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581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地理 综合检测六.docx

世界地理综合检测六

 世界地理综合检测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根据世界两种糖料作物生长条件表,回答1~2题。

生长期

(天)

适宜温度

(℃)

最低气温

(℃)

降水量

(mm)

土壤

M

300~360

18~30

0

1500~2000

中性

N

140~160

12~18

300~500

轻度盐碱

1.下列岛屿中,M作物产量最大的是(  )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读表能力。

由材料可知,M作物为甘蔗,N作物为甜菜。

选项中四岛分别为古巴岛、冰岛、克里特岛、爪哇岛,甘蔗产量最大的应是古巴岛。

2.N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北纬40°以北地区,有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产区。

西北产区该作物的单产高、含糖量大,其原因是(  )

A.雨热同期,热量充足  B.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C.生产经验丰富D.国家政策支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降水少,但光照强、日温差大,糖料作物的单产高、含糖量大。

读世界四区域略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上图所示四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区域都濒临印度洋

B.四区域居民大多都信仰伊斯兰教

C.四区域都有热带沙漠分布

D.四区域都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空间定位。

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甲为朝鲜半岛地区;乙为巴基斯坦地区;丙为伊朗地区;丁为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四区域都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4.图示区域中,某国家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堪称农业发展奇迹。

该国家位于(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D.丁区域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特色。

以色列气候干旱、土壤贫瘠,但该地区大力发展喷灌、滴灌技术,农业集约化程度高。

在亚洲西部,有一条弧形的狭长地带,犹如一弯新月,土壤很肥沃,因此有人称它为“新月沃地”。

这里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结合下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甲、乙两地气候对该地农业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冬季降水较多,发展农业无需灌溉

B.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大,农业单产高

C.乙地河谷地带存在严重的盐渍化问题,影响农业生产

D.乙地日照强、气温高、风大、相对湿度小,多沙尘、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甲、乙两地分别为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结合两地气候特征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6.“新月沃地”萌发了古农业文明,也是两河文明的发源地。

下列对其成因评述正确的是(  )

A.a、b两河径流量小,水源不足

B.多为荒漠土,不适于耕种

C.临近波斯湾,气候相对其他地区较为温和

D.濒临海湾,自然灾害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临海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气候较为温和。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岛有100多座火山,但这里是其所属国家传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其最初吸引人居住的主要原因是(  )

①岛屿面积是该国最大的 ②火山灰形成的土壤肥沃 ③光热、水资源丰富,便于发展农业 ④地势平坦,便于发展种植业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印尼人口的分布及成因。

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为东南亚,甲岛为爪哇岛,属于印度尼西亚,该岛不是该国最大的岛屿;爪哇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不平坦。

8.图中乙海峡为(  )

A.曼德海峡B.直布罗陀海峡

C.马六甲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海峡。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以判断该海峡为马六甲海峡。

9.有关巴厘岛自然特征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为主B.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C.地势中间高四周低D.河流流程长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特征判断。

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巴厘岛面积较小,河流短小急促。

(2012·淄博一检)读甲、乙两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

A.a在b的东南方,d在c的东北方

B.b到c的实地距离大于a到d的实地距离

C.两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都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D.两地区铁路干线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空间定位。

根据经纬网可以判断,甲图所示区域为台湾西北部地区,乙图所示区域为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两地区铁路干线的走向都受地形制约而分布在沿海平原。

11.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它的形成主要受(  )

①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迎风坡

②气压带影响——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③洋流影响——沿岸有暖流经过

④盛行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北信风

A.①③B.③④

C.①②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

图乙中d所在阴影区域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原因是其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并受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区域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处中低纬,热带地区范围广大

B.地形以高原为主,海岸线曲折

C.P湖泊为外流湖,水量季节变化较大

D.A国热带草原面积广阔,粗放式畜牧业为其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

答案:

C

解析:

根据地理位置判断,图示区域有热带地区,也有亚热带地区;海岸线比较平直;A国农业是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P湖泊属外流湖,水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13.B港不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筑港的地形条件较好,是所在国家的最大港口

B.地处“西方海上生命线”海域,地理位置重要

C.位于好望角西北,地处西半球

D.7月,港口附近海区风大浪急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发现B港陆域地形平坦,地处“西方海上生命线”海域,地理位置重要,受西风影响,海区风大浪急。

但其处于东半球,而不是西半球。

14.下图为某岛国示意图,读图可知,该岛国(  )

①全部位于西半球和地球五带中的南温带

②A岛年降水量从东部沿海向西部沿海递减

③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地震和温泉等

④西侧洋流降低了沿岸地区的干热程度

⑤畜牧业发达,主要出口乳制品与肉类

A.①④⑤B.②③④

C.②③⑤D.①③⑤

答案:

D

解析:

该岛国在东经174°附近,故属西半球;南纬42°附近属中纬度温带地区;受西风影响,降水量从西部向东部递减;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多地震、温泉等;西侧受西风漂流影响,降温减湿;该国畜牧业发达,主要出口乳制品与肉类等。

(2012·淮安市高三学情调研)读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5~16题。

15.与N河相比,P河(  )

A.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B.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

C.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蕴藏量更大

D.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和对区域环境的分析。

甲区域图中,N河为白尼罗河,P河为西欧的卢瓦尔河,由于P河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故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小。

16.关于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均较大,劳动生产率都较高

B.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区

C.甲图所示地区的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D.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地域类型。

甲图所示区域为东非,该地区经济落后,畜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大。

下图为亚欧大陆某资源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资源可能是(  )

A.耕地资源B.林地资源

C.草场资源D.石油资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

结合该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判定该资源可能为草场资源。

18.下列对甲地与乙地该资源的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B.甲地生态脆弱,应考虑环境承载量;乙地环境承载量大,可以大规模开发

C.甲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乙地生态脆弱

D.甲地生态脆弱,乙地容易造成土地沙化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分析。

甲地为青藏高原,生态脆弱;乙地为内蒙古东部地区,土地易沙化。

读沿北纬35°地形剖面图,回答19~20题。

19.L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  )

A.小麦  B.棉花  C.黄麻  D.甜菜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定位。

L河为印度河,主要流经沙漠地区,流域内主要种植棉花。

20.有关M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世界上众多河流的发源地

B.比同纬度东部地区的气温年较差大

C.大陆冰川多,水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

D.山地牧草丰富,可以发展大规模牧场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特征。

M地为我国的青藏高原,是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海拔较高,日温差大,年温差小;山岳冰川广布,生态脆弱。

第Ⅱ卷(综合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50分)

21.(2012·南昌)下面两图中,图甲为某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2分)

(1)比较图乙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分析图乙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

(3)图甲中145°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

(4)俄罗斯准备在图乙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

答案:

(1)差异:

东南部地势总体上高于西北部;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势较平坦。

理由:

东南部河流短促,西北部河流较长。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

夏季东南季风因山地地形抬升,东南部降水较多,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因地形抬升,西北部降水较多。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

(4)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深;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浪小;面向太平洋,地理位置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解析:

(1)题,从图中河流分布可以判断出两地地势的差异。

(2)题,两地降水差异主要受季风的影响。

第(3)题,这些岛屿附近有寒流流经,水汽遇冷凝结成雾。

第(4)题,A处海水较深,风力小,面向大洋,位置重要。

2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

材料一 2011年伊始,利比亚局势持续动荡,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2011年2月23日开始,中国政府通过海、陆、空三种途径撤离在利比亚的滞留人员35860名。

材料二 利比亚及周边地区图。

材料三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产油国,石油生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70%,原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

除石油外,还有铁、钾、锰、磷酸盐、铜等资源;但由于资金、技术水平所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1)中国从水路撤离公民,到达上海需穿越的主要海峡依次有哪些?

(2)试比较利比亚沙漠和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成因的差异。

(3)利比亚与我国对外贸易合作互补性较强,试分析这种互补性的体现。

答案:

(1)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台湾海峡

(2)利比亚沙漠是由于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高温少雨而形成;我国西北地区沙漠是由于距海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而形成的。

(3)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大量自然资源,利比亚资源丰富;利比亚发展欠缺资金、技术、劳动力等,我国有能力提供这三方面帮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需要向利比亚等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

2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12分)

材料 2010年5月13日起中国工业企业陆续落户甲国的“东方工业园”。

甲国面积11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8000万,经济上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矿产种类较多,资源开发程度非常低。

目前,甲国全面改革开放,是非洲经济发展最快、最具有投资潜力的国家之一。

“东方工业园”位于甲国的首都东南部,距首都30千米。

主要由中国浙江省投资,有冶金、建材和机电等多个功能区。

(1)“东方工业园”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甲国的地形有何特点?

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分析我国在甲国投资建设“东方工业园”的有利条件。

答案:

(1)热带草原气候。

(2)特点:

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起伏大。

依据:

从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国海拔较高,都在1000米以上,等高距为1000米;从河流流向看,河流由中间向四周流。

(3)甲国地价低;劳动力廉价;工业品需求量日益增大;政策优惠;矿产资源丰富。

24.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它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

继“金砖四国”之后,“展望五国”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分)

(1)T国位于S国的________方向。

(2)I国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原因是什么?

(3)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

答案:

(1)东北

(2)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会处,地壳活动(地震、火山)频繁;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表破碎;降水量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3)S国:

地处回归线附近,西部地区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加剧干旱。

A国:

受安第斯山脉影响,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