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584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docx

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2016-2017学年福建省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40,每题2分,共60分)

1.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A纤维素和糖原B纤维素和脂质C纤维素和果胶D磷脂和糖类

2.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染色体和核糖体C中心体和核糖体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3.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B磷脂C脂肪D核酸

4.在蝌蚪发育成蛙的过程中尾逐渐消失,与这一“自溶”现象有关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B.溶酶体C.核糖体D.细胞核

5.植物细胞作为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  )

A.叶绿体、线粒体、液泡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

C.液泡、核糖体、叶绿体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6.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B.核孔C.染色质D.核仁

7.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

A.黑雌B.褐雌C.白雄D.黑雄

8.如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D.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9.组成生物膜系统的生物膜是指(  )

A.在结构上直接相连的细胞器的膜B.细胞内所有的膜结构

C.细胞器的膜及核膜D.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的膜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

C.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化学组成及含量都相同

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11.胰脏的细胞会将放射性的氨基酸渗入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去向.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此细胞中这种蛋白质移动的最可能途径是(  )

A.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核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

C.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D.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12.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内白细胞能吞噬病毒,这些生理活动的完成都依赖于细胞膜的(  )

A.选择透过性B.主动运输C.一定的流动性D.保护作用

13.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胞吞、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14.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A.ATP在细胞内数量很多B.ATP是生物体内的唯一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

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D酶通过为反应物提供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16、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是()

A脂肪酶B淀粉酶C蛋白酶DDNA酶

17.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参与的阶段和水生成的阶段分别是()

A第一和第二阶段B第二和第三阶段

C第一和第三阶段D第二和第二阶段

18.唾液淀粉酶适宜的PH为中性,在测定唾液淀粉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2上升到7的过程中,该酶活性将(  )

A.不断上升B.没有变化C.先升后降D.先降后升

19.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产生的CO2是否一样多的实验中,“有无氧气”和“温度”分别属于()

A.自变量和因变量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

20.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是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①手指受伤时,选择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 ②稻田定期排水 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制酒 ④光照下适当增加作物环境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21.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所属类群,不能作为鉴定依据的结构是()

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B.有无核糖体C.有无叶绿体D.有无细胞壁

22.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核膜上有核孔,D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B.原核细胞的核膜也具有两层膜,利于控制物质的进出

C.核仁中的DNA控制着细胞代谢

D.染色质上的DNA贮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

23.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

 

A.

B.

C.

D.

24.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

①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②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③蔗糖分子通过细胞壁④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液泡膜⑤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⑥暑天新鲜蔬菜在空气中萎蔫

A.②④⑥B.②④⑤⑥C.②④⑤D.①③⑤

25.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滴加30%的蔗糖溶液比10%的蔗糖溶液引起细胞质壁分离所需时间长

B.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放入清水中不能复原,说明细胞已失去活性

C.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中能观察到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清水

D.用高浓度的NaCL溶液代替蔗糖溶液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26.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载体蛋白的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A甲运输被促进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D乙运输被抑制

27.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C.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变为ATP中能量

D.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都有ATP生成

28.如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外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B.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C.适当提高温度,能使②和③的相对运动加快,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D.生物膜的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其功能主要决定于②的种类和数量

29.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30.如图表示番茄随环境中氧浓度的变化,从培养液中吸收钙和硅的曲线,影响A、B两点与B、C两点吸收量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

B离子浓度、细胞呼吸强度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载体数量、细胞呼吸强度

31.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高效性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适宜pH等属于无关变量D.因变量是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32.下列图中,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正确的图解是()

 

33.右图是温度对酶催化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

在下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温度之后,酶的活性越来越强

B.t2温度之后,酶的活性越来越弱

C.t1温度时的酶有可能开始发生结构改变

D.t2温度时酶分子的结构比t1温度时要稳定

34.如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B.曲线2C.曲线3D.曲线4

35.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如果产生的气体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黄色,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无论进行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酵母菌都能产生CO2

D酵母菌发酵时不产生气体,但其发酵液能使重铬酸钾变灰绿色

36.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37.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在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以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

B.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O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有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

C.包扎伤口时,若选用创可贴不透气,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并大量繁殖

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38.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

B.在②和③中都能产生大量的ATP

C.在②和③中所含酶的种类相同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39.下列实验操作关于材料及试剂的选用最合理的是(  )

A.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

B.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

C.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还原糖

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检测酒精的存在,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蓝绿色

40.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人的肌细胞中ATP生成速率与氧气浓度的关系

B.乙图所示物质运输速率不受呼吸酶抑制剂的影响

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气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时产生ATP最多

D.丁图表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41.如图为两种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图  (填字母)是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细胞中有图中所示的结构,序号是  。

(2)与鸵鸟相比,大雁胸肌细胞中数目较多的结构是[  ]  (2分),该结构是细胞进行  的主要场所.

(3)与A相比,B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  (2分),若此细胞为人的大腿肌细胞,在人进行短跑后,大腿肌肉感到酸痛。

在此细胞中产生使肌肉细胞疲劳的化学物质是。

(4)图中有双层生物膜结构的细胞器编号是  .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功能,需要将这些细胞器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  .

(5)与图中所示A、B细胞相比,大肠杆菌最显著的区别是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且大肠杆菌仅具有一种细胞器  。

 

42.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几种方式,请据图回答(在[]内填入序号或字母)(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上图表示的细胞膜结构是1972年科学家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模型。

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

(2)如果上图表示人红细胞的细胞膜,则葡萄糖和K+进入细胞的方式依次是[]、(2分)[](2分)。

两种运输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3)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用于污水处理,这种膜结构能将某些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这是模拟生物膜的性。

(4)对离体的心肌细胞使用某种毒素,结果Mg2+的吸收显著减少,而Ca2+、K+、C6H12O6等物质的吸收没有受到影响,其原因是 (2分)

43.根据下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图中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______,A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2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产能最多的是_________阶段(填序号)。

催化C阶段的酶分布在。

(3)稻田若不定期排水,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

(2分),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进行的生理过程为(用字母表示)(2分)。

44.请回答与酶有关的问题。

(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如果图1和图2是与酶的特性相关的图示,那么图1和图2分别说明了酶具

有      和      的特点.

(2)图3是与酶活性影响因素相关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当pH从5上升到7,酶活性的变化过程是      ;从图示曲线我们还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随着pH的变化,酶的最适温度      .

(3)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及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

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温度

试剂

实验

现象

1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清水2mL

37℃左右

 

碘液

变蓝

2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0℃

变蓝

3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37℃左右

不变蓝

4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稀释的唾液2mL

100℃

变蓝

5

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加2﹣3滴2%盐酸

的稀释唾液2mL

37℃左右

变蓝

①1号试管和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2分)

②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2分)

③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

(2分)

闽侯二中五校教学联合体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年段生物学科期末考

联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共40题,60分。

1-5CCABD6-10CADBC11-15CCBDB16-20CBBCB

21-25BDCCB26-30DDBCD31-35ACBBC36-40BDDBD

41、(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

(1)A[1][8][9]

(2)[5]线粒体(2分,序号1分,名称1分)有氧呼吸.

(3)[10]中心体(2分,序号1分,名称1分)乳酸

(4)[5][9]差速离心法.

(5)核糖体

42.(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流动镶嵌磷脂双分子层

(2)[③]协助扩散(2分,序号1分,名称1分)

[②]主动运输(2分,序号1分,名称1分)需要载体

(3)选择透过性

(4)该毒素抑制了Mg2+载体蛋白的活性(2分)

43、(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

(1)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2)①A、C、D,D线粒体的基质

(3)水稻长时间淹水造成根系缺水,根系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故会发生烂根现象(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ABCD(2分)(写全方可给2分,错写不给分,漏写酌情给1分)

44、(除个别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

(1)高效性专一性

(2)先上升后下降不变

(3)①酶具有催化作用或答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2分)

②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或不同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2分)

③在酸性条件下酶的活性减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