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321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1.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docx

高考生物热点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剖析

2010年高考生物热点:

聚焦哥本哈根、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山东郑军

前言:

高考是一场特殊的考试,高考题则是许多专家多年知识积累的升华。

纵览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总会发现或多或少的有时事热点出现在高考题当中,比如汶川地震,甲流,SARS等都曾在高考题中作为背景。

既然高考题喜欢把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来考察知识点的应用,我们要提前做好准备,较全面的分析这一热点问题在高考中的应用及知识的考察。

也就是提前分析并复习与这一背景相关联的知识点,然后对关于这些知识点的考察方式、题型等我们也要提前做好总结,以便复习,应对高考的考察。

在这里只想把自己的观点给予大家分享,个人水平有限,预测的过程中,不免观点局限,希望能为莘莘学子们做些许贡献,疏漏之处还希望大家多多指点。

知识背景:

哥本哈根会议概况

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

这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毫无疑问,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这是一次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

会议在现代化的Bella中心举行,为期两周。

官员们将达成一个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并以此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结束后的后续方案。

根据UNFCCC秘书长德波尔的表述,在此次会议上,国际社会需就以下四点达成协议:

1.工业化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额是多少?

2.像中国、印度这样的主要发展中国家应如何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3.如何资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4.如何管理这笔资金?

焦点问题

  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

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

科学家们预计想要防止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

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影响到COP15能否成功。

同时,还有人怀疑现在采取的任何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能都显得微不足道、为时已晚。

卫报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近9成的气候学家不相信通过政治手段能避免全球平均气温再上升2℃。

根据欧盟定义的级别,2℃,意味着“危险”。

京都议定书

  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NationsFrameworkConventiononClimate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

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

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I中规定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

相关知识链接:

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温室效应

全球大气层和地表这一系统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

在这一系统中,大气既能让太阳辐射透过而达到地面,同时又能阻止地面辐射的散失,我们把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

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它们可以让太阳短波辐射自由通过,同时又能吸收地表发出的长波辐射。

这些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气等,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

近百年来全球的气候正在逐渐变暖,与此同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含量也在急剧地增加。

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造成温室效应的加剧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

1.气候变得更暖和,冰川消融,海平面将升高,引起海岸滩涂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群丧失,海岸侵蚀,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等,从而造成海岸、河口、海湾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给海岸带生态环境系统带来灾难。

2.水域面积增大,大陆面积减少。

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水分蒸发也更多了,雨季延长,水灾正变得越来越频繁。

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影响的程度和严重性加大,水库大坝寿命缩短。

许多小岛和陆地将被海水淹没……

3.水温升高可能会给南极半岛和北冰洋的冰雪融化。

北极熊和海象等生物因栖息地破坏而将灭绝。

4.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生物的正常生活和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

例如,有一种候鸟,每年从澳大利亚飞到我国东北过夏天,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气温升高,夏天延长,这种鸟离开东北的时间相应变暖,再次回到东北的时间也相应延后。

结果导致这种候鸟所吃的一种害虫泛滥成灾,毁坏了大片森林。

考情预测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成因:

(1)温室效应,温室气体的定义与种类。

(2)温室气体的排放,注意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的考察。

(09北京卷)30.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影响:

(1)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生物栖息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2)全球气候变暖,破坏了生物的生活环境,对物种数量,种群密度变化,群落演替都有影响。

(3)全球气候变暖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对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解决:

(1)全球气候变化与环保问题的联系。

(09广东卷)13.

(2)全球气候变化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

(09上海理综卷)19.

真题再现

(2009天津卷)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②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③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④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解析:

B解题关键明确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理解群落演替的概念和过程。

知道在自然条件下新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从图可以看出,甲生态系统种群类型数量较乙生态系统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强,因此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群落是同一时间内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这样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不一定较乙复杂;新的物种产生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不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到最低,而S点后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可见S点后一定经历过一个次生演替的过程。

所以①④正确,选B。

(09上海理综卷)19.英国著名经济学家K·E·博尔丁把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下列现象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www.ks

A.沙尘暴频发B.火山爆发C.温室效应加剧D.湿地内物种减少

答案:

B

解析:

本题是信息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牧童经济”模式是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开发利用的经济模式,是人为的行为对生态的破坏。

所以答案中温室效应加剧是“牧童经济”模式的结果。

(09广东卷)1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A.滥伐森林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D.臭氧层破坏

答案:

D

解析:

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200~300纳米(nm)的阳光紫外线辐射,因此臭氧层被破坏可使阳光中紫外辐射到地球表面的量大大增加,从而产生一系列严重的危害。

(09江苏卷)27.(7分)全球气候变暖,使许多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从而导致物种的减少,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

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

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园引种栽培红豆杉的措施属于。

(2)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等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高度(cm)

h≤10

10

30

100

h>300

数量(株)

120

62

32

16

6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

(3)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

(4)研究表明,红豆杉的种子成熟后被某种鸟类吞食,果肉状的假种皮被消化而种子随粪便散播到山坡上再萌发生长。

从种间关系看,鸟类与红豆杉之间存在关系。

答案:

(1)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2)样方法柱形图见下图

(3)增长型

(4)捕食和互利共生(捕食和种间互助)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

(1)由于从江西引进到中山植物园,远离原生长地进行的保护,所以称为迁地保护(易地保护);

(2)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采用样方法,活动范围比加大的动物采用标志重捕法;(3)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

(4)鸟类吃红豆杉的种子,所以是捕食关系,鸟类又为种子传播提供便利,所以还存在互利共生关系。

(09北京卷)30.(16分)

为研究森林群落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作用,美国一研究小组在某无人居住的落叶林区进行了3年实验。

实验区是两个毗邻的山谷(编号1、2),两个山谷各有一条小溪。

1965年冬,研究人员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留在原地。

通过连续测定两条小溪下游的出水量和硝酸盐含量,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

两条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该森林群落的两种途径有。

在森林群落中,能从环境中直接吸收含氮无机物的两大类生物是。

(2)氮元素以N2、NO3-和的形式被生物吸收,进入细胞后主要用于合成两类生物大分子。

(3)图中显示,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其原因是不同季节生物。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主要的两个原因是。

(5)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不宜饮用。

在人体消化道中,硝酸盐可转变成亚硝酸盐。

NO2-能使DNA中C-G碱基对中的“C”脱氨成为“U”。

上述发生突变的碱基对经两次复制后,在该位点上产生的碱基对新类型是、。

(6)氮元素从森林群落输出的两种途径是。

(7)该实验结果说明森林群落中植被的两个主要作用是。

答案:

(1)生物固氮闪电固氮植物和微生物

(2)

蛋白质,核酸

(3)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4)①丧失了植被对硝酸盐的吸收

②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

(5)T-AU-A

(6)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成N2,返回大气,雨水的冲刷

(7)涵养水源,同化无机环境中的氮元素

解析:

(1)大气中N2进入生物群的主要途径是生物固氮,另外还有闪电固氮。

能够固氮的生物有植物(如:

大豆)和微生物(如:

圆褐固氮菌和根瘤菌)。

(2)氮元素以N2、NO3-和NH4+的形式被生物吸收,并参与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这两类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生物体内的生物大分子有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而N元素是核酸和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

(3)据图分析可知,1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出现季节性规律变化,可能是不同季节生物对硝酸盐的利用量不同。

(4)1966年5月后,2号山谷溪水中的硝酸盐含量急剧升高。

从来源和去路上分析:

一个是因为硝酸盐的去路减少,二是因为硝酸盐的来路增加。

根据题意,1965年冬,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被砍倒留在原地,丧失了植物对硝酸盐的吸收;动植物遗体分解后,产生的硝酸盐进入小溪,导致小溪中硝酸盐的含量急剧升高。

(5)

(6)通过细菌的作用将硝酸盐最终变为N2返回大气或雨水的冲刷,可以将N元素从森林群落中输出。

(7)植物被砍倒,小溪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说明植物可以同化无机环境中的N元素;将2号山谷中的树木全部砍倒,发现2号山谷小溪出水量比树木砍倒前升高近40%,说明植被还有涵养水源的作用。

模拟练习

1.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数据显示伴随着工业的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加,大自然已经展开对人类的报复。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②只有讲究生态效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

然环境⑨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①③④⑤⑦B.①②④⑧⑩C.①⑤⑥⑦⑨D.①②⑤⑦⑨

2.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水体污染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今年7月初,青岛奥帆赛海面被大量浒苔(一种绿藻)覆盖,经多方努力被及时处理而保证奥运比赛的正常进行。

去年5月的太湖“蓝藻事件”也曾引起全国关注。

关于上述两个自然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

B.浒苔和蓝藻都通过有丝分裂大量繁殖

C.浒苔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只有浒苔细胞中具有叶绿体

D.这两种现象警示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广州南沙区拥有200多公顷的湿地面积,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要栖息地,被誉为广州的“南肾”。

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引起环保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B.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物种会大量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4.某地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繁,洪水过后,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某生态工作者,为了加速当地生态资源的恢复,在过去的一年中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并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大量增加本地生态系统的种群数量

B.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外来物种入侵该地区后可能会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D.外来物种入侵将丰富本地物种基因库

5.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于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

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召开峰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CO2减排协议。

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进行流动。

无机环境主要以形式存在。

(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作用;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有(填数字序号)。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特点。

(4)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图2,其中鹰和蛇的关系为。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克,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克。

6.(7分)当地时间2009年12月7日10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

旨在减少CO2的全球排放量,生态学家研究出生态农业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CO2的排放,“四位一体”(人居—种植—养殖—沼气)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下图是该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能否循环利用?

该生态工程中的能量能够更多地被人类利用,原因是。

(3)举2例说明“四位一体”农业有哪些生态效益?

(4)从图中可知,人类生活中所需的能源来自于太阳能、沼气等。

利用这些能源与利用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模拟练习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解析】B保护环境要加强立法和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的环保意识;人类在改造自然时,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要片面最求经济效益,要注意生态效益,做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不过保护并不等于不利用,合理的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保护生物最重要的是保护好生物生活的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就是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2.【答案解析】B蓝藻、绿藻等藻类过度繁殖的原因都是人类污染使水中无机盐过多而引起的,要避免这些危害必须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绿藻(浒苔)是真核生物,有叶绿体等细胞器,可以通过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等多种繁殖方式。

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其能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具有叶绿素等光合作用的色素,由于蓝藻没有染色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

3.【答案解析】BD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价值,石油化工等污染大,必然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群落中物种数量的多少称作物种丰富度,南沙是候鸟过冬的栖息地,候鸟的迁徒使当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动态的变化。

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组分、食物网有关,这些遭到破坏时,抵抗力稳定性就下降。

4.【答案解析】C物种引入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不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或者因生态系统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入侵者,大多会在新的环境中大肆繁殖、扩散并造成危害,改变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功能,使当地的一些物种消失,物种丰富度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降低。

5.【答案】

(1)有机物(或含C的有机物)CO2

(2)光合③④⑤(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4)竞争和捕食875

【解析】⑴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流动的.当CO2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以后就进入了生物群落,在食物链上以食物(有机物)的形式在各个营养级之间流动;⑵从图示中可见,无机环境中碳的来源可来自绿色植物和各

类动物的呼吸作用③、微生物对尸体的分解作用④、化石燃料的燃烧⑤.⑶落红指脱离花枝的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可解释为脱离花枝的花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分解后可被植物再度吸收利用。

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明蝉以食物作为能量来源,螳螂以蝉作为能量来源,黄雀以螳螂作为能量来源,而这一过程必须有信息的传递。

故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⑷从图2中可知,鹰捕食蛇为捕食关系,鹰和蛇均以鼠食为竞争关系。

鹰的能量来源有三条,所以每条食物链均给鹰有机物量为5克,因为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在植物→兔→鹰这条食物链上,植物至少(按传递效率高的计)应提供给鹰的能量为5克÷20%÷20%=125克;在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上植物至少应提供给鹰的能量也为125克;在植物→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上植物至少应提供给鹰的能量为5÷20%÷20%÷20%=625克。

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125+125+625=875克。

6.【答案】

(1)两条

(2)不能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3)(2分)①使用上清洁、高效的沼气,减少对薪柴的砍伐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②人、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农村卫生条件③沼渣、沼液的合理利用,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④减少农药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4)减少了燃烧煤炭所产生CO2,降低了温室效应。

【解析】

(1)生物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联系称作食物链。

食物链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因此,该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蔬菜→人;蔬菜→猪→人。

(2)能量是不可以循环利用的,使用后就转为其他形式储存或者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生态农场的最大优点是废物资源化,从而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加快物质循环的速度。

(3)图中利用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人和动物的粪便等作为原料发酵产生沼气(产热量高、燃烧后只产生水和二氧化碳),以沼气为燃料或者用于照明,减少稻草等直接燃烧产生的污染,保护植物;人和动物的粪便用于发酵,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用作肥料,提高了土壤肥力,从而减少化肥用量。

(4)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了煤炭燃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灰尘、二氧化硫等的排放。

降低了温室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