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728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docx

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生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2.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B.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C.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严重缺Mg2+的植物可通过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作用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4.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

①水和糖类、脂肪、蛋白质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

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5.如图“烟草花叶病毒”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呈双螺旋排列的

B.a的种类约为20种,b的种类约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

7.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

豆浆;乙试管:

氨基酸溶液;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

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B.甲、乙、丁C.甲、乙、丙D.甲、丙、丁

8.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⑤④D.②④

9.如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据图可知该蛋白质(  )

A.由两条肽链组成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分子的水

10.把一小块组织捣碎后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原,该组织取自下面哪种生物(  )

A.小麦B.家兔C.病毒D.细菌

11.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1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是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B.不同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C.生物膜既能合成ATP,也能分解ATP

D.酶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可以不借助于生物膜来完成

13.放入30%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蛔虫卵细胞⑥洋葱根毛细胞.

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⑥

14.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B.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D.酶的合成过程不消耗ATP

1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

C.酶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发挥催化作用的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催化反应条件都相同

16.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需要储备大量的ATP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的合成总是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黑暗条件下,只有线粒体可以产生ATP

17.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对该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18.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变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无光时不能进行

B.图中〔一)、

(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都来自葡萄糖

D.图中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1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没有[H]的产生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ATP

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

20.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装置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

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

 

二、非选择题

21.如图1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表示细胞器,表中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

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67

28

微量

59

40

0

39

0

59

(1)图中物质X以  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2)表中甲、丙分别是  、  (填图中字母).

(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  (填图中字母).

(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  (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  .

(5)请在图2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  .

22.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如图a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察的某一时刻的图象.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离指的是细胞壁和  的分离,后者的结构包括[  ]和[  ]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  .

(3)图b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4)将形状、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

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  .

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  .

23.为研究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图.①号、②号试管中均加入3mL蒸馏水和少许0.1%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溶液,直至溶液呈蓝绿色时为止.(当环境偏酸性时,BTB溶液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②号试管起什么作用?

  .

(2)①号试管的现象是  ,其作用是  .

(3)图乙中哪条曲线能正确表示气泡释放速率的变化?

  .

(4)若要证明释放的气泡是酵母菌所产生的,就需要设置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应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哪些改动?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枣庄八中东校区高一(上)月考生物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属异养型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细胞的分化.

【分析】1、常考的真核生物:

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

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

3、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解答】解:

A、细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它们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如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DNA)等,A正确;

B、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大的差异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发菜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不含叶绿体,C错误;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D错误.

故选:

A.

 

2.在以下描述中,可以将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相区别的是(  )

A.能够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B.没有细胞核,仅有核酸

C.具有寄生性

D.由核酸和蛋白质装配进行增殖

【考点】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或RNA,其营寄生生活.

【解答】解:

病毒是自然界中没有细胞结构、成分基本为核酸和蛋白质、全部营寄生生活的一类微生物.病毒繁殖时,由亲代DNA分子复制形成子代DNA分子,然后组装成子代病毒,该特征为病毒所特有.细菌、真菌等生物中部分种类也具有寄生性,并能使人或动、植物患病.

故选:

D.

 

3.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缺铁会影响正常的有氧呼吸功能

B.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

C.Mg2+是叶绿素的成分之一,严重缺Mg2+的植物可通过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作用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

【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无机盐的作用: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度.

【解答】解:

A、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血红蛋白具有与氧气结合的作用,缺铁会影响氧气的运输,则影响有氧呼吸功能,A正确;

B、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抽搐症状,B正确;

C、仅极少数叶绿素a分子起转换光能的作用,将光能转化成电能,而胡萝卜素只能吸收和传递光能,所以严重缺Mg2+的植物不能通过类胡萝卜素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所以常在食盐中加碘,D正确.

故选:

C.

 

4.人体中水的含量约占65%,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说明水对人体重要性的是(  )

①水和糖类、脂肪、蛋白质一样,为人体提供能量;

②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

③水的比热小,有利于维持体温;

④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离不开水.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分析】水的作用: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

①良好的溶剂,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参与许多化学反应,④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⑤提供化学反应介质,⑥维持细胞形态.

【解答】解:

①水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氧化分解能提供能量,①错误;

②水是化学反应的介质和原料,没有水,人体内大部分化学反应就根本不会发生,故②正确;

③体温调节是依靠体温调节机制维持的,故③错误;

④自由水在生物体内流动,能把营养物质二个细胞,同时把代谢废物运输到排泄器官或体外,故④正确.

故选:

C.

 

5.如图“烟草花叶病毒”体内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大分子B的空间结构是呈双螺旋排列的

B.a的种类约为20种,b的种类约为8种

C.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考点】烟草花叶病毒.

【分析】烟草花叶病毒是RNA病毒,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分析题图可知,A是蛋白质,a是氨基酸,B是RNA,b是核糖核苷酸.

【解答】解:

A、B是RNA为单链结构,A错误;

B、b是核糖核苷酸,有4种,B错误;

C、氨基酸与氨基酸之间通过“﹣NH﹣CO﹣”连接形成肽链,C错误;

D、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就存在于RNA中,D正确.

故选:

D.

 

6.在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和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中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蒸馏水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

C.将斐林试剂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立即出现砖红色沉淀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

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解答】解:

A、甘蔗茎中所含的蔗糖是非还原糖,不可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A错误;

B、脂肪鉴定实验中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料,B错误;

C、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C错误;

D、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向样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B液4滴,且不能过量,否则溶液呈蓝色,干扰实验现象,D正确.

故选:

D.

 

7.在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

豆浆;乙试管:

氨基酸溶液;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

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A.甲、丁B.甲、乙、丁C.甲、乙、丙D.甲、丙、丁

【考点】检测蛋白质的实验.

【分析】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豆浆含有植物性蛋白质,蛋白酶把牛奶中的蛋白质分解后剩余蛋白酶,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红细胞吸水涨破,将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故甲、丙、丁都含有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解答】解:

甲试管中豆浆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发生紫色反应;乙试管中是氨基酸,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丙试管中蛋白酶可以水解牛奶中的蛋白质,但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丁试管中,红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胀破,释放血红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所以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甲、丙、丁.

故选:

D.

 

8.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参照图判断下列被标记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B.①③C.⑤④D.②④

【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氨基酸结构特点是: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由题意可知,放射性同位素35S标记的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R基团,即①;放射性同位素32P标记的是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即②.

【解答】解:

由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可知硫元素存在于R基中,①为R基的位置;脱氧核苷酸的组成:

磷酸(②)、脱氧核糖(③)、含氮碱基(④);磷元素位于②中.所以标记部位分别是①和②.

故选:

A.

 

9.如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据图可知该蛋白质(  )

A.由两条肽链组成

B.共有126个肽键

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分子的水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关的题目,先分析题图获取信息,然后根据选项涉及的具体内容分析综合进行判断.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解答】解:

A、由题图可知,蛋白质中游离的羧基总数是17,R上的羧基15,所以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17﹣15=2条,A正确;

B、由题图可知,蛋白质中氨基酸总数是126,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2条,所以共含有的肽键数为126﹣2=124个,B错误;

C、由题图可知,蛋白质中游离的氨基总数是16,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2条,所以R中共含16﹣2=14个氨基,C错误;

D、由题图可知,该蛋白质含有126个氨基酸,形成2条肽链,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肽键数是126﹣2=124个,D错误.

故选:

A.

 

10.把一小块组织捣碎后分析,含有水、蛋白质、DNA和糖原,该组织取自下面哪种生物(  )

A.小麦B.家兔C.病毒D.细菌

【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

【分析】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与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由于该组织中含有糖原,而糖原为动物多糖,所以该组织来自动物家兔.

故选:

B.

 

11.如图表示动物肌肉细胞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

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

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

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相同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据图分析,葡萄糖进入细胞,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可顺浓度梯度运输,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Na+另外一种运输方式是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解:

A、据图分析,肌肉细胞不能产生葡萄糖,只能消耗葡萄糖,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故A正确;

B、从图中可以看出,钠离子进入细胞,顺浓度运输,主动运输运出细胞,即可逆浓度运输,故B正确;

C、图中葡萄糖的运输,需要载体,由钠离子驱动,没有ATP参与,可能是协助扩散,故C正确;

D、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D错误.

故选:

D.

 

12.下列关于生物膜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是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B.不同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C.生物膜既能合成ATP,也能分解ATP

D.酶的产生和发挥作用,可以不借助于生物膜来完成

【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功能有: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解答】解:

A、生物膜具有一定流动性是其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A正确;

B、不同的生物膜,结构基本相同,B错误;

C、生物膜既能合成ATP,如叶绿体类囊体膜及线粒体内膜,也能分解ATP,如细胞膜,C正确;

D、酶的产生在核糖体,发挥作用可在细胞质基质,故可以不借助于生物膜来完成,D正确.

故选:

B.

 

13.放入30%蔗糖溶液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③洋葱表皮细胞 

④干种子细胞 ⑤蛔虫卵细胞⑥洋葱根毛细胞.

A.①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④⑥

【考点】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

【分析】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分离.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液泡膜和两膜之间的细胞质.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具有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

【解答】解:

①洋葱根尖生长点细胞没有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①错误;

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故②错误;

③洋葱表皮细胞是植物细胞,并具有大液泡.可以发生质壁分离,故③正确;

④干种子细胞通过吸胀吸水,不能发生质壁分离,故④错误;

⑤蛔虫卵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故⑤错误;

⑥洋葱根毛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液泡,故⑥正确.

故选:

C.

 

14.以下关于酶和ATP相互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相同

B.少数酶的元素组成与ATP相同

C.酶的催化作用都需要ATP提供能量

D.酶的合成过程不消耗ATP

【考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酶的概念.

【分析】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种类不同,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RNA和ATP的化学元素组成都是C、H、O、N、P,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不是为反应提供能量,酶催化的反应有需要能量的,如吸能反应,有些释放能量的,如放能反应,酶是大分子物质,合成的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需要消耗ATP.

【解答】解:

A、酶具有专一性,ATP的合成与分解需要的酶种类不同,A错误;

B、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其中RNA和ATP的化学元素组成都是C、H、O、N、P,B正确;

C、酶的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并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