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CI设计与算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986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1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CCI设计与算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ECCI设计与算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ECCI设计与算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ECCI设计与算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ECCI设计与算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CCI设计与算法.docx

《ECCI设计与算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CCI设计与算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CCI设计与算法.docx

ECCI设计与算法

  

 

  

ECCI2014设计与算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考核评价予以导向。

本年度,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2014)再次对指标及评价分析算法进行调整,尤其在协调程度方面,将以往与经济发展比较而言的相对协调指标,改进为以生态、环境变化为依据,综合考虑我国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指标,以更合理、更客观地评价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现有的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考核和评价两类,考核多用于行政机关上级对下级的要求,以引导推进相关工作;而评价则侧重评价分析生态文明的建设情况,检验工作成效。

ECCI2014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量化评价,并展开分析,评估生态文明发展态势,探寻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及主要驱动因素,希望为决策者和社会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建言。

一ECCI2014设计

课题组认为,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文明。

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反思传统工业化的弊端,不断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调整相应的政策法规,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绿色科技,在增进社会福祉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资源可持续利用,确保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正如文明一般包含器物、行为、制度、观念四个层次,生态文明也不例外。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存在较大难度,尤其是制度和观念层面,缺乏权威数据的支撑。

不过,制度和观念层面的建设,理应在器物和行为层面上体现出来。

ECCI2014继续坚持从器物和行为层面,分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四个核心考察领域,依据科学性、权威性、导向性和定量化的原则选取具体指标,来定量评价和分析各省域的生态文明建设状况。

(一)ECCI2014的改进

本年度,ECCI2014的四个核心考察领域生态活力、环境质量、社会发展、协调程度均进行了指标调整,其中环境质量和协调程度的三级指标改进较大。

生态活力方面,森林作为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为更客观地评价森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ECCI2014在考察森林面积外首次增加了森林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方面,由于我国30多年来快速发展积累的环境问题不断凸显,雾霾天气呈现普遍、频发态势,农药、化肥过量不合理施用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质量考察领域对环境空气质量以及评估农药、化肥施用对环境影响的指标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社会发展方面,由于人均预期寿命指标数据更新周期较长,因此,将其调整为同样能够反映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且数据更新及时的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指标。

协调程度方面,原有的三级指标,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GDP氨氮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水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等都是与经济发展比较而言的相对协调指标,大部分省份上述各指标的数据都在下降,但全国整体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依然巨大,能源消费总量仍在不断攀升,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生态、环境负荷持续加剧。

因此,将这些指标调整为反映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关系的绝对协调指标,并不一味强调资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量的大量削减,而是以生态、环境的变化为依据,如未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即表示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以内,资源能源的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则为合理诉求,体现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政策导向。

根据ECCI指标的改进,及时更新评价分析算法,形成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2014)(见表1)。

表1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2014)

续表

生态活力在沿用原有三级指标外,增加了对森林质量的考察。

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维系全球生态平衡、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森林覆盖率只反映了森林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而同样面积的森林,由于林分结构、密度、质量的不同,所能发挥的生态效益却是天壤之别。

对建成区绿化、自然保护区、湿地的评价也存在类似问题,当前只关注了它们的规模、面积,而没有考虑其质量。

因此,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本年度首先选取反映森林生态、环境优劣和资源丰富程度的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数据,来代表森林质量,纳入生态活力的评估范围。

环境质量二级指标中,增加了化肥施用超标量三级指标,同时对环境空气质量、农药施用强度指标进行了调整。

此前,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使用的数据是各省会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

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呈现普遍、频发的态势,雾霾问题成为重大民生问题,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新要求,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第三次修订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指标纳入监测范围,在各地区分期、分批实施。

2013年开始,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逐月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公布第一阶段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综合考虑了PM2.5等六项污染物污染程度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描述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能更好地响应社会的热点关切。

因此,环境空气质量三级指标的数据,由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占全年比重调整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但目前没有反映各省整体情况的数据,仍以省会城市的数据代替全省数据。

伴随着我国农业的连年丰收,农业面源污染日益加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药、化肥的过量不合理施用。

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会造成土壤板结、耕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农药的滥用不仅加重了土地污染,其残留物的超标也会直接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目前,我国农药施用量已达国际平均水平的2.5倍,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也远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使用上限(225千克/公顷),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较低。

因此,本年度增加了化肥施用超标量指标,与农药施用强度指标一起,评估农药、化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

在以往年份,农药施用强度指标的数据采用了农药施用量与耕地面积的比值,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差异,各地区农作物生长周期不同,对于多茬种植的地区,反复施用了农药、化肥,导致单位耕地面积的施用强度偏高。

为确保评价结果更科学、公平,故本年度化肥施用超标量和农药施用强度都采用了施用量与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值。

社会发展类指标中,人均预期寿命指标调整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人均预期寿命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与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地区社会生活质量的高低,但是其统计周期较长,每10年才更新发布一次,数据及时性较差。

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的各地区每千人口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也能反映当地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且每年均有数据更新。

因此,本年度将人均预期寿命三级指标调整为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

本年度协调程度的三级指标进行了较大调整,原有指标仅保留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3项。

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GDP氨氮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标均是与地区生产总值比较的相对值,并未真正反映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因此,本年度把它们替换为更合理的COD排放变化效应、氨氮排放变化效应、能源消耗变化效应和二氧化硫排放变化效应指标。

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作为我国当前最主要的水体污染物,也是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重点控制的约束性指标。

全国多数省份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都得到初步控制,呈逐年降低态势,但绝对排放总量仍然巨大。

此次设计的指标COD排放变化效应、氨氮排放变化效应,不仅强调减排的现实要求,还综合考虑了反映生态、环境对水体污染物排放承载能力的水体质量情况。

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指标数据分别采用年度COD排放减少量、氨氮排放减少量与未达Ⅲ类水质河流长度的比值,体现加大减排力度、改善水体质量的政策导向。

我国从“十一五”规划正式提出“节能减排”以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不断下降,但全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依然在不断攀升,尤其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状况还将持续,且比重维持在65%以上,消耗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

因此,能源消耗变化效应和二氧化硫排放变化效应指标的设置与水体污染物指标一样,综合考虑了能源消耗与二氧化硫排放减量化的迫切需求,和反映生态、环境对空气污染物排放承载能力的空气质量状况。

鉴于数据的可得性,指标数据分别使用年度能源消费减少量、二氧化硫排放减少量与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辖区面积的比值,反映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辖区空气质量的政策导向。

毕竟“节能减排”只是手段,目的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健康良好和资源能源的永续利用。

由于缺乏权威数据支撑,反映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基尼系数、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重要指标仍未能纳入ECCI2014。

现有的指标,如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其设置初衷是要考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情况,但国家并没有发布相关的数据,ECCI只能暂时采用自然保护区占辖区面积比重来代替;地表水体质量仅考虑了国家重点监控的主要河流水质状况,而湖泊、水库等重要水体的水质,以及形势日益严峻的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情况,由于缺少按省级行政区统计的数据,均未纳入评价的范围;环境空气质量虽然采用了最新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但第一阶段按照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只监测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尚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也没有各省份整体空气质量的数据,因此,ECCI2014依然只能使用各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代替全省的环境空气质量。

待相关权威数据完善后,再及时调整指标,使ECCI更科学、合理。

(二)ECCI2014的特色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健康、环境良好和资源永续,因此,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环境保护,调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推进社会全面均衡发展,构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

基于上述理解,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ECCI2014的指标设计区分了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含义,明确社会发展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

1.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区分

ECCI2014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区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政策导向。

生态是各种生命支撑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形成的统一整体,人类及其活动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而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主体来说的,指围绕某一主体,并会对该主体产生影响的所有周围事物,对于人类而言,环境是指生态系统中直接支撑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

资源则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从环境中衍生出来的,支撑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和材料,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都受制于人类所掌握并能加以利用的技术条件。

表面看来,良好的环境和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在直接维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且环境污染的治理相对容易,目前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局部环境质量状况改善而整体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的现象。

其实,生态系统具有更基础、更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和资源都依赖生态系统的支撑,离开了生态,环境和资源都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环境危机,一方面,需要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削减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扩大环境容量。

应对资源危机也一样,在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开发新型资源的同时,仍须增强生态系统活力,提升资源丰度,实现资源的增量。

2.社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要否定经济发展,殷实富裕但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不行,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也不行。

实践证明,脱离生态和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社会发展抓生态、环境修复是缘木求鱼。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地理环境、人口分布、资源禀赋等差异,地区间发展尚不均衡,城乡发展差距突出,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保障体系仍亟待完善,只有发展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因此,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

发展的目的是要为人民谋福祉,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过大的资源、环境、生态的代价,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

所以,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摒弃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推动全社会实现科学、均衡、协调发展。

基于此政策导向,ECCI2014继续设立了社会发展核心考察领域。

3.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本质

在传统发展模式下,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生态危机、环境危机和资源危机,发展陷入瓶颈、不可持续。

而这一系列危机爆发的根源,就在于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不合理。

一方面,人们不断从生态系统中攫取大量的资源,无节制地滥用、消耗,造成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资源日趋枯竭;另一方面,由于传统工业文明线性的资源利用方式,资源无论是被加工成产品,还是在加工过程中被转变成废料,其最终的归宿都是以废物的形式排放到生态、环境中,导致生态被破坏、环境被污染。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实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增强生态系统活力、提升环境承载能力的同时,还尤其需要改变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能够确保资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都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这样的发展就是协调发展。

为反映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在于实现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ECCI2014在协调程度二级指标中,设置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能源消耗变化效应等指标,倡导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通过开源节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资源索取;此外,选取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COD排放变化效应、氨氮排放变化效应、能源消耗变化效应和二氧化硫排放变化效应等指标,体现以生态、环境容量为依据,量入为出地开发、利用资源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导向。

只有实现了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才可持续,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双赢,这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所在。

(三)ECCI2014指标解释和数据来源

本年度,经改进、完善后的ECCI2014共包括4项二级指标和23项三级指标,各三级指标的具体含义、计算公式与数据来源如下。

1.生态活力考察领域

(1)森林覆盖率:

指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的森林面积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进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

计算公式:

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数据来源:

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4~200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森林质量:

指行政区域内单位森林面积上存在的林木树干部分的总材积,即单位森林面积的蓄积量。

它是反映一个地区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衡量森林生态环境优劣的重要依据。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需要重点落实的约束性指标,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计算公式:

森林质量=森林蓄积量÷森林面积。

数据来源:

国家林业局《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4~200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指行政区域内,在城市建成区中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建成区的绿化覆盖面积÷建成区总面积×100%。

数据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4)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

指行政区域内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行政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即为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划分出来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的陆地和水体的面积占辖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计算公式: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保护=自然保护区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5)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

指行政区域内湿地面积占辖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

计算公式: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湿地面积÷辖区土地总面积×100%。

数据来源:

国家林业局《中国首次湿地调查(1995~2003)资料》、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环境质量考察领域

(1)地表水体质量:

当前,湖泊、水库等重要水体的水质和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质情况,没有采用省级行政区统计发布的数据。

因此,本指标暂时采用行政区域内Ⅰ~Ⅲ类水质的河流长度占评价总河长的比例来代替。

计算公式:

地表水体质量=Ⅰ~Ⅲ类水质河长÷评价总河长×100%。

数据来源: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

(2)环境空气质量:

2013年以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开始逐月发布,第一阶段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方法见图1)。

它综合考虑了SO2、NO2、PM10、PM2.5、CO、O3等六项污染物的污染程度,反映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状况,但由于新标准的监测尚未覆盖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也没有各省整体空气质量的数据,因此,本指标暂时使用省会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代表全省的环境空气质量。

图1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计算过程*

计算公式:

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数据来源: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报告》。

(3)水土流失率:

指行政区域内水土流失面积占辖区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

水土流失率=水土流失面积÷土地调查面积×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4)化肥施用超标量:

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化肥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使用上限的量。

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落实的约束性指标,提出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但对于化肥、农药的过量不合理施用所导致的土壤板结、酸化等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尚未引起足够警觉,因此,本年度增设该指标。

计算公式:

化肥施用超标量=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国际公认的化肥安全使用上限(225千克/公顷)。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5)农药施用强度:

指行政区域内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农药施用量。

现阶段,由于农药的过量不合理施用所导致的土地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有愈演愈烈之势,值得全社会高度重视。

计算公式:

农药施用强度=农药施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3.社会发展考察领域

(1)人均GDP:

指行政区域内实现的生产总值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值。

计算公式:

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辖区常住人口总数。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

指行政区域内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该区域实现生产总值的比例。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计算公式:

服务业产值占GDP比例=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3)城镇化率:

指行政区域内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全部常住人口占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例。

国家“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目前我国的城镇化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计算公式:

城镇化率=居住在城镇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数量÷辖区常住人口总数×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4)人均教育经费投入:

指行政区域内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的总额与辖区内常住人口的比值。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

计算公式:

人均教育经费投入=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总额÷辖区常住人口总数。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5)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

指行政区域内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与辖区常住人口数量的比值。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不断完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计算公式:

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辖区常住人口总数×10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6)农村改水率:

指行政区域内使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数量占辖区内农村人口总数的比例。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计算公式:

农村改水率=使用自来水的农村人口数量÷辖区内农村人口总数×100%。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4.协调程度考察领域

(1)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

指行政区域内,工业新老污染源治理工程投资、当年完成环保验收项目环保投资以及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资金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各地对生态、环境的投入力度。

计算公式: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

数据来源: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指行政区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占固体废物产生量的比例。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计算公式: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

指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与生活垃圾产生量的比率。

由于统计上生活垃圾产生量不易取得,可用清运量代替。

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提高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

计算公式: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生活垃圾产生量×100%。

数据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4)COD排放变化效应:

指行政区域内,本年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上年度的减少量,与辖区内未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河流长度的比值。

该指标的设置并不绝对苛求各地务必大量削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而是以水体质量的变化为依据,如未引起水体质量恶化,则继续排放就为合理诉求,体现降低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改善水体质量,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有条件排放的政策导向。

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需要重点控制的约束性指标,化学需氧量排放减少8%。

计算公式:

COD排放变化效应=(上年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本年度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未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河流长度。

数据来源: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5)氨氮排放变化效应:

指行政区域内,本年度氨氮排放量比上年度的减少量,与辖区内未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河流长度的比值。

本指标的设立并不绝对否定各地的氨氮排放,而是以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依据,如未导致水体质量的恶化,即表明排放量在生态、环境容量之内,继续排放则为合理诉求,体现降低氨氮排放量,改善水体质量,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有条件排放的政策导向。

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点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