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2097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docx

届临沂市郯城一中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一中2012届高三押题卷文科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升空。

图3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当天某时光照图。

读图文资料,完成第1—2题。

  

  

1.图中                                                        

A.德班(约30°S,31°E)为早4时     

B.新加坡(约1°N,104°E)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C.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D.A、B、C三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  

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时刻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且速度加快  

B.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之后三个月内,北京地区白昼渐短黑夜渐长  

D.之后六个月内,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不断扩大

图4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

完成3一4题。

3.城市a~e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年降水量自西向东呈递减趋势

C.夏季温和冬季寒冷,全年湿润    

D.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4.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09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

据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不足                       B.出生率过高

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

6.1990—2009年,该省

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B.农业比重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

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

下图表示我国1978年~2006年能源生产重心(区域能源产业产量空间分布的重心)变化轨迹(不包括港澳台)。

读图,回答7~8题。

7.1978年~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总体上向

A.西北方向移动

B.西南方向移动

C.东北方向移动

D.东南方向移动

8.我国能源生产重心轨迹变化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振

B.可再生、清洁能源的开发

C.高耗能工业比重的提高

D.东南沿海产业结构的提升

9.孔氏族规中规定:

“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笞责三十。

甚,革胙(祭品)除派。

至大反常,处死,……”对这些族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合乎“三纲五常”                      B.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

C.带有宗法制的特点                      D.有利于分配政治权力

10.修昔底德认为正确的政策是由好的领袖制定的,而极容易被煽动起来的民众情绪只会将国家引向灾难。

亚里斯多德主张应使一少部分贤人从事军事、政治和宗教事业,而其它人则去种田和进行别的生产活动,这些人有公民投票权,但并不担当任何国家公职。

他们的政治主张主要是针对

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       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

C.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哲学思想     D.智者学派极端相对主义的消极影响

11.“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

自有电话,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

”上文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B.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C.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中国的通讯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12.美国一著名史学家曾经说过: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

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

”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B.使用蒸汽机驱动的交通工具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C.蒸汽机的推广,促进了近代工业城市的形成

  D.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使欧洲征服了世界

13.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

“(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A.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            D.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

14.某同学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卡片,下图

为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处错误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5.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l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D.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16、著名蝴蝶效应理论认为:

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龙卷风横扫世界,再次印证该理论。

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深刻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B.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安全面临更大挑战

C.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应对危机的主要出路

D.独立自主是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的唯一途径

17、2011年,受益于国家惠农政策以及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某市农民人均入达到1112.3元,比上年增长12. 9﹪,其中工资性收入为6908.4元,增长13.6﹪;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91.8元,增长8.7﹪;利息、土地经营权转让等财产性收入为372.2元,增长24.2﹪;种粮补贴、医疗报销等转移性收入为455.8元,增长27.4﹪。

从中可以看出 (    )

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②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③国家财政对农民增收做出了直接贡献

④按生产要素分配在我国农民的收入分配中占有重要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假设有甲、乙两种产品,它们的价格都下降10%后,甲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上升了5%,而乙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却上升了20%,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生产甲产品的企业能从降价中获益 ②生产乙产品的企业能从降价中获益

③生产甲产品的企业可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④生产乙产品的企业可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承继以往“三农”政策的基础上,把科技定位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根本出路,农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意义有

①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培育农村文明新风尚

②提高城镇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③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④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降耗增效,保护环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0.胡锦涛主席在G20峰会上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重大风险、市场动荡不定,正处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各国面对的不是单纯的经济金融危机,还暴露出若干体制机制、政策理念、发展方式的弊端。

”这说明

A.世界各国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

C.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           D.机制和理念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

21.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这意味着

    ①人大行使国家立法权           ②法律体系的完善扩大了国家机关的权力

    ③我党依法执政的能力的增强和国家政权的生命力的旺盛

    ④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2、央视2012年春晚小品《荆柯刺秦》讽刺了当下一些影视作品歪曲史实、胡编乱造、低俗媚俗的不良现象,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

要消除这些不良现象,应该 (  ) 

A.复制历史,创作传统文化        B.对历史题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尊重历史,发展先进文化        D.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23、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保证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012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要来的晚些。

韩愈有诗这么描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色烟柳满皇都。

下列诗句中与“草色遥看近却无”包含相同哲理的是

A.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B.草荧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5.右面漫画包含的哲学寓意是

A.人往往被困难吓到,常常放弃努力

B.主观受制于客观,人常常无能为力

C.人的行受制于思想,有时思行可以不统一

D.人有意志和毅力,很多时候其实可以战胜自我

第Ⅱ卷(必做110分+选做30分,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14道题。

其中26~3l题为必做部分.32~39题为选做部分。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缀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思想政治三科中各选择1道试题作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6.(20分)读中国某区域图及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是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盐分)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从而造成土地肥力的下降。

(1)说明图中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2)在同一年中,图中A、B两地比较,何地盐碱化较严重?

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6分)

(3)大河河口地区一般都有大城市,如上海、广州,但黄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大城市?

(6分)

 

27.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R河流域被称为全球最大的热带半干旱地区,虽有广袤的土地,但长期以来经济十分落后。

材料二  巴西农产、矿产分布图

(1)分析R河中下游谷地成为热带半干旱地区的原因。

(4分)

 

(2)从自然条件方面评价R河PQ段的航运条件。

(6分)

 

(3)结合材料说明巴西主要农产品分布的共同区位特征。

(6分)

 

28.(25分)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我们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展开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主题一  东西方政治文明比照

我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是一部具有世界眼光,记述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

在《史记》中,司马迁记述了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中亚各国的历史。

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约公元前484—425年)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著《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

……他笔下的世界,除希腊本土外,还包括了西亚、北非、黑海沿岸、地中海沿岸、意大利等许多地方。

 

     ——张广勇《全球通史·导论》

(1)根据材料,说明古代世界文明所呈现出的特点。

(2分)结合古代中国、希腊和罗马的政治文明印证这一特点。

(3分)

 

探究主题二  东西方经济文明交流

美洲作物引进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时期,其中既有玉米、甘薯、马铃薯这样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有花生、向日葵一类的油料作物;既有番茄、辣椒、菜豆、番石榴、番荔枝等果蔬,又有烟草、陆地棉(美棉)这样的嗜好作物和衣被作物,总数超过二十种。

……在不长的时间中获得了相当快的发展,不少在今天的作物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原因,与明清以来人口激增导致的人地矛盾加剧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宝卿《明清以来美洲作物的引种推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来作物的传入引种对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

(6分)

 

探究主题三  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称“夷”(未开化的野人)。

鸦片战争前人们认为西方的科学技术是“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

” 

鸦片战争后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演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王中禄《天朝上国的反思》

(3)根据材料分析,人们对西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态度变化的原因。

(6分)

 

(4)通过对“东西方文明”的探究,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6分)

 

29.(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

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二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增长已历30年,探寻中国经济“奇迹”的成因成为世界热议的话题。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中国市场化改革得以推动,中国经济“奇迹”得以出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改革的率先突破及其引出的后续发展。

农村突破并非政策的预设,家庭承包制的普及、乡镇企业的勃兴都在决策者预料之外。

由“民工潮”引出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也是出于农民自己解放自己的自发行动。

这几个大事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制度创新及社会变迁都产生了或将产生深远影响。

可以说,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当然,这是在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下的选择。

——肖冬连《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怎样理解小农“是影响统治者最重要的变量”。

(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农民的选择成就了中国改革”结论的依据。

(6分)

30、(20分)材料一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入世十年,是中国与世界共赢的十年。

十年来,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坚持扩大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主流,全面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建设,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贡献国。

中国年均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约140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使国外消费者普遍受益。

    站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眸入世以来的不平凡历程,中国经历了变革,付出了努力,日渐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有影响力的贸易大国,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

材料二  西方国家仍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不断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案,如2011年12月2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美国将继续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展开“双反”调查。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为我国政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合理建议。

(8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你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惠及自身,也惠及世界”的理解。

(6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法的观点,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6分)

 

31、(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上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营销等网络商务活动日渐兴起。

我国GDP(亿元)、网民人数(亿人)、网购交易额(亿元)的情况。

材料二:

网购作为新生事物,受到普遍欢迎。

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既省时又省钱;对于商家来说,网上销售减少交易环节,能节约成本。

但网购在我国才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人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

网络交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材料三:

中国是苹果公司的第二大市场。

有人认为:

“拥有苹果产品就显得自己家里很有钱或是高人一等。

因而虽不富裕,可也想买iphone4S。

”有人说:

“苹果产品外观精美,性能强劲,他虽不是果粉,但亦要买它。

”很多人认为:

“中国人若一直追寻着苹果产品更新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被美国文化同化。

 2011年在北非中东国家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荡(西方媒体称之为“阿拉伯之春”)。

在政治乱局发展过程中,反政府力量往往借助“脸谱”、“推特”、“谷歌”等网络媒体进行宣传、联络、策动。

西方国家也自觉主动利用新兴媒体引导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变化。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体现了经济生活什么道理?

(4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就促进我国网购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6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简要说明“中国人若一直追寻着苹果产品更新的脚步,总有一天会被美国文化同化。

”及西方国家主动利用新兴媒体引导一些国家内部的政治变化的原因(8分)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北海道岛是日本第二大岛屿,地势中间高。

四周低,山地约占总面积的60%,人口密度约70人/平方公里。

2012年初,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强盛,北海道地区遭受极寒和暴风雪天气袭击,部分地区积雪厚度达4米多。

下图为北海道冬季降雪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北海道岛冬季降雪量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此次暴风雪灾害对北海道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较小,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6分)

 

35、(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为稍后而起的戊戌维新运动作了重要准备。

——《中国全史》

材料二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戊戌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3分)

 

(2)材料二是如何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分别是什么。

(5分)

 

 

37. (10分)【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9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全新的削减财政赤字方案,此改革方案需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签署生效。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如果国会无法达成削减政府赤字的新方案,他将对修改定于2013年实施的自动削减赤字方案的做法行使否决权。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美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及其运行原则。

(2分)

 

(2)如果国会无法达成新方案,奥巴马总统将行使否决权。

据此有人认为,美国的国家权力实际掌控在总统手中。

请你评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及严谨性。

(8分)

 

 

 

 

文综答案

地理部分

1-5CBBAD 6-8CBB

26.(20分)

(1)大致呈东北——西南向;东部沿海、中部山区降水多由东南向西北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弱,降水越来越少;受地形影响中部山区降水多,东部沿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多。

(8分)

(2)B地严重  A地在山麓,地势高,地下水不易到达土层;B地地势低洼,地下水容易到达土层,在旱季蒸发旺盛时,容易发生土地盐碱化。

(6分)

(3)黄河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易发水灾,不利于通航;黄河历史上多次改道,河口不稳定;黄河口海陆落差小,泥沙沉积,不易形成港口;黄河河口附近因盐碱化,农业欠发达。

(6分)

27.(16分)

(1)地处高原河谷低地,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2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2分)

(2)流量较小,水位季节变化大(或早季水位低)(2分);多急流险滩瀑布(2分);R河通航能力差(2分)

(3)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沿海地区,海陆运输发达。

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和第三产业较发达,经济状况良好。

(答对3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

33.(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

(1)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多,东部少)(2分)原因:

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丰富水汽,在山地受到抬升作用)而形成大量降雪。

(2分)

(2)北海道岛人口较少;日本经济发达,防灾减灾体系完善;及时开展监测预报工作;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强。

(答出三点即可,6分)

历史部分

第Ⅰ卷

9.D     10.B    11.A     12.D     13.A    14. C    15.C    16.D

第Ⅱ卷

【必做部分】

28. (25分)

(1)特点:

古代世界文明呈现出明显不同的地域特色。

(2分)

印证:

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希腊的城邦政治特别是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完备的法律体系各具特色。

(3分)

(2)影响:

丰富了农作物的种类,改变了农产品结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了人口激增的压力;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等。

(6分,答出三点即可)

(3)变化:

由排斥到接受。

(2分)

原因: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学习西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