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325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docx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

中考地理总复习初二(上)

第一单元

考点说明

一、地球和地球仪

1、识记地球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能运用这些数据描述地球大小。

2、运用地球仪说明纬线和经线的含义、纬度和经度划分。

3、运用经纬网确定、描述地理位置。

4、了解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并能根据经、纬度判定某地的半球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

1、了解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

2、理解并解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3、运用地图,理解并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4、联系生活实际,说明哪些现象与地球自转、公转密切相关。

三、地图

1、了解地图上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掌握比例尺的计算方法。

2、了解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式,学会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认识常用图例,能根据图例和注记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

4、掌握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读各种地形。

5、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6、了解地图的常见类型,根据不同的目的正确选用地图获得有用信息。

经典例题

例1、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地的经纬度:

A;B。

(2)就东西半球看,A在半球,就南北半球看,B在半球。

(3)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点,A在带(温度带)

(4)A在B的方向。

评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经线和纬线的基本知识。

首先,根据经度和纬度各自数值增长的方向可以确定出A、B两点的经纬度;然后,根据这两点的纬度判断所处的温度带;最后运用经纬线的知识判断方向。

答案

(1)A(东经150°,北纬10°);B(东经170°,北纬40°) 

(2)东北

(3)B热带 (4)西南

例2、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黄村位于杨庄的方向。

(2)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米。

(3)图中小清河的大致流向是从

向。

(4)小清河画有两条支流,其中支流河画错了,原因是。

评析这道题主要考查了指向标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图中判读地形的高低主要是看等高线数值的分布,而河流的走向又取决于地势。

答案

(1)西南 

(2)500(3)西南 东北 (4)甲山脊上不可能发育出河流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赤道上    B、北极点上      C、南极点上      D、本初子午线上

2、镇江的纬度大约是31°N,位于()

A、低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高纬度地区D、无法确定

3、我们学校所在地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A、6月22日    B、12月25日   C、10月1日   D、1月1日

4、某同学想了解我国发射“神州6号”载人飞船的基地——酒泉在哪里,应查阅()

A、世界政治地图B、城市导游图C、中国气候图D、中国政区图

5、下列现象属于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C、四季更替 D、不同经度地方的时间不同

6、我们看到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B.地球绕太阳自东向西公转

C.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D.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自转

7、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武汉的小明同学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

B、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

C、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

D、山顶气温比山麓地带低

初中毕业了,旺旺同学不忘母校,绘制了一幅学校的平面图(如下图),读图回答8~9题

8、从学校前校门到后校门行走的方向大致是()

A、先东北向西南再由南向北

B、先西南向东北再由北向南

C、先由北向南再东南向西北

D、先由南向北再东南向西北

9、旺旺将这幅图送了一份给他的地理老师,但地理老师看后,说这幅图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这处错误是()

A、比例尺应为1:

30万B、指向标错误

C、缺少经纬度D、缺少图例

10、北半球的冬季是()

A、1、2、3月B、10、11、12月C、3、4、5月D、12、1、2月

二、综合题

11、读“等高线地形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

坡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或CD线路)

(4)图上BD之间水平直线距离大约是米。

12、读“地球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______位置时,北半球获得太阳光热最多,这一天为北半球的___日,大约是__月__日。

 

(2)9月23日前后,地球公转到__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在__度纬线上。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B位置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由__季过渡到__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三章陆地与海洋和天气与气候

考点说明

一、陆地和海洋

1、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特点。

2、了解大陆与半岛、岛屿的区别;海峡、海和洋的区别。

3、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理解地球表面海陆变迁事实依据和主要原因。

5、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内容,运用大陆漂移说解释地球上海陆轮廓的形成。

6、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火山、地震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二、天气

1、了解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区别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3、运用空气质量预报表,分析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

三、气候

1、了解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2、了解一天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气温日变化的含义。

3、了解一年中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和气温年变化的含义。

4、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比较、分析不同地区气温的高低。

5、根据有关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6、了解降水的形成和主要形式。

7、根据有关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8、运用等降水量线图,归纳全球降水空间分布状况,并解释降水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

9、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基本特征。

10、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

11、联系实际,说明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经典例题

例1、读东非大裂谷示意图,回答问题:

(1)、红海是板块与板

块发生运动而产生的。

(2)、东非大裂谷正在扩大还是弥合?

评析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论点进行分析,

板块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新的海洋,板块相互

挤压碰撞则会形成高大的山脉。

答案

(1)非洲印度洋张裂

(2)扩大

例2、阅读有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甲地的气温降水资料,在坐标图上绘制该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降水量分配柱状图。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mm)

44.0

62.6

78.1

106.7

123.5

158.9

134.2

126.0

150.5

67.5

48.3

36.7

气温

( ℃)

3.5

4.6

8.3

14.0

18.8

23.4

27.8

27.7

23.0

18.0

12.2

5.8

(2)比较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判断:

甲地最高月均温为  ,甲地气温年变化特征:

             ;

乙地降水季节分配特征:

           。

(3)比较分析可见:

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的共同特征是,不同特征是。

(4)据此分析出,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甲     ,乙    。

(5)以下城市中可能与甲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可能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北京B.希腊的雅典C.江苏镇江D.伊拉克的巴格达

评析

(1)考试主要内容要求“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重点考查应用数据绘制图表的技能。

中等难度题。

(2)阅读图及数据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描述基本特征。

考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中等难度题。

(3)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进行比较、归纳与概括并用语言表述,考查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中等难度题。

(4)(5)根据气温降水资料(图)判断气候类型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考查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的记忆、理解及掌握应用。

稍难题。

答案

(1)绘图略

(2)27.8℃夏季高温冬季低温;夏季少雨,冬季多雨。

(3)气温变化相似(夏季高温,冬季低温)降水量与气温的搭配不同(甲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乙地全年降水较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4)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5)CB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

A、各占一半B、2/3陆地C、1/4海洋D、三分陆七分海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

A、亚洲、大西洋B、非洲、太平洋C、非洲、大西洋D、亚洲、太平洋

3、英国地壳比较稳定是由于位于()

A、板块内部                 B、大陆内部             

C、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D、陆地与海洋交界地带

4、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说明()

A、此地区的地壳原来是海洋,后来上升为陆地B、此地区的海洋面积缩小了

C、此地区原来是陆地,现在是海洋D、此地区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

5、有关气候叙述错误的是()

A、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B、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地球纬度越低的地方,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D、人类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废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6、对于某地10000公顷森林的处理方法,最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A、全部保护起来,禁止砍伐

B、划分为10片,每年砍伐1片,砍伐后随即补种树苗,10年后成材

C、全部砍伐,以满足当地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D、分片砍伐,把空出来的土地用于开发房地产

7、在卫星云图上,白色的程度愈浓,表示()

A、天空愈晴朗B、下雨愈大C、风速愈大D、雾愈浓

8、下列哪句话是说天气的()

A、本地空气很清新            B、未来两天内有寒潮

C、海南岛全年阳光灿烂        D、北京冬季寒冷干燥

9、镇江市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少雨,夏季高温多雨,全年湿润。

下列与这一气候特征相一致的气温、降水坐标图是()

C

10、一天中,陆地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

A、2时左右B、正午12时C、下午1时左右D、14时左右

二、综合题

11、下图是四个大洲轮廓图,读图并回答:

 

 

 

 

 

 

 

 

(1)、四个大洲的名称分别是:

ABCD

(2)、其中,有热带草原分布的大洲是洲和洲;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洲,该洲人种主要是;世界最大的高原分布在洲。

12、蜻蜓、知了、蚂蚁和泥鳅都能预报天气。

想一想,天气变化时它们各有下列哪种反映。

①____________搬家,将有雨下。

②______________飞的低,出门带雨衣。

③________________拼命叫,天热气温高。

④______________吐气泡,雨天将来到。

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和发展与合作

考点说明

一、居民与聚落

1、识记人口总数,了解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

2、了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掌握人口密度的计算方法,根据人口分布图,比较、分析人口疏密的状况及原因。

4、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5、认识“人口问题”,分析人口增长对环境、生活等造成的影响。

二、语言和宗教

1、在地图上了解世界六种主要语言的分布。

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主要文化传统和分布地区。

三、聚落

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和乡村聚落景观的差异

2、运用资料,分析聚落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

四、发展与合作

1、从相关地图上,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

2、查阅资料,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异,分析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原因。

3、运用资料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经典例题

例1:

根据表格中我国建国以来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人口数(亿人)

6.02

7.23

10.32

11.60

12.95

人口数(亿人)

14

12

10

8

第二次

第一次

6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绘制出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

(2)、如果我国的面积以960万平方千米计算,则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密度

是人/平方千米(保留两位小数)。

(3)、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数量多,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过快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哪些问题?

(至少两点)

评析学习搜集和整理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题提供了有关人口增长的数据,要求转绘成直观图表,这是分析人口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

人口密度在计算时要注意数字单位一致。

答案

(1)略

(2)134.90(3)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贫困,教育、医疗得不到保障等等(任意两条即可)

例2:

“小桥、流水、人家”以及黑瓦白墙是江南民居的特色,请你从气候、地形、河流分布等自然条件,简要分析说明这种聚落类型的形成原因。

评析目的主要是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入手分析。

答案江南地区气候湿润,地形平坦,河汊纵横,因此民居多沿河而居,方便交通和用水。

且由于降水较多,以瓦作“人”字形屋顶,利于排水和防水。

自主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地区以黑种人为主的是:

()

A、北美洲、南美洲B、非洲的北部

C、非洲的南部D、东亚、东南亚

2、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

()

A、冰屋B、窑洞C、竹楼D、平顶房

3、有关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米内居民的人数

B、凡是沿海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凡是降水多、气温高的地区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D、世界上高寒地带、干热地带和湿热地带,人口都很稀少

4、有关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解决人口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禁止人口生育

5、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聚落B、聚落的形成与自然条件无关

C、富有特色的传统民居应加以保护D、聚落的发展破坏了人类居住条件

6、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B、英语

C、阿拉伯语D、西班牙语

7、下列四大地形区中,人口最稠密的是:

()

A、亚马孙平原B、撒哈拉沙漠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

8、下列符合“南南合作”的一组是(  )

 A、中国——美国 B、美国——澳大利亚 C、日本——德国 D、中国——巴西

9、我们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分别是:

()

A、乡村和城市B、工业和农业C、农田和村庄D、工厂和城市

10、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的重要国际组织(WTO)是:

()

A、联合国B、世界贸易组织

C、石油输出国组织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二、综合题

11、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并不平等。

把各自相对应的叙述填在方框内。

a、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b、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c、产品价格低d、产品价格高e、赚钱多

f、赚钱少g、富国更富h、利润流失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12、请给下列四种民居找找自己的“家”。

A、竹楼B、冰屋C、高架屋D、窑洞

a、东南亚地区b、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c、我国黄土高原地区d、北极地区

ABCD

 

 

参考答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D  5、C  6、A  7、A  8、D

9、D  10、D

二、综合题

11、(1)山谷  (2)300 (3)AB(4)略

12、

(1)A夏至日622

(2)B0(3)秋冬昼短夜长,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

第二、三章陆地与海洋和天气与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A  5、C  6、B  7、B  8、B

9、B  10、D

二、综合题

11、(1)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2)南美洲大洋洲 欧洲白色人种南美

12、①蚂蚁②蜻蜓③知了④泥鳅

第四、五章居民与聚落和发展与合作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C  5、C  6、B  7、D  8、D

9、A  10、B

二、综合题

11、发达国家:

bdeg发展中国家:

acfh

12、b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