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2062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docx

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

(一)

GCT考试语文百科部分题目涵盖文史哲、经济和管理、法律、自然科学与技术等相关知识。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以及阅读理解中的独立知识型题目。

题目特点为:

  1.大多数题目具有多学科综合性质。

  2.题目考查内容具有广泛性。

  3.题目的解答需要一定的知识认知深度。

  根据历年GCT考试语文百科部分的题型特点为广大考生整理了相关练习试题,帮助大家考察自身的知识宽度与新知敏感度。

  1.天干常与地支配合用于纪年、纪日,又常单独使用,标示前后顺序。

下面四组天干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丙、丁、庚、辛、戊、己、壬、癸

  B.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C.甲、乙、丙、丁、戊、己、壬、癸、庚、辛

  D.甲、乙、丙、丁、壬、癸、庚、辛、戊、己

2.毛泽东《论持久战》说:

“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以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方法,而且是重要的方法。

错觉是什么呢?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是错觉之一例。

”这里“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典故出自古代的________。

A.垓下之战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D.赤壁之战

3.下面四首诗歌,各题咏一种花,按顺序排列,对应花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陆龟蒙:

“素葩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

还应有恨无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

  ②释道潜:

“从来托迹喜深林,显晦那求世所闻。

偶至华堂奉君子,不随桃李斗氤氲。

  ③赵友直:

“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已非常。

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

  A.兰花、白莲、菊花B.白莲、兰花、菊花

  C.兰花、菊花、白莲D.白莲、菊花、兰花

  4.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凡是以相同方式获得相同性质食物的植物类群或动物类群称作一个营养级,在食物链中从初级生产者植物起到顶部肉食动物止。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隐含的生物链中至少有()个营养级。

  A.5B.4C.3D.2

  5.“莫拉克“台风于2009年8月2日下午5时形成于菲律宾东面约1000公里处,随后给菲律宾、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台风的形成过程是:

在洋面温度超过26℃以上的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由于近洋面气温高,大量空气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起来。

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其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时,要放出热量,又促使低层空气不断上升。

这样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得更加猛烈,从而形成了台风。

以下不属于台风产生必要条件的是:

  A.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

  B.大气低层向中心汇聚、高层向外扩散的扰动

  C.水汽冷却凝结形成水滴

  D.足够大的地转偏向力作用

  6.土壤的_________是指添加改良剂、抑制剂等物质来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水溶性、扩散性等,从而使污染物得以降解或者转为低毒性、低移动性的形态,以减轻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A.物理修复B.化学修复C.微生物修复D.植物修复

  7.“林中有许多路。

这些路多半突然断绝在人迹不到之处。

这些路叫林中路。

每条路各行其是,但都在同一林中。

常常看来一条路和另一条一样,然而只不过看来如此而已。

伐木人和管林人认得这些路。

他们懂得什么叫做在林中路上。

”这是以下哪位哲学家的言论。

  A.康德B.休谟C.帕斯卡尔D.海德格尔

  8.“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是禅宗史上最著名的偈子。

据说作者正是凭借这个偈子,战胜了写出“”的神秀,获得了五祖弘忍的衣钵。

这个偈子的作者是:

  A.慧能B.慧可C.神光D.法海

  9.用“哲学”一词指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的第一位东方学者是:

  A.小林多喜二B.西周C.川端康成D.紫氏部

  10.圣女贞德的故事发生在:

  A.英法百年战争时期B.十字军东征时期

  C.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D.普法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

BCBBCBDABA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

(二)

 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________。

  A.《诗经》B.《道德经》

  C.《庄子》D.《论语》

  2.排泄系统在体内收集由细胞产生的废弃物,并将它们排出体外。

通过排泄人体中的有害物质,可以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大多数废弃物通过肾排出体外,其余少部分则通过其他器官排出体外。

以下选项中不是排泄器官的是

  A.肺B.皮肤

  C.脾D.肝脏

  3.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

“在有强大敌军存在的条件下,无论自己有多少军队,在一个时间内,主要的使用方向只应有一个,不应有两个。

”该论述体现了()。

  A.集中资源原则B.把握时机原则C.量力而行原则D.扬长避短原则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下列事项中,需要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通过的是

  A.选举业主委员会B.使用建筑物的维修资金

  C.选聘物业服务企业D.制定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5.行政机关或者行业组织依法实施公民特定资格考试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当事先组织考前培训B.应当事先公布考试大纲

  C.应当事先制定培训教材D.应当事先指定助考材料

  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其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

  A.尊重、生理、安全、社交、成就

  B.安全、生理、尊重、社交、成就

  C.生理、安全、尊重、社交、成就

  D.生理、安全、社交、尊重、成就

  7.下面对联各题咏一位历史人物,按顺序排列,对应人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铁板铜琶(音:

爬),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音:

署),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②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还,唯有几篇新乐府;苏州怀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③王业不偏安,两表于今悬日月;臣言当尽瘁,六军长此驻风云。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音:

雀);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陆游白居易岳飞辛弃疾

  B.苏轼元稹岳飞陆游

  C.辛弃疾白居易诸葛亮陆游

  D.苏轼元稹诸葛亮辛弃疾

  8.犯罪的客体是:

  A.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人身

  B.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物

  C.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D.刑法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对象

  9.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__________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纪律检察委员会

  10.(2007GCT10)依据宪法规定,农村的宅基地和自留地属于

  A.国家所有B.个人所有

  C.集体所有D.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

  参考答案:

DCABBDCCAD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三)

1.根椐我国《证券法》,下列人员中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持有股票的是__________。

  A.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B.证券公司从业人员

  C.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D.上市公司的基层职员

  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的是:

  A.犯罪动机B.犯罪目的C.犯罪行为D.犯罪结果

  3.票据背书转让时,属于“可以记载事项”的是__________。

  A.背书人签章B.被背书人签章C.背书生效的条件D.“不得转让”字样

  4.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

身份权是指因民事主体的特定身份而产生的权利。

下列人身权中属于身份权的是__________。

  A.继承权B.姓名权C.生命权D.身体健康权

  5.以制作干鲜奶酪闻名于世,有“奶酪王国”之称的是________。

  A.英国B.法国C.俄罗斯D.瑞士

  6.根据我国古代的“风水术”,青龙代表的是________。

  A.东B.南C.西D.北

  7.甲男谎称自己是国家机关干部,毕业于某名牌大学,父亲是某上市公司董事长。

乙女信以为真,遂与甲结婚。

婚后乙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甲根本未上过大学,没有固定工作,穷困潦倒。

乙欲寻求法律救济。

乙下面的各项主张中,可能得到人民法院支持的是()

  A.要求宣告甲乙的婚姻无效B.要求撤销甲乙间的婚姻

  C.要求解除同居关系D.要求离婚

  8.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如果在一个密封的,即不存在热量的进入或散失的房间内,打开一个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最终房间内的温度将()。

  A.降低B.不变C.升高D.无法确定

  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

  C.百万雄狮过长江D.横扫大西南

  10.植物修复是利用某些可以忍耐和超富集有毒元素的植物及其共存的微生物体系清除污染的一种环境污染治理新技术。

植物修复系统可以看成是以太阳能为动力的“水泵”和进行生物处理的“植物反应器”,植物可吸收转移元素和化合物,可以积累、代谢和固定污染物,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污染的重要途径。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植物修复的优点的是:

  A.植物修复价格便宜,可作为物理化学修复系统的替代方法。

  B.植物修复过程比物理化学过程快,比常规治理有更高的效率。

  C.对环境扰动少,因为植物修复是原位修复,不需要挖掘、运输和巨大的处理产所。

  D.植物修复不会破坏景观生态,能绿化环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参考答案:

DCDAABDCAB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四)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新增价值的总和。

下列关于GDP与GNP的表述,错误的是

  A.GDP和GNP的计算没有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消耗。

  B.GDP强调获得的原始收入,GNP则强调创造的增加值。

  C.中国企业在国外经营创造的增加值收入应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D.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全部最终成果应该计算在中国的GNP中。

  2.北魏贾思勰所著(),内容非常丰富,有农业百科全书之称。

北宋沈括所著(),总结了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被英国学者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宋代苏颂的()是一部具有世界意义的古代科技著作,书中“星图”纪录的北宋元丰年间星象观测结果,是一项重要的天文学成就。

明朝宋应星的()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著作。

  在以上空格中依次填入书名,正确的一组是()。

  A.《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

  C.《天工开物》、《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齐民要术》

  D.《梦溪笔谈》、《新仪象法要》、《天工开物》、《齐民要术》

  3.管理幅度是指所直接管辖人数的多少,一般而言,()可以使管理幅度增加。

  A.下属的工作内容有较大差异性B.组织信息化程度提高

  C.下属的能力较差D.组织面临的环境变化较快

  4.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_____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A.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B.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C.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D.保持生态平衡

  5.大量事实表明,群体能够给予其成员巨大压力,使他们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采取与群体多数成员的言行保持一致的行为,这种行为是

  A.大众行为B.众从行为

  C.同一行为D.从众行为

  6.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吕氏春秋》的作者是吕不韦。

  B.邵雍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

  D.“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7.佛家经典《大藏经》包括哪三部分?

  A.经、传、注B.佛、法、僧C.经、律、论D.戒、定、慧

  8.魏晋玄学所说的三玄是指:

  A.《易经》、《南华经》、《灵飞经》B.玉帝、太上老君、张天师

  C.《周易》、《老子》、《庄子》D.老子、庄子、杨朱

  9.高某把自己的很多书法作品赠予好友章某,三年后章某将这些书法作品中的一部分以高某的名义出版发行,高某得知后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依据法律,章某侵犯了:

  A.高某对赠予作品的财产所有权。

  B.高某对赠予作品的展览权。

  C.高某的知情权。

  D.高某对赠予作品的姓名权、发表权。

  10.下列犯罪被害预防措施中,属于被害前社会预防的是__________。

  A.商业银行广泛使用验钞机防止假币进入银行

  B.商店培训营业员识别假币的能力

  C.人民银行通过传播媒介进行广泛的假币宣传教育

  D.公民个人尽量使用银行卡防止假币流入手中

  参考答案:

DADCDDCCDC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五)

1.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较少,这意味着该组织: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2.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应该是: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

  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

  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

  3.美国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说过,如果你理解管理理论,但不具备管理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你还不是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反过来,如果你具备管理技巧和能力,而不掌握管理理论,那么充其量你只是一个技术员。

这句话说明:

  A.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既掌握管理理论,又具备管理技巧与管理工具的运用能力。

  B.是否掌握管理理论对管理者工作的有效性来说是无足轻重。

  C.如果理解管理理论,就能成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

  D.有效的管理者应该注重管理技术与工具的运用能力,而不必注意管理理论。

  4.下列选项中,属于集权制组织特点的是

  A.中下层可以有日常的决策权限

  B.中下层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

  C.中下层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

  D.上级的控制以完成规定的目标为限

  5.营销人员的职责包括()

  A.掌握信息资料,寻找顾客,提供周到服务,进行产品推销。

  B.预测市场潜力,产品包装,售后服务。

  C.进行产品推销,听取顾客反馈,改进产品设计。

  D.预测质量成本,确定销售价格,推销产品,提供服务。

  6.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的作者是________。

  A.米开朗基罗B.伦布朗C.米罗D.罗丹

  7.糌粑是我国________族的日常主食。

  A.蒙古B.维吾尔C.藏D.苗

  8.下列四种商品中哪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比较大?

  A.面粉B.大白菜C.点心D.金项链。

  9.下列四项中的哪一项是中央银行不能用以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措施?

  A.公开市场业务B.调整贴现率C.调整法定准备率D.调整税率。

  10.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使:

  A.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B.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C.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增加,该国货币汇率下跌

  D.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减少,该国货币汇率上升

  参考答案:

BDAAACCDDA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六)

1.商号,又称企业标志,厂商标志。

主要是指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的经营者在进行登记注册时用以表示自己营业名称的一部分,是工厂,商店,公司,集团等企业的特定标志和名称,依法享有专有使用权。

在我国,商号权属于__________。

  A.人格权和名誉权B.名誉权和身份权

  C.财产权和人身权D.人格权和财产权

  2.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B.正当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者本人实行防卫。

  C.正当防卫必须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D.正当防卫只能是为保护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行为实行防卫。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出的罚款决定属于__________。

  A.刑事处罚B.民事处罚  C.行政处罚D.政纪处罚

  4.下列不属于“五经”的是:

  A.《尚书》B.《春秋》C.《诗经》D.《论语》

  5.据《圣经》记载,耶稣是被自己的一个门徒出卖,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难的。

这个为30个银币出卖了耶稣的叛徒是:

  A.雅各B.犹大C.约翰D.马太

  6.下列关于文史知识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宋代史学十分发达,出现了大批重要的史学家,欧阳修是其中杰出代表,著有《新五代史》,并与宋祁合著有《新唐书》。

  B.现代作家林语堂,提倡“闲适幽默”的小品文,曾编辑《论语》、《宇宙风》等杂志,是现代文坛上所谓”论语派”的代表。

  C.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作者难以确考。

魏晋时数学家刘徽曾为该书作注。

  D.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大江健三郎。

他以《个人的体验》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等作品获得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

  7.与土壤酶特性及微生物特性一样,土壤动物特性也是土壤生物学性质之一。

土壤动物作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的重要_____,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积极同化各种有用物质以建造其自身,另一方面又将其排泄产物归还到环境中不断改造环境。

  A.生产者B.消费者

  C.分解者D.捕食者

  8.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采用网架结构,但并非简单地把结构暴露在外,从体育场里面看,结构的外表面有一层半透明的膜,“如同中国的纸窗”。

这种设计不需要为体育场再另外加上像玻璃幕墙那样的表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

使用这种半透明材料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接射进来的,而是通过________,使光线更加柔和,解决了强烈光影带来的麻烦。

  A.光的折射B.光的漫反射C.光的衍射D.光的干涉

  9.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景象,这个节令是______。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重阳B.七夕C.中秋D.元宵

  10.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上海、天津、苏州等多个大中城市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地面沉降灾害。

造成城市地面大面积下沉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酸雨对地表的侵蚀B.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利用

  C.全球增温使海平面升高D.植被遭到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重

  参考答案:

DDBDBDBBCB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七)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

  C.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

  D.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3世纪的《马可?

波罗行记》是最早较系统地向欧洲介绍中国的一部游记。

  B.圆明园于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劫焚烧之后,1900年又被八国联军彻底破坏。

  C.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898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校。

  D.明清殿试合格进士分为三甲,一甲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探花,第三名称榜眼。

  3.《论语?

为政》: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A.启发式教学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4.水体的富营养化是今年太湖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列有关“富营养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

  B.藻类生物集中在水层表面,光合作用释放出的CO2阻止了大气中氧气的溶入。

  C.富营养化是指因水体中N、P等植物必需的元素含量过多而使水质恶化。

  D.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中,浮游生物爆发性繁殖,使水变成红色.称为“赤潮”。

  5.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具有高度专一性和催化效率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

下列过程需要酶参与的是

  A.氧气进入血液B.光合作用吸收CO2C.细胞质壁分离D.叶绿体吸收光能

  6.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________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________以上的多数通过。

  A.十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B.五分之一,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

  C.五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D.三分之一,到会代表的三分之二

  7.冻土问题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难题之一。

冻土是由固体矿物颗粒,未冻水、冰和气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土壤。

铁路路基的修建,改变了冻土的物理特性,引起冻土融化下沉,或者冻结膨胀,严重危及路基的_________,会给列车运营带来隐患。

  A.透气性B.防腐蚀性

  C.稳定性D.可塑性

  8.微波通常呈现出穿透、反射、吸收三个基本特性。

微波炉正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用具。

以下各项不能体现微波这些基本特性的是:

  A.微波炉中可以使用玻璃、塑料器皿进行加热

  B.微波炉中不可使用金属器皿进行加热

  C.微波炉可以煮出蛋黄凝固、蛋白仍是液态的鸡蛋

  D.微波炉的输出功率随时可调,且不存在“余热”现象

  9.在经济学中,生产者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其他可能的最大收入,称为___________。

  A.会计成本B.社会成本C.隐含成本D.机会成本

  10.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

  A.贸易的全球化  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

  C.各国经济利益的一致化  D.跨国个公司领导世界

  参考答案:

CDDBDBCDDB

2012年GCT考试语文百科练习附答案(八)

1.下列关于称谓礼貌用语的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他人称呼自己已故的父母,可用“先父”、“先母”。

  B.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的弟弟、妹妹,可用“舍弟”、“舍妹”。

  C.称呼谈话对方的子女或收信人的子女,可用“令郎”、“令爱”。

  D.与人交谈或写信称呼对方父母,可尊称“家父”、“家母”。

  2.下列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