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236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docx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及答案年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一.单选选择题:

(共20分,1-10题每题1分,11-15题每题2分)

1.对我们青少年来讲,预防违法犯罪,不必须做到()

A.学习法律知识,知道法律要求

B.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C.增强法律素养,遵纪守法

D.将法律条文全部牢记

2.法律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下列选项能直接体现这一特征的是()

A.教育部在全国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B.新中国最大盗墓案主犯姚某被法院判处死缓

C.国务院决定取消152项行政审批事项

D.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反恐怖主义法》

3.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但在微博、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

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均属于犯罪行为

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4.中学生张某的手机丢了,他怀疑是同学李某偷走的。

放学路上,张某和两个朋友拦住李某,对其强行搜身。

之后,为逼李某承认,对其进行殴打,致使其受伤人院。

对此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李某针对不法侵害,应寻找机会,以牙还牙

B.张某及其朋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搜身但不能殴打

C.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要请朋友帮忙,平时多交朋友

D.张某及其朋友殴打李某致其受伤人院,是对李某合法权益的侵犯

5.我国新广告法规定,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

这些规定()

A.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

B.能完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C.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D.能彻底杜绝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6.我们青少年关于法律理解正确的是()

A.在法律的保护下,我们健康成长不能生病

B.法律是我们合法权益的守护神,青少年干什么都不犯罪

C.我们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法律的护佑

D.法律具有惩治犯罪的功能

7.下列同学们的行为,符合遵纪守法这一要求的是()

A.按照交通标识骑自行车,步行没车可以闯红灯

B.打听同学的秘密并到处传播,满足好奇心

C.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D.破坏路灯和公园座椅等公共设施

8.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

这句话提示我们()

A.爱护河流,保护河流

B.自尊自信,学会坚强

C.依法律己,依法做事

D.调控情绪,品味生活

9.我校师生普及防火、防溺水等安全知识,组织开展校车应急疏散演练,以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看,你认为这属于()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0.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从未成年人的地位看,这样做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

A.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受到一定的限制

B.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C.年龄小,发育不成熟

D.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11.为防范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广大师生高考、中考期间饮食安全。

我市出台一些举措()

①是专门针对广大未成年人实施的社会保护

②能够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③有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保护广大考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权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③④

12.国家禁毒委的权威发布显示:

我国234.5万名吸毒人员中,不满18岁的有4.3万名,吸毒人员呈低龄化特点;贩毒主体以青少年和农民为主。

针对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正确的看法是()

①吸毒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②我们要养成尊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习惯

③未成年人无法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④该行为违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13.社区全体工作人员与辖区40多名青少年参加了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讲座。

增强法治意识,对青少年来讲,要做到()

①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②知道法律的要求,按照法律要求办事③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培养对法律的信仰④不敛违反社会规则、违法犯罪的事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④

14.小李、小梁是广东的在校中学生,在察觉到帮人送的“货”是毒品时,认为没有获取经济报酬不算违法,仍继续帮毒贩跑腿。

造成小李、小梁这种思想认识的原因是()

①懂法,具有一定的法律常识

②知道违法与犯罪的判断标准

③法治意识淡薄。

不能依法自律

④懂得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①②③B.④C.①②D.③

15.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象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②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④互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给漫画起一个贴切的题目。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漫画的寓意。

 

17.我国广告法法明确规定,广告不得使用“国家级”“最高级”“最佳”等用语。

违反该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对广告主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营业执照。

因栗子的外包装牛皮纸袋上写有“杭州最好的炒货店铺",杭州方林富炒货店受到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处罚,被要求停止发布使用顶级词汇的广告,并被罚款20万元。

(1)一个“最”字,价值20万元,方林富觉得冤,网友也为他鸣不平。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

 

(2)卢梭有一句名言,“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谈谈这句话对我们青少年的启示。

 

18.看漫画《保护》,回答问题

(1)结合漫画,简要谈谈法律与我们的关系。

 

(2)请你列举几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以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

 

19.腐败会破坏国防安全,导致社会坏人四处横行、社会风气腐化、人际关系冷漠,官官相护、官僚主义、官员高高在上,矛盾突出,人口素质低下,贫富悬殊,产生社会黑暗。

由稳定的经济社会引起的官员在职位上作风不正,行为不正当引起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由作风不正经而产生的结党营私、徇私枉法、颠倒黑白等各种犯罪。

也可利用出身背景,政治地位、经济权力、熟人关系进行贪污枉法,吃喝享乐。

盗窃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破坏党的声誉、影响社会稳定、百姓利益、社会退化。

(1)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共反腐斗争走向纵深,“打虎”行动正在深入“虎穴”,“大虎”、“群虎”一起打。

这体现了我国法律方面的哪些观点?

 

(2)腐败现象依然多发,滋生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作为中学生,今后你应怎样为抵制腐败现象做出积极的贡献?

 

20.阅读资料《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①相同点与联系: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都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二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约束奎们的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区别:

第一,表现形式不同。

道德不成文地存在于人们的认识和社会舆论中,法律表现为规范性文件。

第二,实现方式不同。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

法律也依靠公民的自觉遵守和维护,但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第三,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

道德约束的范围几科涉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行为,以及思想。

而法律只调整人们的行为,不调整思想活动。

⑴材料中所说,法治时代,也不否认道德,道德水平提高对法治社会形成具有怎样的作用?

 

⑵法治方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⑶看完材料,你觉得青少年在法治方面的角色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D5.C6.C7.C8.C9.C10.B11.C12.B13.B14.D15.A

二、非选择题:

16.

(1)权大于法

(2)现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7.

(1)①同情“弱势群体”是人之常情,但法不容情,法律的威严不可践踏。

②依照法律规定,20万元的处罚并不高,方林富有权利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起诉。

③上述现象表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依然任重道远。

④依法治国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⑤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⑥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办事,做到: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⑦我们要认真学法,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等。

(答出3条即可)

(2)①青少年要努力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树立法律信仰。

②认真学法、守法、宣传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

③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④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答出3条即可)

18.

(1)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②法律保障生活。

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法律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2)①财产权、继承权、受教育权、抚养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

②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宪法等。

19.

(1)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2)我们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学会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勇于同各种腐败现象作斗争。

20.⑴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⑵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⑶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