼教的尺子去衡量儿媳妇,母亲看不惯每天化妆的妻子,看不惯她参加各种宴会,看不惯她的“花瓶”生活。

而妻子也不会因为母亲的说教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与婆婆吵架拌嘴从不肯让步,而汪文宣看不清母亲与妻子的不同,他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却也觉得妻子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对,他一边为了妻子的做法给母亲道歉请求母亲宽容,一边又维护妻子为了母亲又在妻子面前打圆场给妻子说母亲的好话,他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充当着“调和剂”,却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只能让两个女人越离越远,他顺从母亲的观点听从母亲的意见,也一而再再而三对妻子忍让,以至于妻子在最后的信里这样跟他说:

“常常我发脾气,你对我让步,不用恶声回答,你只用哀求的眼光看我。

我就怕你这样的眼光,我就讨厌你这样的眼光。

你为什么这样软弱!

那些时候我多么希望你跟我吵一架,你打我骂我,我也会感到痛快。

可是你只会哀求,只会叹气,只会哭……”如果汪文宣不让妻子与陈经理往来,如果汪文宣不是随妻子想怎样就怎样的话那么妻子一定也不会就这么弃他弃这个家而不顾。

他本身是与妻子有共同的理想,但是在现实下他变得软弱变得胆小,他跟不上妻子的脚步所以不得不终止这段婚姻,两个人的爱情不得不成为友情,他的让步没有增进与妻子的感情反倒使两个人越来越远。

面对上司的冷眼,同事的嘲讽,汪文宣依然没有一点反抗,他不与他人交谈,他性格多疑觉得同事的窃窃私语就是在谈论他的家事和他的不幸,他不会阿谀奉承不会讨好上司,每天兢兢业业却依然得不到上司的一点好评,他拿着仅有的一点薪水甚至都买不起一块生日蛋糕却要把它拿出来送给主任祝寿,他后来得了肺病却被无情地辞退了,他努力地工作却没有得到一点回报,可是汪文宣不敢反抗,他只是心里嘀咕却不敢有一点怨言不敢辞职甚至不敢多请一天假.他总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为了生活,我可以忍受。

”就因为这样,在他生病时连咳嗽都要顾及旁人的感受,因为吴科长的一个白眼他不再敢去多吐一口痰,公司里并没有照顾他这个病人反而有更多的工作量交给他,这是多么让人心寒。

汪文宣在上司的白眼里不敢吐痰只能咽下去,他咽下去的不是一口普通的痰,而是饱受屈辱和悲剧的血痰!

汪文宣有知识,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始终扮演”老好人”的角色,而他这样的角色本应该过着美好的生活,可是他却在寒夜中在抗战的胜利中走向死亡。

(二)曾树生——迷失在寒夜中的悲剧女性

曾树生是巴金笔下一位独特的女性,她不同于中国传统女性,任凭封建家长的摆布将自己的青春葬送在所谓的“家庭”中;她也不同于新时代女性具有完全独立性,她依然将男性作为她生活的支撑。

曾树生不同于别人却就是她自己,她善良又自私,传统又新潮,妥协与反抗相互交织相互碰撞成为一位复杂又矛盾的独特女性。

曾树生崇尚婚姻自由与汪文宣自由恋爱,与他拥有共同的理想却破灭在战争下的黑暗社会里。

她的丈夫懦弱无能,她的婆婆刻薄无理,就连她的儿子都对她不冷不热,生活在这样寒冷的家庭里,谁都需要一点依靠一点温暖一点光。

曾树生作为妻子,儿媳,母亲和她自己这些角色相互交织着,所以她不得不是个矛盾的存在体。

作为妻子,她很爱自己的丈夫,温柔体贴,在小说第一节我们看到他们吵架,树生离家出走,在街头碰到喝醉酒的汪文宣时,她赶紧扶着“孩子般”的汪文宣,“关心地”“着急地”“温柔地”一连串的形容词可以看出她对丈夫的关爱,以至于她到家后因为对丈夫的关爱得到了婆媳关系的暂时缓和。

虽然曾树生最后还是离开了家去了兰州,但是她临走前却是极其的舍不得,她对丈夫说:

“如果我能传染了你在这个病才好,这样我们就永远不会分开了。

”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曾树生离开汪文宣不是因为不爱了,而是因为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她看不到希望,她不想整日面对刻薄的婆婆不想面对这样的家庭,她说:

“我并不怕穷,不怕吃苦,是我自己要选择与你结婚的……”所以,她最后的离开并不是因为没有了爱。

离开丈夫后她还是每个月寄钱补贴家用,还是做到了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

作为妻子,曾树生爱自己的丈夫也想要和他永远在一起,可是她终究抵不住世间的诱惑,终究忍受不了寒冷和寂寞。

曾树生作为母亲这个角色的时候,她与儿子交流不多,应该是说几乎没有交流,她的儿子与父亲性格很像,不爱讲话,也不跟母亲亲热,而是与祖母的关系比较融洽。

所以树生走的时候没有跟儿子告别,汪文宣问她不跟儿子说吗的时候她说:

“小宣跟他祖母合得来。

他有祖母喜欢,有父亲爱护,也是一样。

反正他跟我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现在年纪也不小了,用不着我这样的母亲了。

”因此可以看出来曾树生的母性角色是残缺的,她就像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后妈,没有给她的儿子关爱没有沟通没有爱护也没有牵挂。

在她还在犹豫是否应该和陈主任去兰州时,小宣那一张“带着成人表情的小孩脸”仅仅是在她眼前“忽然闪过”,然后她便决绝地想道“他没有我,也可以活得很好。

他对我好像没有多大的感情,我以后仍旧可以帮助他。

他不能够阻止我走我自己的路。

连宣也不能够。

”如果说她对儿子的“帮助”仅仅停留在金钱上,那么末句的“连宣也不能够”就可看出在曾树生的心中,丈夫的地位还是胜于儿子的。

在最伟大的女性情感是母性这一点,在曾树生身上并没体现出来。

小说结尾曾树生返回重庆时,听到年轻母亲的唱给婴儿的催眠曲使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文中这样写道:

“可是她的小宣现在又在哪儿呢?

那个孩子,他并不依恋她,她也没有对他充分地表示过母爱。

她忽略了他。

现在她要永远地失掉他了。

”在这里,曾树生母性意识似乎在悄然醒来,然而,这是作为任何一位母亲母爱的自然流露,也许只是曾树生下意识里对自己作为一名失职母亲的忏悔和反思。

尽管曾树生最后下决心要找到儿子,但这也很难弥补小宣所得到的母爱的残缺。

作为儿媳妇,曾树生不同于封建家庭中儿媳妇应有的姿态,她不会对婆婆毕恭毕敬,也不会在家里相夫教子,与婆婆是永无休止地争吵,所以离开这个家也是必然的。

曾树生并不是一个行为不检的坏女人,她整天忙于交际是因为工作性质,也是她的生活需要,这不应该受到指责。

曾树生更多的是以自己独立的角色存在的,她身上有崇尚物欲、逃避现实的缺点,但也有可贵的向往自由的精神。

毕竟事实如曾树生自己所说的那样,她从来不乏追求者,但也从来没有对不起过汪文宣。

她是一个充满激情与生命力的新时代女性,她受过高等教育,接受并习惯了西方的生活方式,她渴望与人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同,她喜欢热闹的交际场合,向往一切自由的事。

作为一个银行的小职员,她的工作就是与领导或客户交际。

因此她被婆婆深恶痛绝的“早出晚归”其实是应该被理解的。

曾树生缺少家庭责任感,更多地是追求个人享受,她害怕面对现实也难以接受生活的沉寂,她渴望永远年轻活力。

曾树生是一个懦弱的人。

从小说里,我们不难看出,曾树生是经常处于矛盾状态中的,很多时候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当大家都在恐惧日本快要攻打过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想办法逃难,而她所在银行的陈主任也要带她到兰州避难,但是她一直都犹豫不决,经常处于自我矛盾状态中。

如果离开的话,她心里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丈夫,也不忍心在关键时刻就这样狠心地将家人抛弃。

但是如果不走的话,她又不免开始忧虑,她知道自己在家里并没有立足之地,每天不仅要忍受婆婆的辱骂,儿子也与她不亲,丈夫又患病终日躺在床上让她操心,这样的生活和她所渴望的背道而驰。

曾树生只是一个爱热闹的平凡女人,她渴望丈夫能与她互诉衷情,关怀她,理解她;她也渴望孩子能多与她亲近,像别人家孩子那样天真活泼、充满活力,每天缠着她问东问西。

然而她得不到其他妇人拥有的家庭的温暖,她只是空虚寂寞,感情上得不到满足,需要充实的社交活动来填补内心的空洞。

这不是她个人的错误,是家庭环境和社会现实的错误。

曾树生所追求的自由,在表面上,她所追求的物欲自由只是一种表现,她想做自己爱做的事,想要酣畅淋漓的生活方式,想要脱离封建思想的束缚,但是她更想要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便是有人陪伴有人理解。

然而曾树生对自由的向往注定她将要与汪文宣背道而驰,尽管他们热烈地相爱过,但是在现实的打击下,汪文宣已经离当时那个追求理想的自己渐行渐远,也与曾树生的理想渐行渐远,所以他们注定要分别。

三、《寒夜》的时代背景悲剧。

《寒夜》是巴金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巴金声称最喜爱的一部长篇小说,堪称巴金的巅峰之作。

《寒夜》本身就是一部社会悲剧小说,它的时代背景首先就奠定了它的悲剧性。

在1938年10月下旬武汉和广州失陷后,国民党区域的状况起了变化,战事渐次进入僵局。

特别是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国民党领导人认为西方盟国能够打败日本,不用中国作进一步的牺牲。

因此,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对付共产党人身上。

共产党人逐渐增长的势头对国民党产生了威胁。

但是,最重要的是重庆国民党政府发现,它自己陷入了不可逆转的军事、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僵局,一九四四年初,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全面进攻,致使1945年重庆处于虚弱和萎靡不振的状态。

巴金从一九四四年冬天开始《寒夜》的创作,于一九四六年的最后一夜完成。

小说反映了整个抗战后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和黑暗。

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九四四年冬季到一九四五年底一个重庆小职员的生活,在他的作品中却有许许多多他身边人的影子。

《寒夜》中包含着作者抗战时期的感受和战后生活的体验,在前后两年多的创作时间里,巴金感受到了战后生活的幻灭,也经历了抗战时期的艰辛。

尽管时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小人物依旧在狭小的生活空间里,在喧闹的生活环境中感受人生的孤寂。

战争无限的延长,使战时状态日常化了,人们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矛盾冲突着,消耗着时光。

物质的贫困折磨着人,庸常的生活考验着人,巴金也有感于亲人和几个文学同道在肺病的折磨下死去,感受着小人物的悲剧,作者将这种沉郁的现实感受融入到创作中来。

“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

但是我并没有撒谎。

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迫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

这小说我时写时辍,两年后才写完了它……而且在这中间我还失去了一个好友和一个哥哥,他们都是吐尽血痰寂寞地死去的;在这中间,“胜利”给我们带来希望,又把希望逐渐给我们拿走。

”在小说主人公汪文宣的身上,有老友王鲁颜的影子,在王鲁颜声音全无的时候,却仍然没有失去求生的意志,直到最后寂寞凄凉的死在乡下;也有巴金表弟的身影,他也是在肺结核的折磨下死去的……有他的老友陈范予的影子,陈范予患了肺结核死在武夷山在给巴金的告别信中说:

“咽喉剧痛,声音全部哑失……”;当然也有巴金自己的影子在里面,巴金在《寒夜》中写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以及他们的懦弱。

巴金在《关于〈寒夜〉》一文中说:

“关于《寒夜》,我过去已经谈得不少。

这次在谈《激流》的回忆里我写过这样的话:

‘我在自己身上也发现我大哥的毛病,我写觉新……也在鞭挞自己。

’那么在小职员汪文宣的身上,也有我自己的东西。

”而对于汪文宣的妻子树生和母亲的人物形象,在巴金的周围也能找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原型,“多少人得了肺病在痛苦中死去,多少家庭在贫困中过着朝不保夕的非人的生活,在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下的当时的陪都重庆,好人偏偏不得好报,坏人得志到是常见的现象。

”(关于《寒夜》)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政府没有做恢复人民正常生活恢复的准备,整个社会处于一片的混乱中,没有一个方向,没有一条明确的路供人们选择,人们在这无尽的黑暗中一点一点走向窒息。

《寒夜》继续着“五四”时代借描写爱情来思考知识分子“个性解放”的写作传统,深入地探究了“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反映了“五四”新文化传统,显示了20世纪40年代知识者题材小说继承又超越“五四”的一面。

《寒夜》的创作,主要是通过对抗战前夕,一家善良、普通的知识分子生死离别的描绘,深入的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所具有丑恶本质,让人们看到了一幅冷冰冰的血淋淋的画面。

老百姓被推入苦难的深渊,正在挣扎着呐喊着。

巴金通过《寒夜》替知识分子诉苦,替知识分子伸冤,在当时的重庆和国统区,知识分子的处境很困难,生活都十分的困苦。

巴金也是这众多人中的一个,“我用自己的笔向这个社会发出深痛的呐喊,我不能也向汪文宣那样的软弱。

”《寒夜》正是这样深入地揭露了这个寒冷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巧妙的构思去鞭挞那个腐朽的社会。

所以说再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寒夜》的悲剧性是必然存在的。

四、《寒夜》的思想内涵

巴金写《寒夜》是为“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

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

小说将家庭的悲剧放在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展开。

有战争对人们的威胁,贫富人民的差距,时局的混乱,官僚的腐败,面对失业与逃难的恐惧,都成为这个家庭所无法承担的压力。

作者以小职员汪文宣的家庭为中心,适当地将笔墨延伸到这个家庭之外,写出了另外一些普通人的悲剧。

如:

汪文宣的同学唐柏青以及同事老钟。

这些悲剧进一步证明,汪家的悲剧不是偶然的,它不过是整个社会悲剧的一个缩影。

汪文宣家的悲剧原因还在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的冲突。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社会是畸形的,仍然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

中国文化和这个国家一样处于不合理状态,旧的文化依然强大,新的文化还不曾真正建立,新旧文化的冲突让中国人在精神上无所适从。

汪家的悲剧直接的原因是汪母和曾树生没完没了的争吵,而她们的争吵实际上是新旧两种不同观念的交锋。

正是这种"文化意识(包括人生价值观念和伦理观念)的不同,使婆媳之间达到了一种“‘有我没她,有她没我'的难以调和的对立状态"。

使得两个都非常善良的女人因此如同敌人,她们互相仇恨,互相挖苦。

她们虽然都爱着汪文宣,但这种爱在她们观念上的冲突面前却变得那样的微不足道,无能为力,她们明明知道这种无休无止的争吵会给文宣带来无穷的痛苦,但又无论如何无法避免,是她们把自己所爱的人送进了坟墓。

巴金写出了知识分子的悲惨的命运以及他们的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懦弱。

对于人性的弱点的揭示与批判可以看做是《寒夜》的一个重要的主题。

的确,导致汪家悲剧的重要原因正是包括汪文宣在内的所有家庭成员在人性上的严重的缺陷。

汪文宣同时被两个女人爱着,这应该是这个家庭和谐相处的最好的基础,但是在汪文宣那里这个和谐的基础却成了两个女人仇恨滋生的温床,她们用各自的方式爱着他,而性格懦弱的他却无法用爱去调和她们的分歧。

他爱妻子,也爱母亲,但他把爱看作是无条件的让步,任两个女人的仇恨肆意蔓延。

懦弱无能、谨小慎微是这个“老好人”的致命弱点。

除此之外,作者还对人的普遍的性格弱点比如女人的自私,做了深入的审视。

汪母的自私最明显地表现在她对儿子的爱上。

巴金说:

"汪文宣的母亲的确非常爱儿子,也愿意跟着儿子吃苦。

然而她的爱是自私的。

她不甘心同别人分担儿子的爱。

这种自私使她把对儿子的爱转化为对媳妇的极端的憎恨。

曾树生的弱点同样在于她的自私。

她追求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她爱文宣,但她忍受不了家庭的贫穷,忍受不了黑暗冷静与寂寞,也无法摆脱物质享受的诱惑。

她宁愿靠做"花瓶"去换取物质上的享受。

尽管是生活所迫,尽管有时她也受到良心的责备,但她似乎只有在这些场合才感到自己生命的存在,感到生命力。

《寒夜》不是一个慷慨激昂之作,小说的文字反而显得异常的朴素、简洁、干净。

巴金在《寒夜》这部小说中多次提及“夜的寒气”,其实这也是巴金对自己周围环境的不满和憎恨,充分表明了他在寒夜里对光明和温暖的强烈渴望。

巴金的这部《寒夜》从侧面也很好地描述了我们那段沉重的历史,让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巴金.寒夜[M].浙江: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2]巴金.巴金论创作[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3]巴金.巴金选集十卷[M].北京:

人民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建军.小说修辞研究[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李存光.巴金评传[M].北京: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年版

[7]李辉.巴金.在历史叙述中[M].武汉: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陈思和.巴金.新世纪阐释[M].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陈思和.巴金论稿「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0]汪应果.巴金论「M」.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1]张慧珠.巴金创作论「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陈丹晨.巴金评传「M」.广东:

花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3]杨义.巴金的激流三部曲「M」.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江倩.〈寒夜〉中婆媳关系的描写及其社会文化内涵「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3

[15]张沂南.论女性自我生命的选择――重读〈寒夜〉「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1998,2

[16]陈少华.二次冲突中的毁灭――〈寒夜〉中汪文宣症候的解读「J」.文学评论,2002,2

[17]河村昌子.民国时期女子教育状况与巴金的〈寒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