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3199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ocx

单片机课程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设计目的和要求分析

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要求:

1选择合适的芯片;

2设计原理电路(包含译码电路);

3编制数据采集的程序段;

4编制数据通信程序段;

本次任务是设计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20路开关量,采集的数据每隔1秒,通过串行通讯方式RS485向一台工控机传送。

由以上要求可知该系统设计可分为四个部分:

模拟量采集电路、开光量采集电路、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讯电路及程序设计部分。

下面分别做详细的介绍。

2模拟量采集电路设计

摸拟量的采集要用到A/D转换芯片,而且要求精度为10位,这里选择TLC1543A/D转换器。

同时TLC1543有11路模拟通道输入满足采集10路模拟量的要求。

TLC1543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的10位开关电容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最大非线性误差小于1LSB,TLC1543A/D转换芯片有三个输入端和一个3态输出端片选CS、输入/输出时钟(I/OCLOCK)地址输入(ADDRESS)和数据输出DATAOUT,这样就和主处理器的串行口有一个直接的4线接口。

除了高速的转换器和通用的控制能力外,这些器件有一个片内的14通道多路器可以选择11个输入中的任何一个或3个内部自测试(self-test)电压中的一个。

采样-保持是自动的。

在转换结束时,“转换结束”(EOC)输出端变高以指示转换的完成。

开关电容的设计可以使在整个温度范围内有较小的转换误差。

TLC1543详细资料如下:

(1)TLC1543引脚如下图1所示:

图1TLC1543引脚图

(2)TLC1543工作时序图如下图所示:

图2TLC1543工作时序图

(3)TLC1543A/D芯片的数据读取程序设计

A/D芯片的数据读取程序是根据TLC1543的工作时序来进行设计的。

TLC1543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其工作过程分为两个周期:

访问周期和采样周期。

工作状态由CS使能或禁止,工作时CS必须置低电平。

CS为高电平时,I/OCLOCK、ADDRESS被禁止,同时DATAOUT为高阻状态。

当CPU使CS变低时,TLC1543开始数据转换,I/OCLOCK、ADDRESS使能,DATAOUT脱离高阻状态。

随后,CPU向ADDRESS端提供4位通道地址,控制14个模拟通道选择器从11个外部模拟输入和3个内部自测电压中选通1路送到采样保持电路。

同时,I/OCLOCK端输入时钟时序,CPU从DATAOUT端接收前一次A/D转换结果。

I/OCLOCK从CPU接受10个时钟长度的时钟序列。

前4个时钟用4位地址从ADDRESS端装载地址寄存器,选择所需的模拟通道,后6个时钟对模拟输入的采样提供控制时序。

模拟输入的采样起始于第4个I/OCLOCK的下降沿,而采样一直持续6个I/OCLOCK周期,并一直保持到第10个I/OCLOCK的下降沿。

转换过程中,CS的下降沿使DATAOUT引脚脱离高阻状态并起动一次I/OCLOCK的工作过程。

CS的上升沿终止这个过程并在规定的延迟时间内使DATAOUT引脚返回到高阻状态,经过两个系统时钟周期后禁止I/OCLOCK和ADDRESS端。

TLC1543数据采集子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该程序通过CPU通道地址的写操作,发出A/D转换启动脉冲,启动以后CPU查询A/D转换是否结束,一旦结束CPU通过对通道地址的读操作读取数值,值得注意的是在TLC1543启动后,从A/D转换时序可知EOC约在启动脉冲之后300ns才变为高电平。

(4)模拟量通过TLC1543AD转换芯片与Atmega16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TLC1543的三个控制输入端/CS、I/OCLK、ADDRESS和一个数据输出端DATAOUT遵循串行外设接口SPI协议,要求微处理器具有SPI接口。

TLC1543芯片的三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与单片机的I/O口直接连接。

将放大后的模拟电压通过TLC1543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输出数字信号。

其接口电路如图4所示。

图4TLC1543AD转换芯片与Atmega16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图

3开关量采集电路设计

系统要求实时采集20路开关量,由于单片机I/O接口有限,故采用两片74LS165芯片16路并行输入转换成串行输入,剩余的4路开关量直接由单片机I/O进行采样。

74LS165芯片介绍如下:

(1)74LS165引脚如下图5所示:

 

图574LS165引脚图

(2)74LS165引脚功能表如表1所示:

表174LS165引脚功能表

 

74LS165芯片是8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其中A~H就是8位并行数据的输入端。

Qh和/Qh是串行数据的输出端,SER是串行数据的输入端,CLK是时钟端,SH/LD是移位和锁存并行数据端。

(3)74LS165时序功能图如图6所示:

 

图674LS165时序功能图

(4)开关量通过74LS165芯片与Atmega16单片机的接口电路

开关量输入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7开关量输入信号图

当开关闭合时,经过非门作用开关量输入高电平“1”;当开关断开时,经过非门作用开关量输入低电平“0”;

20路开关量采集电路图如下所示,16路开关量通过74LS165芯片将并行输入转换成串行输入(PC0和PC1进行16路开关量采样),剩余的4路开关量直接由单片机I/O(PB0~PB3)进行采样。

 

图8开关量接口电路

 

4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讯电路设计

MAX487接口芯片是Maxim公司的一种RS-485芯片。

采用单一电源+5V工作,额定电流为120uA,采用半双工通讯方式。

它完成将TTL电平转换为RS-485电平的功能。

其引脚结构图如图9所示。

 

图9MAX487引脚图

从图9中可以看出,MAX487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单,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接收器。

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分别与单片机的PD0/RXD和PD1/TXD相连即可;/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

因为MAX487工作在半双工状态,所以只需用单片机的一个管脚控制这两个引脚即可;A端和B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差分信号端,当A引脚的电平高于B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1;当A的电平低于B端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0。

在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要一个信号控制MAX487的接收和发送即可。

单片机实现与PC机之间的通讯时,必须使用电平转换接口芯片,因为单片机输出的是TTL电平,必须经过电平转换才能和PC机的一致。

本文中采用的是RS-485协议,所以单片机需要采用RS-485接口;而在PC机侧使用的是RS-232与RS-485的电平转换接口。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讯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10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讯电路

RS485网络和普通的RS232网络从程序上来讲,维一的区别是就是有方向控制。

数据发送时芯片需要工作在输出方式,这样数据才能被有效发出。

不发送数据时一定要把RS485芯片设置为输入状态,否则会影响网络上其它设备。

硬件连接如上图,程序如下:

/*串口初始化函数*/

voiduart_init(void)

{UCSRA=0x02;/*倍速*/

UCSRB=0x18;/*允许接收和发送*/

UCSRC=0x06;/*8位数据*/

UBRRH=0x00;

UBRRL=12;/*9600*/

DDRD=DDRA|BIT

(2);/*设置方向为输出*/

PORTD&=~PORTA|BIT

(2)/*设置RS485为输入状态*/

}

/*数据发送,查询方式*/

voiduart_transmit(unsignedchari){

PORTD&=~PORTA|BIT

(2)/*设置RS485为输入状态*/

UDR=i;/*发送数据*/

while(!

(UCSRA&(1<

UCSRA|=(1<

PORTD&=~PORTA|BIT

(2)/*设置RS485为输入状态*/

}

/*数据接收,查询方式*/

unsignedcharuart_receive(void){

while(!

(UCSRA&(1<

returnUDR;/*获取并返回数据*/

}

 

5程序设计及说明

(1)模拟量采集程序设计

系统要采集10路模拟量(10位精度),单片机与TLC1543接口如下:

引脚PA0连接TLC1543的SDO口接收转换后的数据传入,引脚PA1连接TLC1543的ADDR口用来选择通道数,引脚PA2连接TLC1543的_CS用来控制片选,引脚PA3连接TLC1543的CLK以控制时序。

如下图所示:

 

图11TLC1543与Atmega16引脚接口图

A/D芯片的数据读取程序是根据TLC1543的工作时序来进行设计的。

TLC1543工作时序如图2所示,其工作过程分为两个周期:

访问周期和采样周期。

读CLK有10个周期,前4个周期进行采样通道号的选择,后6个周期进行模拟量的采集,采集子程序是通过CPU通道地址的写操作,发出A/D转换启动脉冲,启动以后单片机查询A/D转换是否结束,一旦结束CPU通过对通道地址的读操作读取数值。

10路模拟量采集程序流程图如下:

(2)开关量采集程序设计

20路开关量采集电路如图8所示,16路开关量通过74LS165芯片将并行输入转换成串行输入(PC0和PC1进行16路开关量采样),剩余的4路开关量直接由单片机I/O(PB0~PB3)进行采样。

20路开关量采集程序流程图如下:

(3)上位机程序设计

本文中采用的是RS-485协议,所以单片机需要采用RS-485接口;而在PC机侧使用的是RS-232与RS-485的电平转换接口。

此次可以采用单片机内部的USART,因此实现串口通讯十分容易,只需要设置适当的寄存器就可以使串口工作起来,串口通讯采用中断机制。

上位机程序负责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由于是下位机是被动传输,和下位机传输是遵循一定的通讯协议,协议已经在下位机中进行了定义。

当上位机发送一个控制字0x78给下位机时,下位机将会返回所有的数据采集量。

上位机流程图如下:

(3)上位机主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Init_COM(intComPortAddr,unsignedcharIntVectNum,imBaud,

unsignedcharData,unsignedcharStop,unsignedcharParity)//串口初始化

intReceiveChar(intport)//接收字符

main()

{inti;chara[500];

voidInit_COM(03F8H,0X0b,9600,8,1,0);

//定义串口端口地址为COM1口,中断处理号为0X0b,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停止位为1,奇偶校验位为0

for(i=0;i<500;i++)

a[i]=ReceiveChar();//每隔一秒接收一个字节}

6设计小结与体会

这次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让我们有机会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并通过对知识的综合利用,进行必要的分析,比较。

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同时,这次课程设计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指导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多动脑的同时,要善于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这次的课程设计,还让我知道了最重要的是心态,在你拿到题目时会觉得困难,但是只要充满信心,就肯定会完成的。

通过这次计算机课程设计,我加深了对课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平常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此次课程设计中,真正做到了自己查阅资料、完成一个基本汇编程序的设计。

在此次的设计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地熟悉了RS-485通信原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困难,通过查阅资料,相互讨论,我准确地找出错误所在并及时纠正了,这也是我最大的收获,使自己的实践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了更大的信心。

回顾起此次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

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7参考文献

[1]秦龙.MSP430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于海生.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姚四改Protel99SE电子线路设计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4]朱定华编著.《微机原理、汇编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侯玉宝.基于Proteus的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附录程序代码

(1)10路模拟量采集程序如下:

//TLC1543端口定义

#defineTLC1543_SDOPA0//数据输入

#defineTLC1543_ADDRPA1//数据输出

#defineTLC1543_/CSPA2//使能端

#defineTLC1543_CLKPA3//时钟端

//read1543()返回10位AD芯片TLC1543的port通道采样值。

uintread1543(ucharport)//从TLC1543读取采样值,形参port是采样的通道号

{

uintdataad;uintdatai;

uchardataal=0,ah=0;

CLK=0;

for(i=0;i<4;i++)//把通道号打入1543

{

ADDR=(bit)(port&0x80);CLK=1;CLK=0;

port<<=1;

}

for(i=0;i<6;i++)//填充6个CLK

{CLK=1;CLK=0;

}

/CS=1;

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

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

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_nop_();

_nop_();_nop_();_nop_();

_CS=0;//等待AD转换

_nop_();_nop_();_nop_();

for(i=0;i<2;i++)//取D9,D8

{D_OUT=1;

CLK=1;

Ah<<=1;

if(D_OUT)ah|=0x01;

CLK=0;

}

for(i=0;i<8;i++)//取D7--D0

{D_OUT=1;

CLK=1;

al<<=1;

if(D_OUT)al|=0x01;

CLK=0;

}

/CS=1;

ad=(uint)ah;ad<<=8;ad|=(uint)al;//得到AD值

return(ad);

}

(2)开关量数据采集程序

#defineSINPUT_PORTPORTA

#defineSINPUT_DDRDDRA

#defineSINPUT_PINPINA

#defineDIG_PLPD6//PL脚

#defineDIG_CLKPD5//时钟脚

#defineDIG_CE1PB1//片选

#defineDIG_OUT1PC0//串行输出

#defineDIG_OUT2PC1//串行输出

#defineS_PL()CONTROL_PORT|=BIT(DIG_PL)//置1

#defineC_PL()CONTROL_PORT&=~BIT(DIG_PL)//置0

#defineS_CLK()CONTROL_PORT|=BIT(DIG_CLK)//置1

#defineC_CLK()CONTROL_PORT&=~BIT(DIG_CLK)//置0

#defineS_CE1()CONTROL_PORT|=BIT(DIG_CE1)//置1

#defineC_CE1()CONTROL_PORT&=~BIT(DIG_CE1)//置0

#defineS_CE2()CONTROL_PORT|=BIT(DIG_CE2)//置1

#defineC_CE2()CONTROL_PORT&=~BIT(DIG_CE2)//置0

#defineDB_INPUT1(SINPUT_PIN&BIT(DIG_OUT1))//数据输入电平

#defineDB_INPUT2(SINPUT_PIN&BIT(DIG_OUT2))

voidInitDigCap(void)//初始化开关量采集

{CONTROL_DDR|=BIT(DIG_PL)+BIT(DIG_CLK)+BIT(DIG_CE1)+BIT(DIG_CE2);//置为输出

SINPUT_DDR&=~(BIT(DIG_OUT1)+BIT(DIG_OUT2)+);//置为输入

S_PL();

S_CE1();

S_CE2();

}

voidLockData(void)//锁定数据将数据全部锁入到寄存器中

{

S_PL();//高电平

Delay_Bus

(1);//延时一个总线周期

C_PL();//低电平

Delay_Bus

(1);//延时一个总线周期

S_PL();//高电平完成锁存

}

voidGetAllDigCap(void)//获取所有通道的开关量

{

unsignedchari,temp=0;

LockData();//锁定所有数据

C_CLK();

Delay_Bus

(1);

S_CLK();

//读取第一片里的数据

C_CE1();//使能片1

for(i=0;i<8;i++)

{

C_CLK();

Delay_Bus

(1);

S_CLK();//上升沿脉冲

Delay_Bus

(1);

if(DB_INPUT1)

{temp|=0x01;

temp<<=1;

}else

temp<<=1;

}

g_DigCap[0]=temp;

S_CE1();//关闭使能

(3)定时中断模块

voidInitTimer(void)//初始化计数器,使用Timer0产生1KHz的中断

{

TCCR0=0x00;

TCNT0=0x84;;

TCCR1B|=BIT(CS02);//64分频

TIMSK|=BIT(TOIE0);//timer0溢出中断开

}

ISR(TIMER0_OVF_vect)//Timer0溢出中断服务程序

{

TCNT0=0x84;

g_TimerFlag=1;//设置标志

}

(4)主程序:

intmain(void)

{

InitDevices();//初始化所有的设备

sei();//开总中断程序开始起跑

while

(1)//死循环

{if(g_TimerFlag==1)//如果时间标记为1

{GetAllDigCap();//获取所有开关量

TLC1543_GetAllValue();//获取所有模拟量

PutAllDataToBuf();//将所有数据送入发送缓冲区

if(g_RecFlag==0x78)//如果收到接收标志

{SendAllData();//发送所有数据

g_RecFlag=0;//置零

}

g_TimerFlag=0;//置零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