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100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docx

w32植保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详

 

植保信息化系统

 

编制时间:

XX年X月

编制单位: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系统建设背景

全国植保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植保区域监测点建设项目针对植保区域虫情,苗情,农情进行监测管理,实现植保区域数据可视化,植保区域数据标准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植保领域与科技信息产业的不断融合,植保信息化的整体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从农情预警到病虫害防治都引入了一些信息化系统及装备提高了政府管理、植保人员维护的工作效率。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的植保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十年传统植保科学和技艺研究的沉淀下,对原来需要依靠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采集数据、管理现场、人工统计的工作,提供了更加科学和高效的解决方案,其中植保信息化系统就是一套为测报人员进行植保监测、统计及分析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植保病虫疫情预警体系,提高重大病虫害预测预报覆盖率、准确率和时效性,指导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全面提升病虫害监测现代化水平和防治整体水平,推动农药使用零增长,进一步提升植保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植保监测工作需要对植保区域病虫害情况、小气候情况、农情、苗情进行现场勘查、植保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上报。

植保现场地理位置一般比较偏僻、路况艰难,给测报人员到第一现场采集数据及后续的工作带来难度,另一方面测报人员需要在一些特殊时间断进行数据采集,如凌晨采集病虫害数据等等,这些为测报人员带来负面工作影响的因素分析如下:

1)测报数据采集地点偏远,工作难度较大

大部分的测报数据采集点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工作人员又需要定期的前往数据采集,同时工作条件简陋,使得总体工作效率低,采集数据困难。

2)测报数据采集的时间点特殊,采集效率低

测报数据的采集时间点有时有特殊要求,比如虫害的数据采集,根据不同虫害的活动时间,需要在特定时间扑捉虫害数据,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安排带来极大的难处,整体工作效率低

3)数据处理方式传统,采集和处理的衔接效率低下

原有的采集方式较传统,大部分通过人工采集数据加普通传统测报灯采集的方式,比如虫情采集通过赶虫、沾虫板、网兜等原始方式和工具进行采集,再通过人工分类和计数,获得最终数据,整体工作流程原始、效率低下。

4)数据整理方式重复单调,容易出错

虫情数据通过肉眼对沾板上的虫子进行分类,同时对不同类型的虫子进行计数,有些虫子的体积小辨别难,数据样本较大时容易出错。

5)整体的工作效率低下、成本高昂

植保监测的现场整体工作环境较差,路程遥远,效率低下,造成每次的植保监测工作的总体成本较高,无法高密度、高强度的保持监测状态。

发生各类灾害时无法实时的、高效的保持对现场情况变化的掌握。

6)缺少统一的统计分析处理平台

植保监测数据统一的处理和综合的分析对监测工作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方式缺乏统一处理分析的手段。

7)测报队伍呈现整体性紧缺、结构性失衡的特征

“人才荒”已成为监测预警体系发展的关键短板,基层测报员老龄化趋势明显。

以浙江为例,据2012年监测预警体系内调查,浙江省县级测报机构从事测报工作在编人员出生于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人数,占当时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2%、47%、21%和20%。

通过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结合现代植保科技装备和信息化手段,托普云农为植保工作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植保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

2.系统建设目标

根据植保信息化系统的监测类型、监测特点以及处理、统计、分析的要求,建设植保信息化系统会将监测设备安装在现场,通过设备的专业采集能力将数据采集传输到软件系统中,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完成植保监测管理的相关工作。

因此将植保信息化系统整体项目建设划分为“中心数据处理平台”建设和“现场监测装备”建设两部分工作进行展开。

本项目针对地区特点,以软件平台为核心,围绕软件平台,建立虫情系统一套,智能孢子监测系统一套,小气候监测系统一套,苗情系统一套,农情系统一套,建立完整的监测预警体系。

●中心处理平台的建设主要是搭建一个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软件平台,将现场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处理,在平台中完成整体植保监测管理工作。

同时提供APP支持移动办公。

●现场监测网络的建设主要是将各类专业采集设备、传输及控制设备部署在工作现场,可采集所需现场环境数据,并传输回数据中心处理平台,为整体数据处理和分析做好物理基础。

系统整体建设完成后,需具备以下目标特点及能力:

1)智能采集

对现场植保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化远程采集,并通过互联网、移动网络(GPRS、3G、4G等)传输到平台软件中进行存储,为后续的处理、分析做好基础。

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自动处理

可自动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也可以定时采集,并且对部分关键数据进行自动处理和分析,如虫情中的水稻类虫害,可自动采集、自动识别存储,同时对不同的虫害进行分类并自动计数。

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3)在线查看

通过在线视频技术,实现现场的情况在线查看,实现现场情况拍照保存,方便后续进行历史数据分析。

提供远程指挥调度能力,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4)智能统计

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通过数据合并的手段实现综合分析。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5)自动预警

通过系统中的植保专家数据设置预警阀值,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当到达阀值时系统向指定人员发出预警信息,帮助工作人员更方便的做好植保工作。

提供低成本的智能决策能力。

6)自动管理

对测报人员的工作区域范围,需要管理的设备进行配置后,可以让管理人员方便的对相关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在线状态进行查看,降低整个系统的维护和管理难度。

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系统价值。

7)移动应用

提供移动应用功能,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监测、分析及管理工作。

提供多样的移动工作方式。

3.系统建设指导思想

3.1.贯彻植保政策、植保区划、行业规划

为贯彻落实“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全国植保现代化规划关于实施智慧植保工程的部署,提高植保信息化水平,探索建设模式,建设全国植保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植保区域监测项目就十分必要。

主要思路是: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家现代植保示范区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元投入、多方协同的原则,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植保中应用、精准控制建设试点,探索植保技术集成应用解决方案和产业化模式,打造一批植保示范样板,加快推进信息采集智能化、管理数据化,全面提高植保现代化水平。

3.2.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

严格掌握标准,适合项目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设计出满足工作需要、实用的植保,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植保区域物联网监测点。

通过材料、构造、形体、设备的合理设计,使功能与形式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既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要求,又尽最大可能降低运行费用的目标。

3.3.节能环保

设计响应国家关于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采用先进技术、优良材料组织设计,确保项目建设的绿色环保,创建和谐、生态的科研环境。

4.系统建设原则

考虑到系统相关需求,同时参考相关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经验,确定采用以下设计原则进行系统设计:

1)易用性原则

易用性是指系统使用的方便程度。

由于本系统的使用者比较多:

上到职能主管部门,下到应用企业的工作人员。

使用者的行业知识水平、对物联网系统的了解程度都大不相同。

这就要求系统界面需要尽量简洁易懂,使系统使用者能够在短期内接受、了解、熟知并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

2)经济性原则

系统使用的经济实用性是指系统使用成本经济,并且在使用功能上能够满足实际工作要求。

在系统开发时,需要对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确保系统在满足用户的业务要求的同时,以简单、方便、快捷、经济实用为目标,面向具体的工作应用需求。

在系统使用技术上,使用成熟、经济的技术,而不是单纯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在系统数据显示深度上,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而不是越深越好,应该注重实用性。

3)稳定性原则

系统稳定性是指系统保持正常运行的能力。

由于系统一旦建立,将嵌入到日常植保活动中。

一旦系统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将会对植保管理活动造成很大的影响。

因此系统配置的各类硬件设备必须安全、稳定、可靠。

系统应该采用容错性设计,使得系统局部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使用。

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其易维护性,以确保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运行。

系统具备设备日志记录、远程维护与管理、故障及时告警等功能,以方便日常维护。

系统具备设备性能冗余设计,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及时报警,同时对设备运行无影响,有充足的时间给与相关管理人员将故障排除。

4)安全性原则

系统安全性是指保护系统内重要机密信息不泄露,防御外部恶意攻击的能力。

此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使用多重的安全体系,对于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理,提高系统对于恶意攻击的防护能力,并保证与其它应用系统或异构系统间数据传输的安全可靠和一致性,确保不会有非授权操作和意外的非正常的操作,保证系统数据的安全完整。

5)可扩展原则

可扩展升级是指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随着实际的需要进行进一步功能扩展或升级的能力。

一是随着系统覆盖面的扩大,参与企业数量增加,系统在信息存储计算能力上的扩展升级;二是随着植保物联网技术要求的发展,此工程可能会承担更多的管理功能,因此在系统功能上需要进一步扩展。

数据量的增加和服务功能的扩展,都需要硬件和系统软件的升级或增加,为了保证用户的原有系统平台在系统升级过程中能够平滑过渡,就要求系统在最初设计时就考虑系统软硬件的可扩展性。

6)先进性原则

系统的架构和技术均要符合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能够在今后三年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先进性。

根据业务需求,融入多年系统建设经验,在系统整合上提出了更具稳定性和性价比的一体化方案设计,无论从系统设计还是产品定义上,都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由于技术和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对系统功能和建设规模、建设质量的要求也将不断增多。

在设计上,采用具备良好扩展性的系统接口和模块化设计,当设备需要升级时,系统能实现平滑过渡,方便兼容旧系统。

7)可靠性原则

数据中心系统采用优化的、成熟的硬件结构,配备冗余的电源及网络I/O接口;在软件应用上,保证稳定性,在关键应用出现服务异常时,自动进行功能恢复。

前端数据采集设备采用优化成熟的结构,能够适应信息采集前端各类复杂的环境与人为状况,设备具备高等级防水防尘设计,具备抗干扰,防雷等优化结构,能够在信息采集方面具备良好性能。

设备具备防盗能力,对于各类人为的破坏能够及时预警。

信息传输设备根据项目情况设计,抗干扰能力强,保证信息的安全、低延迟的传输。

系统具有防计算机病毒的能力,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密码、多级控制级别、撤设防级别,避免出现遭到恶意攻击和数据被非法提取使用的现象,保障系统网络的安全。

5.总体设计结构图

5.1.总体功能结构图

植保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植保)系统主要由植保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植保)平台与智能虫情测报灯、视频监测站、固定式综合气象监测站、孢子采集设备,人工采集设备、远程网络传输系统等组成,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5.2.系统结构模式

系统采取省市县三级级联架构模式,县域下属基点的数据信息被县级平台收集,进行县域级别的管理,市级则可总览市内所有物联网基点信息,对下属各县的基点都可进行访问和管理,而省级则可以对整个省域内的信息进行总览监测,实现多级布控,层层监督,多级管理,权限分级的总体设计目标。

6.植保信息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介绍

建设植保监测管理基地,将采集数据实时传输至植保监测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对苗情、小气候、病虫情、农情以及各生长阶段的长势、长相的动态监测、为植保提供技术服务和救灾指导,为各级领导进行植保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每个基点安装植保信息化系统可通过植保区域环境监测系统、智能孢子捕捉仪、智能虫情测报灯、苗情、农情摄像机对每个监测点的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温度、光照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测量结果可以在基地的大屏电视机和LED屏上实时展示,同时可以网站上直观的显示出来,同时还可远程设置每个点的各种参数。

并且还配套云服务平台,将数据传入云平台上,再配合专业的分析处理功能,可以对作物生长环境信息的处理分析,提供更多更好的科学指导。

植保监测平台

植保信息化系统整体分成两部分建设内容:

“植保监测平台”(中心处理平台)和“现场监测设备”。

现场监测设备

6.1.植保信息化系统——植保监测平台建设

植保监测平台可通过虫情测报灯、苗情、农情摄像机对每个监测点的病虫状况、作物生长情况、灾害情况、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露点温度、光照强度等各种作物生长过程中重要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结果可以在网站上直观的显示出来,同时还可远程设置每个点的各种参数。

并且还配套数据服务器或者云服务平台,将数据传入数据中心服务器或者云平台上,再配合专业的分析处理功能。

植保监测平台承担数据中心的角色,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为工作人员提供数据存储、处理、分析的主要功能,系统中的大部分智能分析能力都由此平台来提供,同时为用户提供Web、PC与移动客户端的应用体验,方便管理者的使用。

植保监测平台

6.1.1植保病虫害与气象之间的关系

6.1.2温度对植保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植保害虫活动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在6℃~36℃,在其范围内害虫的生长一般随温度的增长而成直线变化,害虫生命活动旺盛繁殖力强,一般来讲,农作作物害虫对于温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对于温带地区的害虫来说,45~60℃为致死高温区,害虫的部分蛋白质凝固,酶系统遭到破坏,害虫在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40~45℃为亚致死高温区,会导致害虫代谢失调而昏迷死亡,持续时间越长,致死程度越高。

8~40℃为适宜温区,又分成偏高、适宜、偏低三个温区。

其中30~40℃为适温偏高区,在这个温区内,随着温度升高,害虫的发育速度减慢,死亡率增大;20~30℃为最适宜区,害虫的发育速度最快,繁殖能力最强,死亡率也最小;8~40℃为适温偏低区,随着温度降低,害虫的发育速度减慢,死亡率增大。

-10~8℃为亚致死低温区,害虫的代谢率降至极低,生理功能失调,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10~-40℃为致死低温区,害虫的体液结冰,短时间内就会死亡。

但是,不同的害虫种类,或者同一种类型不同虫态的致死温度和适宜温度有所差别,比如同一种害虫的卵、蛹、幼虫、成虫的适应温区是有差别的。

6.1.3降水湿度对植保害虫发生的影响

水分对于害虫的影响,一方面是降水能改变大气温度、湿度、光照,会间接影响害虫;另一方面,降水还会直接影响害虫的生命活动。

例如,冬季积雪形成地面覆盖,对土中或者土面的越冬害虫起着保温作用,影响越冬基数;大雨和暴雨能够冲刷掉作物植株上的小型害虫及其卵等,能明显减少害虫的危害;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寄生菌的繁殖,能引起部分害虫寄生菌的蔓延,会减少害虫密度。

6.1.4光照对植保害虫发生的影响

光照对于作物害虫的影响因虫而异。

不同的害虫对光的波长反应不同,二化螟对紫光的趋光性最强;蚜虫对黄光的趋光性较强;金蝇的成虫趋光,但幼虫不趋光;有的害虫则是雌虫趋光,雄虫不趋光。

所以,了解害虫的趋光性,可以根据各种害虫的趋光性,利用各种波长的灯光诱捕或驱赶害虫。

光照强度也会影响害虫生长发育、产卵和活动。

比如,蚜虫在黑暗中不起飞,中午光照强度超过1万勒克斯时,也会对迁飞有抑制作用;蚊虫在弱光下活动,强光或完全黑暗条件下活动较少。

光照长度对害虫的影响也不同,在长日照条件下,三化螟、棉铃虫等害虫发育正常,短日照时受到影响;大地老虎、小麦吸浆虫等发育在长日照条件下受到抑制。

6.1.5风对植保害虫发生的影响

风对作物害虫的影响。

许多飞翔虫类,常在微风或无风晴朗的天气飞行,风较大时,就会自动停止飞行。

风通过影响蒸发和湿度,间接影响虫体的热量和水分状况,还会直接影响害虫的迁移和扩散,有长距离迁飞习性的害虫,还会随着季风的进退进行迁飞。

所以,请植保工作者朋友经常关注植保部门发布的害虫情况天气变化,适时防治,保护庄稼。

6.1.6利于气象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分析完气象条件对植保害虫生长繁殖的影响工程中不难发现,要控制自然条件确实困难重重,不过在现代化植保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更先进的设施以此来控制自然条件对植保一系列的影响,虽然局限性很大,不过在防治过程中作用也是显然的,在植保工作出现病虫害的情况下一般都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等措施以此来降低或去除危害植保工作的方法。

植保害虫的分布、活动、繁殖、蔓延和危害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气象条件是害虫的重要环境条件,因此,也就产生一门学科,植物病虫气象学,研究植物病虫发生、发展、流行、防治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

在21世纪的今天,在各地响应国家三农问题的同时,政府积极加强对农村农作的建设,因此在应对各种对植保不利因素的时候各地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气象条件做出来相应的预防措施,正因为植保病虫害与气象、气候关系如此紧密,中国农科院与中国气象局展开了各项合作,最重要的合作之一就是气象资料共享,在病虫害的控制与预防过程中,气象数据相当重要,而且目前有个很关键的项目就是在研究全球气温变暖对病虫害的影响,气象数据资料与气候变化情景模拟数据都是至关重要的。

6.1.7基础信息管理

从管理者角度出发,将整个平台的基础数据进行有效维护,服务监管集中进行统一展现、建成“中心-基地”模式架构,展示中心统一展示出管理区域的信息系统,形成集中化展现,各区域也可自主进行系统管理和操作;对各个应用试点的植保现场的情况、环境数据提供一个统一的展示平台,可以使管理决策者在指挥中心充分掌握植保的即时数据,为植保决策提供辅助。

基础信息管理

区域信息管理。

管理区域的范围划分,所属区域的指定,区域基本信息的维护,包括所属行政区域信息,区域面积信息,植保监测主要植物的说明等。

人员信息管理。

将系统管理人员的信息、组织、权限等进行基本的信息管理与划分。

设备信息管理。

对系统建设中的现场设备维护在系统中,包括位置信息、设备类型、设备名称、设备作用等,这些信息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辅助设备获取现场环境信息,确保整个系统有效运行。

6.2.病虫监测模块

收集的害虫分别进行分段存放和拍照与计数,并将数据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整理分析每天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以供植保专家远程诊断。

通过系统设置或远程设置后自动拍照将现场拍摄的图片无线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整理并计算每天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以供测报专家远程诊断。

根据图片与数据,专业分析人员可对每个时间段内收集的害虫进行分类与计数。

具有现场或远程编程功能,设备的各种功能可通过网络远程设置、修改和读取,还可根据需要远程拍摄自己需要的照片并上传到服务器。

可实时查看虫情监测图片,历史数据,病虫统计,报警信息,以及远程设置设备参数,可以远程实时拍取现场虫害情况。

虫情分析示意图

6.2.1自动拍照

系统具备自动拍照功能,可定时,定频率对虫体进行拍照,照片可在平台上进行查看。

收集的害虫分别进行分段存放和拍照与计数,并将数据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整理分析每天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以供植保专家远程诊断。

通过系统设置或远程设置后自动拍照将现场拍摄的图片无线发送至监测平台,平台整理并计算每天的数据,形成数据库,以供植保专家远程诊断。

拍照控制按钮

照片展示

6.2.2自动识别

根据图片与数据,专业分析人员可对每个时间段内收集的害虫进行分类与计数。

系统可对虫害种类进行区分。

自动识别测报系统,可识别褐飞虱、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大螟5类水稻主要害虫。

其中飞虱的识别准确率≥80%,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和大螟的识别准确率≥90%。

自动识别

6.2.3自动计数

对每个时间段所统计到的虫子数量进行记录,统计,给到管理端。

仪器自动计数和灯下人工计数的动态趋势拟合度≥0.90

自动传输:

自动上传监测图片数据。

数据实时传输,上传速度应≥1M/s

远程查询监控:

可实现在电脑端和手机端远程监控平台对虫情自动采集系统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指令发布执行、系统参数设置和采集信息的查询分析等。

虫害识别并上传计数

计数所得数据综合实践,区块等内容,形成统计分析的统计图。

统计图

6.2.4自动传输

拍照所得数据自动进行传输至平台。

自动传输

6.2.5远程查询

有现场或远程编程功能,设备的各种功能可通过网络远程设置、修改和读取,还可根据需要远程拍摄自己需要的照片并上传到服务器。

电脑端远程查询

1.按小时查询

可按照自定义时间对内容进行查询,下图为按小时查询。

2.按天/周查询

下图为按天查询示意图。

3.报表输出

对统计数据可进行报表excel输出,对年度,月度,周度数据进行汇总输出。

6.2.6图像处理

对清晰与重点部分进行处理与特写。

可实现对拍摄画面的图像处理,包括但不限于画面分割、切换处理及保存等功能。

图片保存质量应满足虫体人工手动计数的识别需求。

图像处理

6.2.7虫情预警分析

跟据具体需要设置数据流量、电池电量、电池电压和仪器移动范围的警戒值,查看当前仪器报警参数当前值和内容。

对采集到的虫情数据会生成各类分析检测图表,系统内部会对数据进行分析,将认定具备虫害发展蔓延趋势的区块进行预警,供使用者辅助决策。

虫情预警分析

虫情预警分析-K线图

虫情预警分析-地图分析

6.2.8系统终端控制

设备也可以远程手动控制诱虫灯开启、传送带开关等功能。

该模块实现对环境监测设备以环境调控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定时自动或手动远程巡检,对设备的工作、运行状态进行统计管理,用于记录和查询每个设备的工作状态情况(正常/故障/损坏)、工作年限、检修、保养信息。

可远程跟据用户需要设置工作模式、IP地址、定时拍照时间(杀虫烘干时间)、恢复仪器出厂设置、密码修改和找回密码用的手机号。

电脑端终端控制

6.2.9防盗预警

设备具备防盗功能,对设备的移动,会进行报警。

防盗报警示意图

6.2.10孢子监测模块

收集随空气流动、传染的病害病原菌孢子及花粉尘粒,进行拍照,对拍照信息进行管理,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主要用于检测病害孢子存量及其扩散动态,为预测和预防病害流行、传染提供可靠数据。

收集各种花粉,以满足应用单位的研究需要。

仪器可固定在测报区域内,定点观察特定区域孢子种类及数量。

孢子功能分为图像列表、孢子观察、数据分析

当前地块上关联的孢子捕捉仪设备所捕捉到的所有孢子图片都会在图像列表中展示,点击任意图片的缩略图,查看这个图片的详细大图。

6.2.10.1.图像列表

设备上采集到的所有孢子图片集中汇集到本页面。

可对孢子照片进行预览,对孢子信息进行初步查看,并可预览每张图片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地点,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管理,根据需要筛选出所需设备,所需时间的孢子照片。

图像列表

6.2.10.2.数据分析

1、默认显示数据列表,展示所有设备自动采集或手动拍照上传的数据。

2、在左上方可以切换统计曲线查看数据。

点击对应虫子类型,可以单独显示某类虫子的曲线,再次点击还原。

孢子统计报表

6.2.11气象模块

可选择空气传感器和时间段,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供专业人员分析,可选择时间段,以列表的方式展示所有传感器数据供专业人员分析,可选择具体传感器和时间段,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供专业人员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