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3169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2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 表内乘法二.docx

二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配套教学学案6表内乘法二

全新修订版

教学设计

(学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

 

老师的必备资料

家长的帮教助手

学生的课堂再现

 

人教版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

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学习和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

本单元的内容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由具体情景引出乘法问题,结合连加的计算结果编出乘法口诀,逐步提高要求。

7的乘法口诀是由实物图引导学生操作,得出连加结果,并用列表的方式呈现的;8的乘法口诀以学生熟悉的军乐队列队图,通过引导观察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9的乘法口诀以赛龙舟的示意图,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的。

总体看,逐步提高了抽象程度。

2.解决问题的编排上也是逐渐加深的。

7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

先用摆图形的实例引入,再用摆物与推想来解决计算问题,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8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1个例题。

创设超市的情境直接把学生带入生活画面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9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一个乘车问题,用乘法口诀更加方便快捷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内容编排设计上逐步增强思维的抽象性和独立性。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7、8、9的乘法口诀,乘法竖式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

难点是随着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起来更加困难。

在解决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

其主要知识点:

1.7~9的乘法口诀。

2.运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生已熟练掌握2~6的乘法口诀,并初步有了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能力。

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对于编制7~9的乘法口诀以及运用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应该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乘法竖式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非常重要。

学生应该能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使口诀由抽象到具体逐步形成。

另外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也作为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方式。

1.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7~9的乘法口诀,会利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1.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2~6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在互相交流各自想法的基础上,独立编出口诀。

2.由于口诀句数增多和数目的增大,记忆7~9的乘法口诀比较困难,特别是四七二十八、六七四十二、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这几句口诀,易混淆。

教学时引导学生找出口诀的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记忆口诀。

同时找规律不仅能帮助学生记口诀,也是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探索、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

第一次接触乘法竖式,一定要让学生注意书写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3.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

1 7的乘法口诀……………………………………………………………………….1课时

2 8的乘法口诀………………………………………………………………………1课时

3 解决问题…………………………………………………………………………..1课时

4 9的乘法口诀…………………………………………………………………….1课时

5 解决问题…………………………………………………………………………1课时

6 整理和复习……………………………………………………………………..1课时

7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72~74页)

1.在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乘法的意义,编制7的乘法口诀。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熟记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编口诀、用口诀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4.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

让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难点:

熟记并利用乘法口诀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副七巧板、课件、数字卡片、学生每人准备一副七巧板。

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

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玩好吗?

今天动物园里特别的热闹,原来小兔要过生日了,为了庆贺小兔的生日,小动物们都送来了精心准备的小礼物,有的送水果,有的送玩具,而长颈鹿却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出示七巧板)

(简介七巧板: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十九世纪初流传到西方,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并迅速传播,被称为“东方魔板”。

七巧板是风靡世界的拼图,它是由七个小图形组成的,只要你开动脑筋,这七个神奇的图形就会变出许多美丽的图案)

师:

现在我把七巧板发给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展开合作,摆出你们最喜欢的图形。

请每组挑选自己最满意、最美丽的图案到讲台前展示,并说说你们拼的像什么。

师:

今天老师也摆出了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想看吗?

(投影出示教材第72页例1的七种图案和表格的放大图)

【设计意图:

本课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谈话激发大家的好奇心,电脑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

有这么多美丽的图案,老师很想知道拼摆这些图案一共用了多少块七巧板,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师:

真能干!

你们能根据刚才说的内容把下面的表格填完整吗?

四人合作,每一小组一张。

指名汇报,同时教师把电脑上的表格填写完整。

师:

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师:

大家真会观察。

请想一想,前面我们学过的“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生:

用乘法计算。

师:

看看这些乘法算式,你们能编出它们各自的乘法口诀吗?

试试看,会编几句就编几句,编好后填在教材上。

(同桌合作)

教师提出问题,根据回答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拼2个图案用几副七巧板,是几个7,乘法口诀怎样编?

(2)说出哪个算式可以计算出拼4个图案所用七巧板的块数。

(3)五七三十五这句口诀,它表示摆几个图案所需七巧板的块数?

(4)4×7=28、7×4=28可用哪句口诀?

6×7=42、7×6=42可用哪句口诀?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都是几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7的乘法口诀)

师:

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一起来读一遍吧!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利用规律,有效记忆。

师:

你发现这些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生:

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多七,只要记住前一句,再加上7就可以得到后面的一句口诀。

师:

你觉得这些口诀中哪些比较好记,哪些又比较难记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比较难记的口诀吗?

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理由。

例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比较好记。

难记的可以利用前一句或者后一句口诀帮助记忆。

师:

好的,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刚刚找出的规律来记一记7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集体背一背7的乘法口诀。

然后进行同桌对口诀、师生对口诀的游戏。

【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编制口诀,教学时采用操作交流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编制口诀。

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记口诀】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

跟大家说说吧。

生1:

我学会了7的乘法口诀。

生2:

我会用七巧板拼各种图形。

……

从古到今,人们生活在数的世界里,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学习方法、学习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评价,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信心】

7的乘法口诀

1×7=7      一七得七       7×1=7

2×7=14    二七十四  7×2=14

3×7=21    三七二十一  7×3=21

4×7=28    四七二十八  7×4=28

5×7=35    五七三十五  7×5=35

6×7=42    六七四十二  7×6=42

7×7=49    七七四十九

1.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2.游戏教学法。

这是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做中学、玩中学”的体现。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教师的“说教”过程,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

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这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

A类

(考查知识点:

7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能够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B类

(考查知识点:

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要求:

能够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4×7=28(桶)或7×4=28(桶) 答:

一共有28桶奶粉。

B类:

3×7+5=26(桶)或7×3+5=26(桶) 答:

一共有26桶奶粉。

教材习题

第72页“做一做”

7×4=28(四七二十八)   5×7=35(五七三十五)   7×6=42(六七四十二)

4×7=28(四七二十八)   7×5=35(五七三十五)   6×7=42(六七四十二)

第73、第74页“练习十七”

1.2×7=14(天) 3×7=21(天)或7×2=14(天) 7×3=21(天)

2.21 35 42   28 49 14 7

3.2142352814

7×67×37×47×27×5

4.略

5.4×7=28(箱)或7×4=28(箱) 答:

一共运了28箱。

6.14 30 42 35   28 49 28 24   21 42 36 35   30 13 21 12

7.7×4-2=26(桶)

8.略

9.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根蜡烛?

3×7=21(根)或7×3=21(根)

10.21 42 28   21 42 28   21 42 28

每一列的结果相等。

3×7可以表示为2个7加1个7,还可以表示为4个7减1个7。

其他同理。

8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75~77页)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明白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一句8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初步记熟8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3.会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5.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

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难点:

会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课件、口算转盘、小狗数轴图、口算卡片。

1.背1~7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

(利用1~7的表内乘法的口算卡片复习学过的口诀)

(板书课题:

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利用复习加深学生对口诀含义的理解,同时为继续学习乘法口诀做准备】

师: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8的乘法口诀,有一只快乐的小狗一蹦一跳地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是怎样跳的呀?

咱们一起观察一下。

(课件出示)

提出要求:

请你观察小狗第一次从0跳到了几?

接下来它要顺着数轴继续跳,每次跳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第二次跳到什么位置,第三次呢?

为什么?

(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连续跳动的情况)

【设计意图:

借助小动物跳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

学校军乐队方队)

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理解图意,提出问题。

同桌两人为一组合作,讨论后尝试完成教材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然后全班范围内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制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推理分析的能力】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师:

观察8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回答)

生1:

每一句口诀都可以写成两个算式,八八六十四只能写一个。

生2:

每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都相差了8。

生3:

口诀左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二个乘数都是8,第一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8进行排列的。

生4:

口诀右边的一列算式的第一个乘数都是8,第二个乘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1到7进行排列的。

……

师:

每相邻的算式间也都多了1个8,反过来就少了1个8。

师: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口诀记住,时间2分钟。

检查8的乘法口诀记忆情况。

师:

如果万一有一句8的乘法口诀记不住了,你能推出来吗?

如果8×5的得数忘记了,你会推吗?

(会推)

师:

同学们可真棒!

不但自己编出了8的乘法口诀,还能用这么快的速度把口诀记住,老师真佩服你们!

老师非常想奖励大家,不过今天带来的不是红花,而是一首儿歌。

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

(是螃蟹),它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有8条腿)

课件出示:

1只螃蟹一张嘴,

(2)只眼睛,(8)条腿;

2只螃蟹二张嘴,(  )只眼睛,(  )条腿;

3只螃蟹三张嘴,(  )只眼睛,(  )条腿;

4只螃蟹四张嘴,(  )只眼睛,(  )条腿;

5只螃蟹五张嘴,(  )只眼睛,(  )条腿;

6只螃蟹六张嘴,(  )只眼睛,(  )条腿;

7只螃蟹七张嘴,(  )只眼睛,(  )条腿;

8只螃蟹八张嘴,(  )只眼睛,(  )条腿。

同桌拍手念儿歌。

【设计意图:

借助学生喜欢的游戏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

师: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是怎样学到的?

(8的乘法口诀,背口诀的时候如果忘了,可以根据它的前一句或者后一句推出,8的乘法口诀都是表示有几个8)

师:

在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8的乘法口诀?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身边的数学吧!

齐背1~8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复习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8的乘法口诀

1×8=8   一八得八   8×1=8

2×8=16二八十六8×2=16

3×8=24三八二十四8×3=24

4×8=32四八三十二8×4=32

5×8=40五八四十8×5=40

6×8=48六八四十八8×6=48

7×8=56七八五十六8×7=56

8×8=64八八六十四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应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和他们一起思考,一起游戏,一起探索,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中。

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看法,师生合作创造良好、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2.恰当评价。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

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给学生真诚的评价,让学生不断获取自信心。

A类

在括号里填数。

8×8-(  )=56  8×4+8=8×(  )  2×8-(  )=7×2

(考查知识点:

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能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B类

1.填空。

2.猜一猜。

有一篮鸡蛋,比60个多,比70个少,摆放在纸箱里,摆的排数和每排的个数同样多,这篮鸡蛋有多少个?

(考查知识点:

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能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8 5 2

B类:

1.40 4 8 7

2.8×8=64(个)

教材习题

第75页“做一做”

1.五八(四十) 二八(十六) 八八(六十四) (三)八二十四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2.8×3=24(三八二十四) 4×8=32(四八三十二) 8×6=48(六八四十八) 7×8=56(七八五十六) 5×8=40(五八四十) 8×2=16(二八十六) 3×8=24(三八二十四)

8×8=64(八八六十四)

第76、第77页“练习十八”

1.

2.8×4=32或4×8=32

3.32 16 48 42   40 56 24 35   36 18 64 28

4.7×8=56 3×8=24 5×8=40 4×8=32

5.略

6.16条 24条 32条 40条 48条 56条 64条

7.

8.16 21 48 16   30 32 35 16   40 24 56 24

9.略

10.8×3=24(人)或3×8=24(人)

11.48 24 40   48 24 40   48 24 40 每一列的结果相等。

6×8可以表示为5个8加1个8,还可以表示为7个8减1个8。

其他同理。

12.答案不唯一,如一共有多少人?

8×3+4=28(人)或3×8+4=28(人)

解决问题。

(教材第78、第79页)

1.使学生熟记8的乘法口诀,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乘法计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重难点:

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口算卡片。

师: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的超市开业了。

看,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出示课件超市图片)大家想去吗?

可是超市里的阿姨想考考大家,想进超市买东西的小朋友就要先把手中票上的积说出来,并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你们有信心吗?

(教师发票,学生开火车说出两个数相乘的积,后边的随之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依此类推)

7×6=   3×7=   8×3=   6×8=   2×8=   5×8=

6×4=  3×4=   5×6= 4×8=  8×3=  8×8=

6×7=  7×8=   4×6=  4×5=  8×7=   8×6=

【设计意图:

创设超市的情境,把学生直接带入生活画面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师:

祝大家顺利进入超市。

我们不是要给3个优秀少先队员买奖品吗?

先到文具柜台前去转转吧!

(课件出示文具柜台场景)

师:

你从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

知道了一些文具的价钱。

生2:

文具盒8元,橡皮2元,铅笔3元,日记本4元……

师:

问题是什么呀?

生:

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师:

怎样列式计算?

同桌交流反馈:

生1: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

生2:

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就是3个8元。

可以用乘法计算。

生3:

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钱数乘3。

集体交流汇报。

师:

谁说一说买2个文具盒多少钱。

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说并列式计算)

师: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每人至少提两个,并解答出来。

汇报交流。

一位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答,然后提问题的学生再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

将问题通过一定的情境展现出来,要让学生自己运用乘法口诀去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逐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的习惯】

师:

同学们可真聪明!

在超市里买了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帮老师解决了问题。

在生活中就有许多问题等着咱们去发现和解决,只要大家用心思考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请同学们回家后把在生活中遇到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解决的问题写成日记。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结,增强学生信心,强化对应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解决问题

8×3=24(元)

答:

买3个文具盒,一共24元。

1.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题从情境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能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2.学会倾听。

在教学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大家的发言,热情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心与心、情与情真诚的交流。

A类

在括号里填数。

24=(  )×(  )=(  )×(  ) 16=(  )×(  )=(  )×(  )

6+(  )+(  )+(  )+(  )=30

(考查知识点:

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用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B类

超市里有一种袜子每双3元,妈妈有20元,想买8双这样的袜子,她带的钱够吗?

(考查知识点:

8的乘法口诀;能力要求:

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6 4 3 8  2 8 4 4  6 6 6 6

B类:

8×3=24(元)  24>20 答:

她带的钱不够。

教材习题

第79页“练习十九”

1.7×6=42(角) 42角=4元2角 8×6=48(角) 48角=4元8角

2.35 32 18 56   12 12 24 15   16 49 30 28

3.7×8=56(元)或8×7=56(元) 答:

小亮买一套,需要56元。

4.

(1)5×7=35(元)或7×5=35(元) 答:

一共要35元。

(2)答案不唯一,如8元一盒的笔我买6盒,需要多少钱?

 8×6=48(元)或6×8=48(元)

6元一盒的笔我买8盒,需要多少钱?

 8×6=48(元)或6×8=48(元)

5.8×4+4=36(元)或4×8+4=36(元) 答:

我们全家人一共要36元。

9的乘法口诀。

(教材第80~83页)

1.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会用竖式计算表内乘法。

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熟记9的乘法口诀。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重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记9的乘法口诀。

难点:

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及运用。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师:

端午节有什么活动?

生:

赛龙舟。

师:

请看。

(播放课件赛龙舟:

龙舟赛场,鼓声震天,9条龙舟首尾交错,自左向右划进画面)

师:

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

你能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

刚才我们说的都和几有关?

师:

猜一猜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

揭示课题:

9的乘法口诀。

(板书)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的“赛龙舟”场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门见山,明确了学习目标,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观察发现每条龙舟上的人数是相同的,都有9个人,有9条龙舟等数学信息,进而提出有关9的数学问题,紧紧扣住9,自然而然地引入课题,从而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同时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精神】

1.运用类推,编出口诀。

师: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还邀请了一个新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课件:

袋鼠跳着进来打招呼:

小朋友们好!

我是袋鼠奇奇,很高兴认识你们)

有的学生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白口诀的来源,进而能够更好地记忆口诀,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

袋鼠奇奇跳一步是多少?

(是9)几个9?

(1个9)跳两步是多少?

(18)18是怎么得来的?

18里面有几个9?

(2个9是18)……我们知道袋鼠跳一步是1个9,1个9怎样列式?

(1×9=9,一九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