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3406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第4讲 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docx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第4讲实验探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第4讲 实验、探究:

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考情剖析 

 

(注:

①考纲要求及变化中Ⅰ代表了解和认识,Ⅱ代表理解和应用;②命题难度中的A代表容易,B代表中等,C代表难)

考查内容

考纲要求

及变化

考查年份

考查形式

考查详情

考试层级

命题难度

实验、探

究:

速度

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

重点

B

小结及

预测

该实验近4年均未考查过,但本实验属于考纲要求的实验,物理学中可能出现循环考可能,复习时应着重掌握实验流程及数据的处理方法.

 

知识整合 

 

1.实验目的

(1)学会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2)利用打上点的纸带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实验原理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若加速度为a,在各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发生的位移依次为s1,s2,s3,s4,…,sn,则有:

s2-s1=s3-s2=…=sn-sn-1=aT2,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依据这个特点,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纸带求物体________的方法:

逐差法

s2-s1=s3-s2=…=sn-sn-1=aT2

s4-s1=3a1T2

s5-s2=3a2T2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片、______________、小车、______________、细绳、刻度尺、钩码、两根导线.

1.实验步骤

(1)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砝码,将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3)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作0,0后面第5个点记作1,1后面第5个点记作2,…,依此标出计数点3,4,5,6,两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用刻度尺测出,分别记作s1,s2,s3,s4,s5,s6;

(4)根据测量结果和前面计算公式,计算出a1,a2,a3的值,求出a的平均值.它就是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2.实验结论

由实验得出的v-t图象进一步得出小车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有两条途径进行分析:

(1)直接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如图所示,当时间增加相同的值Δt,速度也会增加相同的值Δv,由此得出结论:

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2)通过函数关系进一步得到,既然小车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那么v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v=kt+b,显然v与t成“线性关系”,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

3.注意事项

(1)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必须是交变电流(不能接入直流电,否则无法工作),工作电压为4~6V.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直接用220V交流电.

(2)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3)应该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4)小车另一端所挂的钩码个数要适当,避免加速度过大而使纸带上打的点太少,或者加速度太小,使各段位移无法区别.

(5)要防止钩码落地后小车跟定滑轮相撞;纸带打完后及时断开电源.

(6)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计数点与计时点有区别),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T等于多少秒.

(7)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地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各计数点到记数起点O之间的距离).读数时读到毫米的下一位.

1.数据处理

由实验数据得出v-t图象

(1)根据表格中的v、t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仔细描点,如图,可以看到,对于每次实验,描出的几个点都大致落在一条直线上.

(2)作一条直线,使同一次实验得到的各点尽量落到这条直线上,落不到直线上的各点,应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这条直线就是本次实验的v-t图象,它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典型例题1】如图甲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乙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________.

温馨提示

关于纸带的考题,实验原理a=

是灵魂,是考查的核心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处理等一切与实验有关的问题都从实验原理中派生出来,只要紧紧抓住实验原理,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1】 (12年江苏模拟)

(1)如图所示,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__________mm;游标卡尺的示数为__________cm.

  

(2)在“探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A、B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_s;

②小车在B点的速度vB=__________m/s,CE间的平均速度

CE=__________m/s;

③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

2.打点计时器结合力学的设计性实验.

(1)设计思路:

针对实验原理(详见基础自测),了解每一步的切实目的,例如关键步骤的平衡摩擦力、图象处理等.

(2)误差分析:

结合力学知识,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典型例题2】(11年江苏调研)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若上述测量的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2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记录空间

 

【变式训练2】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想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其中一位同学把木板固定在斜面上,他让木块从斜面上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如图所示,他使用的实验器材仅限于

A.倾角固定的斜面(倾角θ已知)   B.木块

C.秒表   D.米尺

你认为他实验中应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计算动摩擦因数的公式是μ=________.

另一位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与跨过定滑轮并与托盘连接的细线相连.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1)如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滑块的加速度a=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___(填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随堂演练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当电源的频率为50Hz时,振针每隔__________s打一个点.现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的速度,当电源频率低于50Hz时,如果仍按50Hz的时间间隔打一个点计算,则测出的速度数值比物体的真实数值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的加速度.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纸带上各相邻点的时间间隔为T,则可以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出C点时小车

的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表达式为________.若测出斜面的长度l和斜面右端距桌面的高度h,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的质量为m.则可以得出斜面对小车的阻力的表达式为________.

第2题图

3.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得记数点1,2,3,4到记数起点O的距离分别为3.15cm,12.40cm,27.70cm,49.05cm,由此可得,物体的加速度为m/s2.

第3题图

 

4.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s.从刻度尺中可以得到sAB=________cm、sCD=______cm,由这两个数据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________m/s.

第4题图

第4讲 实验、探究:

速度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知识整合

基础自测

 2.

(1)①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相等 ②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2)加速度

 3.低压交流电源 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重点阐述

【典型例题1】如图甲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起初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打点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乙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

 

(1)根据所提供纸带上的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________.

【答案】 

(1)5.0 

(2)D4D5区间内

 【解析】 

(1)由T=

=0.02s,

 再由Δx=naT2得a1=

m/s2

 a2=

m/s2,

 a3=

m/s2,

 则加速度a=

(a1+a2+a3)=5.0m/s2.

 

(2)由b段数据可知:

x34-x23=x23-x12=0.10cm,而x45-x34=0.06cm<0.10cm.即速度拐点出现在D4D5间,也就是最大速度出现在D4D5之间.

变式训练1 

(1)4.701(4.700~4.702) 0.325 

(2)①0.1 ②0.25 0.45 ③1.0

 【解析】 

(1)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读数.

(2)①T=0.02×5s=0.1s;②vB=vAC=

m/s=0.25m/s,vCE=

m/s=0.45m/s;③由ΔS=aT2得a=

,代入数值可得a=1.0m/s2.

【典型例题2】(11年江苏调研)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其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测得其宽度为d,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

 

(1)该实验中,在改变小车的质量M或沙桶的总质量m时,保持Mm,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除了测量d、t1和t2之外,还需要测量________,若上述测量的量用x表示,则用这些物理量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

 

 

 

 (3)某位同学经过测量、计算得到如下表数据,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组别

1

2

3

4

5

6

7

M/kg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0.58

F/N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a/m·s-2

0.13

0.17

0.26

0.34

0.43

0.51

0.59

 (4)由图象可以看出,该实验存在着较大的误差,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让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约等于)mg;

 

(2)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 

 (3)作出小车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的关系图象;

 (4)木板倾角偏小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

【解析】保证Mm,是为了让小车所受合外力大小等于(或约等于)mg;v1=

,v2=

,根据公式2as=v

-v

,要求出a,还要知道s,此处即为光电门之间的距离;木板倾角偏小或未完全平衡摩擦力都会产生较大误差.

 变式训练2 斜面边长s和下滑时间t tanθ-

 

(1)0.496(在0.495~0.497之间均对)

 

(2)CD (3)

 【解析】 由运动学公式s=

at2知,只要测出斜面边长s和下滑时间t,则可以计算出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写出加速度的表达式a=gsinθ-μgcosθ,将此式代入s=

at2得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tanθ-

.

随堂演练

 1.0.02 偏大 【解析】本题考查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及其测量原理.当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时,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交流电的频率低于50Hz时,打点计时器实际打一次点的时间t间隔将大于0.02s,即t时间内的位移x大于0.02s的位移,因此测出的速度将比真实值偏大.

 2.vc=

 a=

F阻=mg

-m

 【解析】此题综合考查纸带问题的分析和相关计算.小车沿斜面匀加速下滑,从B到C和从C到D的时间间隔相等,所以C点即为BD段的时间中点,所以打C点时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即vc=

.处理纸带数据,由逐差法可求得加速度a,a=

.

 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可得,mgsinθ-F阻=ma(θ为斜面倾角),而sinθ=

,可求出F阻=mg

-m

.

 3.6.1 【解析】记数起点O与记数点2之间的时间间隔和记数点2与记数点4之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10×0.02s=0.2s,这两段纸带的长度分别为s12=12.40cm和s24=49.05cm-12.40cm=36.65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s24-s12=aT2,所以a=(s24-s12)/T2,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6.1m/s2.

 4.1.20 2.20 0.50 0.15(或0.145)

 【解析】根据纸带可得,sAB=1.20cm-0=1.20cm,sCD=5.10cm-2.90cm=2.2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sCD-sAB=(sCD-sBC)+(sBC-sAB)=2aT2,所以由这两个数据可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50cm/s2=0.50m/s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等于打点计时器打AC段的平均速度,即

 vB=vAC=

=14.5cm/s=0.145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