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441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docx

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

东山魁夷,日本风景画家、散文家。

他在《听泉》一文中写到: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gǔ)____清泉,但这泉声往往在日常烦(yōu)____中消失了。

倘使夜半醒来,从内心深处想起轻幽的声音,这无疑是清泉的(qièqiè)_____私语。

”这清泉就是(chéng)____载人类文明的文学、艺术,无论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还是成长于宁静的乡村都感受的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在宋城上面待楚寇矣()②人恒过()

③所识穷乏者而得我与()④牺牲玉帛()

3.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彼竭我盈热泪盈眶B.其两膝相比者比至陈

C.寡助之至亲戚畔之D.今有人于此贤于材人远矣

4.古诗文名句填空。

(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10分)

(1),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

(3)毅魄归来日(《别云间》夏完淳)

(4)子曰:

“君子成人之美,(《论语》)

(5)子曰:

“人无远虑,。

(《论语》)

(6)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此事古难全。

(《水调歌头》苏轼)

(7)《望岳》中与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8)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5.名著阅读。

(5分)

(1)读书让我们思接千载,读的《水浒》,不禁为草莽英雄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义气而感慨;读《》,在作者的一封封家信,会感动于一位父亲苦心孤诣的教子之心。

(2分)

(2)敌人的箭仍旧不绝地射来,许多只箭射中了眼镜玻璃片,可是这至多不过把玻璃片伤损一点罢了,并无大碍。

现在我把所有的铁钩都栓好了,一手拿着绳结,用力一拉,可是一艘船也拉不动,就放下绳索,铁钩仍旧搭在船上,我拿出小刀决意把船上的锚索割断,这样一来我脸上手中又中了二百多枚箭,接着我又拾起搭在铁钩的绳索,很方便地把五十艘最大的敌舰拖走了。

(3分)

这段文字节选自《》,这是主人翁游历(地点)的故事,主要情节是。

6.综合性学习。

(6分)

为了感受汉字的魅力,学校举行“我爱汉字”活动,请您参加。

活动一:

[探源释义]

汉字很有趣。

老师提供了《辞海》中“集”字“佳”部的注释:

“佳:

短尾鸟”。

请你解释《诗经》“黄鸟于飞,集于灌木“一句中“集”的意思”。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

[妙联拾珠]

对联很精妙。

温州江心寺门前就有一副脍炙人口的对联。

上联是“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请你写出下联。

(2分)

活动三:

[唇枪舌战]

辩论很精彩。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学生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汉字正面临危机。

请你就“电子产品是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这一辩题,代表反方发表观点,并陈述理由。

正方:

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没有键盘输入的时代,用笔写字可以强化人们的记忆,而如今键盘输入则让人们可以在多个候选的编码中选择所需的字,削弱了人们的书写能力,以致出现了“提笔忘字”现象。

(2分)

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1)我家是荒凉的。

(2)天还未明,鸡先叫了;后边磨房里那梆子声还没有停止,天就发白了。

天一发白,乌鸦群就来了。

 (3)我睡在祖父旁边,祖父一醒,我就让祖父念诗,祖父就念: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地就睡醒了,醒了一听,处处有鸟叫着,回想昨夜的风雨,可不知道今早花落了多少。

  (5)是每念必讲的,这是我的约请。

  (6)祖父正在讲着诗,我家的老厨子就起来了。

  (7)他咳嗽着,听得出来,他担着水桶到井边去挑水去了。

 (8)井口离我家的住房很远,他摇着井绳哗拉拉地响,日里是听不见的,可是在清晨,就听得分外地清明。

  (9)老厨子挑完了水,家里还没有人起来。

 (10)听得见老厨子刷锅的声音刷拉拉地响。

老厨子刷完了锅,烧了一锅洗脸水了,家里还没有人起来。

 (11)我和祖父念诗,一直念到太阳出来。

(12祖父说:

  “起来吧。

  “再念一首。

  (13)祖父说:

  “再念一首可得起来了。

  (14)于是再念一首,一念完了,我又赖起来不算了,说再念一首。

  (15)每天早晨都是这样纠缠不清地_____(A.吵B闹)。

等一开了门,到院子去。

院子里边已经是万道金光了,大太阳晒在头上都滚热的了。

太阳两丈高了。

  (16)祖父到鸡架那里去放鸡,我也跟在那里,祖父到鸭架那里去放鸭,我也跟在后边。

  (17)我跟着祖父,大黄狗在后边跟着我。

我跳着,大黄狗摇着尾巴。

  (18)大黄狗的头像盆那么大,又胖又圆,我总想要当一匹小马来骑它。

祖父说骑不得。

  (19)但是大黄狗是喜欢我的,我是爱大黄狗的。

  (20)鸡从架里出来了,鸭子从架里出来了,它们抖擞着毛,一出来就连跑带叫的,吵的声音很大。

  (21)祖父撒着通红的高粱粒在地上,又撒了金黄的谷粒子在地上。

  (22)于是鸡啄食的声音,咯咯地响成群了。

  (23)喂完了鸡,往天空一看,太阳已经三丈高了。

  (24)我和祖父回到屋里,摆上小桌,祖父吃一碗饭米汤,浇白糖;我则不吃,我要吃烧苞米;祖父领着我,到后园去,趟着露水去到苞米丛中为我擗一穗苞米来。

  (25)擗来了苞米,袜子、鞋,都湿了。

  (26)祖父让老厨子把苞米给我烧上,等苞米烧好了,我已经吃了两碗以上的饭米汤浇白糖了。

苞米拿来,我吃了一两个粒,就说不好吃,因为我已吃饱了。

  (27)于是我手里拿烧苞米就到院子去喂大黄去了。

  (28)“大黄”就是大黄狗的名字。

  (29)街上,在墙头外面,各种叫卖声音都有了,卖豆腐的,卖馒头的,卖青菜的。

卖青菜的喊着,茄子、黄瓜、荚豆和小葱子。

  (30)一挑喊着过去了,又来了一挑;这一挑不喊茄子、黄瓜,而喊着芹菜、韭菜、白菜……

  (31)街上虽然热闹起来了,而我家里则仍是静悄悄的。

  (32)满院子蒿草,草里面叫着虫子。

破东西,东一件西一样的扔着。

  (33)看起来似乎是因为清早,我家才冷静,其实不然的,是因为我家的房子多,院子大,人少的缘故。

  (34)哪怕就是到了正午,也仍是静悄悄的。

  (35)每到秋天,在蒿草的当中,也往往开了蓼花,所以引来不少的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

这样一来,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

《呼兰河传》序

茅盾

《呼兰河传》给我们看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一位解事颇早的小女孩子每天的生活多么单调呵!

年年种着小黄瓜,大矮瓜,年年春秋佳日有些蝴蝶,蚂蚱,蜻蜒的后花园,堆满了破旧东西,黑暗而尘封的后房,是她消遣的地方;慈祥而犹有童心的老祖父是她唯一的伴侣;清早在床上学舌似的念老祖父口授的唐诗,白天嬲着老祖父讲那些实在已经听厌了的故事,或者看看那左邻右舍的千年如一日的刻板生活,──如果这样死水似的生活中有什么突然冒起来的浪花,那也无非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病了,老胡家又在跳神了,小团圆媳妇终于死了;那也无非是磨官冯歪嘴忽然有了老婆,有了孩子,而后来,老婆又忽然死了,剩下刚出世的第二个孩子。

萧红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种样的寂寞环境中过去的。

这在她心灵上留的烙印有多么深,自然不言而喻。

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

   他们也许会这样说:

没有贯串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

   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完全像自传。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7.阅读《呼兰河传》15段,根据语境为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3分)

8.请结合《呼兰河传》中的细节描写,说说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描写“祖父”的形象特征。

(4分)

9.结合《<呼兰河传>序》

(1)——(3),探究《呼兰河传》中““我家是荒凉的”原因。

(4分)

10.1946年小说《呼兰河传》出版,茅盾在序言中认为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

请你结合文本具体谈谈萧红小说的诗意表现在哪些方面?

(比如原生态童年生活场景的刻画:

赖床,学诗,吃饭,喂狗……就很有诗意。

)(6分)

11.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像散文呢?

阅读《呼兰河传序言》作答。

(6分)

三.古诗文阅读(22分)

(一)(4分)

2019-2020年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题(语文)

【注】元九:

即元稹。

白居易的朋友。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五个月前贬德州。

12.凄苦,是这首小诗的基调,这种凄苦之情通过“”、“”、“暗坐”这些细节来渲染心情,情感十分浓烈。

(2分)

13..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做14——17题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渲(xuān)①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

”对日:

“有所失,复得②。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渲矣。

《芒山有盗临刑》

宋宣和年间,芒山有盗临刑,母来与之诀。

盗对母曰:

“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

”母与之乳,不意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

行刑者曰:

"尔何毒耶?

"盗因告刑者曰:

“吾少时,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

故恨杀之。

”呜呼!

异矣,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注:

①渲:

遗忘。

②有所失,复得:

有的地方忘记了,后来又想起来了。

14.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4分)

A.其母方织B.孟子辍然中止

C母来与之诀D.不意盗啮断乳头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此戒之以天下之所顺

B其母引刀裂其织弃其杖,化为邓林

C.母与之乳愚以为宫中之事

D.盗因告刑者曰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①自是之后,孟子复渲矣。

②夫语“教子婴孩”,不虚也!

17.孟子和芒山盗,一个终成大家,一个因盗而临刑。

这两种不同的结果与他们的母亲的教育不无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

四.语言运用(68分)

18.阅读下面消息,写一则微评论。

要求:

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8分)

近日,“妈妈网”上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

她女儿写有关“桃花”的作文,却不知道桃花长啥样。

于是她在北碚区农村包下一座山,想让女儿和小伙伴们在体验中认识自然,描绘自然。

(选自2014年4月24日《重庆晚报》)

19.根据要求写作文。

(60分)

“朋”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家”可以想象成一群生命围坐在屋内,相互照料,相互取暖,那丝丝缕缕的温暖浸润了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田;“爱”可以诠释为一只大手紧紧护住那个给她温暖的家和与她相扶相携的朋友,那绵绵不断的力量是支撑人生命延续的希望,人们常说:

有朋友的人是快乐的,有家的人是美满的,有爱的人是幸福的。

在你的生命的天平中,除了朋友、家、爱,当然可能还有理想、追求、思考、读书、运动……,相信每个人生命天平上最重要的东西都是那么的独一无二,请以“我生命中的最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字数在600字以上。

2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但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

语文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严格控制3分或3分以下的评分。

一、知识积累与应用(32分)

1.股、忧、窃窃、承

2.①入侵②经常③通德④指猪牛羊等祭祀品

3.A

4.

(1)窈窕淑女

(2)黄梅时节家家雨(3)灵旗空际看

(4)不成人之恶(5)必有近忧(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名著阅读

(1)施耐庵《傅雷家书》

(2)《格列佛游记》小人国我帮助小人国(利立普特)拖回了帝国的五十艘战舰。

6.活动一:

“集”的意思是“鸟停息在树上”活动二: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活动三:

示例:

我方的观点是电子产品不是汉字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电子产品本身没有错误,关键在于使用者过于依赖键盘输入汉字,而忽视对汉字的识记和书写。

二.现代文阅读(23分)

7.选B,“吵”只侧重于声音描写,而“闹”字不仅有声音描写,而且形象地写出了祖孙两人嬉闹亲密的情态。

8.祖父的形象特征:

从祖父反复念诗讲诗、掰苞米、放养鸡鸭等细节,可以看出祖父慈祥、耐心、细致、勤劳、从容等特点。

(意对即可)

9.①客观环境(满院子蒿草,草丛中有虫子瞎闹。

破东西到处乱扔。

我家房子多,院子大,人少)使她感到荒凉。

②内心寂寞使她感到荒凉。

(意对即可)

10.①题材选取富有诗意:

念诗,阳光,通红的高粱和金黄的谷粒,露水中的后园,墙外的叫卖声,都是富有涛意的意象题材;

 ②主题发掘富有诗意:

祖父对任性的孙女的娇宠和爱怜,传递出一种浓浓的富有诗意的亲情;

 ③人物刻画富有诗意:

慈爱的祖父,勤劳的厨子,任性的“我”,甚至隐身的小贩,似乎都游离于尘埃之外,生活在一种超凡脱俗的纯净世界中,很立体,有情感;

 ④场景描写富有诗意:

小说的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画,每一幅画里又有一种自然流畅、情景交融、素朴淡雅的诗意之美。

或:

 ⑤原生态童年生活场景的刻画:

赖床,学诗,吃饭,喂狗……

 ⑥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描写:

学诗,念诗;

 ⑦充满童稚情趣的俏皮情节:

早餐;

 ⑧质朴直白、清新自然、明快鲜活的文字:

天还未明,鸡先叫了……天一发白,乌鸦群就来了;

 ⑨长短相近、结构相似、节奏明快、朗朗上口、韵律和谐、回环往复的句子。

(任举一二例分析即可。

11.呼兰河传在结构和语言上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

首先,《呼兰河传》在结构上与其它小说完全不同.以一般小说的概念去衡量它,它不具备贯穿全书的线索,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中心人物。

其次.茅盾先生曾指出:

“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序言》)《呼兰河传》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的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又创造出一种散文诗的意境,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

再其次,《呼兰河传》在语言运用上也别具一格.读着它,会感受到一条悠悠的小河,缓缓地从容地流淌着,时而溅起几朵机智的幽默的浪花。

就像作者那聪颖的双眸闪耀的智慧光芒。

(答对两点即可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23分)

(一)

12.灯残、灭灯

13.体现诗人被贬之后的孤独痛楚和对好友思念之深。

(大意符合情境即可。

(二)

14

(1)A正在B停止C诀别D咬(4分)

15.BD(4分,各2分)

16.①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②夫子说教育孩子应从小孩开始,是不假的。

(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17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使孟子从此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长大后终于成为战国时期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和散文家。

孟子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是和母亲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芒山盗的母亲在儿子小的时候,儿子偷来东西她不但不加以批评反而很是喜欢,她的贪财助长了儿子的偷窃习气。

(6分,每点2分。

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四.语言应用(68分)

18.(8分)评分标准:

一类卷(8分):

观点鲜明,议论有较强的针对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二类卷(7~6分):

观点明确,议论有一定的针对性,条理清楚,语言通畅。

三类卷(5~4分):

观点尚明确,有议论,条理基本清楚,语言通顺。

四类卷(3~0分):

观点模糊,缺少议论,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不足50字。

19.略

评分标准:

写作满分为60分.最后得分为评分

(一)得分(满分10分)与评分

(二)得分(满分50分)相加之和

评分

(一)(10分)

文章

字形

2分

错别字满三个扣1分,不满三个不扣分,重复错误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

标点使用错三处扣1分,不满三处不扣分,2分扣完为止。

标点

2分

词语

3分

能正确、得体的使用常用词语得3分,能较为正确的使用常用词

语得2分,使用常用词语出现较多错误但不超过六处(含)的得1分,使用常用词语出现六次以上错误的不给分。

句子

3分

语句表达正确无语病的得3分,语句表达较正确的得2分,语句表达出现较多的语病但不超过四处(含)的得1分,语句表达出现四处以上语病的不给分。

评分

(二)50分

文章

一类卷

50-45分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精当,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

二类卷

44-38分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表达较准确,语言通畅。

三类卷

37-30分

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模糊;有一定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

四类卷

30分以下

不符合题意;缺乏写作目的和对象;基本没有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不成篇。

 

娄桥中学备课组,胡皓茹(6766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