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441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docx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讲稿1123书

发展循环经济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大家好:

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讨论,我们今天讨论的题目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网上找的,电视看的,书上查的,准备了一些材料,这里也有一些个人观点,不一定准确。

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

我们今天一共要讨论这么几个问题,一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三是全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2009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舒庆在《求实》发表了一篇关于《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文章。

文中指出: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正是人与自然矛盾最为突出的时期。

要在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通过最严格的环境管理、最经济的环境保护手段、最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最广泛的社会参与,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加速推进、消费迅速升级带来的巨大环境压力。

]。

资源与环境问题可以说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人与自然最为突出的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循环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文中指出:

传统生产模式和单纯以资源节约为目标的古典循环经济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娱乐相亲节目《非诚勿扰》有一期一个美籍华人(律师)倡导不买汽车骑自行车,不买房子住集体宿舍,不生孩子收养孤儿,不买或者少买新衣服的低碳生活理念,当然这也是一种方式,但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现代循环经济以污染预防和环境保护为出发点,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先进生产和经济运行模式,齐建国说现代循环经济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认识的革命,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的重要任务。

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2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200多处提及包含环境友好涵义的“无害环境”概念,并正式提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我国,早在2003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要突出抓好节约资源、节约原材料、节约用水工作,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搞好重要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006年3月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上又重申了,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2004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发了《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通知》。

计划用三年的时间迈出资源节约的实质性步伐。

2005年6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两个文件。

3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环境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可以说,近5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绩,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2009年降低2.2%。

以水资源利用为例,“十一五”以来,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铺开,有力地促进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按2005年可比价格计算,2009年全国万元GDP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1.2%,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1.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49。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计划累计安排节能减排研发项目经费已经超过100亿元。

成绩有目共睹,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能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还不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资源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不断深化逐步形成的。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含义4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社会发展模式。

它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和激励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循环再生利用废弃物资源,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社会形态,其核心目标是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自然资源系统,进入社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的通量强度,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的物质解耦或减量化(也就是说让关联度越来越小或者无关联)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曾培炎副总理曾说过说: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发展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要把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环境准入作为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环境管理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

记得上次公选面试就有这样一道题,说是一个贫困偏远的县城,招商引资来了一个开发利用资源污染严重的项目,且已建成投产,干部群众议论纷纷,问你作为主管的领导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题好答事难做,如何实现投资者、地方领导、经济增长、百姓生活共赢很难)。

也就是说,它必须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目标是将生产和消费活动规制在生态承载力、环境容量限度之内,通过生态环境要素的质态变化形成对生产和消费活动进行有效调控的关键性反馈机制,特别是通过分析代谢废物流的产生和排放机理与途径,对生产和消费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污染产生量、实现污染无害化,最终降低社会经济系统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不利影响。

它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

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资源利用率高了,排放量减少了,环境污染自然就减轻了。

[举个例子就拿城市规划来说,不仅要好看更要合理,既要公转又要能够自传!

一是每个生活小区都要有完善的小区服务功能、二是同时在城市布局中有合理分工、三是作为服务社会的公共资源学校、医院有效合理分配]。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要就是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可以概括为:

“3个事关1个极端”,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们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

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人口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人口数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再就是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

6资源问题:

第一就是我国的资源十分短缺。

我国石油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0%,天然气是4.1%,铜是25.5%,铝是9.7%。

土地,耕地,深林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100名以后,就连我国引以为骄傲的煤炭资源,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60吨,而我国也只有90吨。

[中国人口已超过13亿,占全球1/5以上,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根据中科院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

中国现有的水资源只适合供养4.5亿人;现有的土地资源,只适合供养10亿人;已探明的能源储量资源,最多也只能负载11.5亿人。

例如石油,如果中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费,每年需50亿吨以上石油,全世界每年生产的石油都给中国用也不够。

]二是利用率非常低,生产加工方式相当粗放。

我国的能耗损失平均高达47%,每立方米水可生产粮食1公斤,而发达国家大约是2公斤,日本是3.7公斤,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利用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

我国的能源重复利用效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55%,矿产资源回收利用率30%,分别比发达国家低10%/、25%和20%。

中国现在每百万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

据经济网披露,我国一吨煤产生的效率仅相当美国的28.6%,欧盟16.8%,日本的10.3%。

高投入、高消耗必然带来高污染和低效益。

中国的环境不容许这样消耗下去。

三是资源需求增长过快,资源约束矛盾加剧。

2002年以来单位能耗增长很快,2003年我国的装机容量就超过了日本。

2004年达4.4亿千瓦,2005年5亿千瓦,日本05年是4亿千瓦,美国是8亿千瓦,但当年我国的gdp还不到日本的1/2、美国的1/6。

到2010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量超过9亿千瓦,但是拉闸限电的现象还会时有发生,资源需求8年来增长了234%。

7环境问题:

一是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破坏严重。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中国环境污染的损失,近十年来大约占当年gdp的2.1%-7.7%,生态破坏损失在5%-13%,合计为7-20%,由于估算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个结果区间较大。

同时有1/3的工业废水和2/3的生活污水8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江河,水环境急剧恶化。

长江、珠江、松花江、黄河、海河、淮河、辽河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污染严重,环境透支比较严重。

据世行组织和我国相关机构测算,单位面积的污水负荷量是世界平均值的16倍,这个问题相当严重,环境压力很大。

为解决水的问题中国人很早就做出了努力,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调水工程建设的国家之一,9有著名的都江堰、灵渠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缺水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我国又修建了20座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如江苏江水北调工程、天津引滦入津、广东东深供水、河北引黄入卫、山东引黄济青、甘肃引大入秦、山西引黄入晋、辽宁引碧入连、吉林引松入长、甘肃景电扬水等。

网络上又在探讨引渤入疆工程,不知道可行性有多大。

10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1/2-2/3是对环境透支的基础上获得的。

二是对公共健康产生了明显损害。

许多城市儿童血铅超标,有些地区的母乳中,难降解的有害物质已检出,珠三角地区的母乳中DDT的含量严重超标(没学过植物病理和药剂学的人大多数可能不知道,ddt就是农药里杀虫剂的主要成分)。

中美联合研究证明,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已经影响到儿童的肺部发育,结构发生变化。

我国每年有17.8万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于大气污染的危害,因大气污染的致病,工作损失达740万人年,(也就是说每年有740万人病休一年)。

而且还在逐年递增。

三是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国家信访局统计由于环境问题引起的来信来访案件逐年增多,05年的时候接近70万封,到2009年达到了164万封,经常发生由于污染问题引起的企业与周边群众的矛盾,围厂砸厂的现象时有发生,上下游水污染、空气污染纠纷也很多,11(我上网查了一下,一个搜索目标就大约有760条这样的信息),比如大家都知道的,2005年11月的哈尔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造成停水一周,2008年9月的云南省阳宗海水污染事件,2009年2月江苏盐城饮用水污染事件,2009年7月湖南浏阳镉污染事件,2009年8月陕西凤翔铅污染事件,2009年8月福建泉州海水污染事件,2010年东莞、惠州的垃圾倾倒事件,影响都很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危害。

12四是危及国家安全。

2010年我国的石油进口将突破50%,对外依存度很高,对外能源、资源的依存度过高,就会存在市场风险、价格风险、运输风险、甚至军事风险和政治风险。

2010年7月俄罗斯石油的增税,对我国的冲击就很明显,为我国埋下了能源隐患。

前一段乌克兰控制向中国出口多精钢,致使中国很多军事方面的器械加工研制受到制约。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全社会都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认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下最大决心、花最大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他指出,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

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13就黑龙江而言:

经济结构不合理、能源匮乏、生产粗放的现象也很严重。

我省是全国资源型地级城市最多的省份,全省13个地市有7个资源型城市,概括的称为“一油、二林、四煤”大家都知道一油指的是大庆,去年11月17号我们看龙江讲坛电教片时,吉丙轩书记还提到,大庆年产石油要稳定在4000万吨。

有关研究称大庆年产石油4000万吨,而且要实现“硬稳定”10年,比当年的5000万吨最高值难度还要大。

“以前大庆主力油田油厚到一喷就是几十米,要时刻预防井喷,而现在,有的油井出现油层渗透性能降低,有油不出油的现象。

主力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

”面对剩余储量难开采、后备资源接替不足、投资成本紧张等考验,大庆油田正在研究破解“4000万吨持续稳产”难题的方式方法。

二林当然指伊春和大兴安岭,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重点国有林区和森林工业基地,经营总面积1006万公顷,占全省面积的22%。

省森工总局下辖4个林管局、40个林业局。

从1989年,全省林区出现全行业经济亏损,经济危困的压力全压到森林资源上,形成越穷越采,越采越穷的局面。

1998年,国家为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天然林进行了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全面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面有所缓解,但多年积累的问题,仅靠短时间的扶持很难根本解决。

现在的情况是:

森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地方财政危难。

大兴安岭、伊春地区都是木头财政,大兴安岭地区财政收入的90%直接或间接来自森林工业,停伐后对地方财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

2009年大兴安岭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6亿元,其中森林工业增加值11.5在大幅度下降情况下,仍占74.1%。

伊春市的森林工业增加值也占第二产业增加值70%以上。

资源性城市的所有制结构也不尽合理,采掘工业中的国有大型企业一直是城市经济的主体。

三是偏重资源开发,忽视环境保护,生态条件恶化。

长期的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脱节,大小兴安岭森林过量采伐,蓄积大幅度减少,蓄水固土抗风沙能力大大减弱,给整个东北、华北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

如何发展林业经济,如何让退耕还林还出一片产业,既要生态效益又要经济效益。

逐步走出一条以市场机制为动力,推动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发展道路。

我从各县市区和市林业局报的材料中整理了这么几条不一定准确,要冲破单一经营模式,促进林区多种经营快速发展。

让开发利用林副产品资源作为林区二次创业的重要措施,由“小打小闹”“一家一块”变成“产业项目”、“规模经营”,逐步建立北药、山野菜、食用菌、沙棘、森林鸡、大鹅、林蛙养殖、柳编、绿化苗木等基地,发展名特优产品,把管护责任区建设成为发展多种经营的主要基地。

要深度开发林木资源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在林木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形成锯材、人造板、家具、地板块、林产化工等系列产品。

鼓励和支持利用废弃木材生产木片,(指接板、密度板、刨花板、胶合板)变废为宝。

据统计,每采伐100立方米的木材,剩余物约占30%,其中约有15立方米的树杈、梢头,8立方米的截头等,生产木片的废弃林木资源十分丰富。

三是结合夏季避暑游,冬季冰雪游,休闲狩猎游,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业,开发特色森林生态旅游产品。

(全省37处森林公园,当然具体适合怎么利用我没做深入的研究)。

四是利用品种改良,引种驯化等技术,大幅度提高出材率。

(很多山是绿的,但是经济价值不高,保护环境效果不好),全力搞好后备资源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合理开发林区多种资源,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五是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鼓励自费造林,让林木成为商品。

四川的竹林改革就是很好的借鉴。

鼓励企业或个人投资造林,从而对林木拥有经营权;林木产权应具有固定资产和有价证券的特征,具有抵押和有偿转让资格,这样国家可以减轻负担,同时加速造林绿化的进程、改善生态环境,也为林业职工再就业和致富创造机会。

四煤,也就是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就煤炭资源而言,全省75个市、县中,有29个发现有煤田或煤产地,含煤面积共二万平方公里左右,著名的鸡西、鹤岗、双鸭山及七台河等矿区,是我国煤油焦煤的重要产区之一。

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对煤炭资源具有很强依赖性的这四个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我听到过有关这两年在鹤岗和七台河等地发现了比较大的煤矿接续带的消息,网上我没有查到更确切的数据,希望是真的)。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方君实在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暨循环经济现场会上指出,截至2009年底,我国煤矸石、煤泥发电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比2005年增加1600万千瓦;煤层气(煤矿瓦斯)抽采利用量持续上升,2009年全国煤矿瓦斯抽采量64.5亿立方米,利用量19.3亿立方米,五年时间增长了3倍。

煤炭行业资源综合利用已初具规模。

据统计,我国历史堆存的煤矸石将近46亿吨,占压土地面积1.2万公顷以上。

(路过多宝山大家可能都看到了一座座煤矸石大山)。

随着煤炭的正常生产,每年还将增加很多新的煤矸石。

以2009年为例,全国共排放可用于发电的煤矸石4.75亿吨,而综合利用电厂因装机总规模限制,仅能处理1.2亿吨,利用率不足30%。

如果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0%,每年将节能近2000万吨标准煤。

还有煤油化等技术,也是提高煤利用率有效途径。

此外,当前我国煤矿瓦斯平均抽取率仅有23%,抽采瓦斯利用率平均只有30%,而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产煤国家的抽采率均在50%以上。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在讨论十二五规划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道:

 从国际中长期趋势看,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要比预期的更为艰巨和复杂,发达国家可能面临最近几十年来最大的同步财政紧缩行动。

比如:

在亚洲,日本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情况;欧洲国家同步紧缩财政,在今后一段会收缩欧洲的需求,经济增长将继续疲软;美国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增加了货币供给,但由于经济前景不明,失业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各分行惜贷,从而使美国经济低迷状况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从国内发展总体趋势看,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也不容回避。

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进一步提醒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

[6当然转变发展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出口减速、城市化速度趋缓,房地产需求减速、劳动力增长减速,生产率增速下降,利率水平上升,经济增长潜力下降等情况。

那么,我们各级政府、企业、百姓怎样面对这样的增长率?

如何保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14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措施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使其从概念、探索到更为具体规范的行动,是我国当前及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2005年,因松花江环境污染事件提出辞职的国家环保总局局长。

现中纪委委员解振华讲到:

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发展状态,需要全社会共同推动。

其中,既需要理念的更新,也需要制度的保障;既要转变不科学的发展方式,也需要改变不合理的消费模式。

概括起来说,应突出解决观念、决策体系、经济发展模式、消费方式、科技、文化氛围等六大关键问题。

]特别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根本出路[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节约能源资源,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下更大的气力抓好节约能源资源的工作。

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3R”原则Reduce[ruidiusi],reuse[ruiyousi]andrecycling{ruisaikeling](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

当前我国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方面还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和障碍。

一是节约优先的方针未能很好落实,节约优先没有很好体现到具体的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去;二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三是尚未建立促进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资源性产品价格不合理,支持和鼓励节约降耗的财税体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不彻底,难以形成促进节约的有效激励;小煤矿屡禁不止就是资源价格不合理造成的。

四是缺乏技术支撑,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需要;五是全民节约意识不强,发展思路不对头、消费心理扭曲、消费方式不合理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最大障碍。

(一)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15发展循环经济是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的发展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生产、生活废弃物,人们生活的环境面临恶化的趋势。

目前中国城市垃圾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90%的城镇水域和65%的饮用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我一个大学同学在上海世博会筹建过程中,参与了绿化规划相关的一部分工作,她说:

上海世博会筹建和运行过程中,从雨水的收集利用到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水安全的保障到空气污染的控制、环境生态的绿化等,都体现了绿色世博的理念。

各国的展馆,(特别是德国和日本)设计的“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物质循环流动的程序非常科学。

让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气和有机肥料,高效回收,循环利用。

不过投资很大,设备成本也很高,大部分系统都是德日的技术]。

可以这样说:

传统经济的生产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就越大,最终将丧失发展的基础和后劲。

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经济发展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恶性污染而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其发展路径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它通过生态规划和设计,资源循环利用,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优化配置资源,实现清洁生产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和谐型经济模式。

其主要特征是“三低一高”,即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和高利用的资源模式。

它是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大多是从废旧资源的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