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174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docx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

杭师《康复医学》期末重点

1.康复:

指通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消除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达到或保持最佳功能水平,增强自立能力,使其重返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2.全面康复的构成:

由医疗康复、康复工程、教育康复、社会康复、职业康复构成。

3.康复的目标:

康复以提高病、伤、残者生存质量,最终融入社会为目标。

4.康复服务方式:

(1)机构康(IBR):

包括综合医院的各临床相关学科、康复医学科、康复医院(中心)以及特殊的康复机构等。

(2)上门康复服(ORS):

具有一定水平的康复人员,走出康复机构,到病、伤、残者的家庭或社区进行康复服务。

(3)社区康(CBR):

依靠社区资源(人、财、物、技术)为本社区的病、伤、残者就地服务。

4.康复医学的对象:

1各种原因引起的功能障碍者2老年人群5.康复预防包括: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二级预防(三早),三级预防(减少并发症)6.综合医院是康复的最佳场所:

综合医院是康复的最佳场所,康复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7.残疾的分类(ICIDH模式):

《国际病损、残疾、残障分类》(ICIDH)将残疾分为残损(生物器官系统水平)、残疾(个体水平)、残障(社会水平)。

8.《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的结构:

分为功能和残疾、背景性因素两部分。

(1)功能和残疾:

包括身体功能和结构、活动和参与。

活动是由个体执行任务或行动。

(2)背景性因素:

代表个体生活和生存的全部背景,包括环境因素和个人因素。

9.全世界带有各类功能障碍的残疾人数占总人口的15%左右,80%在发展中国家。

10.开链运动:

运动链的远端没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远端节段可以自由活动。

11.闭链运动:

运动链的远端固定在地面或物体上,而近端可以自由移动。

12.人体的力学杠杆的分类:

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人体中多为一、三。

13.应力对骨的作用:

应力刺激对骨的强度和功能的维持有积极的意义。

14.骨骼肌分型:

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协同肌。

15.肌肉的收缩形式:

(1)等张收缩(等张向心性收缩和等张离心性收缩)

(2)等长收缩(3)等速收缩(向心性和离心性收缩)。

16.蠕变:

组织因持续受到特定载荷而随时间延长发生的拉伸过程。

17.应力松弛:

组织因受到持续拉伸而随时间延长发生应力减小的过程。

16.最大摄氧量(VO2max):

在运动中,每分摄氧量随功率的加大逐渐增加,但当功率加大到一定值时,每分摄氧量达到最大值并不再增加,此值称为最大摄氧量。

17.骨骼肌三种肌纤维:

1.Ⅰ型慢缩纤维(红肌),即缓慢-氧化型肌纤维(耐力);Ⅱa和Ⅱb型快缩纤维(白肌(爆发力))18.频繁的关节运动可导致关节软骨的疲劳、磨损。

19.冲击性运动(如踏步、跳跃)对髋部骨骼具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20.雌激素是稳定骨钙的重要因素。

21.卧床的患者,腰椎骨矿物质平均每周减少0.9%。

22.制动(废用综合征):

临床最常用的保护性治疗措施,形式有固定、卧床和瘫痪,长期制动可引起废用综合征。

主要见于长期卧床者。

23.肌张力:

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于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

24.肌张力的分类:

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性肌张力。

25.痉挛的评定标准:

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等级0级无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运动范围(ROM)内均无阻力评定标准1级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到终末端是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前1/2的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的ROM中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以活动肌张力重度增加,被动活动患侧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肌张力高度增加,患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2级3级4级26.MMT肌力分级标准:

(MMT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还未出现分离动作的患者)MMT肌力分级标准名称标准级别0相当于正常肌力的百分比(%)0零O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有微弱肌肉收缩,但没有关节活动在去重力条件下,能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尚可F能抗重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不能抗阻力4良好G能抗重力及轻度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5正常N能抗重力及最大阻力完成关节全范围运动1微缩T2差P31025507510027.1RM:

测出1次全关节活动度运动过程中所抵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该被侧者该关节运动的最大负荷量。

进行最大重复次数为n,则最大阻力为nRM。

28.关节活动范围ROM:

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最大弧度,是衡量一个关节运动量的尺度,常以度数表示,亦称关节活动度,是肢体运动功能检查的最基本内容之一。

根据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分为主动关节活动度和被动关节活动度。

29.步态周期:

指一侧下肢完成从足落地到再次落地的时间过程,根据下肢在步行时的空间位置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30.人体重心:

位于第二骶骨前缘,两髋关节中央,直线运动时是身体摆动最小的部位31.平衡:

身体保持一种姿势以及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32.支撑面:

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33.平衡分类:

(1)静态平衡

(2)动态平衡:

①自动动态平衡②他动动态平衡34.人体平衡的维持机制:

(1)感觉输入

(2)中枢整合(3)运动控制35.协调:

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36.代谢当量MET:

音译为梅脱,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是评估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37.心电运动试验分类:

①极量运动试验②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③低水平运动试验38.心电运动试验主观用力计分:

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用力程度衡量相对运动水平的半定量指标。

39.心率:

正常人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心率应该增加8~12次/分。

40.血压与运动:

运动负荷每增加1MET,收缩压相应增高5~12mmHg,收缩压一般可以达到180~220mmHg。

运动时收缩压250mmHg、舒张压120mmHg为高限。

运动中收缩压越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几率越低。

41.心率血压乘积RPP:

指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代表心肌耗氧的相对水平。

运动中RPP越高,冠状血管储备越好,较低提示病情严重。

42.代谢当量的应用:

①判断体力活动能力和预后②判断心功能和相应的活动水平③制定运动处方④区分残疾程度:

一般将最大METs5作为判定残疾的标准⑤指导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

43.失语症:

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实际上是由于脑损伤使原来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受损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脑卒中是最常见原因。

44.构音障碍:

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器官的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音、共鸣、韵律等语言运动控制障碍。

45.日常生活活动(ADL)分类:

基本或躯体ADL,复杂性ADL。

46.神经发育疗法(NDT)典型代表技术:

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t-Voss技术(又称为PNF技术)。

47.TENS(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主要作用:

用于镇痛48.中频电疗法作用:

主要为消散硬结、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也可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镇痛等。

49.蓝紫光疗法:

主要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50.生物反馈疗法(BFT):

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51.关节松动技术:

是指治疗者在关节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完成的一种针对性很强的手法操作技术,操作时常选择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作为治疗手段。

52.关节松动术的手法等级:

Ⅰ、Ⅱ级用于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Ⅲ级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Ⅳ级用于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活动受限。

53.作业治疗:

通过选择性的作业活动去治疗有身体及精神疾患或伤残人士。

目的是使患者在生活的各方面达到最高程度的功能水平和独立性。

54.脑卒中(CVA):

又称脑血管意外,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或引起死亡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55.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法:

(1)1期:

患者无随意运动

(2)2期:

患者开始出现随意运动,并能引出联合反应、共同运动(3)3期:

患者的异常肌张力明显增高,可随意出现共同运动(4)4期:

患者的异常肌张力开始下降,其共同运动模式被打破,开始出现分离运动(5)5期:

患者的肌张力逐渐恢复,并出现精细运动(6)6期:

患者的运动能力接近正常水平,但运动速度和准确性比健侧差。

56.康复时机:

生命体征稳定48小时后,原发神经病学疾患无加重或有改善的情况下。

57.脑卒中急性期的康复治疗:

(1)体位与患肢的摆放

(2)偏瘫肢体的被动活动(3)床上活动(4)物理因子治疗(5)传统疗法。

58.偏瘫侧上肢和手的恢复规律:

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的恢复规律。

59.肩手综合征:

表现为肩痛、肩部运动障碍、手肿痛,后期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关节挛缩畸形,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抬高患侧上肢、腕关节背屈、鼓励主动活动,活动受限或无主动活动时加用被动活动、向心性气压治疗或先缠绕加压治疗、手部冷疗、糖皮质激素制剂局部注射治疗等。

60.颅脑损伤:

致伤外力作用于头部所导致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的机械形变引起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6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检查颅脑损伤患者的睁眼反应、言语反应和运动反应。

62.ASIA残损分级:

ASIA残损分级p172程度级别临床表现A完全损伤B不完全感觉损伤C不完全运动损伤D不完全予以损伤E正常鞍区S4~S5无任何感觉和运动功能保留神经平面以下包括鞍区S4~S5无运动但有感觉功能保留,且身体任何一侧运动平面以下无3个节段以上的运动功能保留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单个神经损伤平面以下超过一半的关键肌肌力小于3级(0~2级)神经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且单个神经损伤平面以下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关键肌肌力大于或等于3级检查所有节段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正常,且患者既往有神经功能障碍,则分级为E。

既往无SCI者不能评为E级63.部分保留带(ZPP):

指感觉和运动平面以下保留部分神经支配的皮节和肌节,保留部分感觉或运动功能的节段即为相应的感觉或运动ZPP,且应按右侧和左侧以及感觉和运动分别记录。

64.脊髓休克:

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时,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下的现象。

65.小儿脑性瘫痪(CP):

又称脑瘫,是由胎儿期或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发的一种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可以引起活动受限,主要变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觉和行为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

66.骨折的临床特征:

(1)外伤史

(2)疼痛与压痛(3)局部肿胀(4)畸形(5)功能异常(6)异常活动及骨擦音(7)X线检查67.骨折的临床处理原则:

复位、固定、康复治疗68.颈椎病临床分型:

(1)软组织型颈椎病

(2)神经根型颈椎病(3)椎动脉型颈椎病(禁忌推拿)(4)交感型颈椎病(5)脊髓型颈椎病(踩棉花感)(6)混合型颈椎病。

69.心绞痛分级(CCSC):

(Ⅰ级):

一般日常活动例如走路、登楼不引起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剧烈、速度快或长时间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

(Ⅱ级):

日常活动轻度受限。

心绞痛发生在快步行走、登楼、餐后行走、冷空气中行走、逆风行走或情绪波动后活动。

(Ⅲ级):

日常活动明显受限,心绞痛发生在平路一般速度行走时。

(Ⅳ级):

轻微活动即可诱发心绞痛,患者不能做任何体力活动,但休息时无心绞痛发作。

70.冠心病康复治疗分期:

(Ⅰ期):

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冠脉综合症住院期的康复,发达国家此期为3~7天,中国7~12天。

(Ⅱ期):

时间为5~6周。

(Ⅲ期):

康复治疗的时间一般为2~3个月。

(Ⅳ期):

终身维持的锻炼。

71.外周效应:

指心脏之外的组织和器官发生的适应性改变,是公认的冠心病和各类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的作用机制。

72.中心效应:

指训练对心脏的直接作用,主要为心脏侧支循环形成,冠状动脉储备提高,心肌内在收缩性相应提高。

73.靶心率(THR):

临床上将能获得较好运动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运动心率称为靶心率。

靶心率=[220-年龄(岁)](60%~80%)。

74.骨质疏松症(OP)的临床分型及表现:

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青少年型);②继发性骨质疏松症75.美国运动医学会OP预防运动方案:

力量训练、健身跑和行走。

76.骨质疏松症(OP)的骨矿密度测定:

双能X线吸收法DX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