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387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 历史 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衡水名师原创专题卷历史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绝密★启用前

xxxx年度xx学校xx考试

历史试卷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 “神马都是浮云”“hold住”“伤不起”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2、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在《剑桥民国史》中写道:

“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下列史实能为费教授提供论证的是(   )

A.时逢满岁戏抓周,罗列书玩并砚筹

B.张灯作戏调翻新,顾囊徘徊知逼真

C.寒食祭扫冢一堆,风吹旷野纸钱飞

D.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3、  据统计,建国初期某年全国职工提出53万多件发明、技术改革和合理化建议,实施的有23万多件,仅其中6万多件全年就节约和创造价值9000多万元,还涌现出大批先进生产者和劳动模范。

这反映了(    )

A.近代以来我国工业和科研基础的落后

B.工业化进程中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C."大跃进"运动激发了人们的建设热情

D."双百"方针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5、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由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6、1902年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

“照得女子缠足,最为中华恶俗。

惟当缠足之时,任其日夜号哭。

对面置若罔闻,女亦甘受其酷!

为之推原其故,不过扭于世俗。

意为非此不美,且将为人怨怒。

务各互相解释,切勿再事拘囿。

这从实质上说明(  )

A.世俗偏见阻碍社会进步

B.清末女子普遍放足

C.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D.清末政府迫令放足

7、观察《国内生产总值及指数》图,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主要得益于(  )

A.国企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C.对外开放吸引了外企投资

D.我国五年计划目标制定的科学性

8、1956年,一汽总装线装配出第一辆卡车,毛泽东给新车起了个名字叫“解放”;1958年,根据中国的民族特色改制成了一辆高级轿车,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吴德给轿车命名为“红旗”,毛泽东欣然题字。

这反映了(  )

A.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

B.新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

C.工业化的基础得以巩固

D.计划经济下的政治色彩

9、1874年1月29日,《申报》发表题为《记新式小车》的评论道:

“二轮小车近上海新创设之举,租界通衢已见。

斯新式妆饰华丽,乘坐舒服,想实适于时需也。

其车来于东洋……所望者惟车数之日渐增多耳。

下列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新式小车”是近代交通工具自行车

B.“新式小车”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

C.“新式小车”受到城市居民的欢迎

D.“新式小车”已经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10、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三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

同时决定1961年至1962年,城镇粮食销量争取压缩到480至490亿斤,比上年度减少30至40亿斤。

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  )

A.解决了农轻重比例失调问题

B.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C.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D.有利于恢复国民经济

11、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幵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

这说明建国初期中国(  )

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

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

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

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

12、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

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C.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13、一五计划后,在市级政府中设有机械工业局、轻工业局、纺织局等经济部门,同时在市党委机构中也相应地设有工业部,实行对口领导。

这反映了(  )

A.生产资料实现了优化配置

B.政府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

C.经济工作中加强党的领导

D.经济工作的错误被逐步纠正

14、下表为1952-1978年中国主要工业、农业产品产量数据表。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1952年

1957年

1965年

1978年

粮食总产量(单位:

百万吨)

163.42

195.05

194.53

304.77

棉花(单位:

百万吨)

1.30

1.64

2.09

2.16

原油(单位:

百万吨)

0.14

1.46

11.31

104.05

钢(单位:

百万吨)

1.35

5.35

12.23

31.78

A.技术落后导致粮棉产量长期停滞

B.“大跃进”运动改善了原有经济结构

C.国企改革使工业生产迎来了生机

D.“一五”期间工业产量增速超过农业

15、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目开工12694个,建成455个。

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

据此推知(  )

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

B.建国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

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

16、1950年,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全国盐行业。

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

从2017年1月1日起,食盐价格全面放开。

这一历程本质上反映了(  )

A.经济体制的变革

B.所有制度的变革

C.分配制度的变革

D.盐业自主权扩大

17、中国对联、西方谚语中,有不少是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历史风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有价值的资料。

下表中对联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正确的有几个?

(  )

谚语或对联

反映的相关史实

西方谚语:

“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

伏尔泰分权制衡思想

罗马谚语:

“举证之所在,胜诉之所在。

《十二铜表法》灵活使用,重视调节民事纠纷

“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

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

”横批“已经过去。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8、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美国、西欧、中国、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因各自不同的国情而跌宕起伏,下图中所描绘的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中。

与中国相符的一条曲线应是(  )

A.A

B.B

C.C

D.D

19、199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开发浦东新区。

给予的优惠政策包括:

允许外商在区内投资兴建机场、港口等交通项目:

允许外商在区内试办商品零售业;允许外商在上海,包括在浦东新区增设外资银行等。

这突出表明我国的对外开放(  )

A.地域范围从点到面

B.投资领域全面放开

C.开放领域日益扩大

D.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20、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些传统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

20世纪初,出现了元旦(元月1日)、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等。

节庆日变化印证了(  )

①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

②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

③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④民权平等主张得以实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21、民国时期《大公报》曾刊登一则《离婚法论》卖书广告,称,“本书共二十余万言,有学说、有法条、有判例、有轶闻,足为解决离婚问题之圭臬,足供改进法律之参考。

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西方法律逐渐影响中国

B.北洋政府加强法治建设

C.大公报注重提供法律帮助

D.婚姻观念中法律意识增强

22、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

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

该守则(  )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23、1880年,清政府修建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

1887年展筑至芦台,1888年又展筑至塘沽和天津,时称“津唐铁路”。

“津唐铁路”修建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标志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起步

B.有助于解决开平煤矿煤的运输问题

C.诱导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

D.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24、1896年6月30日,上海《申报》上的《徐同告白》登出告示:

本园于廿日起,每夜开放至十二点钟止,内设西洋影戏。

……同时穿插唱戏、“杂耍”和“戏法”。

这反映了(  )

A.徐同成为中国最早的电影院

B.西方电影成为主要的娱乐方式

C.西洋电影与传统戏曲互为促进

D.娱乐方式日趋多样化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时代月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从不同侧面展示了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与时代风貌。

时间

《时代月刊》封面上的中国形象

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

1949年到1978年以前

12人36次。

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为:

毛泽东、吴国桢、周恩来,刘少奇、蒋介石、罗瑞卿、陈毅、李富春、达赖、林彪、邓小平,江青

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台湾战争、达赖叛逃、大跃进、中越战争、文化大革命、尼克松访华等

1978年以后

40余人近百次,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邓小平,总计8次,1996年,女艺人巩俐登上《时代周刊》封面,随后,王菲、成龙、周润发、杨紫琼、李连杰、章子怡、李宇春、甄子丹、韩庚等也先后问鼎,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第二军团,此外,伏明霞、刘翔、姚明、杨振宇、李泽曹、吴仁宝、刘雯等各界精英纷纷上榜

改革开放、政坛换届、邓小平傲世、台独活动、台湾地震、贫困落后、环境污染、港澳回归、移居国外、SARS、北京奥运会、人民币国际化等

上表能反映我国社会发展和对外关系的变化,选取其中一个变化,并说明原因。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

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

“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

”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成功是现代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

但是,人们如果根据其近来的高速成长这一事实,就推断中国将会支配世界并威胁到我们的生活方式的话,那就错了。

与旧苏联不同,改革者的中国并不寻求改变任何其他国家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经济正面临着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银行兼并、城市化和就业不足的挑战。

不仅如此,到2020年,中国还会陷入工作人口严重不足、大量需要扶助的人失去依靠这种人口比例极度恶化的危机。

对我们而言,中国最好发展成为日本那样的富裕国家,在一些方面存在优势,在另一些方面别处于弱势。

有迹象表明,中国正在朝着这个方向迅速发展。

对此,我们应当欢迎,而不是感到恐惧。

——摘自兰德公司《中国与全球化》

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中的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内容说明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思维方式,网络新词是人们在网络文化实践中创造的新事物,他折射出新的文化发展方向,B项符合题意,AC两项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说法错误。

点评:

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其主流是积极的,但也客观的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他是一把“双刃剑”,其积极影响毋庸讳言,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泛滥,一方面是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是人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导致信息泛滥的出现.②信息犯罪日益突出;③对人们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利影响更加严重。

2.

答案:

D

解析:

从“任何人把1912~1949年的中华民国与在它之前的晚清时期及在它之后的人民共和国作比较,都将被外国人这些年里影响中国人生活甚至参与中国人生活的程度所打动。

”可以看出材料中提到的是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A选项是抓周的习俗,是中国本土的风俗,与外来文化无关;B选项是皮影戏,也是本土的文化;C选项是寒食节祭祖习俗,也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俗;D选项是留声机,受到了外国文化的影响。

点睛:

本题是关于民国时期中国生活习俗的变迁的考查。

近几年高考中流行运用新史观新视角来解读历史事件,其中社会史观就是一个经常会考到的史观,例如本题就是从社会史观的角度考查的。

复习备考中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可以从衣、食、住、行、习俗变迁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复习。

3.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近代”与材料强调的“建国初期”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全国职工”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出谋献策,做出很大的贡献,故B项正确;“大跃进”运动是“左”倾思想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科研人员”与“全国职工”不符,排除D项。

4.

答案:

C

解析:

A.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混合制经济,逐渐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由此可知,报告的主旨不可能是肯定不要干预经济的模式.B.材料内容重点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而是讨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C.结合美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我们可知,当时美国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都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而可以看出本报告的主旨是主张摆脱,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束缚,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手段.D.从材料中并没有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只能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手段特征.故选C.

5.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婚礼仪式上中西合,故B项正确。

材料并未涉及婚姻自主、门当户对,故排除A、C。

D项中“政府主导”不符合题意。

6.

答案:

C

解析:

女子放足、不缠足,改变社会陋俗,是社会习俗近代化的表现,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D项中“迫令放足”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点睛:

禁止缠足属于社会习俗的近代化,清廷颁布《劝行放足歌》诏书顺应近代化潮流。

7.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看出,1994年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大于指数,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国企”“外企”数据,A、C错误;我国在1978年—1993年都实施五年计划,但在此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能持续大于指数,故D说法错误。

8.

答案:

D

解析:

“解放”“红旗”体现出政治色彩,1956年中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社会建设急于求成倾向”,排除A;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D。

9.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二轮小车”是有日本传来的人力车,不是自行车,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仅仅满足了达官贵人的出行需要”,排除B;材料反映的事件来自日本的“新式小车”日渐增多,表明很受欢迎,C正确;D选项表述过于绝对,不正确。

10.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1959-1961年这三年内中国经历了经济危难的时刻,国家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为了迅速恢复国民经济,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材料没有提及对轻工业的态度;B选项错误,材料的措施明显是抑制城市化;C选项错误,“左”倾错误此时仍然存在。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给出的时间:

1959-1961年,这个时间我国的社会现实决定了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可以看出政府采取的措施是为了减少城市粮食销量,满足国民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对经济困难状况有所改善。

11.

答案:

B

解析:

A不符合史实;由“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须的设备和原料”说明通过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通过对外贸易推动工业化,故B正确;C、D材料无法体现。

12.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教育领域产生了冒进的倾向。

故C项正确。

识字教育不会要求建立“大学”,而且不需要如此多的“大学”,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文化和学术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与题意不符,所以B项错误;义务教育的普及是198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要求,与题意不符。

所以D项错误。

点睛:

从题意中10个公社创办570所“大学”,每个社员都能上大学等即可看出大跃进运动的典型特征:

冒进。

13.

答案:

C

解析:

从“同时在市党委机构中也相应地设有工业部,实行对口领导”可以明显看出党对经济工作加强了领导,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A选项材料无法体现;B选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D选项错误,无法从材料看出。

14.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来看,1978年前粮食总产量并没有质的突破,而且在1965年还有所下滑,但是钢和原有的生产量从1952年开始逐年都有明显的进步,这说明改革开放前尤其是“一五”计划期间,人们对工业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农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无法分析出粮棉产发展缓慢的原因;B选项错在“改善”二字;C选项错在材料给出的时间节点中没有与国企改革有关的内容,故排除。

点睛:

本题题中给出了表格,要从表格中读取有效的信息。

解答表格性的问题关键点有三:

一是表格的名称或者标题;二是表格中的横纵项目栏,这是解决表格问题的最重要的突破口;三是表格中涉及的内容,这要与所学知识来结合,分析出主要考点,进一步解答。

15.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给出的信息可以看出,一五计划之后在短期时间内做出非常多的计划,对将建设项目和将建成项目的预期太过理想,脱离了实际,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到体现;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D选项与材料反映出的内容相违背。

点睛: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往往都会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因此在解答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问题时要格外注意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分析情况,与口号相对比,这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之处。

16.

答案:

A

解析:

1950年到1995年,盐业公司发生了多次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出中国经济体制的变革,可以从其名称的变化来看,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错误,它的所有制结构并没有改变;C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分配制度的问题;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这一特点。

17.

答案:

B

解析:

“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体现了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错误;“举证之所在,胜诉之所在。

”体现出重视证据,无法体现“灵活使用”,错误;“灌输益部成尧甸;疏凿岷源绍禹功”反映的是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正确;“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剩。

”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以前,“已经过去。

”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正确;故选B.2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基本史实的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可知,孟德斯鸠提出分权制衡思想,根据“举证之所在,胜败之所在”说明重视证据,不符合“灵活使用”。

18.

答案:

C

解析:

本题是典型的读图题,关键是要抓住各条曲线的关键节点。

A在19世纪上半期时突然发力继续冲高占据世界经济发展顶峰,这显示它应该是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在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之后的发展,而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经济遭受重创持续回落。

B应为美国,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后,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最终二战后逐步取代了欧洲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