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3090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答案

【篇一: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真题及答案】

txt>一、基础(4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6分)

(1)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你用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

山隔不断真挚的友谊:

,。

(王勃

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

蕴含新事物

不断涌现的哲理)的诗句是:

,。

(刘

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此事古难全。

,。

《水调

歌头》

(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6)《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写出一句歌颂春天的古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幽州台歌》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两项是(6分)..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b.或置酒而招之/或凭或立,不一状..

c.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d.才美不外见/于舅家见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至5题。

2010年四月14日发生在玉树的大地震,砥砺了民族的意志,凝聚了民..

领导下,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顽强奋斗,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自然灾害和艰

难险阻!

3、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2分)

4、解释“砥砺”的本义及选文中的含义。

(3分)

5、使用下面词语另写一段连贯的话,至少用上其中两个。

(4分)

凝聚顽强奋斗精神战胜艰难险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完成第6至8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

美国、意大利等国

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

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

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6、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

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宇数不限)(3分)

示例:

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7、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

写出理由。

(3分)

候选人:

孟母(孟子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8、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5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24题。

(一)(15分)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

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解释加点的词语。

(8分)

故虽有名马: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2分)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

文的主旨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

各有喻指:

(3分)

“千里马”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伯乐”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马者”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分)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

来坐了多久了。

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

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

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

“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

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

不要跌他的股。

”(跌股便是丢脸、出丑。

)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

来。

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

学堂门上的锁匙

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

先生家里

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

十天

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

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

一句,打我一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就吓住了。

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犯的事大,

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

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

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

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

叫我穿上。

我不肯穿,她说:

“穿上吧,凉了。

”我随口回答:

“娘(凉)

什么!

老子都不老子呀。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

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

晚上人静后,她罚

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

她说:

“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

用来说嘴!

”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

我跪着哭,用手擦眼

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

医来医去,总

医不好。

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

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3、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

(2分)

15、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

“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

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爱的盛宴

张丽钧

我过去教过的一个正在读大四的学生放寒假后到学校来看我。

我问他:

“回到家感

觉好不好?

”他说:

“当然好,好极了!

不是跟您吹,我妈做的饭,称得上是世界一流!

管够,还惟恐你吃不好!

我妈劝起饭来没完没了,弄得我的减肥计划彻底泡汤,可我这

心里头啊,却乐着呢!

老师,我总记得您讲过的那个吃饺子的故事,一想起那个故事,

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我心头一热,说:

“难得你还记得它。

我的确曾给学生讲过一个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

不回家,母亲盼啊盼,终于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家的喜讯。

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

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些忐忑,她想预先知道这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来品尝。

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

母亲看着两屉包好的饺子,绝望之极。

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

她也知道即使蘸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让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怎么办?

这个聪慧的母亲,竟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一支注射针管,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

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饺子的味道如何。

儿子尝了,连说“好吃”。

这时候,母亲得意地举起那支针管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复得让他察觉不出来。

可是,儿子听着听着就哭了,他在想,这些年,他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乎儿子的口味?

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宜的饺子,母亲竟想出了这样高妙的法子。

吃着这样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动容?

我多么欣慰,几年前,我将这样一个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们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获什么的,甚至以为那听故事的人很快就会将它淡忘掉,但是,这个同学居然能把这则故事铭记这么久!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真味与厚味。

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

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刷卡,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珍馐吧。

17、本文详细地记叙了“我”曾经给学生讲过的一个故事。

试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

(3分)

18、那个学生为什么说“一想起那个故事,我就把我妈妈做的饭品出了一种特别的滋味”?

(2分)

19、故事里儿子吃的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的爱与智的饺子”?

(3分)

20、文中说“我多么欣慰”,你能说说“我”为什么欣慰吗?

(2分)

21、试体会文末画线句子的妙处。

(3分)

【篇二: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txt>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0分)

1.选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托词油光可鉴愚钝正襟危座

b.侏儒粗致滥造迁徒不可名状

c.驰骋黯然失色懈怠翻来覆去

d.虐待长嘘短叹苍茫广袤无垠

3.选出下面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油光可鉴(鉴别)不逊:

无礼匿名(隐藏)

b.不可名状(说出)睥睨:

眼睛斜着看旸谷(日出)

c.脂粉奁(盒子)器宇:

气概、风度诘责(谈论)

d.无可置疑(怀疑)禁锢:

束缚,限制下午霁(阴天)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的一天。

c.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d.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5.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

(10分)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别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

(4分)

拥有是美丽的,。

这样灿烂的篇章?

(2)?

7.阅读下列古诗句,探究“子规(杜鹃)”在古诗文中的文化内涵。

(3分)

材料一: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踏莎行》)

材料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王令《送春》)

材料三: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5分)

书名:

作者:

印象深刻的人物:

阅读启示:

二、阅读理解。

(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2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马之千里者。

执策而临之。

..

b.策之不以其道。

道狭草木长。

..

c.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

..

d.食之不能尽其材。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10.从文中选句填空,选句中要包含例句中加点的词,且两词用法不能相同(2分)例:

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____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

(2分)

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谈谈本文给你的启发。

(2分)

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问题。

(14分)

(1)突然,客人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只见面前的小个子那对浓似灌木丛的眉毛下面,

一对灰色的眼睛射出一道黑豹似的日光,虽然每个见过托尔斯泰的人都谈过这种犀利目光,但再好的图片都没法加以反映。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成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

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俺饰都抵挡不住。

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2)这种穿透心灵的审视仅仅持续了一秒钟,接着便刀剑入鞘,代之以柔和的目光与和蔼的笑容。

虽然嘴角紧闭,没有变化,但那对眼睛却能满含粲然笑意,犹如神奇的星光。

而在优美动人的音乐影响下,它们可以像村妇那样热泪涟涟。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它们可以闪闪发光,转眼又因忧郁而黯然失色,罩上阴云,顿生凄凉,显得麻木不仁,神秘莫测。

它们可以变得冷酷锐利,可以像手术刀、像x射线那样揭开隐藏的秘密,不一会儿意趣盎然地涌出好奇的神色。

这是出现人类面部最富感情的一对眼睛。

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高尔基对它们恰如其分的描述,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

(1)

(2)

15、第

(1)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等修辞手法,它有什么表达作用?

(4分)

16、第

(2)段中引用高尔基的话,其作用是什么?

(3分)

17、作者为什么写自己心中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

(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

(14分)

月光启蒙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

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

“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

莲花落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融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

?

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沉静片刻,她又吟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

“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别急,抱个狸猫来哄你。

”“毛娃哭,住瓦屋。

毛娃笑,坐花轿。

毛娃醒,吃油饼。

毛娃睡,盖花被。

毛娃走,唤花狗,花狗伸着花舌头。

民歌童谣唱过了,我还不想睡,就缠着她给我说谜语,让我猜。

母亲说:

“仔细听着:

麻屋子,红帐子,里边睡个白胖子——是什么呀?

我问:

“朝哪里猜?

母亲说:

“朝吃的猜。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硬是解不开。

母亲笑着说:

“你真笨,这是咱种的花生呀。

”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深刻的民歌童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母亲失去了记忆,而我心中却永远珍藏着那一轮明月?

?

18.用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1)将“安详”、“慈祥”填入文中的甲、乙处:

她[甲]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乙]

19.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空格中填入恰当的文字(每空填一字)(2分)

月光下,母亲为我唱民歌→□□□→□□□→说谜语

20.根据文意,将文中的句子填写完整。

(2分)

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21.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方法,表达效果是。

文中运用同样修辞方法的另一个句子是。

(5分)

22.对标题“月光启蒙”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月光下,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让我初步了解了许多民歌童谣。

b.在故乡明亮的月光下,母亲教会我要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c.在故乡的天空下,月光启迪我领悟了浓郁的诗情和生活的真谛。

d.明月星光下,母亲用智慧和才华陪伴我的童年,启迪我的想象和诗情。

三、作文。

(50分)

题目:

生活中充满_____________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答案

一(30分)1--4(每小题2分,共8分)ccbc

5(每空1分,共10分)

(1)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身世浮沉雨打萍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每句2分,共4分)示例:

失去了甘霖,你还会有露珠的滋润

司马迁不失去个人的名誉和利益,哪里会孕育出《史记》这样辉煌的巨著

7、(3分)古诗中子规象征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8、(5分)略

二(共40分)

9、(2分)d

10、(2分)其真无马邪?

11、(4分)

(1)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2)想要跟普通的马得到同等的待遇尚且办不到。

12、(2分)怀才不遇(或“英雄无用武之地”等)。

13、(2分)略。

(可谈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及危害;可谈发现、选拔、任用人才的方法;可谈重用人才,使其才美外现的重要意义等,也可选择其他角度,符合题意即可)

14、(4分)

(1)描写了托尔斯泰目光的锐利

(2)描写了托尔斯泰的眼睛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15、(4分)比喻、夸张,(2分)作用:

突出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

(2分)

16、(3分)从修辞方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洞察力。

17、(3分)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

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

18、(2分)甲:

安详乙:

慈祥

19、(2分)讲故事唱童谣

20、(2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21.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嗓音的轻柔、甜美(2分)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

?

(或:

“月儿弯弯像小船”、“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2分)

22.(3分)d(3分)a(1分)

【篇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有答案)】

txt>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各2分,第6小题8分,共18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课堂讨论,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但又要认真思考,不能信口开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