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760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docx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

2019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模块备课3、

课题

第3单元3.4《地球上的水》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水资源。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咱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

(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

谜面是这样的):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水)

2 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

课件出示课题。

 

(二) 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

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

地下暗河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

孩子们,美吗?

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

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

哇,地球上的水真多!

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

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

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

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

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

(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

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

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

(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

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

“污染”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

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

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谈话: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发现,同学们对“水污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具体地说,(课件介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三大类。

(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只要人类或动植物使用了被污染的水,轻者中毒得病,重则导致动植物甚至是人类的死亡。

咱们来看几组图片(课件介绍):

污染的水让河流不再美丽,让大量鱼儿死亡,让动物、家畜死亡,让树木死亡,让庄稼果树死亡,让人类生病„„

 5、孩子们,这只是水污染造成的一部分后果,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轻松吗?

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1谈话;孩子们,水资源是这样的宝贵,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你们知道吗?

跟着老师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2、提问:

孩子们,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你会在平常的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孩子们说得真好!

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节水方法(课件出示)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2)洗衣水拖地、擦地板、冲厕所,第二道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3)家庭浇花,可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4)刷牙用杯子接好水时、淋浴擦香皂时关掉水龙头;

(5)洗餐具、食具上的油污,可先用纸擦除,再洗涤,等等

 3、孩子们,淡水资源已产生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要节约用水,人们还想了很多获取干净淡水的办法。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这些办法,我们来做一个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的实验。

  (六)课堂总结谈话:

孩子们,淡水资源已非常的宝贵,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每一滴水吧,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悔恨的眼泪!

教学过程

第3单元

3.1生命离不开水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提取植物体内的水。

(2)初步学会安装“观察小草喝水”的装置。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2)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水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用的大试管、植物油、纱布、水果刀、小烧杯、记录纸。

2.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生命离不开水的资料;蔬菜、水果、鸡蛋等食物;橡皮泥、小尺、彩笔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朗读小诗: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2.学生猜这首诗是赞美谁的?

为什么呢?

3.揭单元题:

“生命之源——水”

(二)自主学习:

1.生命离不开水。

(1)师生讨论:

不有些什么用途?

(2)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和人都离不开水。

2.哪些地方有水。

(1)师生讨论:

哪些地方有水?

(2)认识植物体内有水。

(3)学生想办法把带来的植物体内的水挤出来,看看它们含有多少水?

比一比,谁想的办法好。

比如手挤、刀拍、捣碎、压汁机等等。

(4)让学生感受植物体内有水。

(5)让学生比较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多?

哪种植物体内含的水少?

(6)我们在吃食物时也补充了大量的水。

还补充了大量的维生素等等营养。

(7)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

小刀不要伤着手、损坏桌子等。

3.比较人体及各种食物中的含水量。

(1)学生新闻记者P24上的内容并完成书上的作业。

4.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1)生阅读P24下的实验内容。

(2)按照要求完成该项实验。

(3)把实验结果记在P78的表格中。

(三)课后作业:

课后观察比较哪些动植物体的含有水分多?

哪些含有的水分少?

3.2观察水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多种感官认识水、并能在观察中发现水的性质。

(2)能用语言、文字描述观察水的结果。

(3)初步认识物体的方法,能够在多种液体中快速鉴别水。

(4)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学会做溶解实验,理解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别人的意见。

(2)喜欢研究与水有关的事情,愿意与同学交流看法。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烧杯、滴管、蜡纸或锡纸(铝箔),方糖(或食盐)、木筷子、墨水、曲别针(或小钉子);酱油、牛奶、白醋、糖水(或盐水)、雪碧、水六种液体及热水等。

2.学生准备:

纸巾(或手纸)、硬币、白纸、水杯、调料袋、塑料瓶盖。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上一节课研究了生命离不开水,那么为什么生命离不开水呢?

让我们通过实验,揭开它的奥秘。

2.揭题。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水,描述水。

(1)请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和桌面上的仪器或身边的可利用的物体,观察一杯水,你对这杯水有什么新的发现。

我们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水的奥秘多,把你们的发现用文字或图画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活动。

(3)教师鼓励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

杯中的水是什么样的?

当被水溅出来、洒出有什么现象?

水滴在别的物体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当越来越多的小水滴聚成大水滴时,水形成的圈有什么现象?

几滴水从空气中落下时,呈现什么形状?

……

(4)学生分组汇报交流。

要求从多角度描述水是什么样的物体。

2.辨认水。

(1)师出示六杯液体,请学生找出哪一杯是水。

教师介绍辨认方法:

“一看、二闻、三尝”。

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尝,以防中毒。

(2)分组活动。

(3)汇报交流。

3.认识水的溶解现象。

(1)研究糖水。

糖水是怎么做出来的,糖到水里后有什么变化?

(2)研究溶解。

学生汇报后,教师强调同学们说的“化了”、“溶化了”等,在科学上叫做溶解。

(3)研究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在水里。

溶解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它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说说生活中溶解的应用。

4.认识毛细现象。

(1)师演示实验:

窄纸巾的下部插入带色的水中,先猜猜会发生什么现象?

再试试结果怎样?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水往上爬的现象?

(5)师生共同小结:

科学上把不沿着缝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5.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师演示实验:

往硬币上滴水,大家共同数一数,直到水溢出时,一共可以滴多少滴水?

再从多个角度去观察水面,你能发现什么?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交流。

(4)师生讨论。

得出“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理解“张力”的意思。

(5)书上P27下方的图中的实验。

(6)学生共同研究这些问题。

(三)课后作业;

1.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益,还是有害?

2.完成P27下的两个研究实验。

3.3神奇的水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的目标:

1、会用多种感官和身边的物品认识水。

2、会用语言和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现象与结果。

科学知识方面的目标:

1、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会进行猜测并通过做实验验证。

2、知道水能产生毛细现象,了解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细心观察、比较实验现象,发现水面形状的变化,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1、在探究过程中能细心观察、尊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愿与同学交流看法。

2、知道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中能大胆猜测,科学验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探究感知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

难点:

会进行恰如其分的猜测,并实验验证。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过程。

学生采用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经过预测、实验、观察、汇报交流的探究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

纸巾、烧杯、红墨水、硬币、滴管、报纸、玻璃、瓷板、铁片、纱布、竹棍、曲别针、粗细不同的吸管等。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就让大家猜个谜语:

无色、无味、无形状,透明的液体是什么?

是水。

2、谈话: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命离不开水,也观察了水。

水的作用确实很大,但是它还有许多神奇的地方。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水的神奇之处。

俗语说: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水往哪里流?

二、探究过程

(一)认识水的毛细现象:

1.实验:

如果把纸巾的下部插入水中,猜猜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1)学生猜测。

(2)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分工合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3)汇报交流:

各组汇报,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

“我们组预测纸巾会湿变红,经过实验发现水会沿着纸巾自动向上升。

2.扩展思维:

提问学生,除了纸巾以外,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使水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在做下面这个实验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实验器材(认识滴管)

(1)学生实验:

在塑料尺、钢尺布条上滴上红墨水,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做这个实验前,你觉得要注意什么?

(用报纸垫着)

(2)学生汇报:

发现一些物体能使水自动向上升,还有一些物体不能是水自动上升。

(3)“对于这些现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发现——物体上有小孔、缝隙的水会上升,物体上没有小孔的水不会上升;物体上有小孔的水会沿着物体上升,管越细,水面上升的越高……

(5)师生小结:

水的毛细现象——科学家把水沿着物体上的缝隙(或小孔)往上爬这一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6)毛细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二)认识水的表面张力

1.谈话: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水往高处升的奇妙现象,其实水还有更多神奇的地方。

我们就往硬币上滴水的实验。

2.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滴管的方法、从正面与侧面观察水溢出硬币前的形状。

3.学生动手做之前,先让学生猜测。

学生预测:

3滴、5滴、8滴……10滴

4.分组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5.汇报交流:

猜测的结果、动手做的结果、水溢出硬币的形状。

学生实验结果是30滴、32滴……水滴越多时,水表面凸起,往上鼓,呈弯曲状。

(学生发现预测与动手做的结果相差很大。

从而使学生知道科学需要实证。

6.学生提问题,并让学生试着解释。

“硬币上的水为什么会呈弯曲状?

7.教师告诉学生:

这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水的神奇之在。

(三)认识水的表面张力的大小

1.谈话:

水的表面张力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课后可以进行一个实验。

实验的内容是把曲别针放入装满水的杯中,装几枚水能溢出来。

(打开课本)

2.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实验方法。

提醒学生杯中的水一定要满,曲别针要一个个从杯边轻轻放入,手不要碰到水。

三、课堂评价

1.讨论: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你有什么感想?

你想说点什么?

你觉得水神奇吗?

2.教师小结:

水的神奇之处还有很多,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3、填写实验册。

四、课后拓展

课后试一试:

1、小小设计师。

2、制作双色花。

3.4《地球上的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

 2、知道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

自身都有害。

 3、了解浪费水的现象和节水方法,学习做净化水的实验,形成初

步的节水意识和获取干净淡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淡水资源的缺乏,形成节水意识。

 难点:

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分析,从而理解地球上缺乏淡

水资源。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净化水的实验器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谈话:

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咱们先来猜个谜语,

好吗?

(课件出示谜面后师说:

谜面是这样的):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

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水)

2 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水吗?

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了解地球上的水。

课件出示课题。

 

(二) 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吗?

把你们所知道的说出来(学生答)孩子们说得都非常好,但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下面我们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介绍(课件出示图片):

地球上的水主要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冰川以及地下暗河中。

地下暗河

及冰川是我们平常不多见的,但在它们中间也蕴藏了大量的水。

 2、观后小结:

孩子们,美吗?

是呀,水把大自然打扮得多么的绚丽多彩!

 3、谈话:

孩子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是陆地的面积大还是海洋的面积大吗?

好跟着老师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图片)这是展开的地球平面图,蓝色的部分表示地球上的水,你们发现了什么?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缺乏

 1谈话:

哇,地球上的水真多!

孩子们,你们肯定会认为,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水,那我们用水就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吧!

老师要对你们说的是,不是这样,尽管地球上有这么多的海洋,这么多的水,可真正能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水很少很少。

不知道原因吧,听老师给你们介绍(课件出示):

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海洋里的咸水,这样的水又咸又苦,不能饮用,不能浇灌植物,也难以用于工业。

我们人类能直接使用的水必须是淡水,而地球上的淡水大部分又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很难利用,大气中还有小部分看不见的水蒸气,也难以使用,这样就只剩河流、湖泊和少部分浅层地下水可供人类直接使用。

 2谈话:

这样吧,给你们打个比方:

(课件演示)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水比作一个圆,其中海洋和咸水中的咸水占了97%,而淡水只占3%。

再来看,我们又把这少得可怜的淡水再看做一个圆,有76%是被冻结在了南极和北极的冰川中,还要除去水蒸气和深层地下水,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就只有这么一点。

孩子们,从这个的比方中,你们有没有意识到什么?

(地球上的水又太少了)

3、如果孩子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我们再来做一个比较(课件演示)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易于人们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谈话:

可令人痛心的是,就这么一滴水,却被地球上的人类自己给污染了,糟蹋了。

 2、谈话:

“污染”是什么意思呢?

(课件出示)书上给出了意思,老师把它打在了大屏幕上:

如果水中溶解了对人体和其他生物有害的物质,水就被污染了。

 3提问:

孩子们,平时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家乡周围有水污染的现象?

它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4谈话: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发现,同学们对“水污染”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具体地说,

(课件介绍)“水污染”主要可分为“农业污染”、“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三大类。

(农业上喷洒农药、施加化肥,工厂排放有毒气体和废水,生活中乱扔垃圾等人类活动都会对水源造成污染,只要人类或动植物使用了被污染的水,轻者中毒得病,重则导致动

植物甚至是人类的死亡。

 

 

咱们来看几组图片(课件介绍):

污染的水让河流不再美丽,让大量鱼儿死亡,让动物、家畜死亡,让树木死亡,让庄稼果树死亡,让人类生病„„

 5、孩子们,这只是水污染造成的一部分后果,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轻松吗?

有什么想说的吗?

(五)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1谈话;孩子们,水资源是这样的宝贵,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你们知道吗?

跟着老师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图片)

 2、提问:

孩子们,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你会在平常的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

孩子们说得真好!

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老师再给你们介绍几种节水方法(课件出示)

(1)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2)洗衣水拖地、擦地板、冲厕所,第二道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3)家庭浇花,可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4)刷牙用杯子接好水时、淋浴擦香皂时关掉水龙头;

(5)洗餐具、食具上的油污,可先用纸擦除,再洗涤,等等

 3、孩子们,淡水资源已产生危机,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要节约用水,人们还想了很多获取干净淡水的办法。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这些办法,我们来做一个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的实验。

谁愿意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做?

 (六)布置作业另一个咸水变淡水的实验,孩子们回到家里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做。

 (七)课堂总结谈话:

孩子们,淡水资源已非常的宝贵,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每

一滴水吧,如果不珍惜水,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悔恨的眼泪!

第4单元

4.1常见材料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

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

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4.2纸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扩大学生的阅读面,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分析资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同时使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能力。

2、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激发民族自豪感。

并引导学生关注造纸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纸的种类,用途,扩大眼界,把学习生活的触角伸向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3、学做再生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4、了解各种纸艺,欣赏纸艺艺术,接受美的熏陶,并学做折纸,剪纸撕纸,纸贴等。

5、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不怕困难,独立思索等优良品质。

6、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需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二、活动准备:

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搜索的本领。

2、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方法。

3、教师提供参考书目。

4、准备做再生纸的工具。

5、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动员

1、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

2、口语交际。

说一说,在你的记忆中,你最早一次用纸的情形你还记得吗?

你用纸干什么了?

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3、用一句话表达你对纸的了解。

  用一句话表达你想进一步从哪个方面了解纸。

4、综合表达:

设计一份广告,告诉大家你想研究的内容,争取几个伙伴和你一起研究。

(二)学生利用两周的时间,到网上或图书馆查阅资料,了解纸及其文化。

开展一些参观和实践操作,体验纸文化。

(三)学做再生纸。

1、参观造纸厂,了解纸的生产过程

2、自己动手做再生纸:

A、阅读制作方法

B、看教师演示过程,听清提示。

C、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制作

D、展示各自的作品

(四)纸艺欣赏

1、布置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